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玉堂

莫风流

首页 >> 春闺玉堂 >> 春闺玉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回到明朝当王爷 长嫡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特工之回到清朝 天下枭雄 至尊特工 朕就是亡国之君 
春闺玉堂 莫风流 - 春闺玉堂全文阅读 - 春闺玉堂txt下载 - 春闺玉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097 落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弈坐在望月楼的雅间中,敞开的窗户下是望月楼的中堂,靡靡的丝竹之声萦绕在耳边,厅堂正中有四位戴着面纱身材妖冶的异族女子正在扭腰摆肢极尽妩媚挑逗的跳着舞,引得食客们一阵阵的拍手叫好,场面热闹非凡。

“这可真是好地方。”宋弈对面,身着墨绿杭绸长袍面色白净的约莫三十左右的男子笑盈盈的道,“不亏有肉值千金之说。”他话落,视线就落在摆在自己面前的一盘烤的色香四溢的牛肉,“宋大人常来?”

“钱公公取笑了。”宋弈微微摇头,道,“我那点俸禄还不够公公面前的这盘肉,可不敢常来。”说完轻轻一笑。

宋弈的话不假,他的俸禄确实买不起这盘牛肉,可是钱宁不相信,因为他看不透这个人,明明是庶吉士出身,却被人挤进行人司。其实这样的没有背景被挤压的人很多,可大抵都是逢迎巴结之流,一心想要结交高官权贵,为自己谋得个前程,可宋弈却没有,非但没有他还求外放,外放也就罢了,还要去巩昌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

如今到是看出他有留作京官的打算了,可他却又不钻营,不动如山的待在行人司,这样的人也有,却都是些顽固不化的榆木脑袋,但,要有人说宋弈是榆木脑袋,他第一个扇那人的耳光,他要是榆木脑袋,能救出周允来?他要是榆木脑袋,能让赖恩听他的话?他要是榆木脑袋,能三言两语让圣上顺着他的思路走?他要是榆木脑袋,这世上就没有聪明人了。

一个官位不显的人,却能不声不响的做这么多事情,说出去,鬼都不信!

钱宁腹诽了许多,可还是很苦恼,他是真猜不透宋弈的心思,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有目的的,哪怕他想做清官好官,那也是一种目的,只有目的有*那就好办。可宋弈他愣是没看出来,他做的事就好像都是不相干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儿关心这事儿,一会儿在那件事中捞点小利,都连不起来,让人迷惑不已。

他做事,向来是知己知彼,所以他不喜欢宋弈,因为和他相处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说不定一不留神,就会被这位毫不起眼的芝麻小官给暗算了一把,又或者漏了什么,让他抓在手里,将来就成了他的傀儡!

“宋大人谦虚了。”钱宁哈哈一笑,笑容里展出几分柔美来,“杂家虽算不得官,可也知道这官是什么,宋大人如今虽官位不显,可耐不住您在圣上面前得脸啊,这求着办事传话的自然就纷沓而来……”说着一顿,指了指面前的肉,“这肉啊,美人啊,自然也就用不着那微薄的俸禄了。”

宋弈爽朗一笑,引为知己似的端着酒盅敬钱宁:“这话可说不得,若是叫圣上知道,恐怕连这微薄的俸禄也保不住了,莫说吃肉,汤也喝不上。”就算是变相承认了钱宁的话是对的。

“非也,非也。”钱宁端着酒盅,露出神秘的样子来,“宋大人这等人才,不出十年,俸禄定然会翻上好几番,到时候只怕杂家也要求着您办事传话了。”说着想起什么来,笑着道,“不对,咱家这会儿可不就求着你办事了吗。杂家的手可没有宋大人的长,往后有来有往啊。”话落,喝完了杯中酒。

楼下又换了首曲子,有女子的艳腔小调勾着人似的飘了上来,钱宁瞟了一眼,对守在门边的常随打了个眼色,常随无声无息的过来将窗户关上,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宋弈漫不经心的喝着酒,面上一派轻松享受的样子。

“宋大人信守承诺,杂家也不能坏了规矩。”他从常随手里接了红木匣子摆在桌子上,“宋大人想要的东西都在匣子里,还请你过目。”

宋弈扫了眼匣子,并不在意的道:“钱公公办事宋某放心,不看也罢。”他端了酒接着敬钱宁,钱宁一愣又忍不住打量了宋弈一眼,喝了酒又反过来敬宋弈,一来二去半壶酒下肚后,钱宁眼睛一转,问道,“杂家到是好奇,宋大人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即便查出来对你也没有什么好处吧。”

“我要这些作甚。”宋弈半真半假,让人猜不透,“托钱公公吉言,十年内我的俸禄会翻上几番,可现在我依旧是个八品末官,这些大事自然和我无关,我也不过是替他人办事,挣口活命的饭罢了!”说的情真意切。

钱宁一愣,打量着宋弈,在辨别他话中的真假。

“不说此事,喝酒罢!”宋弈话落,亲自给钱宁斟酒!

钱宁心头打起了鼓,面上却是不显,笑着岔开了话题:“以宋大人看,皇陵一事最终会如何?”

“宋某可不知道。”宋弈撇的干干净净,“此事钱公公应该是最清楚的,东厂密探无处不在,宋某还要向钱公公打听呢。”

真是狡猾多端,嘴里听不出一句真话,钱宁心里想着,面上哈哈一笑:“我不过奉圣命办事,圣上未下令我们可不敢擅自揣测,更何况,我等就是有这心,也没力啊,还得靠宋大人这样的能人才行。”

“东厂如猛虎,钱公公的能耐满朝文武有目共睹,钱公公太谦虚了!”宋弈夸的真诚,露出敬佩之色,“往后还望公公多加提携。”

“不敢,不敢!”钱宁摆着手。

两人兜着圈子,说来说去一句得用的话都没有,却都是一副兴致很高的样子,钱宁话锋一转,又露出一副女人家的面容来:“近日都是些糟心事。杂家可是听说薛侍郎和陈大人要结两姓之好,可盼着能去喝杯喜酒沾沾喜气呢。”

宋弈眉梢一挑,就想到方幼清,她那芝兰玉树般的大表哥定了亲事,小丫头约莫会失落伤心吧,会不会张牙舞爪的抢夺一番?想到这里他轻轻笑了起来,摇了摇头,那丫头要是对薛季行有心思,大概也轮不到他和别人定亲。

“宋大人想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钱宁见他眼露笑意,便凑着趣道,“可是想到了那未过门的佳人了。”

宋弈哈哈一笑,摆着手道:“乡下妇人,不止一提!”

“宋大人这副好相貌,怎可配乡下妇人?我看你这是明珠暗藏,怕被人惦记着夺去吧。”钱宁话落,就兴致高昂的和宋弈论起京中风月来。

直到子时夜深,才乘兴出了望月楼,宋弈亲自将半醉的钱宁送至他在外开的宅邸中才告辞而去,等宋弈一走,钱宁就清醒过来,吩咐常随:“去跟着他!”

常随闻声而去,不动声色的跟在宋弈身后。

轿子吱吱嘎嘎的响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宋弈歪在轿壁上打着盹儿,直到到了家门他才由下人搀扶着进去,都没有梳洗便倒在床榻上,一觉到寅时才起身梳洗换了官服精神萎靡的去衙门。

而钱宁给的那个匣子,他连开都没有开过。

钱宁越发不明白,宋弈拿到了东西,怎么又不看呢,难道他真的是替别人办事?钱宁下意识的摇摇头,这个宋九歌精的跟狐狸似的,他的话根本不能信。

难道是因为昨晚喝醉了,所以将这件事忘记了?

“他人呢,去西苑了,还是在行人司?”钱宁问自己的常随,常随答道,“宋大人和陶然之一起去西苑祭台了,奉的是圣上的旨意。”

宋弈怎么又和陶然之在一起了?钱宁一愣,站了起来往外走:“走,去看看!”就朝祭台那边而去。

薛镇扬正坐在抚廊下陪同工部尚书钱大人喝茶,祭台约莫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竣工,时间上比他们预想的要早些日子,这样一来,等到九月初九也就能顺利交给圣上了……

工部也算了了一桩大事。

钱大人瘦瘦小小的,很精明的样子,正一脸适然的喝着茶,薛镇扬却是心不在焉,他昨天和夏阁老提起凤阳巡抚之事,夏阁老果然如他所料,对巡抚之位既感兴趣又存着顾忌。

鲁直此人没什么能力,那边又糟了水患。那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收拾烂摊子也就罢了,可为了这件事成了众矢之的吃力不讨好,夏阁老便犹豫起来。

薛镇扬头疼不已,若他不走,等薛霭自翰林院散官就要外放出去,父子同朝为官虽是好事,可他还是怕阻了薛霭的仕途,所以他谋算好了凤阳巡抚之职,却没有想到竟出了这样的事情。

进退两难。

薛镇扬心不在焉的喝着茶,视线中就发现陶然之和宋弈并肩而来,有说有笑,他微微一愣转目和钱璋钱大人道:“……陶真人来了。”

钱璋听着一愣,忙放了杯子站起来朝那边迎了过去,老远就朝陶然之抱拳:“不知陶真人要来,有失远迎,莫怪,莫怪!”满脸的笑容。

陶然之生的矮胖,养着一撮飘逸的长髯,眼睛不大聚着精光,一身青灰道袍套在身上没有仙风道骨,到有几分市井商贾的气质,和站在他身边纤长俊逸的宋弈一比,越发没了出家人的清高。

“钱大人!”陶然之回礼,笑着道,“圣上命贫道和宋大人一起来走看走看,钱大人不必在意,您尽管忙您的事。”

钱璋就看了眼宋弈,宋弈负着手笑盈盈的很和气,可他刚才分明就没有给自己行礼,这个人实在太目中无人了,也只有和陶然之这样的人混在一处了,钱璋心里不屑,面上却是笑着道:“那陶真人四处走走。”又道,“不过亦要多担心飞溅的碎尸,真人虽有仙法护体,可宋大人没有啊,还是谨慎些比较好。”钱璋说着话,视线一转撇了眼宋弈,却看见宋弈不知何时已经过去和薛镇扬在说话,全然没有听他在说什么。

钱璋暗怒。

宋弈正笑着和薛镇扬聊着:“听说薛侍郎要和陈大人结两姓之好,今日休德还与我提过,过几日下定,在下一定要登门讨杯水酒吃。”

薛镇扬就想起来,这件事他一直没有得空去和陈大人谈,闻言就笑着道:“宋大人尽管去,窖中酒任你喜好挑选。”

宋弈淡淡笑着,道:“那宋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话落告辞,却又仿佛想起什么来,望着薛镇扬,“今儿一早听说湖广几处也连降暴雨,各处堤坝岌岌可危,薛大人为何不乘此机会求一道监工的手谕?这放眼朝中,水利河工一事也就薛大人您最为精通了。”说完,抱了抱拳和陶然之一起走了。

薛镇扬闻言顿了顿,宋九歌这是在提醒他,不要继续监工祭台?

为什么不要,祭台眼见就要竣工了,他为什么要半途而废,让他人冒认领功,若凤阳巡抚一职他真没了可能,那就只有仔细钻研这两年内能挪一个适当的位置。

薛镇扬在西苑一直待到酉时,才和众人辞了回了棋盘街,又转到去了顺天府衙寻找了陈大人,便说起定婚之事,陈大人一听顿时惭愧的将薛镇扬请到歇息的里间了,关了门抱歉的道:“致远,婚事只怕是……”

“怎么?”薛镇扬疑惑的看着陈大人,“可是出了什么意外,你且说来,我们一起商量便是。”

陈大人惭愧,可她又不能把长女大逆不道的话告诉薛镇扬,可是家中夫人已经点头同意了,娘儿俩一阵伤春悲秋的哭,他心烦意乱的就点了头,等出了门他就后悔了,不为别的,就怕薛镇扬会生他的气。

薛霭多好的孩子,不说和铃兰,他无论去说谁家的女儿,也不会有人不愿意的,如今,她们反而嫌弃上了,这让他情何以堪。

其实,说来说去,哪个父母不想儿女过的好,她只有两个女儿,不说宝贝似的疼着,但绝不想她为了顺遂父母的意思,而委屈了自己。

薛霭再好,可是她女儿不喜欢啊,他也没有办法。

但是这话还不能告诉薛镇扬,他也没脸说,但他又没有好的理由,陈大人纠结了许久,决定还是如实相告:“致远啊……我家那不成器的长女,实在是配不上季行啊。她……她执意要招赘夫婿,说若是将来实在招不到合适的男子,她再外嫁也不迟,我和她娘劝过骂过,可不管我们说什么,她就跟铁了心似的,我们……我们实在是没有法子了。”

薛镇扬愣住,他是知道陈尚宇曾经有过招赘的打算,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又两个女儿,更何况,夏二奶奶去说项时,陈家可是一口就答应了,他就觉得陈尚宇肯定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有想到,现在铃兰那孩子竟然动了这个心思。

“不是还有个素兰吗。”薛镇扬并未大怒或是不悦,陈大人就道,“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可是铃兰不愿意,说让她妹妹仔细选个适合的人家,她自己执意要留在家里伺奉我们。”

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薛镇扬紧紧蹙了眉头,道:“你我几十年的交情,也不是外人,要不然让两个孩子见上一面?”

“还是不要再给季行添堵了。”陈大人无奈的摇着头,“以季行的优秀,想找个什么样的婚事都可以,何必让他自降身份去迎合铃兰,反而挫败了那孩子的锐气,若真如此,我心里可真要过意不去了。”

薛镇扬露出深思的样子,道:“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勉强,索性大家也就私底下说了说,我回去和夫人说一下,具体的事你我也是外行,就让他们女人去操持。”

“惭愧,我实在羞于见你。”陈大人起来朝薛镇扬作揖行礼,薛镇扬避开,摆手道,“你何必如此,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就当他们没有缘分罢了,你我两家的交情却不可因此就生了罅隙。”

陈大人连连应是。

晚上,方氏得知后惊讶的半天回不过来神,喃喃的道:“……可是,我和娘都选好日子了,怎么会突然又说招赘了呢。”薛霭是长子,怎么也不可能给人招赘的,这事儿要是陈家不改,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你也别和季行说,就当没有这事。”薛镇扬疲惫的道,“明儿你就去喊上夏二奶奶一起去一趟陈家,陈夫人羞于见你,你也不必拿着乔,这事儿就翻篇好了,你再费点心思给季行重选合适的婚事吧。”

“老爷!”方氏不怪陈家,人家没有儿子,想让长女招赘也无可厚非,虽说没有早讲,可她也没往心里,只叹道,“我们季行的婚事,怎么就这么多波折,这么不顺呢!”说完,心疼的拿帕子擦着眼泪。

薛镇扬安慰方氏道:“你别胡思乱想,婚姻大事也讲究个缘分,顺其自然最好。”

现在也没有其它办法了,就看明天陈夫人会不会改变主意了,铃兰那孩子她是真的喜欢,又孝顺又乖巧,做薛家的宗妇长媳是再合适不过了。

“妾身知道了。”方氏垂头丧气的,“那……娘那边要怎么说,她老人今儿还高兴的和我说这件事呢。”

薛镇扬拍了拍方氏的手:“我去说,正好也有别的事情要一并告诉她。”薛镇扬说着站起来,“你歇着吧!”便出了门。

那天在赵府,陈铃兰一走赵芫就将陈铃兰和她说的话告诉了幼清,这两日幼清一直在想这件事,陈铃兰的样子太反常了,若不是知道她不是那冲动的人,否则,幼清真的会担心她做出什么事情来。

两天过去了,陈家依旧风平浪静,陈铃兰也没有和赵芫联系,赵芫派了丫鬟去探她,陈铃兰也是淡淡的说她很好,更多的时候她只在房里待着,也不出门甚至不见客。

幼清隐隐感觉到什么。

直到第二天,方氏说要去夏府时,她就更加确定了,试探的问道:“姑母不是说定的时间和夏二奶奶说过了吗,怎么又去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没事,没事。”幼清毕竟还是孩子,方氏也不好和她商量,道,“你在家里,我去去就来。”就由陆妈妈几个人簇拥着坐车去了夏府。

薛思琪沉声和幼清道:“你说,陈姐姐会不会觉得心里过不去这坎,想要退亲?”退亲也算不上,两家还没有定呢。

“你也感觉到了?!”幼清蹙眉道,“是不是这个事,等姑母回来就知道了。”

薛思琪应是,一直等到下午方氏终于回来了,她疲累的回房梳洗换了衣裳,端着茶坐在暖阁里发呆,幼清和薛思琪结伴而去,方氏见她们来,勉强展了笑颜:“你们来了?我回来见时间早就去了一趟三井坊看你们大姐了,你们中午吃饭了吧?”

“我们吃了,大姐挺好的吧?”幼清说完,方氏回道,“挺好的,你姐夫待她也不错,祝家的几个仆妇也算是尽心,我去的时候炉子上还煨着汤,你姐姐也长胖了些。”

幼清笑着点头,道:“姐夫人是很好,可见姑父和姑母的当初选人眼光好,才能给大姐挑个像姐夫这样稳重可靠的夫婿。”

“可惜,季行的婚事却……”方氏想到这些心里就难受,今儿她和夏二奶奶去陈家了,陈夫人连连赔罪,将所有的错都认下来,任打任罚的样子,让她不知道说什么好,结亲当然要和和气气的,现在她们不愿意,她也不能强求人家。

就是可惜了薛霭。

幼清和薛思琪对视一眼,薛思琪直言问道:“娘,陈家是不是悔婚了?”

“别胡说。”方氏摆手道,“还没有定亲那来的悔婚一说,以后就当这事儿从来没有过,你们可别出去说,让你大哥和铃兰尴尬!”

果然是悔了,那天陈铃兰和赵芫说那番话时就是带着这个目的的吗?陈铃兰这是要成全赵芫吗?幼清心头五味杂陈,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落……

等出了智袖院的门,薛思琪和幼清道:“依我看,就算陈家悔婚了,母亲想和赵家结亲,大哥也不一定能看得上赵芫,这事儿你和赵芫说一声吧,看她怎么个打算好了。”薛思琪说完,郁郁寡欢的先行一步。

幼清就让绿珠去将陈家退婚的事告诉了赵芫,绿珠回来回道:“赵小姐好像已经知道了,奴婢去的时候,她正收拾好,要出门的样子,奴婢留了心就和她身边的丫头打听了一句,才知道赵小姐是去陈家。”

赵芫心里肯定以为陈铃兰是因为她才退婚的,以她的性子肯定要去找陈铃兰问清楚的。

过了两天,幼清在房里做针线,绿珠就兴高采烈的回来和幼清道:“夏二奶奶又来了,小姐,您看会不会是给赵家提亲的?”

“夏二奶奶来了?”幼清也期待起来,“你偷偷去找春柳问问。”

绿珠应是而去,到了晚上她就知道了,夏二奶奶果然是得了赵家的托付来提亲的!

幼清高兴之余,又担心薛霭会不愿意,可薛霭那边是一点异常都没有,每日早出晚归作息正常,见到她也是笑着打招呼,没有半点不对劲的地方?

反倒是薛老太太找方氏过去先去闹了一通:“赵家门第虽比陈家好,可我瞧着赵家那丫头却不怎么样,这事你别不过脑子就答应,还是问问季行比较好。”她是觉得薛霭不会喜欢疯疯癫癫的姑娘家。

“娘。”方氏解释道,“老爷和我也不是那不开明,两桩婚事我都私下里问过季行的,就是因为那孩子没有反对,我才来和您商量的。”她听夏二奶奶说的时候也惊讶了半天,她还真没有往赵芫身上想过,一来赵芫的性子让她一直觉得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二来,她也觉得赵芫太爱玩了,将来持家恐怕不易。

所以她就想问问薛霭的意思,没想到薛霭没有反对。

不但薛霭没有反对,薛镇扬也觉得合适,还说赵家家风正派,赵芫虽不似一般的大家闺秀,但也毫不逊色。

薛老太太惊讶的不得了:“季行是不是没见过赵家那丫头?你想办法让他见一见,也好心里有个数。那孩子太实诚了,只知道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从来不敢擅自说出自己的主张,你且让他放心大胆的去选选。”

“见过。”方氏也不瞒老太太,“前段时间赵家丫头不是常来家中找幼清玩吗,她和季行也见过几次,我估摸着,大约就是因为见过,季行才会点头,娘,您让季行自己主张,可这京城里适龄的小姐虽不少,但和我们门当户对条件合适也没有几个。赵芫的性子虽有些张扬,可也是个懂事守礼的孩子,等成了亲肯定就沉静下来了。”更何况是赵家来提的亲,以赵夫人的性子,不定是下了多大的决定才托的夏二奶奶。

她断没有回绝的道理。

“京城没有,那就回泰和找,回临安找。”薛老太太固执的道,“总比娶个什么都不会的回来要好,将来这家里的中馈,府外的铺子可都要她打理的,她若是做不了,到时候你找谁哭去。”有一个方氏这样的儿媳妇她已经受够了,那赵芫还不如方氏,毕竟方氏很乖巧听话,赵芫是肯定最不到的。

方氏解释了半天,薛老太太是一口咬定赵芫配不上薛霭,方氏无奈只得薛镇扬回来说这件事。

薛镇扬晚上果然去劝了薛老太太,此后薛老太太也没有再闹着说反对。

两家人一来二去的商量着亲事,幼清和赵芫也没有再说,直到过了七月,幼清就听陆妈妈说,婚事要定下来了,幼清高兴的写信给赵芫,第二日赵芫就带信给她。

赵芫的信中,讲了那天她去车陈府找陈铃兰的事情,她以为陈铃兰是因为她的缘故,才要退亲的,没有想到陈铃兰告诉她,这件事根本和她无关,是陈铃兰自己不满意,想要找个一心一意待她好的,哪怕门第出身差点都没有关系!

赵芫追问了许久,陈铃兰都是这个回答,赵芫这才信了,回家辗转想了一夜,第二天她就避开赵夫人,和赵大人说了薛陈两家的事,又说起她的心意来,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责骂她,还赞她有胆有识,勇气可嘉,回去就和赵夫人说了这话,她不知道赵大人如何和赵夫人说的,反正第二天赵夫人让赵芫在祠堂跪了一天,她自己则去了夏府。

赵芫心里依旧忐忑不安,和幼清道:“你表哥那里能不能帮我问问,他会不会怪我将他的婚事搅乱了,是不是不愿意和我成亲,若他不愿意她也不会死皮赖脸的粘着不放,就像陈铃兰说的,有时候退一步,对自己对别人都是好事。”

幼清看完信心里感动,提笔给赵芫回信:“这件事姑母是问过表哥的意思,表哥当时虽没有点头,却也没有反对。以他的性子,大约就是认同了,可想让他再多些反应那是也不可能的,他的性子也只会这样了。”

赵芫收到信时长长的松了口气。

八月初五,在夏二奶奶的主持下,两家交换了庚帖,八月十二纳吉,定了八月二十过大礼,亲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幼清高兴的和薛思琪道:“可见阿芫和大表哥还是有缘分的,一波三折后,总算是成了。”前一世赵家也曾提过亲事,可是薛家却拒绝了,如今端看薛赵两家的关系,按理说姑父和姑母是不可能不同意的,更何况,薛霭那时候落榜又身有残疾,赵家肯提前已经是非常难得。

可是姑父和姑母还是拒绝了,现在来看,只有可能是薛霭自己拒绝了,

这一次,薛霭没有反对,在她看来,薛霭不反对就是同意,他也没有赵芫所想的那样讨厌赵芫,或者说,他会不会有可能被赵芫打动了,也对她起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关注呢?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是可喜的。

“你大哥的婚事定了,我也了了一桩大事。”方氏笑着道,“等过了中秋节,就要把家里拾掇拾掇,我的意思,是想着再建个院子出来给你大哥住,可你姑父说让老太太搬去疏云阁,将烟云阁让给他们住,可老太太那边……”方氏叹了口气,老太太本来就不喜欢赵家这门亲事,如今还让她把烟云阁让出来给赵芫住,不用问,她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那您让姑父去说好了。”幼清笑着道,“老太太一向都听姑父的话,仔细说说她肯定会理解的。”只是这样一来,就和她住的近了,也不知会不会……

方氏叹了口气,道:“这事儿也是你姑父提出来的,我去说,老太太定然是不会点头的。”顿了顿又道,“先放一放吧,索性也不急着这么几天,等过了中秋再说不迟!”

幼清点了头,刚要出去,陆妈妈在外头喊了声:“太太。”随即掀了帘子进来,看了眼幼清,回道,“广东的中秋节礼到了!”

方氏一怔,问道:“确定是广东来的?”

陆妈妈颔首:“千真万确是广东来的,太太要不然将跟车来的婆子喊进来问问?”

“好!”方氏点了头让陆妈妈去喊周家的婆子,过了一刻,幼清就看到一个穿着秋香色对襟短卦的婆子进来,圆脸庞打扮的很利索,进来就给方式和她行了礼,笑着道,“奴婢佘陶氏给太太还有方小姐请安。”也没有解释,一眼就认出了幼清。

幼清微微皱眉,方氏已经问道:“你们是几时出门的?出门时你们夫人和小姐可到家了?”

“奴婢是七月初二出的门,出门时夫人和小姐还没有到家,不过等入了运河,就收到了家中的来信,说是夫人和小姐已经安全到家了。”佘陶氏笑着道,“夫人还让奴婢给老太太还有太太磕头,她们母女一切都好,让你们不要惦记。”

方氏嗯了一声,她们不打招呼就走了,一走几个月一封信都没有捎回来,如今人能到家就好,其他的事她也不必多问了。

“那让陆妈妈陪着你去给老太太磕头去。”方氏笑着吩咐陆妈妈,“将车上的东西卸了,将人都安顿下来,再准备几桌席面,一路劳顿让她们好好休息休息。”

陆妈妈应是,佘陶氏回道:“太太不必麻烦了,我们在外头租了客栈,一会儿就去客栈住,也只住两天,八月二十那天我们就要往回赶,小姐十月十六定亲,要是迟了我们就赶不上了。”

方氏听到前面说她们定了客栈就不高兴,待听到周文茵定亲时,她便凝眉问道:“文茵定亲了?”佘陶氏就看了眼幼清,拔高了声音,像是有意炫耀似的,道,“是啊,我们小姐一回去正好就碰到了粤安侯夫人,她非常喜欢我们小姐,来回走动了几次,就请媒人上门说媒了,这些还是奴婢在路上时家里那口子写信来说的,要不然奴婢还不知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奴婢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去的。”

幼清根本就不在乎佘陶氏有意的炫耀,她奇怪的是周文茵竟然这么快就和粤安侯的次子定亲了,前一世她是中秋节后走的,回去后第二年才定的亲事,没有想到这世足足提前了一年!

她垂头喝着茶,佘陶氏正和方氏说着粤安侯门第如何如何显赫,粤安侯次子相貌如何为人如何……大有出一口气的意思。

幼清失笑,佘陶氏说这些事是她当家的写信告诉她的,可真是难为她当家的了,将事情写的这么仔细,还交代她来薛家一定要大肆渲染一番,就像要给周家找回场子似的!

不过,好不好的,光看门第有什么用,就去做了皇后,也不代表就一定幸福美满。

伦是方氏脾气再好也听出了佘陶氏的意思,冷笑着道:“那可真是要恭喜姑太太了。既然妈妈住在客栈,那我也不强留你了,稍后你将客栈的地址留下来,明儿我将贺礼和礼金一并让人送过去,到时候我们也不用再差人多跑一趟了。”

佘陶氏一愣,方氏已经和陆妈妈道:“送这位妈妈去烟云阁吧。”

佘陶氏还想再说,却被陆妈妈就故作亲热的拉着出了门。

“姑太太也真是,她怎么不想想婚事不成难不成是我们的错?文茵那孩子做了什么……”她说不下去,气的道,“还好季行也定了亲了,要不然她还不知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呢。”

“您不用在意这些,周表姐定亲了也是好事,往后也不会再因为婚事而和大表哥有什么瓜葛,一清二白的,各自婚嫁,以后如何就听天由命,看各自造化了。”幼清笑着给方氏倒茶,“老太太那边还不乐意呢,这位佘陶氏去指不定就被赶了出来。”她话刚落,就看到陆妈妈笑眯眯的进来了,压着声音道,“……老太太一听到周表小姐要定亲了,就抓了桌上的青花茶盅丢了出去,说往后她没有这个女儿,让佘陶氏有多远滚多远!”

当晚,佘陶氏就带着从广东来的押车的人住去了客栈,第二日方氏真的让人将贺礼和礼金送过去了,之后就再没有过问一行人的衣食住行。

八月十五那日,一大早方氏就派轿子去三井坊接薛思琴和祝士林,祝家在京城也没有旁人,这中秋节自然就要回娘家过了,不到中午夫妻二人就一同来了,祝士林给薛镇扬还有方氏请安,笑着道:“九歌也是一个人在京城,这万家团圆的日子,他独自在家中未免太过孤单了,小婿能不能将他请来,与我们一起度中秋?”

“自是可以。”方氏听到宋弈就高兴的道,“你派车去接,免得他不好意思,若是不成,就让周长贵亲自跑一趟。这大过节的,自是人越多越热闹,尽管让他来!”

祝士林笑着应是,薛镇扬颔首道:“你岳母说的对,今日不议旁事,一心赏月!”

------题外话------

月票什么的,我就不提醒了吧,哈哈哈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军工科技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偷心龙爪手 娱乐帝国系统 逍遥四公子 退下,让朕来 黑铁之堡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神级明星 挑肥拣瘦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重回1982小渔村 踏星 官梯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回到明末当帝王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雷武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白话三侠五义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立渊传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起飞,从1973年开始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靠读懂人心立足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春闺玉堂 莫风流 - 春闺玉堂txt下载 - 春闺玉堂最新章节 - 春闺玉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