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首页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功 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驿路星辰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特种兵穿越成古代文武奇才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阅读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下载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八十九章 政制院工作报告以及新的规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八十九章政制院工作报告以及新的规划三人正说话间,外面范仲淹、宋绶、蔡齐、蒋堂、张士逊、贾昌朝等宰相也都进来了。

最近天气寒冷,王曾和吕夷简都生病了,在家里养病。

盛度又病死。

政制院一下子少了三人,倒是冷清了许多。

大门打开,屋外冷风吹进来。

老范进来后见到赵骏,愣了一下道:“汉龙,早朝后没回去休息一下吗?”

早朝是四点钟开始,不过现在早朝主要是各部门汇报工作,不像以前那样经常菜市场吵架,所以效率快了很多,一般五六点就结束了。

政制院大家都辰时末刻来上班,也就是早上九点钟的样子,中间就给了这些宰相们约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一般这个时候大家都回去稍微眯一下,以前就算是赵骏也不例外,没想到今天这么早。

“年后工作有些懈怠了,以后我早朝就不回去休息了。”

赵骏不自觉摸了摸右鬓,自从景佑四年游历天下开始,他就已生白发,日益操劳,最近两年已经减少了白发生,但今年开始又长了许多。

就连有时候他躺在曹苗芯怀里,妻子都会唉声叹气,帮他从发间把白发一根根拔出来,劝他平日里多休息,少熬夜。

毕竟他今年其实已经是三十一岁的人了。

“还是该多休息一下。”

范仲淹说道。

“算了,现在老吕和老王在家里休息,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懈怠不得。”

赵骏从自己的位置上起来,说道:“都到齐了就开会吧。”

每天的常例会议。

众人就各自从紧了紧衣裳,关上了政制院大门,随后跟着赵骏到了后面的会议室。

会议室内侍从给每个宰相都泡好了茶,就出去把门关紧,屋中一片寂静。

跟后世机关开会容易烟雾缭绕不同,此时没有烟草,大家各自攥着手中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暖暖身子。

“先常例汇报一下国内的情况吧。”

赵骏先开口说道。

他扭过头看向范仲淹。

十二个宰相除了赵骏本人什么部门都能管以外,其他宰相基本上都有侧重的部门,以此作为分管方向。

如原来财政部尚书是程琳,兵部尚书是章得象,御史中丞是范讽的时候,吕夷简就分管财政部、兵部以及御史台。

而作为补偿,吏部、礼部和谏台当时就归王曾管,算是和吕夷简分庭抗礼。

现在财政部尚书变成了夏竦,兵部尚书和御史中丞也早就换人了,因此各个宰相的分管部门也有所变化。

如范仲淹现在就主管兵部,主持军事改革大局。

老范见他看向自己,就说道:“今天早上富弼在朝议上也简单说了一下,那我就在这里详细谈谈。”

“如今军队改制已经基本完成,全军淘汰了老弱二十余万,又征募了三万多人,让禁军规模达到了四十二万三千人。”

“禁军营从原来的两千三百六十九营,现在是一千一百四十三营,其中陕西五路分有三百零六营,河北路分有四百二十三营,汴梁”

“除此之外,还有厢军原来兵籍有四十余万,实际在册人数约三十万。裁减了十一万左右,又新招募了两万人,包括各地失地流民、青壮乞丐、轻罪罪犯,都暂时纳入厢军当中,总计二十一万八千人。”

“这样加上厢军,大宋原本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的在籍数目,如今只有六十四万一千人,实际裁减了大概三十三万人,空饷额大概在三十五万上下,如今已经全部查了出来。”

“根据财政部和统计部的报告,去年上半年我们的军费开支还在两千九百七十五万贯,这中间包括了大炮以及火枪、手榴弹的制造军费。但到了下半年,我们的开支就已经缩减到了一千四百一十九万贯。”

“这还是汉龙给厢军的俸禄提高到了下等禁军一个水准,可以预见的是,从明年开始,大宋的军费开支就会从原来的每年五六千万贯,下降到每年最多三千万贯。”

说到最后,范仲淹面露喜色道:“这对于冗军来说,已经大大改善了。”

大宋一开始的兵籍数量是一百二十万九千人,根据兵部派出去的使者查探,最后汇报总数,实际有的人数大概只有九十万。

其中厢军约三十万,禁军约六十万。而且里面至少三分之一是老弱病残。

这就意味着被吃空饷的人数达到了三十五六万,接近四十万人只在兵籍上有名字,实际上查无此人。或是逃走,或是死亡,或是消失不知所踪。

而这三十五六万人,每年大宋就要为他们支出大概700-900万贯的俸禄开支,最后全都落入了军队将领或者将门勋贵的口袋。

除此之外,就是军队的日常损耗,包括武器装备、粮食器具、战马物资等,朝廷每年也要支付一千多万贯。

即便只有其中三分之一乃至一半被贪墨、倒卖、销毁,每年就有数百万贯的财政流失。

加上裁撤的三十三万人,还要大概支付700-900万贯左右的俸禄,那么军队改制前和改制后明显的对比就是,一年下来,能够省下大概两千多万贯的国库支出。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赵骏为了改变冗军的局面,动了多少人的蛋糕,动了多少人的利益,也无怪乎那些人甚至敢造反了。

也就是他现在地位稳固,且老范在西北和河北打了胜仗,干翻了西夏和辽国,不然的话。如果他穿越过来就立即改革三冗,怕是坟头草都三尺高。

“好啊。”

赵骏带头鼓掌,笑着说道:“从去年五月份开始,到今年一月份,这次全国军队大改制,总算是完成了,效果喜人啊。”

众人也都纷纷鼓起了掌,李迪也笑道:“就是这段时间,大理寺和审刑院有得忙咯。”

之前各军贪腐案查出来的罪犯、不合格的将领、老弱残兵现在彻底剔除,老弱残兵要么转为剩员,要么转为建设兵团,要么发放安家费、土地回家耕种。

其余犯罪的犯人则都移交给了大理寺和审刑院,由兵部主持三堂会审,所以现在大理寺和审刑院那边,确实忙得团团转。

光今年审理的军队案子就不知道多少起,每天都要判案,杀头、流放、坐牢着不计其数。

“忙点是好事,忙完了这一阵子,天下的贪官污吏、军队里的蛀虫蠹虫也都少了许多,咱们军队的战斗力才能得到保证,国家才能稳定。”

赵骏笑了笑,随后对范仲淹道:“兵部也得立即接管起责任,以后军队犯法的事情,还是内部以军事法庭为主,大理寺和审刑院就主管民事和刑事就行。这样赏罚出于兵部,也能让军队独立于事外。”

“嗯,军事法庭已经在建设了,以后会从专管刑事的官员当中挑选一部分过来,组建成军事法庭。”

范仲淹说道:“目前是打算在河北、陕西、开封三地先开设,这样就不用把犯事的士兵将领送回开封,等到以后重新划分军区,再做新的部门建设。”

“嗯。”

赵骏满意地点点头:“非常好。”

说着他又看向蔡齐。

王曾现在还是管着吏部,但他最近身体有恙,现在是蔡齐帮忙分管。

蔡齐就说道:“今年全国官员数量再次增多,皆因吏考又录取了三百多名官员,加上科举进士和门荫,每年产生的官员数量在一千人左右,比以前多了很多,不过官员的岗位增多了,倒是不至于出现官员闲置的问题。”

“看来冗官的问题是解决了。”

赵骏双手一摊。

你就说解没解决吧。

虽然官员数量还是那么多。

甚至还有增加。

但他们以前至少一万多人无所事事,每天领俸禄不干活。

现在他们总归有活干,而且还都是有明确任务的各职能部门,都在为大宋干活呀。

可比以前强了太多。

蔡齐哭笑不得道:“但官员俸禄支出上还是没有削减,虽然跟以前差不多,可这与我们最初要解决的冗官问题产生了违背。”

北宋每年门荫官员平均在五百多人,加上一百多人的进士官员,基本维持在每年六百人左右。

现在加了吏考,地方吏员也能考试当官了,官员人数就更多了。

而且薪资水平也没什么变化,赵骏把乱七八糟的福利、津贴、职田等等收入全部砍了一遍,却又都加进了绩效当中,导致该给多少俸禄还是得给多少。

之所以支出还是跟以前差不多,每年维持在一千多万贯左右,是因为赵骏把上级官员的俸禄给砍了。

朝廷中央加上地方的从四品以上的高官到国家级官员林林总总得有三四百人。

地方上四司加御史司老大,中央五十多个部门尚书、侍郎,枢密院以及政制院十多个枢相、宰相,其余还有什么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翰林院的学士之流。

这些人的工资以前每年都是一两万贯往上走,光他们一年支出就能达到数百万贯,属于官场的顶流收入。

赵骏直接给他们对半砍,又把正五品到从六品之间的中级官员的收入也稍微降低了一点,用来补贴给正七品以下的低级官员,这才让支出没有超过原来水平。

可这在大家眼里似乎还是违背了解决冗官的本质。

但赵骏却摇摇头道:“错了,冗官的问题不在于官员数量多,而是在于官员数量多,且每年只领工资不干事的多,真正干实事的少。现在四万多名官员都在干活,那么这就不是冗官,而是在建设美好的大宋未来!”

“好吧。”

蔡齐只好说道:“在冗费方面,全国各地都精简开支,各地财政局都把每一笔花销记录在案,与各地御史司、皇城司对账,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并且取消了皇室大量祭祀、庆典等活动,今年也省下了二百四十多万贯。”

“其中主要支出在哪里?”

赵骏问。

“在皇室支出上。”

蔡齐尴尬地说了一句。

北宋冗费主要财政就是皇室支出。

这一点很少有人敢提啊。

也就赵骏胆子大,连皇后过生日的庆典都取消了,直接改在后苑吃个便饭。

“嗯,这是官家爱民勤政啊。”

赵骏向着北面崇政殿的方向拱拱手,让正在那玩电脑的赵祯打了个喷嚏。

“官家能够体恤天下万民,这是大宋的福气。”

赵骏继续说道:“我等也应该向官家学习,少搞奢靡之风,除了必要开支以外,政府的财政支出能缩减就尽量缩减。”

“好的。”

众人纷纷应了一声,虽然不知道有几个真心,但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一下。

接着赵骏又看向蒋堂道:“民生如何?”

政制院下面总共有五十多个部门,不过级别上分三档。

第一档的一级机构有财政部、工商部、警察部、教育部、税务部、谏台、御史台,以及礼、吏、兵、刑、户、工等传统六部。

在取消了政制院候补观察同知衔之后,这十三个部门的部长都被冠以政制院候补同知衔,级别依旧是正二品。

接着就是民政部、税务部、农业部、大理寺、审刑院、自然资源部、交通部、进奏院、统计部、交子部、地质部、外交部等普通部门。

这些部门是部长是正三品,权重相比于上述第一档部门稍微轻一些,不过这些部门却更关注民生。

像蒋堂目前就分管着民政部、税务部、农业部等好几个大部门就事关百姓生活。

见到赵骏问他,蒋堂便说道:“农业部从前年八月,玉米、土豆、番薯、花生等作物来到我大宋之后,就在城外皇庄农田试验种植,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施肥之后,就能做到亩产一至三石。”

“一至三石大概也就二百斤左右,虽然不像汉龙说的能达到亩产千斤乃至数千斤,但这是秋冬耕作。从去年年初我们就进行了春天耕作,半年之后,亩产达到了四至五石,产量最多的一亩达七百多斤。”

“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政制院就已经把推广红薯、玉米、土豆、花生之类的作物纳入到考成法当中,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全国各地的第一批红薯、玉米之类作物,基本上都已经收获。”

“从产量上来看,这些东西也就比咱们平时吃的稻麦高那么一点点,咱们的稻麦产量基本在两到四石之间,不过优点很明显,它们的生存能力极强,只要浇水就能活,如果施肥的话,产量会高不少,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

“统计局、农业部以及民政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各县、州进行调研汇总。现在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红薯、土豆、玉米、花生的买卖交易,价格比粮食低不少,不过普通人吃得不多,很多都是给猪吃。”

说到最后,蒋堂也有些哭笑不得。

占城稻的出现其实完全能够满足现在大宋的人口需求,红薯土豆玉米之类的东西诞生,能让清朝爆出四亿人口,就足见现在再推广这些东西的话,粮食产量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需求。

要不是朝廷每年都在花钱购置粮食放入常平仓里作为救灾储备粮,而且还出口到西夏、辽国、高丽、日本去,恐怕现在的粮食价格已经低得不能看了。

所以新作物的出现并不能改变什么,除非政策上调整,鼓励多生多育,让人口出现爆发性增长,才能缓解产粮增多的问题。

“但我听说还是有很多贫民吃这些东西,虽然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当粮食吃的,可大部分百姓的生活习惯很难在段时间内改变过来,如果有米面的话,没有人会选择吃红薯和土豆。”

范仲淹提出异议道:“这似乎说明了一些根本性问题。”

“是啊。”

蒋堂感叹道:“这几年虽然朝廷轻徭役、减赋税,但贫困百姓还是非常多,特别是那些山区当中,即便粮食产量够养数倍于大宋丁口,可还是有相当多的百姓挣扎在生死边缘。”

赵骏想了想道:“这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从今年开始,朝廷还是要继续施行新政,各类政策以后要常进行改变,不能墨守成规。”

“你有什么想法?”

晏殊问道。

“要确切地改善贫困人口问题。”

赵骏指出:“很多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而且宗族势力强大,古板守旧,即便有好的政策也很难传达出去,必须加大对基层的宣传工作。”

现在粮食是完全够人吃的,很多平原区百姓,比如河南、河北的华北平原,即便家里再困难,也很容易获得渠道和信息。

他们可以就近去河南府、开封府、大名府、应天府等地打工,所获的报酬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

而且随着经济发达,手工制造业愈加繁荣,各类工坊如雨后春笋一样冒,用工短缺的问题逐渐暴露,商人开始和地主们抢人,造成了地主阶级被迫降地租来挽回佃户人口。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肯定是一种良性循环,不管是地主降低地租,还是老板提高薪资,对于农民和打工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这也仅限于河北、河南、四川、江浙等经济农业发达的地区,像湖南、广西、江西、福建、贵州等多偏远山区情况就没那么好,很多山里依旧维持着以前的生态,贫民生活并不能得到改善。

或许唯一的变化就是红薯、玉米、土豆、花生之类作物普及之后,原本他们挣扎在生死的边缘,现在哪怕在山区被收高额的地租,至少还能有口吃的,饿死的事情会变少许多。

赵骏又强调道:“真正改善民生的最好办法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朝廷只能督促各地地方官府努力改善民生,把贫困百姓从生死线上拉到贫困线上,要想实现富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范仲淹问道:“汉龙,你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

“做个规划吧。”

赵骏说道:“大家都知道,去年年底为了安抚归顺的将门勋贵,朝廷已经又组建了新的远航船队出发,预计明年他们就应该回来了,这次我给他们的目标是带回橡胶树和金鸡纳树。”

“目前蒸汽机面临的问题是密封性一直得不到解决,所以没办法量产,但整体构造和功率上已经完全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几乎建成就能投入生产。”

“蒸汽机投入使用的话,水泥厂就能实现自动搅拌,火车也能够建设,到时候就是大宋全国性地开展基础建设时期。”

“预计五年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大基建,需要的人口会非常多,所以我认为从今年开始,就要提前进行规划,把该打的仗打完,该改革的事项做好,以此让大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赵祯从历史里就找到了完整的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明,包括科学院那边其实就造了好几台原型机,燃烧效率、蒸汽压力、排气系统、活塞桥梁等等都已经完善。

但至今为止,都没有投入量产,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单纯的没有橡胶作为材料。

很多人以为蒸汽机没有橡胶一样能用,并非一定需要橡胶,这其实就是对蒸汽机的结构以及它的发展历史了解程度不够产生的误解。

实际上在没有橡胶之前,蒸汽机的作用极为有限,基本上只能用于汲水。

因为没有橡胶垫的话,以前的铅环密封不严,导致大量蒸汽泄漏,功率效率不高,也容易引起蒸汽发生爆炸。

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把原来的密封圈从铅环改成了橡胶垫,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使得蒸汽机能出现在火车、汽车上。

如果现在赵骏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量产蒸汽机的话,那么造成的唯一后果就是,蒸汽机工厂各种爆炸,火车站“砰砰砰”的爆炸不绝。

所以虽然蒸汽机的原理简单,甚至赵祯干脆就找到了蒸汽机的制作办法,可没有橡胶,就没办法完成蒸汽机量产。

最后也不能一步步发展出蒸汽工业,再进步到油气工业以及电气工业时代。

毕竟工业这个体系必须要按部就班。

它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不能一拍脑袋说,既然蒸汽时代那么差,我直接跳过发展到油气时代就行。

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时候,从一到十很容易,可从零到一却难如登天。

像我国建国初期,跳过蒸汽时代直接进入油气和电气时代,那是因为全世界都有现成的油气和电气工业,老大哥帮忙加上自己引进,总归能摸索出道路。

可在全世界都是封建农业社会的情况下,伱想进入油气和电气时代,你哪来的工业基础?哪来的材料?哪来的技术和体系?

光一个从石油橡胶里提炼出化合物,就需要基础的化学工业能力以及无数的实验、原理探究等等。

因此赵骏只能先发展出蒸汽工业,有了蒸汽工业做为基础,以后的道路就会顺畅许多,他有生之年或许能见识到人类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怎么,今年又要开始新政了吗?”

范仲淹跃跃欲试。

“嗯,是该好好规划一下了。”

赵骏点点头道:“最难的路是第三次庆历新政,但总算是挺了过来,即便是宫廷刺杀,我们也都顶住了压力,以后会越来越好。”

“你打算怎么做?”

“开始第四次新政规划吧。”

“具体内容呢?”

“我会在这两天做好,大家再商量就是。”

“嗯。”

范仲淹应了一声,非常激动。

从赵骏景佑改制开始,他们的新政就已经开始实施。

先是庆历元年考成法,整顿官场和吏治。

接着庆历二年全国大减负,轻徭役、减赋税,鼓励商业,安稳民生。

再到庆历四年五月,全国性军队改制,然后是去冗费、裁军队、搞发展、重科学。

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从官场到军队,从民间到朝廷,几乎焕然一新。

而目前唯一还没有完成的改革,就是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了。

这个东西也是个大雷,一旦处理不好,全国地主大规模抗议乃至起兵造反都有可能。

所以赵骏跟处理冗军一样,都没有立即动手。

现在。

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拯救美强惨男二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诡秘之主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的总裁老妈 黑铁之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男欢女爱 超凡大航海 重生日本高校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超维术士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大宋女刑司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万历烽火 大国军舰 红楼如此多骄 
最近更新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史记白话文版 秦朝历险记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三国凭实力截胡 镇国世子爷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御赐监察使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下载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