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唐

苦心天不负

首页 >> 舌尖上的大唐 >> 舌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民国之铁血少帅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舌尖上的大唐 苦心天不负 - 舌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舌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舌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章 番外篇:制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古代制盐的法子其实以及很规范了,在古代所制造的盐大概可以分这几种,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等。

随着中国古代海岸线的增长,海盐运用便越来越广泛。

相比岩盐来说,海盐可以算得上是精盐了。

而且制作工艺并不是很复杂。

早期的时候,是直接划取海岸边土,然后用草木灰吸收海水,这便是咸土,也是第一步。

制盐的时候,在咸土上淋水形成卤水,人们会在卤水中加一些莲子,根据莲子的形态以及浮沉来判断卤水的浓度,就跟现代的密度计是一个工作原理。

卤水倒入敞口的容器里加热蒸发掉水分,取盐粒,取得的盐粒便是海盐。

或者在海边挖一块整齐的坑,将海水从一个口子中灌入,随后自然蒸发掉水分再去取盐粒也是制作海盐的方法。

这样的盐其实也是粗盐,只不过吃起来的危害要比岩盐要低一些。

其中的成分便是氯化钠和一些氯化物,还有少量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碳酸镁等。

湖盐的生产大多都是在咸水湖边进行,其制作方法与海盐的一样。不过普遍采用的是晒制的方法。

岩盐便是要去寻找盐矿,将盐矿是磨碎然后泡到水里形成卤水,接下来便是倒入敞口的容器里加热蒸发取盐粒。

只不过矿石能溶于水的成分很多,形成的盐大多成黄褐色,味道苦涩,吃多了会让人中毒。

井盐工艺是最复杂且最能体现古代人民智慧的。

在战国时期就有井盐制作的记载。

《华阳国志.蜀志》中便记载了秦孝公时期,一个叫李冰的人进去蜀地,也就是现代的成都平原地区,开凿盐井挖盐来制盐。只不过当时的盐井矿洞口径大,有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因此开凿的盐井深度很浅。

同时嬴政即位后的三峡地区,也有利用天然气制盐的。

“有火井,夜时光映山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

“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觥水得五饾盐…”

这里的火井就是天然气外泄出去的口子,而二水便是卤水。

制作工艺也是取了卤水然后蒸发掉水分制盐。

到了北宋之后,川南地区就出现了卓筒井,卓筒井的井口口径仅仅只有碗口那么大,井壁也不容易崩塌,这样就导致卓筒井能挖的更深。

凿井的时候用“一字型”的砖头,古人甚至还会用大楠竹来做井壁。利用灌水或者地下水来浸泡地底下的盐矿形成卤水,再用竹筒取出来,然后蒸发水分制盐。

卓筒井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辫子时期道光十五年的时候,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shēn)海井。

随带一提的是,由于唐朝的盐提纯技术有限,所以里面含有大量的其他元素(相比现代的盐来说。)

因此在唐朝无论是哪一种盐吃多了也会危害人体。

就算是现代的精盐,吃多了也会有危害。

首先是,你可能会齁死。(一本正经。)

另外盐吃多了还会危害肾脏。

如果有肾脏疾病的尽量少吃盐。

当然盐吃多了最主要的危害就是血压升高和周身水肿。

这里面的道道就请大家自行百度了。

小说里的制盐其实也是跟提纯有关。

古代的提纯工艺便是溶解然后加入其他物质吸附卤水中的杂质。

而男主李长青其实是用了一个竹筒,将粗盐溶解到水里形成卤水,再倒入竹筒里。

用一个装有木炭的麻布包塞住竹筒口,然后竹筒竖起来,竹筒口对准石锅,过滤卤水中的杂质。

接下来再加热卤水蒸发水分使得卤水中的氯化钠结晶,取纯白色的就行了。

这样的工艺在古代其实就有了,但相对于现代的提纯方法来说,古代的只能算是初提纯。

盐税是古代的朝廷的主要税种之一。

它容易控制,征收成本低,是直接向盐商收税,而且税基大,收入快。。。这些特点也就促成了盐税为主要税种之一。

民以食为天,人不可能不吃盐,这也就能体现盐税的税基大。

只要吃盐,就得买盐,只要买盐就得交盐税,只不过这盐税的最后承担着是百姓罢了。

唐朝时期,制盐几乎都被世家掌控,同时世家不仅仅掌控了制盐,更有其他的资源,甚至朝廷的命官也被世家控住了一部分。

唐初,一些朝廷重臣便是世家的人。。。

这也不怪李世民会想尽办法来对付世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更何况这些个世家几乎都没有一个好东西。。

灾难年哄抬粮价便是他们的手段,放一点儿粮食来换取百姓的民声便是他们的策略。

无论是精盐也好,粗盐也罢,虽然要交税,但是世家总归还是能赚取一大笔收入,甚至是百分之百的利。。

所以如果主角李长青的制盐方法被世家知晓,他便很难独善其身。

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就被杀人越货。。

这便是现实。

最好的方法便是将这个方法交给朝廷,让朝廷去对付世家。

李家的底子终究还是比不过你那些世家啊。。

另外说个题外话,刚好这是番外篇,所以在这里说应该问题不大。

明兰的身世我相信大家都会持怀疑态度,但我觉得就把她写成第一个喜欢男主的就可以了。

男主要开后宫,那肯定的。

男儿本色嘛。。

至于许多作品里,关于李世民把他的女儿李丽质嫁给男主,或者男主勾搭李丽质,在我这儿不会那么快。。

我前文就提到了,男主正处于武德九年和贞观元年之间,这个时候的李丽质才六七岁。。

娶一个六七岁的丫头??

童养媳都没这么干的啊?!

收徒还差不多,然后再养着以后再娶。

这就像是养了个徒弟老婆一样(滑稽。)

总之,以后的剧情发展可能会与其他的大唐魂穿文差不多,但唯一不同的是男主是考自己的知识登峰造极的。

古人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笨。

他们绝对会比我们聪明。

而我们的优势,也仅仅只是在于有更多的见识和更全面的知识罢了。

玩转大唐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想要抓住大唐所有人的胃,那可就容易多了。

以后会有很多关于做饭的片段以及番外篇,如果不喜欢故事内容但是喜欢做饭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做饭的片段和番外篇。

包您满意(滑稽)

由于这本小说刚刚起步,所以更新可能不是很快,番茄的全勤奖励我是不指望了。。

我会尽量准备大量的干货来分享给大家,当然也会围绕着主题。

虽然书名叫《舌尖上的大唐》但我更想分享的是唐朝的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以说中华吃货文化流传了五千年。。

从远古时期的元谋人开始,到夏商周时期的古代上,再到唐宋元明清的近代人,最后是现代人。

纵观历史你便能发现,除了大统文化外,关于饮食文化也留流传了下来许多。

最关键的是饮食文化它能抓住你的胃,勾起你的回忆。

就好比我小时候吃过的一种麦芽糖,糖块外包裹着面粉,也不贵好像是一块钱一块,还挺大的。

一块糖里不仅有麦芽的芳香,更有唾液中的淀粉酶与麦芽糖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葡萄糖的甘甜。外层包裹着的面粉,无疑是增添了糖的口感,哪怕吃的满嘴都是面粉也不亦乐乎。

另外,中国的八大菜系我敢说没钱有人真正的吃了一遍。

一个火锅都吃的不亦乐乎了。。。

谁承想要遥远的云南也有奶豆腐呢?原本是草原才有的一种特殊的美食。

谁承想热带地区的海南也会有人吃大葱加煎饼呢?

一个人走到哪儿,就会把自己的饮食文化带到哪儿。

一群人走到哪儿,就会把自己故乡的饮食文化带到哪儿。

饮食文化的变动,我觉得更能看出中国人口的变动。。

因此,我这本《舌尖上的大唐》会用另一个新奇的角度和别样的写法取消描绘它。

就是要把他写活,让大家读了能有所收获,哪怕是学会了炒几种菜也是好的,至少有多几张把妹的技巧不是?

我相信我能做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御女天下 镇妖博物馆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的总裁老妈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都市偷心龙爪手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盲人按摩师 苏倩 一剑独尊 挑肥拣瘦 超凡大航海 无限群芳谱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护花野蛮人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特种兵重生七零 猎艳江湖 非凡人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大唐做战神 篡清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在下潘凤,字无双 
最近更新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齐之君上传奇 大明狗腿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大唐小医师 立渊传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舌尖上的大唐 苦心天不负 - 舌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舌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舌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