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首页 >> 三国:征战汉末 >> 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灵剑尊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晚唐浮生 中华第四帝国 
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 三国:征战汉末全文阅读 - 三国:征战汉末txt下载 - 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章 支援青州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贾文和的计划成功了,不是袁家兄弟对玉玺真的有多敬畏,而是袁绍有些遭不住了。

袁绍在政争庙算上非常厉害,奈何武略实在不怎么行。

正面阵地站袁绍自信自己绝对没问题,可青州的黄巾跟他打游击。

军队一去平叛,黄巾就躲进山里。军队走了再出来劫掠攻占城池。

徐州就徐州吧,也不是不行,至少徐州富庶。

借着圣旨正好顺坡下驴,也没丢什么面子。

不过在走之前袁绍给曹操来了个狠的,组织了一场大迁徙,拐走了几十万青壮劳力不说,一个兵都没给他留,所有郡县的士卒全部带走,守门的都没剩下。

曹操哪能想到发小这么狠,看到袁绍撤往徐州后屁颠颠的就去上任了,他觉得再怎么样青州也比东郡好,毕竟是一个州。

可到了以后就傻眼了,库房里除了老鼠在撒欢儿以外什么也没有。

更要命的是除了北海郡哪都不太平,济南、齐国、乐安正在闹黄巾,东莱正在闹海贼和黄巾,平原郡他还管不着。平原县在河北,挨着王芬的地盘,王芬顺势就接管了,和他划河而治。

这一刻曹操想回家,他不想玩儿了。什么狗屁振兴汉室,打个鬼的袁家反贼?两手空空拿什么打?

好在鲍信够意思,出兵出粮帮曹操平叛。

河东卫氏的人也在往外掏家底儿,青州这种状况在他们看来非常好,有足够多的机会能占据大片土地,所以他们投资的一点儿也不小气。

关键时刻曹操想起了王弋,那位在幽州可是个大户,自己上了贼船还是被王弋拉上去的,没道理他不出一份力。

于是曹操派曹仁带着自己弟弟曹纯去幽州找王弋帮忙,他是真没办法了,堂堂一州州牧到达任上的第一顿饭居然是老乡接济的,这谁受得了?

王弋这段时间过得还不错,年初的招募信有了回音,很多人都比较给他面子……吧?就当是给他面子吧,反正大多数都是荀彧领去的。

荀彧帮王弋找来了不少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戏志才和杜畿了。由于知道了王氏那点儿破事儿的原因,他没有举荐陈群。

满宠举荐了曾经的同僚毛玠,这两位一个清廉公正,一个刑罚严厉,堪称绝配。

其实王弋有些天真了,他的招募信能找到的非常有限,大多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收到的并不多,给他回信的也只有两个。

一个是少年鲁肃,回信说有时间会去幽州看看。

另一个就是孔融,他给王弋推荐了一个很能打的神棍——虞翻。

王弋一直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绝对天才,所谓能文能武说的大概是文韬武略而不是武艺,虞翻算是给王弋上了一课。

虞家是会稽大族,王弋的人想要找到他很容易。

虞翻已经收到了孔融的信,见过来找他的人之后,身为家主的虞翻一个人拎着一杆大枪就和王弋的人去幽州了。

到了幽州之后虞翻没有先去见王弋,而是去找了蔡邕。

姗姗来迟的王弋被两人辩论经学的场面都给看傻了,蔡邕跳着脚指着虞翻一顿输出,虞翻也不尊老爱幼,讽刺的话刀子一般扎在蔡邕心尖上。

辩论完之后虞翻又用枪术放翻了暂时充当护卫的王正和王奇。

最后跟王弋侃了一下午星相卜算……

王弋觉得这位就是个神人,当代需要掌握的知识就没有他不会的,甚至连医术都会。

听完王弋的一些基础防疫理念和缝合处清洗理伤口的猜想之后,虞翻向王弋举荐了华佗,并且答应留下来任职。

王弋也想找华佗,问题是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找不到……

王弋其实并不缺人支持,特别是士人。

有卢植遗言的加成很多士人都想去投王弋,但却被一个人压住了,那个人就是郑玄。

郑玄和卢植的想法不同,卢植大概想不到天下会因为自己变成这幅模样,郑玄却亲眼见到了。

他知道现在王弋很缺人才,却不缺擅长经史子集的人才,或者说不需要这种人才。

郑玄早早就看穿了王弋的行事本质,所以一直在帮他筛选,选出王弋真正需要的人。

原本郑玄还想在等等,等到多凑出几个人来一起给王弋送去,可一个偶然间听闻的消息却让他等不了了,王允似乎对幽州有想法。

郑玄派出自己的弟子崔琰去辅佐王弋。

这个人选是有讲究的,首先崔琰出身冀州大族崔氏,这个崔氏就是后世有名的清河崔氏的前身,对世家内部争斗的门道一清二楚。

其次崔琰这个人剑术很好,关键时刻能帮助王弋抵挡刺杀。

最关键的是崔琰刚正不阿,是非对错分的很清楚,敢于冒死劝谏。

选中崔琰是郑玄最后的一点儿私心,师兄卢植惨死,这算是他为卢植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而且选中崔琰还是郑玄和孔融讨论过的结果,举荐的人要能文能武、人品过硬、敢于劝谏以及家世显赫,虞翻也不是孔融随意想到的人选。

看完崔琰交给自己的信之后王弋一时无言,不愧是弟子数千的大教育家吗?这份洞察世事的本领真的无人能及。

崔琰也给王弋举荐了人才,他举荐了常林。常林举荐了一位王弋很需要的人才——梁习,农政的大佬。

只是让王弋没想到这位大佬居然很快就派上用场了,有人告诉他外面有个叫曹仁的带着曹操的信前来求援。

王弋不认识曹仁,却认识他的弟弟曹纯。

王弋亲自迎了出来,看到当年那个被甄道揍得满头包的少年如今居然有了些气度,于是笑着问:“怎么?这回练好武艺来找场子了?”

曹纯有些尴尬,行了一礼说道:“王幽州莫要嘲笑我了,当年年轻气盛……这是我长兄,姓曹名仁字子孝,我们是来求援的。”

“还当年年轻气盛,现在你是有多大?死板的跟个老头子一样。”王弋揽住曹纯的肩膀对曹仁说道:“子孝,里边请。”

曹仁赶忙行了一礼示意王弋先请,同时心中也松了口气。他有些担心王弋少年得志并不好相与,现在看来和自己弟弟的关系好像不错。

王弋其实挺喜欢曹纯的,当年的刺杀事件帮他拼过命之后曹纯特意找了个机会跟王弋道歉,曹纯觉得那件事是自己兄长曹操的不对,是曹操将王弋引到局中去的。

“坐,坐。”王弋坐在主位,示意两人不要拘谨,开门见山的说道:“废话也不多说了,曹孟德能求到我头上估计情况不怎么好吧?”

“确实如此。”曹仁将青州的情况说了一遍,随后说道:“望王幽州看在当年的情分上助孟德一臂之力,他日但有差遣,在下万死不辞。”

“用不着万死不辞。这样吧,我派人带兵帮你们平定叛乱,你们出粮即可。不过话说在前面,这个忙我不白帮,抓到多少黄巾俘虏我就要多少。”王弋摆了摆手,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曹仁。

“这……”曹仁有些犹豫,按照惯例友军相助不是这样的啊。

王弋咧嘴一笑,像恶魔般诱惑道:“我出四万人,里面有两千骑兵呦!再私人送孟德两百匹军马。战马呀,有价无市的那种!”

“好吧。”

曹仁点点头,问道:“不知王幽州何时出兵?”

“马上。来人!令:徐荣为统帅,张飞、审配为副将,戏志才为军师。率领张合、太史慈,统兵两万步卒,两万弓弩手。赵云为先锋,率领两千骑兵,兵发青州。”王弋命令发布的干净利落。

曹仁都看蒙了,幻想着某一天能和王弋一样指挥这么多军卒。

王弋转头对曹仁说道:“大军出征要调配的东西非常多,二位先回驿馆休息,等准备好了我便通知二位。事务繁多,我就不送了。”

曹仁和曹纯赶忙行礼离开,能这么轻松借到这么多兵是他们没想到的,更不敢打扰。

等到两人离开王弋一脸苦闷。

崔琰见状问道:“主公何事烦心?可是因为借兵之事?”

当然是因为借兵之事。王弋想借吗?他当然不想!现在曹操死活跟他有半毛钱关系?不借不行啊。

首先就是幽州的人口问题,即便王弋出台的政策十分优渥,可辽东自古就是苦寒之地,愿意来的人并不多。要是现在冀州在手里,王弋直接就出兵把曹操给平了。

没了人口就意味着没粮食,没兵源。

王弋手头上的兵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十几万,其中光是骑兵就有两万多。

但那些士卒大多都是以前度辽将军的手下,被公孙瓒操练的十分嗜血,杀人成性,动辄灭族。这些人王弋不想在内战中使用,他让刘晔好好养着,等攻略鲜卑乌桓那一天这些人就是主力。

还有一点很关键,现在的黄巾已经不是当年的黄巾了。

当年王弋可以让俘虏的黄巾统统去辽队做苦力,在辽队和阜新的矿坑里,满宠为王弋至少埋了三万具尸体。

现在的黄巾经过连年战乱,早已习惯了杀人,已经是这个时代合格的兵卒了。

这样的人能把袁绍打得找不着北,王弋绝不能将他们留给曹操。

要是再让曹操弄出来个名震天下的青州兵,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很快几名将领就相继前来报到,王弋任命徐荣为统帅也是有讲究的,一是拉拢人心,体现他这个主公的信任。二是这些人里只有徐荣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王弋让其他几人多看、多学、少说话。

并且这次王弋还让戏志才带上了郭嘉,乱世已至,他没时间让郭嘉先学习再实践了,边打边学吧。

最后王弋着重强调,俘虏能抓多少抓多少,几十万他要,上百万最好!

公孙家停了贸易,将所有的大船全部派过来运输士卒。只能走水路,王芬肯定是不让过的。

这些人王弋从答应曹仁到全部运到青州花了足足一个月,最后一船士卒下船的时候,太史慈已经把自己老家东莱郡清理的差不多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插曲,海贼管承看到一艘艘吃水极深的船只动了邪念,打算干一票大的。

结果跳上一艘船队边缘的船只后居然没人害怕他。

那艘船的船长下令投降,让管承自己去船舱里拿货物。

管承带着手下进去之后再一次出现在阳光下面是船队到达青州的时候。

那时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士卒了。

没办法,航海太无聊,将士们将平时张合训练他们那一套套在了管承身上,人人过了一把当将军的瘾。

第一次接触王弋手下军队的戏志才有些疑惑,他不明白这样的军队王弋还有什么不满,为什么还要天天让这些人继续训练。

这些人令行禁止到可怕,所有人举盾的高度、挥刀的角度、弓箭瞄准的角度几乎都是一致的,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的多一步都不走。

戏志才觉得给他这样一支军队他能从北到南打穿大汉再打回去。

这也不怪戏志才感慨,王弋也是被逼得没办法才这么练兵。

他对这个时代的阵法一窍不通,除了方阵以外就会个圆阵,所以练兵的终极目的就是方便他指挥的时候可以平推过去。

王弋练兵将领们教授什么样的武艺、训练强度如何他根本不管,只有两个硬性要求。

一个是纪律,服从命令高于一切。

另一个就是忠诚,他派了一些文人天天在士卒面前们讲幽州的赋税如何,外面的赋税如何。幽州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外面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一切都是州牧王弋的功劳,想要继续过 这种日子就要让王弋活着,王弋死了他们就得继续饿肚子。

王弋的想法很简单,将自己的小命和最底层的士卒们联系在一起。这样哪怕是有人反叛也要问一问他手下的士卒答不答应。

不得不说,王弋有邪教头子的潜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夫君天天酸溜溜 霸天武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昭昭大明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我不叫谢石头 星落门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 三国:征战汉末txt下载 - 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 - 三国:征战汉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