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帝师

子洵

首页 >> 开元帝师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驿路星辰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长嫡 特工萌妃 灵剑尊 特工之回到清朝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民国谍影 中华第四帝国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2章 花琅斋怒笞官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路跋山涉水、走走停停,近一个月,才抵达长安。

帝驾进入明德门的时候,一轮朝阳正恬淡地映照着刚刚苏醒的长安城。

李隆基挑起车帷一角。繁华市井里,车马喧喧、人稠物穰,满街行走着平民百姓,还有异域装扮的胡商、僧侣和学子。

一年多不见,长安越来越繁荣昌盛。

撑起一座庞大的城郭,不仅仅是严苛的律法、周全的治理、更要有能养活这座城郭的能力。

老天庇佑大唐,开元五年九月,从洛阳发出的一百万石稻米,沿着黄河漕运,顺利运到了长安。

但后面的运粮船队却相继在三门峡颠覆,造成补给没有跟上。

眼见长安的太仓即将见底,百姓又要挨饿了。

更忧心的是,京兆尹源乾曜上报,今年关中又是秋旱的一年。

中原的旱灾具有季节性,夏旱最严重,其次是秋旱。

两季连旱中,春夏连旱和冬春连旱较为常见,甚至,还有三季连旱和四季连旱的现象。

大唐十二道中,关内道,河南道、江南道发生旱灾最为频繁,遥遥领先于其余诸道。

关中平原位于关内道的最南边,地处秦岭北麓,冬季直面高压寒风的侵袭,农业生产所需热量的不足,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冻害。

南面有秦巴山地阻隔,从南洋输送过来的水汽难以翻越崇山峻岭。

这种特殊的地理结构,使得长安成为关内道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不管哪一种旱灾,都会造成赤地千里,粮食歉收。

上天不愿赏饭,关中百姓只有挨饿的份。

朝廷除了开仓放粮,派遣僧道祭祀骊山、泰山、嵩山等名山大川,还要禁止樵采,大力奖励农耕,鼓励百姓开荒垦辟,把希望寄托于下一季。

天高听下,作为一国之君,李隆基必须时刻洞察下情,关心他的子民是否吃饱喝足。

身上的担子,比宋王李宪、申王李捴、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重多了。

他们可以整日观山玩水,四处作乐,或者聚在兴庆宫中闲茶浪酒、鼓瑟赏曲、斗鸡蹴鞠。

唯有李隆基不可以。

正忧心着,听见朱雀大街丰乐坊附近传来吵闹声。“花琅斋的羊肉笼饼,本官从小吃到大……”

“谁在街头喧哗?”李隆基立刻挑起车帷。

一家名唤花琅斋的糕点铺前,一位身穿锦衣的男子站在高凳上。

他手中举着一只笼饼,大声嚷道:“他家的笼饼越做越小,从原先拳头般大小,缩到了鸡蛋般大小。大家评评理看,他们是不是无良奸商?”

花琅斋是长安着名的糕点铺,这里的杏酪酥、冰酪、酪樱桃都非常有名,最出名的,当属羊肉笼饼。

据说,糕点师傅每日卯时不到就开始和面,羊肉也在此时入锅开炖,煮到酥烂收汁,面也发好了。

擀好面皮,加入羊肉和新鲜的大葱,入炉烘焙好,天也就亮了。每天只卖二十炉笼饼,卖完了就没了。

李隆基住在五王宅的时候,也常常谴户奴早起,去买这里的笼饼做早点。

花琅斋的掌柜急匆匆地从店铺里跑出来。

“客官,您先下来,小心跌下来!”

“今日,你不给我们一个说法,本官就不下来了!”锦衣男子道。

掌柜好言好语地解释起来:“最近,长安各大粮铺都买不到面粉,所以,我特地嘱咐糕点师傅将笼饼做小一点,每个笼饼以半价出售,根本不是本店有意偷工减料!”

“哼!说得倒是好听,诸位看看,这笼饼不光小了,饼中的大葱越来越多,羊肉却几乎找不到了,不是奸商是什么?”

锦衣男子一边说着,一边将笼饼撕成一缕一缕,撒向人山人海的围观者。

高力士一眼认出了那人,哀叹着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帝驾停在朱雀大街上,李隆基怒目横眉地走了下来。

百姓见开元神武皇帝遽然降临,纷纷跪伏,不敢抬头瞻仰天威。

锦衣男子见状,大吃一惊,急忙跳下高凳,跪到了御前。

李隆基道:“朕依稀记得,你叫韦巡,你官居几品?职责何在?”

韦巡的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结结巴巴道:“臣韦巡,官居御史台正五品上御史中丞,主要职责是协助陛下和宰相监督百官、整肃纲纪。”

“朝廷向来优恤官员,除了俸银、职田之外,每月还有特恩赐物,绢帛、禄米、鱼羊肉、瓜果菜蔬、笔墨纸砚,无所不有,甚至还有免费的色役供你驱使。”

“是!是!是!这些,臣都有……”

“你爱吃笼饼,又嫌花琅斋做得不好,为何不自己做呢?你缺钱,缺粮,还是缺人?司库哪样少了你?”

李隆基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韦巡浑身颤抖,汗流浃背,大气都不敢出。

高力士道:“韦巡,陛下问你话呢?为何不自己做笼饼?这个月,你从司库领到了多少东西?够不够你做一次笼饼的?”

韦巡回道:“臣领到了月俸五千文、禄米一百石、面粉五十石、十斤鱼、八头羊,够做很多笼饼……”

李隆基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熊熊火花来。

“既然能做很多笼饼,为何还要在这里寻衅挑事?你执掌律法,纠察百官,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应该很清楚,《唐律疏议》对故意浪费粮食者,是如何处罚的!”

韦巡的脑袋紧紧贴着地面,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唐律疏议》规定,“食毕有余者,不可随意委弃,可与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可饲禽鸟。故意浪费米谷、食物者,笞五十,严重者徒一年。”

李隆基激动地回踱着步,恨不得狠狠地踹他一脚。

“世人惟知贵金玉,而不知重五谷,或狼藉于宴席,或委弃于道路,轻亵如此! 今年,关中歉岁,你们尤当爱惜,一粒亦不可轻弃啊!”

“臣错了!请陛下降罪!”

“掌柜说得很对,长安现在缺粮严重,江淮、江南的所产的粮食,无法顺利通过黄河运到关中,朕多少子民正在挨饿,你知道吗?”

李隆基激忿填膺,越说越觉得热血沸腾起来。

“臣罪孽深重!请陛下饶恕我一次!”韦巡不停地叩首求饶,汗水湿透了他的袍衫。

宋璟和苏颋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可知,朕夜夜为长安百姓的口粮辗转反侧;你可知,宰相宋璟、苏颋不顾安危,亲自跳入冰冷刺骨的黄河中,就为了勘探地形,想方设法改进黄河漕运!”

“陛下,臣知错,知错了!”

听着韦巡的哀嚎,他的声音渐渐轻软了下来,又夹着怒其不争的失望。

“朕向来反奢靡、退享乐、崇节俭、尚朴素。作为朝廷命官,你不懂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的道理,又如何懂得为官之道?今日起,革去所有职务,笞杖五十,永不录用!”

李隆基拂袖而去。回到帝驾上,阒然无声地闷坐着。

堵在心头的熊熊怒火,让他心跳加快,呼吸困难。

高力士低声道:“陛下,韦巡已经伏法,我们起驾回宫吧,王皇后携赵昭仪、刘充媛、杨贵嫔、武婕妤、还有太子殿下和诸位皇子,正在大明宫丹凤门恭迎帝驾呢!”

李隆基长叹一声。

帝驾重新起步,不一会儿,就到了大明宫前。

高力士掀起茶黄色云龙纹暗花暖帘。

正要起身,忽然听到帘外有个稚嫩的声音说道:“儿臣尊迎父皇回京,嗣谦太想念您了!”

这软糯玉润的声音,瞬间除去李隆基心头的不快。

他疾步跳下车舆,一把抱起李嗣谦,欢快地兜起了圈子。“朕也太想念你了!太子开始读书了没有?认了多少字了?”

皇后王菱牵着陕王李嗣升立在人群前,看着他们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阵苦涩和失落。

“儿臣会背汉乐府的《江南》《长歌行》,北朝民歌《敕勒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李峤的《风》、孟浩然的《春晓》等等,有五十几首诗歌呢!”

赵非儿笑意盈盈地站在一旁,仔细护着李嗣谦,生怕他们父子俩太激动,一不留神,孩子会摔下来。

“太子聪慧,十分像您。开笔破蒙后,先生教过的字他都过目不忘,现在能认识一千字左右,在皇子中进步最快,深得太师、太傅的夸赞!”

“很不错,太子读书很用功!”李隆基掂了一下他的体重,道,“朕将你抱在怀里,感觉你长高了,也长胖了,每顿吃多少饭?”

“父皇,阿娘说长安缺粮严重,很多百姓食不果腹。儿臣身为一国太子,岂敢多吃?每顿吃一盌饭就够了,我要将省下来的米面、菜蔬,捐给百姓吃,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吃饱喝足。”

李隆基的眼眶瞬间湿润了,疼爱地摸了一下李嗣谦的脑袋,半嗔半笑道:“傻孩子,你是大唐太子,不吃饱饭怎能长大?不长大,将来如何治理国家,让百姓都吃饱饭呢?”

李嗣谦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放下太子,李隆基紧紧地牵着他的手,另一只手揽过赵非儿的肩膀,三人一起往丹凤门走去。

“褚常侍编撰的《论语》《孝经》等教材,送到长安没?”

赵非儿温柔地依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道:“已经送到妾的宫中了。”

“等到褚常侍忙过这一阵,朕就将他调回长安,让他亲自来教导太子学习《论语》和《孝经》。”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从王菱和诸位嫔妃面前经过,李隆基始终抬头没看她们一眼。

大明宫蓬莱殿里,火烛银花耀人目,鸟革翚飞锁彩轩。

王菱身穿甜白色的素绉缎中衣,秀发披垂,不施粉黛,端坐在狻猊缠枝葡萄铜镜前。

凝视着铜镜中那张姣美又带着疲倦的脸庞,王菱心潮涌动,三寸心房里,好像盛着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洋。

黑风孽海、碧波横流,一浪一浪迎面扑来的,都是历历往事。

遥想武周时期,她和李隆基同甘共苦,共同参与策划唐隆之变、先天之变,诛杀韦武一党和太平公主一党,为大唐王朝力挽狂澜。

那时候,他们是既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也是风雨同舟的夫妻。李隆基尚能对她嘘寒问暖,关怀一二。

随着后宫嫔妃越来越多,色衰爱弛,她在李隆基心中的分量,似乎越来越轻。

从临淄郡王的正妃,到母仪天下的大唐皇后,日日头戴珠翠凤冠,身穿衮衣绣裳,住在银屏金屋里,李隆基给足了高位厚禄和富贵荣华,真正想要的,却是那么难以得到。

“典儿,陛下今夜住在哪里?”

名唤典儿的宫婢迟疑了少时,慢慢走到王菱面前,福身一拜。

“皇后,陛下今夜住在珠镜殿。他最疼爱太子殿下,那么久没见到太子,一定去辅导功课了。”

王菱嘴里轻哼了一下。

典儿不敢说“陛下最疼爱昭仪娘娘”,转说“他最疼爱太子殿下”,多么机灵聪慧的婢女啊!

转头回望了一下床榻上,陕王嗣升已经沉沉睡去,脸颊上还挂着一滴晶亮的泪痕。

入睡前,嗣升伤心地哭了。他说父皇久别长安,回来抱了太子,却没有看他一眼,心里很不开心。

王菱和杨芊芊安慰了很久,才渐渐停止哭闹。

孩子得不到满足,可以哭闹,可以撒泼。她是大唐皇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

在人前,她应该永远是一副才高行洁、温良贤淑的模样。

典儿不忍心与那失落的眼神对视,眼皮微垂,看着王菱那双无处安放的手。

想了很久,才开口道:“皇后,祁国公正在病中,您多次上书陛下。他说回长安后,会去王府看望祁国公的。所以,婢子猜想,明日,他一定会来蓬莱殿的。”

“明日不会来的。”王菱落寞地站了起来,轻轻抖了抖素绉缎上的折痕,“他的叶尊师也在病中,与之相比,祁国公只是一个空食国禄的无用丈人而已!”

“皇后今日主持迎驾,一定累坏了,您早些歇息去吧。陕王这里,婢子会照看着的。”

典儿害怕王菱会说一些让她接不上话的话,急忙扶着她朝内殿走去。

透过轩窗望出去,大明宫里瑶台银阙,灿若披锦。

此时的李隆基正在珠镜殿的花前月下,与他最爱的女子耳鬓厮磨。

不知道,他是否还惦记着任劳任怨的糟糠之妻,正在盼望他的一声慰问;是否还挂念着那位以袍换饼的岳丈,正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呢?

王菱暗暗叹了口气,随着典儿进内殿去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辣妈攻略 剑来 穿越1942有空间 逍遥四公子 重生之武道复苏 都市极乐后后宫 山村情事 男欢女爱 逍遥人生 倚天神雕 护花野蛮人 超级神医赘婿 桃花沟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无敌天命 超级系统都市疯狂兑换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回到明末当帝王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雷武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大唐镇国公 三国之现代魂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家父吕奉先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