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演义

小卫的

首页 >> 通史演义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超能进化 
通史演义 小卫的 - 通史演义全文阅读 - 通史演义txt下载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章 启王的德治之路:从失败到胜利的大逆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神禹用臣子继承了君位,启王则以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们都在盛世的中期,国家治理得非常好。然而在盛夏之后,炎热的气息逐渐消散,阴凉之气开始潜藏。元年丁亥这一年,钧台召开了一次诸侯会议。当时九州之牧和各个国家的君主都来参加了朝会,只有扈国的君主没有到场。有扈国位于如今凤阳府的九嵕地。九州之牧请求征伐有扈国,向启王说:“我们的先王恩德遍布四海,与人和睦相处已有多久!然而在涂山之会,诸侯防风氏没有到来,先王便将其戮杀。先王的恩德自信足以感化天下,所以才能杀死防风氏。如今我的德行,不自知是否足够感化天下。或者我的德行不足以避免被侮辱,这也说不定。有扈氏没有到来,是我的罪过。如果我用兵力去征伐,如何能继承先王的事业?我将自己改正过错。”于是,他加强修养,努力推行德政,三年后天下大治。

但是扈国的君主并不肯服,仍然不遵守正统朔,不遵循人的规矩,不勤于处理民事,违背常理,残忍对待人民,十分无道。有人善意地劝告他,希望他能够改正,但他却不遵守礼法,相信他的虚伪之言,变本加厉,更加恶劣了。九个牧和万国联合请求出兵攻打扈国。这事发生在己丑年的秋季,启王于是命令兴师动众,用斋车拉着迁庙的主神一同出征。

军队渡过盂门,越过梁山,在甘地之野摆开阵势。于是召集了六军将士,对他们说:“各位将士们,我向你们发誓:‘扈国的君主不尊重五行,忽视三正,天命已经决定要消灭他们了。现在我只是顺从天命,执行天的惩罚。在战斗中,如果你作为车辆左侧的战士不向前进攻,那么你就不会与命令保持一致;如果你作为车辆右侧的战士不向前进攻,那么你也不会与命令保持一致;如果你驾驶的车辆上的马匹不正确,那么你也不会与命令保持一致。如果你们听从命令,就会在祖先的庙前受到赏赐;如果不听从命令,就会被斩首在社庙前,我还会将你们的子孙沦为奴隶并杀戮。’”

誓师已经完毕,开始调动兵力,敲响战鼓向西进发。扈国的居民得到消息后,立即通报了扈国的君主敖奇。敖奇率领着六百名勇猛的战士和九千名顽强的百姓,驱赶着毒兽作为前阵,后面跟着坚固的战车。马匹披挂着铁甲,人们身穿铠甲,奋勇展现出凶残的一面来抵抗夏王的军队。夏朝国王的六个师虽然总共有七万五千人,但他们都是太平时期的百姓,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了。自从涿鹿之战以后,黄帝、尧、舜、禹等君主都以德治国,征伐战争很少发生。在禹治理时期,曾经有苗族的叛乱,禹运用神将禺强、唐辰等将领制服了他们,现在他们都已经成神离去了。禹还制定了一套车辆管理法,任命奚仲为车队的管理人,使得车辆行驶时不会偏离轨道。现在奚仲已经去世,伯益年老体弱,未曾参加征战,皋契、垂均也都已经去世了,只有雍州牧和四个地区的领袖留在军队中担任督阵的职责。加上人民缺乏勇气,人们的心态也与过去不同了,虽然擂鼓声不断,但却没有士气高昂的感觉,尽管发布了动员令,但人们的志气却并不强。

当时扶风国的君主台隃是太昊的后代,担任前军的指挥官;上卿太宰庭兆是皋陶的儿子,担任前右军的指挥官;贰卿少宰子昭明是契的儿子,担任后左军的指挥官;贰师少尉苍连是苍舒的儿子,担任后右军的指挥官。启王与雍州牧、后稷的儿子姬棨玺一起,率领着后军。

两支军队已经列阵完毕,敖奇带领着他的队伍驱赶着毒兽,杀向夏军的阵营。扶风氏的百姓与有扈氏的地界相近,一向畏惧有扈氏的威势。如今又遇到毒兽冲过来,战马惊乱翻覆,士兵们纷纷各自逃命,前面的部队被打败了。庭兆率领左师部队与敌人交战,但凶猛的野兽攻击了他们的先锋将领,使得他们只能围绕着战车进行防守。共工桓率领着右军勇敢地冲向敌军,展现出了他们的武勇,后来又得到了后右军的支援,与敌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大战。从午时到酉时,双方互相伤害,也都不能战胜对方。启王于是就告诫后面的军队要坚固防守,下令命五位将领按兵不动,不要出战。敖奇的军队也损失惨重,只得率领残部撤回。

共工桓说:“可以再次攻击有扈氏的军队。”启王说:“不可以。我的国土并不狭小,民众也不少。如今无法战胜他们,是因为我的德行浅薄,教化不良,怎么还能再追击呢?”为子昭明进言说:“先前的军队溃败,是因为将领指挥失当,导致军队失去纪律;士兵受伤,是因为将领平时的训练不够优秀。为何不惩罚这两个人以警示其他人呢?”启王说:“我自己没有用德治国,而只是使用了刑罚,导致士兵的信任和理解不同,因此才会失败。这与其他将领无关。”于是,他下令班师,前往虞都的蒲城停留,并且向帝舜进行祭祀。他收敛军队,解除了威严警戒,不再演奏琴瑟,不再敲响钟鼓。没有坐在双重的席子上,也没有吃两种味道的食物。他们尊重道德,尊重功绩,懊悔自己的错误,同情百姓的疾苦。于是六军的士兵感受到了君王的诚意,他们不再懈怠,反而更加努力训练,一个个都充满了斗志,准备好了去战斗。君王再次发动誓师仪式,严格分派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向前方进发。

启王命令共工桓:“猛兽不怕刀枪,只怕金鼓,你可以敲响金鼓来惊吓毒兽。”他还命令子昭明:“你可以举起旗帜来招降那些愿意投降的人。”有扈国的一群人看到了旗帜,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毒兽听到了金鼓的声音,都反而向后逃跑。有些固执的民众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惊骇,纷纷解下盔甲,跪在路边,愿意投降的人达到了三千人。其余仍然愤怒抗命的人,启王下令说:“这些不服从的人,都是凶恶的民众,大家一起诛杀他们。”于是消灭了有扈氏的国家,将投降的人分散到各处,并俘虏了敖奇回国。之后,向先王禹的祠庙报告了这次成功的战斗。

在四年庚寅的这一年,建立了五座庙宇,隆重地祭祀黄帝,并在郊外祭祀鲧。接着,进行了一次占卜,结果为吉兆。启王命令秩宗之官、益的长子:“在昆吾之溪进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祭祀九个鼎器。”于是将九鼎迁至阳翟,阳翟就是现今的禹州钧台,位于四方的中心。启王为了让四方的诸侯来朝拜会,于是就在那里定都了。启王到荆山采集玉石,又一次看到了凤凰,于是就在凤凰停留的地方建起了凤凰之台,至今仍然存在。于是启王前往箕山的阳面,为了祭祀伯益。启王封禅泰室山、少室山,中原地区千百个国家的诸侯都来向他述职。启王东巡封泰山,观察天下的民风,收集民间的歌谣。享受青、兖二州的牧民之利,朝见东方的诸侯,施行赏罚。事情完成后,启王便南巡徐、杨两地,渡过湘水,驻扎在苍梧山,在山的南面祭祀帝舜,在山的北面祭祀商均。在苍梧山之中,有一座叫做“不庭”的山,山中有一个四周环绕的深潭,潭的北边叫做“少和之渊”,南边叫做“从渊”,这里是帝舜沐浴的地方。

话说两头。当时在巴村里有两个人因为小事而争执不休,当他们听说启王来到这里后,就聚集在一起请求君王来解决他们的争端。君王命令士师孟涂前去听取他们的争端,孟涂内心犯了难,他不知道这两个人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最后,他看到其中一人身上有血迹,于是就抓住了那个有血迹的人。巴村的人们感到惊讶并且佩服孟涂,于是启王封孟涂在丹阳的丹山上,成为司神,受到了人们的崇敬。

启王到达了大荒的西南方,听闻天际之上传来庄严宏伟的音乐声。有一位天神下凡,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启王,启王于是登上了三嫔山。天人在天穆之野创作了九《辨》九《歌》。王便演奏音乐,歌唱九《辨》和九《歌》,并以此创作了九《招》,与舜的《韶》乐相通。启王于是返回岷山,越过荆山,在辽阔的大乐之野祭祀大华神。骑着九代马,乘着三层两龙云盖,左手拿着羽幢,右手拿着玉环,佩戴玉璜,位于太运山北。

这时候,祷机之子武观,趁着国王南巡狩猎的机会,在西部地区发起了叛乱。启王发现了武观的叛乱行为,命令共工桓去抓住他。武观和共工桓打了半天,共工桓卖弄了一下枪法,然后就假装败退了。武观追赶了上来,但被共工桓回身擒获了。武观被抓到后,被带到启王面前,启王命令将他放逐到西河。武观心怀不满,并煽动西河的百姓一起叛变。启王命令卿士彭伯寿率领军队去讨伐,武观则率领西河的百姓与彭伯寿在西河以北交战。彭伯寿力大无比,武观非常惊骇,于是拨转马头逃跑。彭伯寿追上去将他擒住,最终使得武观投降归顺。

启回到了阳翟,召集了北方的诸侯。随后,他封禅了恒山,玄王建立了牝门,宣布取得了成功。这个时候,天地没有出现偏差,气候没有发生变化。雨水适时,无论水旱,五谷都茂盛生长,人们的生活逐渐繁荣。政务没有苛刻之处,诉讼案件也容易处理。因此,君王在上位安心,臣子在朝中和睦,百姓在原野上嬉戏。真是一个太平天下的景象,如同虞夏初际的太平盛世。这种局面得益于启王时刻敬谨、清心寡欲、不好淫酗的品质。因此,天下安宁和谐。如果世界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那么不需要向往唐虞之治,但这种理想状态又怎能实现呢?后人钟伯敬赞美道:“黄帝、唐尧、虞舜、夏禹,他们的内心都是一致的。尊敬地继承他们的精神,这就是秉持中道。这种中道体现在天的极致,也体现在人的心中。帝尧以中道来治理天下,君王们则以协调天地之德来治国。启王和猗与两位贤人,是象贤之首。继位者的身体力行,很难说不会再次达到象贤的境界。因此,象贤比举贤更难。寻找贤人存在于众人之中,需要两面兼顾才能完美。上天怜念大禹,特别赐予他长寿的福祉。他的父亲虽然冤屈劳苦,但他的功绩将由儿子来弥补。大禹虽然历尽艰辛,却为后人带来了快乐。这种中道的精神,历经千古仍然存在。”

启王在丁亥年登基,庚寅年开始巡视天下各地。经过四年的时间,到了甲午年,才归国报告成就。就在第二年的乙未年,启王逝世了,他在位九年。这时,子昭明担任大司徒,代理行政事务,与天下臣民一起尊奉启王之子太康为新君。为启王守丧三年,之后召集天下诸侯在箕山之阴举行葬礼。于是,以戊戌年为元年,太康正式继位,成为夏王。

太康刚刚继位,对政事还不太熟悉,因此他将大部分的政务委托给司徒、太宰等官员来处理。因此,太康自己沉迷于舒适的生活中,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和处理政务。在接下来的十六年里,太康逐渐变得沉迷于享乐,再次忽略了政务,没有认真处理国家大事。司徒等人立刻劝谏说:“主上不关心朝政,不治理国家大事,专注于享乐,这是会导致国家灭亡的先兆。”太康并没有听取大臣的警告,反而害怕他们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他设计了一个计策,将所有忠言逆耳的贤臣和善良的官员都驱逐出去,不再听取他们的劝告。于是太康便把子照明驱逐回到了商国,成为商氏的始祖,其地就是现今的商丘。把太宰庭兆驱逐回到了陶国,成为陶氏的始祖,其地就是现今洪洞县的陶村。把雍州牧姬棨玺驱逐回到了雍州,实际上封地于邰,后来成为周氏的始祖,现今西安武功县的地界就是那里。把伯益的长子大廉驱逐回到了郏国,为伯益终养老病。大部分年长、有德行的人都被遣散了。太康留下了自己亲近的人担任官职,共工桓任大宰,苍连任太尉,益的次子若木任少宰,而启王所俘获的西河叛臣武观则任少尉。共工桓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苍连缺乏高尚的品德,若木只能勉力守住自己的职责,也没有受到太康的亲近和器重。另一方面,武观是一个狡猾且不择手段的人,他只顾着迎合太康的放纵,没有半点关心政治和治理国家的事情的言论和行动。太康深信不疑地听从武观的建议,武观又拉拢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实沈之玄孙稔林、卷章之庶支会孙放穷,这些人与武观一样擅长谗言邪说,围在太康的身边。可以说,太康是自作自受,只有人开导他放纵享乐的错误行径,再无其他人劝谏他改正。突然间,太康想起了当年仪狄献上的美酒,我禹王喝了觉得味道很好,后来却将仪狄解职了。但我禹王并不会享受饮酒之乐。于是太康又召回了仪狄的儿子迷阳来献酒。还命令稔林在国中挑选美女,增加了很多妃嫔,总共有五十多个人。再命令会孙放穷去寻找天下的优秀狗犬,并且饲养了善于抓鸟的鹰和鹞。甚至苛刻地对待百姓,增加配置马匹、装饰兵器皮革、准备旌旗和礼乐仪仗。太康对侍臣说道:“我现在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可以快乐地喝酒了。”共工桓说道:“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事,正好可以快乐一番。”太康便与共工桓等人在别宫下畅饮,很少有机会见再到他的面容。

当时是戊戌年的元月元日,太康设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命令迷阳负责宴会,说道:“你的想法比仪狄的手艺更好,所以这酒菜才如此美味。如果我禹王还在世,吃了你做的酒菜,也会非常喜欢的。”于是太康就和共工桓、苍连、武观、稔林、放穷等人互相敬酒。他们不再顾及君臣之礼,也不在乎饮酒的规矩,只是痛快地喝个不停。共工桓等人喝得耳朵通红,脸红脖子粗,个个都贪杯豪饮,只是一味地称赞太康英明神武,有道之君。只有若木坐在一旁,默默不语。武观讽刺若木说:“如今我们的国王如此神圣英明,与群臣欢聚一堂,彼此相处融洽,你却独自默不作声,不赞扬称道,这是什么道理?”若木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说先王治世,设置鼗锋,命令官吏向民众传递教令,让庶民有议论的自由,从没听说过圣人希望别人称赞自己啊。照你说的话,那岂不成了君王无道了吗?”武观愤怒地说:“那么,你认为我们的大王是无道的吗?”如果若木没有什么话可说,于是便带领他离开,不再和大家一起饮酒。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综影视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模拟诸天,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叠加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戒指传奇 紫鸾记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高门庶子 
通史演义 小卫的 - 通史演义txt下载 - 通史演义最新章节 - 通史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