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爷

河边鹅卵石

首页 >> 家父万历爷 >> 家父万历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大明日不落 寒门宰相 从山贼开始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神话版三国 皇叔,不可以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家父万历爷 河边鹅卵石 - 家父万历爷全文阅读 - 家父万历爷txt下载 - 家父万历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5章 股票与期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这么赚钱的买卖为何还要公开募股,无他,为了将更多的狗大户绑在战车上。

大明太大了,虽然大一统,虽然流官治政,虽然文化趋同,但不可否认,整个大明在经济上的联系是割裂的,江南人不在乎江北事,内地也不在乎边塞如何。这是不行的,要把国家利益同尽量多的狗大户关联起来,要让国家机器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实际影响。

好吧,通过股市还可以把金银集中至银行,有些狗大户总是爱埋银子,这很不好,导致银币流通紧张,而投资股市就不同了,交易中心的数字跳来跳去的却不影响银币通过银行流通起来。

嗯,当然,王府也可以收获一丢丢税收。

总而言之,商行上市是个好东西。

之前试水的硫磺矿业就很成功,济罗罗岛上的土着都快被祸害光了,人不够用,又跑到其他岛上去抓,几个城镇围绕矿区渐渐形成,人口莫名其妙就多了。

硫磺开采、提炼、加工一条龙。

最近又收到报告,在济罗罗岛发现了品质极佳的大理石矿,据那个叫颜思齐的家伙吹牛,矿深不知几许,便做金銮殿的立柱也绰绰有余。然而朱常瀛可以确定,这货绝对没有进过紫禁城。

按着当初协议,岛上发现的所有矿产,硫磺矿业都有十年的经营权,你就说吧,这股票怎么可能不涨,会不会有人跟风也去淘矿?至于有多少人死在那里,朱老七只能说,不是他逼着去的。

总有人好吃懒做,总有人不安心种地,总有人不满移民司的安排......

他们向往自由,爱吃爱喝爱赌爱嫖爱打爱杀,渴望刺激,讨厌循规蹈矩,对于这些不安分的家伙,朱常瀛要大声说,老子满足你们!

有了硫磺矿业做铺垫,三家商行上市很顺利,股票当日便售罄。

售卖的方式很公平,摇号。

百股一份,谁买到谁运气。

也就是说,瀛州交易中心当下已经有了四家商行公开发行。

而明年的上市商行,朱常瀛也有了计划,大基建生生养肥了三家专业建筑商行,其名称相当朴素,瀛州第一建设商行、第二建设商行、第三建设商行,仍旧是王府参股,私商经营这种模式。

大明辣么大,治河修路搞基建,这项业务就看不到尽头,朱老七一向奉行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将基建这门神技点满,争取干成百年老店。

总之,朱老七要坚决培养工商,弱化地方官府权力,砍赃官的狗头有用但作用不大,能够产生制衡他们的力量,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简而言之,没有资本就培养资本,如果资本沦为权力的工具,我大清就是一面镜子;如果权力沦为资本的工具,如果是本国的资本.......放眼四百年,就都是列强。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不言而喻。

资本同权力谁说的算才对社会有利?朱常瀛也弄不清楚,直觉告诉他最好能达到某种平衡。

至于平民,力量太过分散,永远摸不到权力的腿毛,永远是追求公平与正义路上的耗材。这辈子追求不到,那就下辈子;爷爷追求不到,那就轮到孙子......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好不,扯远了,把经济主体尽量多的网罗至交易中心,对于监管来说是一件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好处多多。最起码发现豆腐渣工程,朱常瀛砍起人头来方便。

在三家商行上市的同时,还有一件大事在同时推进,生丝期货。

说到期货,就不得不提到白米期货。

当初朱常瀛拍脑袋滥发的远期交易合约,就怎么说呢,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去岁拢共收粮63万石,约吨。而江南数省通过运河输送北方的漕粮一年也不过400万石。

当然,不是说南方每年仅仅向北方输粮400万石,这只是公粮,商业交易量则远远不止这个数。按一人一年600斤粮,400万石也不过能养活80万人,对于干旱缺粮的北方,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朱常瀛召集相关人等开会,讨论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南洋还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何将粮食交易做大做强。

大明的米价,南低北高,精米差价普遍在三钱,有天灾就不说了,哪里有天灾哪里的米价便疯涨。

福建、瀛州米价约5钱每石,北方几省则8钱以上,而安南、占婆、真腊、暹罗、柔佛、大城米价在3钱每石,量大还有优惠,一年三熟,这玩意就没办法比。

至于瀛州南洋领地,如婆罗洲、北吕宋等等,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打造为粮仓那是痴人说梦,现实条件不允许。

然而这个差价,对海商来说获利极少还要承担风险,奈何去时船满,归时船舱半空,而有了有货必收这条保障,这才有了63万石粮食。

朱常瀛一直为这条政策而沾沾自喜,一分多余的银子没掏,倒手之后还能赚点零花钱。关键还能稍稍缓解北方缺粮的窘境。

话说北方为何一直缺粮,朱老七不是一直在大力普及新种么?

人定胜天,那是扯蛋。

老天爷就是爱折腾,十年九旱,神仙也没辙。再者说,粮食产量确实有增多,但该死的没死,而且还在不停造人,究竟是人口的增加多些还是粮食增产多些,这也难说。

所以这白米合约要继续搞下去。

朱常瀛是有底气的,同阮氏接了亲,给占婆做爹,这又占据马六甲,控制了柔佛,与暹罗王也构建了比较稳定的关系。多了不敢说,三年内把粮食贸易干到200万石应该不难。

然而这个期货是不完整的,只有收没有售,票据不能在交易中心自由交易,交割之后的粮食一部分由军队采购,大部分被北洋商行拉去北塘而后分销。

杨家春倒是想的美,反正也没有多少利润,不如将合约直接在交易中心转手。

生意这个事,利薄利厚总是有人做的,澎湖的白米交易已经引起了诸多大粮商的眼红,甚至有扬州、南京的豪商直接跑来澎湖截胡,收购价比之合约价还要高。

而据北洋商行的报告,吃南洋米,在两京的富贵之家俨然成为身份的象征,其零售价比之本地米要贵上半成至三成不等。

这个信息令朱常瀛大大意外,我这可是准备给穷鬼熬粥的,怎的莫名其妙就成了奢侈品?

仔细琢磨,朱常瀛悟了,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朱老七还喜欢睡洋婆子呢。

虽然如此,南洋白米交易不能放手,私下交易自然可以,但只要还有人拿着合约主动送上门,那么这些粮食就必须要握在自己手里。

坐在瀛州,遥望九边,总是能想起大西哥,大顺哥,群魔乱舞,死尸遍野,令朱常瀛不寒而栗。

朱常瀛给远在北塘的杨家春写了一封书信,要求他继续增发合约,同时,要以开设粮店的名义将触角深入河南、山西,大举招募移民。而且要明目张胆的招募,要同地方官府合作,流民、乱民、暴民、刁民、屁民......甚至刑徒,只要地方敢给,咱们就敢收!

至于陕西......实在是太过遥远,有心无力。

白米远期合约不求赚钱只求稳定,但生丝就不一样了。

国内纺织需求、小日子、大板牙、尼德兰、英吉利四大国际买主。

嗯,其实同葡萄人的生意也没有断绝,香山澳的大明籍欧罗巴人只要有瀛州颁发的许可证,还是可以贸易的。事实上大明生丝在印度同中东也有销售,只是数量不多。

话说生丝产地可不仅仅只有大明,小日子、小西巴、安南、暹罗、印度、萨菲,甚至欧罗巴都有生产,所谓丝绸之路,传播过去的可不仅仅是丝绸,还有养蚕的技艺。然而品质却天差地别,这蚕宝宝到了国外似乎水土不服,吐出来的丝坑坑洼洼,光泽暗淡,我大明生丝依然笑傲群雄。

虽然畅销,但一个弊端已然显现,不论是收货价还是出货价,波动极不均衡,桑农也好,丝商也罢,显然不待见这种波动。

一番调查听证,大多数人对朱老七提出的生丝远期合约有兴趣,既然有兴趣,那就推出。

好吧,真实的情况是,瀛州每年拿到的丝绢税,茶税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实物,需要定期发卖。但官府卖东西,这尼玛的价格可想而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就总是在市场最低价徘徊,市场价格以贪官的处理数量为波动标准。

朱老七烦了,既然不好好干那就不让你们干,将公家生丝按品级,以十担为单位发出交易合约,合约允许公开交易,但仅限正规注册的纺织作坊,报名,审核,抽签,看运气,而且也不是每日交易,而是逢五开市。

公家资产不追求高额利润,便以当今市场行价来确定初始标的,至于发行后有几手交易,价格涨跌如何就不关公家事了。

当然,发行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是要看市场波动,手中的生丝也不会一口气发卖,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发行一次。合约细则几十条,朱老七可是要求相关人等背诵下来的。

三月中旬,生丝合约在交易中心推出,随即引起轰动。

当日,第一批合约售罄,几日后逢五,市场交易员忙的焦头烂额,公告牌一会一换,价格连跳几级。

朱常瀛乐了,抓着商曹主事唐伟业在阁楼里偷窥。

“价格又升了,知道为什么么?”

本次策划商曹全程参与,唐伟业更是呕血三升,简直累成了狗。

“据微臣所知,几大商行把持生丝收购,彼此呼应,暗中形成类似商会这样的组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许多中小纺织作坊难以获取稳定货源,经营艰难。如今官家放出合约,他们自然是乐见的,目测现在的价格还略低于那些中小作坊的采购价,还有的升。”

朱常瀛问道,“那些大丝商还是没有愿做合约交易的?”

“难,生丝只要收上来是不愁卖的,故而无人愿意提前标的价格,都怕亏了,或者赚的少了。”

朱常瀛神色阴冷。

“给我盯住了,参与选签的一定要是正经的纺织作坊,如发现有人借壳从事合约交易,罚金从重,不可姑息!若交易中心有任何一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孤杀他全家,勿谓言之不预!”

关于贪污,知行学堂培养出来的人同那些进士举人没什么区别,这是人性,不因所学不同就有所区别。

扼制贪污,朱常瀛也没有高明的方法,无非三点。

第一,高工资高福利。

第二,苛律峻法,全家追责。

第三,加强监察。

但无论怎样做,杜绝贪污是不可能的,能将这种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算成功。

朱常瀛也不知道自己的策略算不算成功,谁贪污纳贿也不会跑来与他说,反正,人杀了不少,流放了一堆。

“臣晓得,臣一定严加督查,约束下属,依法行事。”

话说这些丝商也真是狗,给他们机会却不珍惜,朱常瀛本想攒个局大家一起玩,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成本。须知想要谈成一桩生意,并非坐在谈判桌上几句嘴炮就可以了,搞来搞去的相当不容易,而有了期货,即便买卖双方不见面也使交易有了可能。对这种大宗交易品来说,简直不要太方便。奈何商曹忽悠一圈,瀛州仅有五家丝商入局,而内陆仅有一家。

不来就不来吧,朱老七最不愿的就是强人所难,日后再想进来,说不得要收取会费了,而且还要年年交!

不管怎么说,瀛州国库这一波是赚的,收上来的生丝卖到了本身应有的价格。

库存生丝2300担,各种品质平均下来,预计可增收两万六千两。

说明什么?

说明监守自盗,家里的老鼠每年都要侵吞过万两的库银!而随着桑园扩张,贪腐的数额只会更多!

朱常瀛暗暗盘算着,待生丝期货稳定下来之后,还要把茶叶、蔗糖也拉进来,且不说期货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单单减少税款流失这一项就是天文数字。

至于期货的负面影响,果断的被朱常瀛忽略了,相比于当下的交易方式,那些缺点也就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了。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三月底,一份报告送入朱常瀛手中。

稽查司对澎湖境内工坊、种植园暗访结果出炉。

看过,只能说惨无人道、触目惊心。

奴隶的使用是广泛的。

有茶园奴工被铁链锁着采摘茶叶,形同牲口。

沤粪肥的粪池竟然用来处理奴隶死尸,尸体丢进去,血肉几天便被活蛆啃噬殆尽,骨头棒子捞出来,碾碎之后再丢入粪池,那也是不错的肥料。而负责处理这一切的人,也是奴隶。

奴隶从哪里来?

绝大多数并非正规入境,而是走私,至于走私的主体,最大的提供方是南洋各地驻军、贩运者则是那些狗日的退役士兵。

怎么办?

朱老七把这份报告给烧了,并对稽查司下达禁口令,将一切调查痕迹抹除。

调查的结果显示,那些该死的作坊主,种植园主对雇工还算宽容,原因多种,肤色、法律、舆论、用工短缺......更为主要的,雇工不爽了就会收拾包袱下南洋。

真是可笑啊,朱老七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

烧掉了报告就能湮灭罪证么?真相迟早有一日会大白于天下的,但无所谓,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日,怕已经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了,管他去。

一个可怕的事实,这种走私居然对瀛州是有利的,对更进一步掌控南洋领地更加有利,甚至能提升本国那些穷逼莫名其妙的自信心。

能去阻止么?显然不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雪中悍刀行 剑来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黑铁之堡 猎妖高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男欢女爱 超凡大航海 重生日本高校生 特种兵在都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超维术士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我成了仁宗之子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最近更新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史记白话文版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镇国世子爷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御赐监察使 
家父万历爷 河边鹅卵石 - 家父万历爷txt下载 - 家父万历爷最新章节 - 家父万历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