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上坟

梅村

首页 >> 院上坟 >> 院上坟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民国之铁血少帅 夺嫡 从山贼开始 敛财人生 凡人歌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院上坟 梅村 - 院上坟全文阅读 - 院上坟txt下载 - 院上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六十七章 落枕(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陆六便在小院中日以继夜的研究,茶饭不思,日夜颠倒,饿了家里人会给他送一天的饭食,困了就往床上一倒。折腾了一个月,他对书中所记载的炒茶技法有了比较深入得心得,但实际操作后,炒出的新茶并不如书中记载的那样神奇,甚至与他按自己工艺炒的茶都多有不如。难道是这古法远不如流传下来改良过的技术?还是现在的茶树远不如古时出茶的品质?亦或是自己还没有领悟其中的真谛?

陆六带着这些问题,干脆一整天躺在床上冥思苦想,反复推敲古书中的每句话,每个字。想着想着,枕着这本书,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陆六做了一个梦,一个无比真实的梦。在梦中,他依旧在自己的小院里炒着茶,但他把新采的茶在笸箩里摊平晾晒,旁边有个穿着古代服装的老人,在旁边给他做着指点,从选芽、存放、处理都与他惯常的方法有所不同。当他开始把茶叶倒入锅中开始炒青时,又有个老人,与前一个从穿着到容貌都不一样,不知何时来到他的身边,似乎在给他讲木柴的选择,锅的使用,火候的控制。

而他开始进入聚叶成团、搓揉显毫的阶段,又会有人给他讲手的力度,搓揉的方式,时间的掌控,以至于到烘焙阶段用什么样的锅,用什么样的盖,都大有讲究,梦里还有个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把他拉到了茶园里,给他讲如何栽种茶树,如何让同样的茶树,栽种的位置不同,旁边挨着的果树不同,获得的香气也大为不同。

梦中的陆六如醉如痴,如置身仙山洞府,但不觉中雄鸡报晓,他也一觉醒来。可他醒来后发现,梦中那些老人给他传授的东西,他只是隐隐有个印象,但细节的操作完全记不住了。他心下大急,可越急,大脑中越是空空如也。

最后,陆六还是想了个办法,他马上把媳妇喊上了山,央求她晚上在自己睡着后,守在他身边,把他做梦时的梦话一字不落的全记下来,而他自己也在心中默念,做梦时,如有缘那些老人能再给他讲一遍,他一定大声的跟着复述一遍,想不明白的,一定要问出来。

陆六的媳妇贤惠,丝毫没有责怪和怀疑,愣是连着两三天,每晚熬夜守在枕着古书的陆六身边,把他的梦话全记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们在梦中如约而至,梦中的陆六更是虚心求教,三日后,陆六看着媳妇记的梦中问谈录,马上记起了梦中的每一个细节,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那层窗户纸终于捅破了。

陆六结合老人们传授的技法,将自家的炒茶工艺做了大胆的改良。一是,将茶树和很多特殊的果树,如桃树、柚子树、杨梅树套种在一起,以味养味,二是,将炒茶时应对三个不同工序所用的三个铁锅换成了铁锅、陶锅和石锅三种不同材质,用以更好的控制锅内不同的温度,三是,严格采用果木当作燃料烘烤,以果木之香,烘托茶香,四是,炒茶前新鲜的茶叶在通风阴凉的冰窖上停个一两个小时,让叶片的每一个毛孔都自然舒展。

陆六的改良远不止他当时告诉我的这些,比如揉搓的手法,火候的掌控等等,更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技术,总之,陆六觉得这个梦境告诉他的就是,每一片茶叶都是有生命的,即使在炒锅中,即使已经失去了水分,同样如此,炒茶人如何对它,茶叶也会以同样的味道回报炒茶人。而炒茶的技术,说白了,就是在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对茶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他这个观点我是非常的认同,我想,这可能就是陆六一直想点破的那层窗户纸。而之后,陆六的古法炒茶,有古韵,有创新,如有源之水,连绵不绝。他每年炒的碧螺新茶也成了无价的上品。而陆六就把这茶叫做绿梦藏,也算是对这段奇遇的纪念。

我讲完这个故事,火锅中的木炭都燃尽了,没人再去碰它,一瓶十五年的五粮液,我们几人只喝了大半瓶,对我和曹队这样的酒腻子来说,简直难以想象,但我们真的好想把酒遗忘了。茶换了两次,大家依旧喝得如醉如痴,越品越觉得唇齿留香,意远情深。

曹队猛拍了一下大腿,说道:“老常,我这几十年的茶算是白喝了,不懂这古法制茶的奥秘,不懂得炒茶的辛苦,有愧陆六这些炒茶的手艺人啊。”

我也哈哈笑着,对他说:“我和陆六总共只见过两面,也许是有缘吧,他每年都给我寄半斤来,你们可能都不信,陆六还是个太极拳的高手。”

“也许是炒茶这手艺太耗费体力了吧,他习武估计也是为了有个好身板。”曾茜捧着茶杯,望着慢慢腾起的白烟,接了一句。

“小曾,你说对了一半,陆六在炒茶中有个揉搓的工序,最见功夫,揉重了,叶片容易粘结在一起,也会有很多破损,样子就不舒展,香气也无法充分散开,揉轻了,叶片上的白毫就不会直立起来,叶片中的香气无法和热气混合,茶就失去了清幽的意境,而太极正是阴中有阳,刚柔并济的武学巅峰,用它来炒茶自然才是极致的手法,大家别忘了,陆六是用双手在几百度的炒锅里翻炒茶叶的。”我见他们都惊讶的楞在那里,又接着说道。

“中国文化讲一个道字,各行各业,各门各法也都从这个道字发源,武术中的道就是阴阳相辅相成,茶道中的道,也是从一片小小的茶叶中,体会天地自然的无穷变化,还有中国的烹饪之道,讲求的是食材与火候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医更是如此,将人体看做阴阳相交,五行相生的微缩宇宙。所谓殊途同归,得一道而解百惑就是这个道理。小曾,你之前说,梦中耳动是一种幻听,我是不认同的,任何一个表,都有一个里,任何一个果,也必有一个因,如果你把未知的现象,都归结为幻觉,那整个世界不都是不真实的了?”

曾茜重重地点了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廖焕生突然开口了。“老常,有时候我也觉得我们这一代最大的缺失就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哲学的割裂。你说的很对,得一道解百惑,其实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惑,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听我说说?”

坐在我对面的曹队冲我挤挤眼,我也知道,要进入今天饭局的主题了。秋夜有些凉了,胡同中的喧哗渐渐远去。北京所特有的,充满着沧桑氛围的夜晚,用寂静读着一首回忆的诗。干脆,我把大家让进了屋,在沙发上坐下,找个自己舒坦的姿势,开始听廖焕生讲自己令人错愕的故事。

“老常,其实我这个人很普通,没那么上进,也没多少痴迷的东西,照理说,不会撞上什么怪异的事情,但真遇上了,特别是它开始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心智,甚至左右你的思想,这才是恐惧的开始。”

廖焕生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一个极精彩的故事,在他的嘴里,因为他语调的平静,语言又缺少表现力,多少有点教师习惯的照本宣科,而变得很平淡,甚至有点干巴。但当他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砍去枝丫,仅留主干的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还是足够的让人震撼。

廖焕生是河南安阳人,老家离安阳市有几十公里,是个相对偏僻宁静的小村,但生活极其贫困。廖焕生母亲死的早,他家里只有一个哥哥,大他八岁,他从小父亲承担着家里所有的农活儿,基本上他是哥哥拉扯大的。

廖焕生长于清贫,自小便立志要走出这小村,人刻苦,再加上对数理化天赋异禀,成绩优异,在父亲和哥哥砸锅卖铁的帮助下,考上清华,之后又顺利留在北京当了老师。但这样一个励志故事的背后,却是哥哥不到三十岁便死于肺痨,他本想在北京安定下来,有点积蓄,把父亲接来北京享几天福,没想到奋斗几年后,等到的却是父亲突然辞世的消息,转瞬间自己再无至亲,这打击对廖焕生来说是巨大的。

廖焕生回到家料理了父亲的后事,家里一贫如洗,就把值些钱的东西都送了周围的邻居,答谢他们对父亲的照料。但在父亲睡过的床上,廖焕生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陶枕。这陶枕廖焕生记得是自己小时候,父亲在自家地里刨出来的,质地很是粗糙,用一些深深的刻线勾勒了一些植物的图案,陶枕上只是粗粗的挂了些青绿釉,底部完全是陶土的本色,和廖焕生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唐三彩是一个颜色,但陶枕两侧有架烧过的痕迹,看上去应该是个古物。

廖焕生的父亲总觉得这陶枕是个宝贝,就一直留在身边,没想到这些年,他还一直枕着他睡觉。也许是睹物思人吧,廖焕生只把这枕头带在身上,回了北京,从此再没回过那个小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女公务员的日记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人族镇守使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福艳之都市后宫 穿越1942有空间 重生之武道复苏 乙木修仙录 都市极乐后后宫 退下,让朕来 一剑独尊 汴京春深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桃花沟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动荡的大元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如何拯救德意志 穿越之铁血捕快 汉吏 极品五世子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明末之我若为王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大晋霸主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院上坟 梅村 - 院上坟txt下载 - 院上坟最新章节 - 院上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