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楚庙寒鸦

首页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回到明朝当王爷 寒门宰相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特工之回到清朝 暴君闺女五岁半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楚庙寒鸦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全文阅读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txt下载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章 人到杭州,但以赈灾开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苏轼一家抵达杭州,已是元佑四年七月初了。

哲宗继位后的这四年里,苏轼从贬谪中起复,到距宰执之位一步之遥,还又是侍读又是知礼部贡举的,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他虽然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可这几年受到的攻击也让他对官场,尤其是作京官感到厌倦了。

他屡遭弹劾,说得太多只是一方面,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地位使然,文坛的声望地位为其一,宣麻拜相之势为其二,他又没有庞大的势力做后盾,自然成为最易攻击的靶子。

北宋时的杭州还很普通,远不如东京那么热闹,也没有后来临安时的繁华,但对苏轼而言,杭州却是不一样的。

这是他第二次来杭州做官了,上次是通判,这次是知州,杭州人民爱他,乌台诗案时朝廷来杭州收集苏轼的诗文做罪证,杭州人便十分鄙夷这种行为,后来苏轼被贬黄州,杭州人还派代表给苏轼送过特产。

所以再次回到杭州的苏轼,隐然有归乡之感。

但是在此出生的苏过,则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杭州的知州官邸自然比不上他精心布置的农庄,先行过来的高伸除了买下个空置的工坊外,什么都没做,干等着苏过到来。

高家三人中,高俅最为得力,有主见还能说会道,高杰毛躁且没脑子,但听话有武力,高伸则不显山露水,平素最像个商人,所以苏过才带上他。

高伸汇报道:“杭州的吃穿用度皆与北方不同,而且此地人轻浮求奢,喜欢盖华丽的屋舍,商贾盛行,我们这样的外来户很难立足。”

苏过点点头,和他预计的差不多,自神宗皇帝解除海禁之后,杭州作为两浙路市舶司的所在地,商业氛围远比地处中原的东京浓厚,寻常生意在这里比比皆是,苏过就算是猛龙过江,也根本挣不到什么大钱,所以他从一开始的计划就是响应朝廷“开洋裕国”的号召,进行海上贸易。

不过也是因为西夏占据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要道,所以才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听他这么说,高伸劝道:“出海所需的船只、人手,恐怕短时间内都解决不了,带过来的工匠也完全派不上用场,还是得一边找点营生,一边做出海的准备才好。”

苏过笑道:“那就随便制点香水吧,后面去海外也是要采购香料、药材的,先把工坊运作起来再说。”

高伸点头称是,毕竟其他东西也竞争不过地头蛇。

苏过想了想,又道:“不要与本地商人起冲突,后面要出海,指不定还得与他们合作的。”

高伸笑道:“衙内放心,这个我们省得。”

在两人商量生意的时候,苏轼正在与杭州通判杨蟠商量救灾的事。

浙西一带自去年冬日起便雨水过多,导致多地的早稻迟迟无法施种,等到五六月间,水是退了,可种下晚稻后,又开始一直不下雨,待苏轼到时,已成旱灾。

一年中两季水稻全部遭灾,今年的减产是肯定的的,而杭州的米价已然开始上涨,这样下去,明年的春夏之际,青黄不接之时,浙西百姓肯定会有动荡。

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缺水的问题,其次是平粮价,筹粮赈灾。

苏轼的法子简单粗暴,直接找朝廷要钱要粮,缺水首先需要疏通河道,这自然需要花钱招募人手;粮食方面不用朝廷给,只需朝廷暂缓收粮便可,苏轼上书要求朝廷暂时减收本路今年一半或三分之二的上缴米粮,等以后丰收了再分年偿还。

这个方案已经相当人性化了,宋朝在这方面的制度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可挡不住人有问题,所以苏轼的折子递上去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应。

不过苏轼可不是一般知州,立马又给执政的几位大佬写信,包括文彦博和吕大防在内都收到了苏轼的求救信。

多方呼吁之下,朝廷总算是批下来了,同意地方保留上缴米粮的三分之一。

所以说你要掀屋顶他就同意开窗的这套逻辑,在哪个时代都适用,另外的一套逻辑则是上司永远会打点折再答应你的要求,不然他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这个道理苏过懂,可苏轼不听,选择缺多少要多少,导致粮食还有缺口。

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苏轼其实还可以以赈灾为由办理救荒的贷款,这个是有政策的,后面再让百姓们偿还就是了,但苏轼没有这么做,他采用的是留下部分上缴粮再进行平籴的做法。

这是他的政治理念,放贷于民无疑会让他想起新法中的青苗法,他这次的做法苏过也是赞成的,缺粮的时候给钱肯定不如给粮食。

苏过一直专心在苏轼身边学习,他太缺少这种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后世的人无法解决当世的问题,这很正常,因为基本的逻辑都不一样。

像这次浙西这个程度的灾害,在这个时代属于司空见惯的事,古代种田可不就是靠天收,所以朝廷不会专门拨粮,一般都是靠地方自救,和后世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完全不一样。

当然,如果遇到了重大灾害,朝廷还是会采取粮食赈济和减免赋税之类的做法。

遇到不懂的问题,苏过便立即向苏轼请教,让坡仙这段时间完全找回了作父亲的感觉。

但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比如关于度牒一事。

之前提到过,苏轼向朝廷要钱,但不是要的金银铜钱,而是度牒,就是出家人的身份证明。

在宋朝,想要出家,必须先得有一份由中央发下来的度牒,再去寺庙里面剃度。别小看了这个东西,它可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最多时甚至超过朝廷岁入的十分之一。

度牒这么值钱,并不是因为想出家的人多,哄抬了物价,而是出家的好处太多了,和尚不用服兵役、劳役,不用交税,寺庙的田产也不交赋税,所以地主也需要度牒。

朝廷没钱,出售度牒也是常规操作,可在苏过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发的度牒越多,不交税的人就越多,收不了田租的土地就越多,然后就越没钱。

苏轼则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出售的度牒毕竟有限,所以危害并没有苏过所说的那么夸张。

一次两次确实没什么,但你年年卖,打着各种由头的卖,年复一年的下来,交税的人少了倒还没啥,能收田租的土地越来越少了却是致命的。

不过眼下苏轼无心掰扯这个,因为朝廷的度牒拨下来了,但他被人穿小鞋,杭州仅得了三十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镇妖博物馆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斗罗之金鳄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倚天神雕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春满香夏 猎艳谱群芳 挑肥拣瘦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一剑独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正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戏说嬴政 穿越梁山成霸业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宋终:一拳镇关西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我的女皇老婆 古今名人记 一统大宋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楚庙寒鸦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txt下载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最新章节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