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爷

河边鹅卵石

首页 >> 家父万历爷 >> 家父万历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大明日不落 夺嫡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清末之帝国崛起 敛财人生 特工萌妃 抗日之英雄传奇 皇叔,不可以 中华第四帝国 
家父万历爷 河边鹅卵石 - 家父万历爷全文阅读 - 家父万历爷txt下载 - 家父万历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8章 年年有新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万历44年的新年尤为热闹,不知不觉间,朱老七已是五个孩子的爹。

错了,应该是八个。

东哥的预产期在一月底,王妃的预产期在四月份,辛勤耕耘之下,大艾也有了 ,预产期大概在七月。

女人个个水灵多汁孩子个个健康活泼。

女人原则上都归王妃管,但各有事业,各忙各的,极少在一块瞎凑。这个习惯很好,要继续保持。凑在一起就会变味,惹人生厌。

孩子多找同姓玩伴,小的去幼儿园里撒欢,大的就去读初级学堂,确实比深宫养出来的要强过百倍。

小卓文邹邹的,但大女儿却调皮捣蛋的紧,马上要就读小学,一时间令朱老七感慨万分,自己是不是老了?

好吧,按后世来说,自己也才刚刚大学毕业,正为如何找份工作充当牛马而发愁呢,就不要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话说他这个头,今年终于稳定下来没有继续增加。按瀛州米制,身高一米八五,妥妥的巨汉,什么都大。

瀛州长度度量衡别有不同,以裁衣尺为基准,三尺为一米,而后舍去尺不用,而采用十进制标准,也就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为什么要更改度量衡,现有的不香么?

不改不行,同样一尺,裁衣尺同木匠尺就不同,每个行业都或多或少有差别。这就不利于统一标准更不利于统一教学,在分工生产上遭遇极大困扰。

而继续使用“尺”来统一标准,无论文字记录或者口头表达也极易产生误解,究竟是哪个‘尺’?

所以一定要改,新制一米长的金条就在王府封存,那就是标准。

此制推行数年,小有成果,起码在瀛州慢慢成为主流。

朱老七的感受,自己定的一米同后世一米应该大差不差,误差极小。

除了身高体壮,体毛也多,络腮胡,胸前老大一片毛。

朱老七时常照镜子顾影自怜,对自己现在的模样身材十分满意,也十分注重保持,尤其络腮胡须,更是精心修剪,万分在意。

成熟稳重威武霸气全在这一大把胡子上。

现在的女人同后世的审美不同,他这样的才是标准型男,嘴上没毛奶油小生,那不是戏子就是太监,不大受女人待见。

正月十六,开府坐衙。

朱常瀛签署万历44年第一号政令,《推行简化字细则以及考核标准》。

推广简体字,是朱老七打出生就想干的事,但时机一直也不成熟,没有推广的条件。

汉字是简好还是繁好?这要看去问谁。

你问大明读书人,那就一定不好。不遵祖制不重传统,没有内涵,是对华夏文化的践踏云云。

但你去问路人甲乙丙丁,我特么当然想一个字少几个笔画,怎么方便怎么来。

朱老七以为,文字发明的最初目的就是记录,是人类智慧的载体,变与不变要看实际需要。

甲骨文、金文、小篆……其实汉字一直在变,总体上化繁为简,易于普及。

说起来,简化字也不是朱老七凭空捏造的,而是诞生于实际生产生活,有些为了快捷有些干错就是因为识字不多弄出的错别字。

但有什么关系,弄一个繁简对照表对于一个后世人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统一标准,逐步推行,终有一日取代繁体则是必然。

主要还是看推广契机,时机不到,强推无用。

如今这个机会就来了,各地教育部门以及广大教师抱怨最多的,就是对土着的文教,耗时费力又收效缓慢,尤以文字最难,不拿筷子的手学书写方块字简直难如登天,非极优秀者不能学。

进而又扯到智商问题,抱怨土着又笨又蠢,难以教化。

有多蠢呢?后世证明东亚人种智商确实高那么一丢丢。好吧,其实是很多。

但南洋又不是非洲,那里的人总也不至于学不会文字,人家英语学的,那也是相当可以。

年底开会,朱常瀛将教育司相关人等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是人家蠢,是你自己不想办法,汉字难学与否你们自己不知道么?给你们俸禄不是遇到困难就缩头的,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我出手么?

然后……然后朱老七就出手了啊,一本繁简对照表甩过去。

你看我这办法成不成?

拼音+简化字,如果这都不能令汉语汉字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文字,那朱老七也没辙了。

顺势而为,朱老七又狠狠刷了一波威望。

具体到落实。

师范学堂优先普及,繁简对照,都要学。

各级学堂教师以自学为主,每半年一试,两年为期,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瀛州内部公文,繁简并用,提倡简体书写。只要书写规范,任何部门不得以简体字为由拒收。

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这一点对朱老七来说毫无压力,他对书法没有执着,书写方便才是真理。

说实在的,由简入繁就难,许多繁体字,后世人或许不认识,但由繁入简,对于当下看习惯了繁体字的人来说,没什么难度,一望而知,稍稍熟悉就可以。

难点在于放下习惯包袱,动笔书写,别拿认识几个生僻字当资本。

认识几个生僻字有什么用?除了炫耀就没别的用处。

妙就妙在瀛州野蛮人居多,文化底蕴浅薄,这若是在大明两京十三省推行,大抵会吵翻了天,一准有人跑去孔庙里哭丧。

即便瀛州,也不是没有人反对,只不过朱老七地位特殊,他这地位相当于开国之君,反对之音掀不起浪花来罢了。

第二份文件,《婆罗洲授地变更令》。

婆罗洲,汉族人口几近百万,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带,已是绝对主体,不存在被颠覆可能了。那么继续无偿授地也就没有必要了,改无偿为有偿,此令将于万历45年生效,给足一年缓冲期。

不出意外,此令一出会带动一波移民婆罗洲小高潮。

外国人的钱要赚,本国牛马也不能放过,不然财政吃不消,地方上总是伸手要钱,朱老七又不会生,卖地就能解决地方一大部分财政缺口。

实话说,这座岛虽大但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却有限,沿海圈地,锁死外族进入也就足够。至于进一步发展,则交给时间。

记得前世,沙俄就是这么对待我大清的,沿着边境设立大量定居点,阻断华夏人北上。不信你看地图,狗日的沙俄沿着边界大搞定居点,恶心的要死。

锁边,用高墙不管用,得用人!

第三份文件,《鼓励西贡移民案》。

西贡实际控制的地盘又扩大了,原本为半县,现在则有一府大小。

占婆宣慰使刘景,也就是近卫二团团长。率部于万历43年10月抵达西贡,旋即整合占婆军,以保护占婆人为名兵出麻族势力范围,领事金全德以监军职随军。

麻族,这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其发展水平同生活方式与瀛州本岛高山族群类似,族群之间语言多样,彼此为了争夺资源有争斗也有联合,并没有一个集权核心。

这样的族群注定对外来入侵的抵抗能力极为有限。

大军所过,以安抚为主,赐印封官,同时赏赐一些东西,只要那些首领口头上宣誓效忠大明瀛王殿下便不会挨揍。对于负隅顽抗者,那自然是要坚决清除的,没有任何怜悯。

宣慰,首先要立威,而后才能抚慰。

进兵半月,平定蛮寨四座,招抚麻族十三部,在一山间平原,联军与前来支援麻族的真腊军相遇。

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真腊军统帅波涅嫩竟然秘密派遣使者同刘景接触,要借款,要购买火器,要借助大明军官训练军队,甚至请求大明考虑出兵帮助真腊复国。

真腊,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度,当暹罗兴起之后便被逐步蚕食。

宏伟的吴哥城毁灭在战火之中,后迁都金边,又被暹罗摧毁,再迁都洛韦,又于二十几年前被暹罗攻破。

人口被掠夺,书籍被焚烧,文明几乎断代,国家完全沦为暹罗附属。

其国如今定都于一个叫做斯雷桑托的小城,国王巴龙为暹罗所立,暹罗在斯雷桑托派有驻军,有类似于总督级别官员全面掌控真腊政务。

论剥削,瀛州在暹罗面前那就是大善人。

每年,真腊除了需要向暹罗缴纳大量贡赋,还要派遣大量劳役去往暹罗。人去了,大抵就不会再回来,沦为暹罗人的奴隶,生死不知。

至于领土,这也没法说,整个暹罗都曾经是真腊的地盘,近两百年逐步蚕食,真腊面积缩水四分之三,其中两分被暹罗拿走,一分独立建国称南掌。

其国以大乘佛教为国教,广建寺庙,僧侣众多,这些玩意不事生产,对平民压榨更重。

明明是稻米产区,却荒芜处处,几十里不见人烟,正经的道路也没有几条。

总之,内忧外患,国将不国。

瀛州军对真腊没做过什么,大明商人在真腊活动实际上对该国也是有利的。

至于南部领土问题,实话说,南部都是自治土王,只是名义上的从属,对于真腊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何况他自己都半死不活的,也管不了别人死活。

比如所谓的麻族,同时也向占婆、广南阮氏称臣,四处认爹,求施舍点好处罢了。

简单来说,真腊东部的威胁不是核心利益,但暹罗却踩着真腊的心肝肺。

刘景同金全德一番商议,认为此事不似作假,要求真腊统帅亲自来谈判。

波涅嫩,当今国王巴龙的儿子之一,王位的有力竞争人选。

真腊王位继承,没有形成规则,大抵只要是王族就都有资格,本来就乱,加之暹罗从中操控,这就更加乱糟糟。也不好说这个人有几分把握登上王位。

波涅嫩当真来了,两方会晤。

按他所说,只要大明能帮助真腊驱逐暹罗人,摆脱暹罗控制,真腊愿意臣服于大明。

这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但谈到合作细节,波涅嫩却两手一摊,没钱。

暹罗每年刮地三尺,真腊已经穷的不能再穷。

没钱也不是问题,刘景大手一划,自西贡至麻坡整个同奈河流域划归大明,就帮你干暹罗人。

因为暹罗近来的态度转变,令瀛州极为不爽,金全德也没有理由反对。

暹罗,这个在瀛王口中可以结交的友好之国,非但将华人排挤出核心圈子,还大肆雇佣小日子充当其近卫。近来,又与尼德兰人、不列颠人、萨法维人勾搭上,这就直接导致华商在暹罗利益受损。

南洋商行几次协商,也没什么效果。

如果仔细分析,暹罗的反应有其道理。

在马六甲半岛,瀛州的进驻令暹罗痛失北大年、吉打几国宗主权。

在暹罗湾,勇威岛成为瀛州掌控周边海域的不沉战舰,而且那岛上还有玉石矿,农田被大举开发,俨然指向暹罗裤裆的一把利剑。

在真腊,瀛州同样小动作不断,且不承认暹罗对真腊的宗主权。

好吧,这么看瀛州确实做的有点过分。但天下之事皆在于争,暹罗的体量还不够看,你特么不配合那就是错!

几番接触,一份秘密协议签订。

瀛州支援真腊火绳枪八百支,各式火炮三十门,若干盔甲武器,以及贷款白银五十万两。

真腊放弃麻坡宗主声索,正式割让同奈河流域与瀛州。

协议签订,两方假打一场,波涅嫩匆匆撤军。

目前,这份协议正在执行中。武器装备预计年中可以备齐。两千真腊军暂驻西贡接受军事训练。

驻勇威岛海军与驻华英海军联合作战,彻底封锁湄公河几大出海口,阻断其他势力渗透,扰乱真腊局势。

后续如何,还要看形势发展。

对于这份协议,朱常瀛以为十分可以。

疯狗团队培养成熟,知道怎么咬人了,很好。

朱常瀛给西贡的指示,维持真腊国祚,不过分干预,使之成为瀛州暹罗之间的缓冲,尽量避免与暹罗直接武装冲突。

有了这份协议,西贡移民迫在眉睫。不管日后如何,先把地盘巩固下来再说。

湄公河下游地图,已经挂在朱老七书房许久了。

西贡就是后世安南的上海,整个中南半岛最大城市,没有之一。这是历史的选择,追随历史总是没有错的。

只是想要大举开发,变沼泽为农田,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大笔投资,更需要吸引劳动力过去。

由此,才有了这份《鼓励西贡移民案》。

送牛送工具送船票,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一个成年男丁十两,一个成年女性六两,第一期一万个名额。

市舶司,本岛各县同时发布通告,报名从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保护我方族长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辣妈攻略 军工科技 福艳之都市后宫 猎妖高校 天下枭雄 乙木修仙录 退下,让朕来 逍遥人生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陛下不可以! 倚天神雕 护花野蛮人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花都太子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武炼巅峰 我成了仁宗之子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沉默的战神 大明英宗朱祁镇 时空乱叙 重生美好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正德皇帝朱厚照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家父万历爷 河边鹅卵石 - 家父万历爷txt下载 - 家父万历爷最新章节 - 家父万历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