通史演义

小卫的

首页 >> 通史演义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民国之铁血少帅 回到明朝当王爷 长嫡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前方高能 抗战之烽火 大清隐龙 至尊特工 朕就是亡国之君 
通史演义 小卫的 - 通史演义全文阅读 - 通史演义txt下载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章 齐桓公欲封禅泰山,管仲如何劝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楚成王得知郑国没有参加首止之盟后,非常高兴,说:“现在我可以得到郑国了!”于是他派使者向申侯联络,想要与郑国修好关系。原来申侯曾经是楚国的官员,他口才好,贪婪而且善于阿谀奉承,楚文王非常宠信他。到了楚文王临终的时候,担心继位的人不能容忍他,所以就赠给他一枚白璧,让他去投奔其他国家躲避祸患。申侯于是去了郑国,在栎地侍奉厉公,厉公对他也像在楚国时一样宠信。在厉公复国后,申侯成为了大夫。楚国的大臣们都和申侯有交情,所以今天他们通过这个关系,想要申侯从中游说,让郑国背弃齐国而投靠楚国。申侯悄悄地对郑伯说:“只有楚国才能抵挡齐国,何况有国王的命令呢?否则,齐国和楚国都会成为郑国的仇敌,郑国就无法支撑了。”郑文公被他的话所迷惑,于是暗地里派申侯去楚国表示臣服。周惠王二十三年,齐桓公率领盟国诸侯攻打郑国,围困新密。当时申侯还在楚国,他向楚成王说:“郑国愿意归附在您的庇护之下,正是因为相信只有楚国才能抵抗齐国。如果大王不救援郑国,我就无法回去交差了。”楚成王与群臣商议后,令尹子文建议道:“召陵战役中,许穆公死于战场,齐国对此很同情。许国对齐国的事务最为尽心尽力,如果大王能出兵攻打许国,那么诸侯必定会来救援,这样郑国的围困就自然解除了。”楚成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亲自率领军队攻打许国,同时也围困了许城。当诸侯听说许国被围困后,果然放弃了对郑国的围攻而前往救援许国,楚军因此撤退了。申侯回到郑国后,自认为有保全郑国的功劳,洋洋自得,满怀希望地期待能得到更多的封赏。但郑伯却因为申侯在虎牢战役中的表现,认为申侯已经做得太过分了,没有给予他更多的爵位和赏赐。申侯因此难免有些怨言。第二年春天,齐桓公又率领军队攻打郑国。陈国的大夫辕涛涂,自从上次伐楚战争回来后,与申侯有了矛盾。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孔叔说:“申侯之前用国家去讨好齐国,独占了虎牢战役的功劳。现在他又用国家去讨好楚国,让你们的国君背弃了道义,自己招来了战争,给百姓带来了灾难。如果一定要杀了申侯,那么齐国的军队就可以不战而胜。”

孔叔将信呈给郑文公。郑文公因为前一天没有听从孔叔的建议,逃避了盟约,导致齐国两次进攻郑国。他感到内疚和懊悔,并将责任归咎于申侯。于是他召见申侯,责备他说:“你曾经说只有楚国能够抗衡齐国,但现在齐国的军队已经到了我们的门口,楚国的援军在哪里?”申侯正准备辩解,但郑文公却命令武士将申侯推出去斩杀。郑文公把申侯的首级装在盒子里,让孔叔献给齐军,说:“我国君主过去误听了申侯的话,没有能够维持与您的友好关系。现在我们已经惩罚了他,派我在这里向您请罪,希望您能宽恕我们!”齐侯一直很欣赏孔叔的贤能,于是答应了郑国的请求,和平解决了这件事。后来,齐侯在宁母召集了其他诸侯国会盟。但郑文公仍然对王的命令心存疑虑,不敢亲自前往参会,于是派他的世子华代他前往宁母,听从齐侯的命令。

郑文公的儿子子华和子臧都是嫡夫人所生的儿子。因为夫人最初很受宠爱,所以立子华作为世子。后来,又立了两个夫人,她们也都有儿子。嫡夫人的宠爱逐渐减弱,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此外,还有南燕姞氏的女儿,她被嫁给郑国宫廷作为媵妾,但还没有被君主宠幸。有一天晚上,女子梦见一个英俊的男子,手持兰草对她说:“我是你的祖先伯儵。现在我用国香赠送给你,希望能够祝福你的国家兴旺发达。”说完后,他将兰草交给了女子。当女子醒来时,整个房间都散发着香气,她还和同伴说起了自己的梦境。同伴嘲笑她说:“这可能是你即将生一个贵子的征兆。”那天,郑文公来到宫中,见到了这个女子,对她产生了好感。周围的人都相互看着笑。郑文公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便将女子的梦告诉了他。郑文公说:“这是个好兆头,我来帮你实现这个梦。”于是命令采摘兰花佩戴在女子身上,说:“以此作为信物。”晚上,郑文公召唤这位女子侍寝,她怀孕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兰。这位女子逐渐受到宠爱,人们称她为燕姞。世子华看到自己的父亲对燕姞如此宠爱,担心将来会有废除自己地位的事情发生。于是他私下和叔叔詹商量。叔叔詹说:“得失都是命中注定的,你只要尽到自己的孝道就行了。”世子华又和孔叔商量,孔叔也劝他尽孝。但世子华并不高兴,便离开了。子臧性格喜好奇特古怪,用鹬鸟的羽毛制作成帽子。师叔说:“这不是符合礼仪的服装,希望公子不要穿。”子臧讨厌他直言不讳,就去向哥哥子华倾诉。所以子华与叔詹、孔叔、师叔这三位大夫心里都有了嫌隙。

到这个时候,郑伯让子华代替他去参加会议,子华担心齐侯会责怪他,不愿意去。叔詹催促他让他赶快动身。子华心里更加怨恨,想着要为自己找个保全自己的办法。见到齐桓公后,子华请求把周围的人屏退,然后说:“郑国的政治,实际上都由泄氏、孔氏、子人氏这三个家族掌控。逃离盟约的战役,实际上就是这三个家族主导的。如果您愿意帮我除掉这三个大臣,我愿意让郑国归属于齐国,就像附属国一样。”齐桓公说:“好。”然后按照子华的建议,把这件事告诉了管仲。管仲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诸侯们之所以服从齐国,是因为我们尊重礼仪和诚信。你背叛父亲的命令,不能算是尊重礼仪。用友好的态度来谋划颠覆别人的国家,也不能算是诚信。而且我听说这三家族都是贤良的大夫,郑国人称之为‘三良’。我们尊重盟主,是因为我们要顺从人心。违背众人的意愿,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必然会招来灾祸。在我看来,子华将会自食恶果,您最好不要答应他。”齐桓公于是对子华说:“世子你所说的,确实是国家的大事。等你的国君来了,我会和他商量这件事。”子华听了,脸上泛起红晕,汗水湿透了衣背,于是告辞回郑国去了。管仲讨厌子华的狡猾,所以把这件事泄露给了郑国人。郑国的国君先得到了消息。等到子华回来报告,他编造了一个谎言说:“齐桓公非常不满意您没有亲自前往,不肯答应我的请求,建议我们转而向楚国求援。”郑文公大声喊道:“你这个逆子,差点卖掉我们的国家,还敢说谎?”他让左右把子华关进了一个幽室里。子华在墙角密谋逃脱,但郑文公派人将他杀死了,正如管仲所预料的那样。郑国的另一个公子臧逃到了宋国,但郑文公派人在他途中追杀他。郑文公感到抱歉,因为齐桓公没有听从子华的建议,于是他派孔叔前往齐国致谢,并请求重新结盟。胡曾先生在咏史诗中写道:“郑用三良似屋楹,一朝楹撤屋难撑。子华奸命思专国,身死徒留不孝名。”这是在周惠王二十四年的事情。

这年冬天,当时周惠王病得很重。王子郑担心后宫会出现变故,于是先派遣下属王子虎前往齐国求援。不久,惠王去世了。子郑、周公、孔召和伯廖商议决定先不宣布丧事,然后星夜派人秘密报告给王子虎。王子虎把事情告诉了齐侯,于是齐侯召集了其他诸侯在洮地会盟。郑文公也亲自来参加盟誓。共同歃血盟誓的有齐、宋、鲁、卫、陈、郑、曹、许八个国家的诸侯,他们都各自写了奏章,派大夫送到周朝。参加这次盟约的大夫有:齐国的隰朋、宋国的华秀老、鲁国的公孙敖、卫国的宁速、陈国的辕选、郑国的子人师、曹国的公子戊和许国的百佗。这八个国家的大臣一起出发,盛装前来参加盟约,他们以问候为借口,聚集在王城之外。王子虎先行报告消息,王世子郑派使者召伯廖来问候和慰劳,然后才发布丧事消息。各位大夫坚决请求拜见新王,周公和召公侍奉郑王主持丧事,其他大夫借机向新王表示敬意,并以王的名义慰问。于是,遂公请求王世子郑继位,百官都来朝贺,这位王世子郑就是襄王。惠后和叔带暗自叫苦,不敢再有别的想法。襄王在第二年改了年号,通知各国。

襄王元年春天,祭祀活动结束。襄王命令宰相周公孔赐给齐国胙肉,以表彰齐国支持王室的功绩。齐桓公提前得到了消息,于是又大规模地联合诸侯在葵丘聚会。当时,齐桓公在路上,正好与管仲谈论周室的事情。管仲说:“周朝的嫡庶之分不明,几乎引起内乱。现在国君的储位还没有确定,应该尽早确定,以避免日后的麻烦。”桓公说:“我有六个儿子,都是庶出的。按照长子继承的原则,没有问题;按照贤能的原则,昭子是最贤能的。长卫姬侍奉我最久,我已经答应她立无亏为储君。易牙、竖貂这两个人,也多次推荐过。我喜爱昭子的贤能,但心里还没有决定。现在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仲父你来决定。”管仲知道易牙和竖貂这两个人是奸佞之徒,而且长期得到卫姬的宠爱。他担心,如果让他们继承王位,他们会在未来损害国家利益,对内对外结成党派,必定造成国家政治混乱。公子昭是郑国姬妾所生,而且郑国一直与齐国有盟约,如果让公子昭继承王位,这也可以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于是,管仲回答:“如果要想继承伯业的功名,就必须要选择一个有才能的人。既然你认为公子昭很有才华,那就应该立他为世子。”桓公说:“我担心无亏会倚仗长卫姬的支持来争权,怎么办?”管仲回答:“周王的地位,都取决于您的决定。这次会盟,您挑选一个诸侯中最贤明的人,把公子昭托付给他,又何必担心呢?”桓公听了点点头。

等到了葵丘,各诸侯都已经到齐,周公孔也到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住处安顿下来。这时,宋桓公去世,世子兹父把国家让给公子目夷,但目夷不接受。于是兹父继位,成为襄公。襄公遵循盟主的命令,尽管正在服丧期间,也不敢不来参加会盟,于是他穿着黑色丧服前来参加会议。管仲对桓公说:“宋国的公子有让位的美德,可以称得上是贤人了!而且他身穿黑色丧服来参加会议,显示出对齐国的尊敬。有关储君的事情,我们可以信任他。”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便让管仲私下去拜访宋襄公的住处,表达齐侯的意思。襄公亲自来见齐侯。齐侯握着他的手,诚恳地嘱咐他说:“将来要靠您主持大局,保卫国家。”襄公感到惭愧,不敢承担如此重任,但心里已经感激齐侯对他的信任,并暗自答应了。

到了会盟的日子,贵族们衣冠楚楚,环佩铿锵。诸侯先让天使升上祭坛,然后依次升坛。坛上设有天王的虚位,诸侯面向北方拜谢稽首,如同朝见天王的仪式,然后各自按照地位次序就座。宰周公孔捧着胙肉站在东边,传达新王的命令说:“天子要对文王、武王进行祭祀,让孔赐给伯舅胙肉。”齐侯要走下台阶拜谢接受。周公孔阻止齐桓公下拜,说:“天子有另外的命令:考虑到你是伯舅且已经年老体弱,又承受了很多劳苦,所以赐予你一级官阶,不需要再行下拜。”桓公想要依从周公孔的意见,但管仲在旁边提醒道:“君主虽然要谦虚,但我等臣子不可以不尊敬。”于是,桓公回答说:“天地的威严是不会因为距离远近而改变的,我岂敢贪图王命,而放弃我的职责呢?”他迅速下阶,再次跪拜并且低头,然后登上堂台接受了祭品。其他诸侯们也都认为齐国的礼仪非常恭敬周到。因为诸侯还没有散去,桓公再次重申盟约,颂扬周朝的“五禁”规定:不要堵塞泉水,不要挡住谷物,不要随意改变树木的位置,不要拥有多个妻子,不要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他宣誓道:“我们所有加入盟约的国家,都要言归于好。”然后,他将这些规定记录在书中,附在祭品上,让人宣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杀牲歃血。所有的诸侯都被这种庄严的气氛所感染,毫不怀疑地信守盟约。髯翁有一首诗说:“纷纷疑叛说春秋,攘楚尊周握胜筹。不是桓公功业盛,谁能不歃信诸侯?”

盟约的事已经完毕,桓公突然对宰孔说:“我听说三代时期有封禅的仪式,这个仪式是怎样的?可以告诉我吗?”宰孔说:“古代人封禅泰山和梁父山。封泰山就是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用金泥和玉简来祭祀天,以回报天的恩赐。因为天处于高处,所以增高土坛以象征高。而禅梁父山就是在梁父山上打扫干净地面后祭祀,以象征地的低。使用蒲草编成车辆,用草席作为祭品,祭祀完后就地掩埋,这是为了回报地。三代时期接受天命兴起,得到天地的庇佑,所以举行这个盛大的仪式来答谢天地。”桓公说:“夏朝的都城在安邑,商朝的都城在亳,周朝的都城在丰镐。泰山和梁父山离都城那么远,还要封禅祭祀。现在这两座山都在我的封地内,我想得到天子的宠爱,重新举行这个久远的仪式,各位觉得怎么样?”周公礼观察到桓公的态度有些高傲,似乎有点自视甚高。他回答说:“如果您认为可以这样做,谁敢说不可以呢?”桓公回答道:“等到明天再和大家商议这件事情。”于是所有的诸侯离开了盟约的地点。宰孔私下去找管仲说:“封禅这件事,不是诸侯应该插嘴的。仲父能不能说一句话来劝阻呢?”管仲说:“我们的国君喜欢争强斗胜,可以巧妙地夺回,但很难用正当的理由来劝阻。我现在就试试说吧。”于是管仲晚上去见桓公,问:“国君真的想封禅吗?”桓公回答:“为什么不信?”管仲说:“古代封禅的,从无怀氏到周成王,可以考证的有七十二家,他们都是因为接受天命,然后才得以封禅。”桓公很不满地说:“我南征楚国,到达召陵;北伐山戎,让令支割地求和,孤竹被斩;西行穿越流沙,到达太行。诸侯没有不听从我的。我主持过三次兵车大会,六次衣裳大会,九次联合诸侯,统一天下,即使与三代受命相比,也不过如此。封禅泰山,祭祀梁父,以示子孙,不是很合适吗?”管仲说:“古代受命的君王,都是先有吉祥的征兆出现,然后准备物品进行封禅,这个典礼非常隆重。鄗地上的嘉黍,北里的嘉禾,都是为了这个盛大的仪式而准备的。江淮之间的一种茅草,一根茎上有三片叶子,被称为‘灵茅’,只有王者受命时才会生长,这是用来祭祀的。东海送来比目鱼,西海送来比翼鸟。这些吉祥的物品,十有五种是不请自来的。都将这些记录在书本上,成为子孙的荣耀。现在凤凰和麒麟没有来,而猫头鹰却经常出现;嘉禾没有生长,而野草却茂盛。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进行封禅,恐怕列国的有识之士都会嘲笑您了!”桓公听后很不高兴。第二天,桓公就不再提封禅的事了。

齐桓公回国后,自认为功勋卓着,无人能比,于是更加致力于修建宫殿,力求豪华壮丽。他所乘坐的轿车和所穿的礼服等制度,都与国王相同,因此引起了国人的非议。管仲便在府邸中修建了三层高的台子,名为“三归台”。寓意百姓归附,诸侯归顺,四方蛮夷也都来归附。又在门口树立了屏风,以遮挡内外视线。还设置了反坫,用于接待各国的使臣。鲍叔牙对此表示怀疑,问道:“国君奢侈,你也奢侈,国君超越礼制,你也超越礼制,这难道合适吗?”管仲回答说:“君主不辞辛劳,为了成就大业,也只是追求一时的快乐和满足。如果用礼法来束缚他,他会感到痛苦而产生懈怠。我之所以这样做,也只是为了替我们的君主分担一些指责。”鲍叔牙虽然口头上表示同意,但心里并不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话说回来。当时周太宰孔从葵丘会盟结束后辞别归去,途中遇见晋献公也来参加会盟。宰孔告诉献公说:“会盟已经结束了。”献公听后非常懊恼地跺脚说:“我的国家离这里那么远,没能赶上观赏华丽的衣裳盛况,真是太遗憾了!”宰孔说:“您不必为此感到遗憾。现在齐侯自认为功勋卓着,有了骄傲的心态。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齐国现在正处于骄傲的顶点,很快就会走下坡路。您不用着急去参加,不去也没什么损失。”于是,晋献公便调转车头向西返回。在途中,他突然生病,回到晋国后便去世了,导致晋国陷入了大乱。想要了解晋国混乱的始末,请听下回详细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倚天神雕 我的总裁老妈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1942有空间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山村情事 陛下不可以! 官梯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抗战之血肉丛林 大宋女刑司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不良人之白虎星君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回到明末当帝王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雷武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大齐之君上传奇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大唐小医师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立渊传 三国之现代魂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通史演义 小卫的 - 通史演义txt下载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 - 通史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