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游侠儿

酒徒

首页 >> 大唐游侠儿 >> 大唐游侠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长嫡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大唐游侠儿 酒徒 - 大唐游侠儿全文阅读 - 大唐游侠儿txt下载 - 大唐游侠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17章 薪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子用五百里加急给我发了敕谕,询问我何时出兵平叛?”大约在一个时辰之后,新任燕然大都护高侃将副都护元礼臣请到中军行辕之内,苦笑着通报。

“可经中书门下省用印?”元礼臣做事向来谨慎,拱了拱手,低声询问。

“没有,所以,才请您老帮忙参谋一二。”高侃轻轻叹了口气,苦笑着摇头。

“都护,有些话其实不该问末将!”高侃为难的事情,元礼臣同样也感觉头大,紧跟着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

“我的亲兵站在门口,这间屋子之内,除了您老和晚辈两个,已经没了外人。”高侃早就猜到元礼臣轻易不会给自己出主意,果断躬身行礼,“朝廷以整个北方交托给晚辈,晚辈自打上任以来,每天都如履薄冰。还请您老念在晚辈向来恭敬的份上,给晚辈指点迷津。”

按官职,他比元礼臣高。按过去的战功和背后的人脉,他也能将元礼臣甩开两三条街。然而,到任以来,他却始终以长辈之礼,对待自己的副手元礼臣,图的就是能够借助对方的为官经验,替自己解决来自各方面的麻烦。

如今的大唐,可不比贞观初年。那会儿,武将只要懂得打胜仗,就不用为了朝廷的支持和自己的前程而发愁。现在,会打胜仗的名将宿将一大堆,谁能有机会独当一面,并且得到朝廷的全方位支持,却要考虑许多与兵法无关的事情。

事实证明,他几个月来的谦卑礼敬,终究没有白费。元礼臣推辞不过,只好先侧开身子还了个平礼,然后叹息着摇头,“老夫就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只是万万没想到,大都护在这么快就用上了老夫。监国太子既然越过中书门下省给你下敕谕,意思当然是你尽快出兵,把车鼻可汗给平了,别继续在受降城里拖拖拉拉。”

“您老知道,晚辈不是故意拖沓。而是兵凶战危,没准备好之前,不敢轻易出击。”高侃立刻接过话头,低声分辩。

“老夫当然知道,可监国太子却未必知道跟老夫一样清楚啊。兵部那边,又不会大事小情都请他指示。”元礼臣翻了翻眼皮,没好气儿地点拨。

“晚辈,晚辈认为,翻前任的旧账,并非一个好习惯。而晚辈也不知道,长孙太师和其他几位辅政重臣,到底是什么打算。”高侃又叹了口气,声音里带上了几分无奈。

他去年来到受降城,接手的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烂摊子。铠甲,兵器,粮草、马车,御寒冬衣和加厚帐篷等物,样样都缺。如果贸然出兵,恐怕没等跟车鼻可汗那边分出胜负,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就会因为挨冻受饿,大量减员。

这些情况,他没少绕着各种弯子向兵部反应。只差直接向监国太子李治上本,控告告前任大都护李素立。然而,所有反应上去的文书,要么没收到任何回应,要么回应的内容根本不在他的预期范围之内。

很显然,朝堂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努力替李素立遮掩。高侃虽然不知道这只手从何而来,却凭着经验和直觉推测出,自己如果再继续揪着李素立的旧账不放,手的主人,势必会将自己当作异类。

无奈之下,高侃只能先选择按兵不动,一边收拾李素立留下来的烂摊子,一边努力训练士卒,筹集物资,为出征做准备。本以为,自己多花上几个月时间,就能把李素立留下的窟窿填满。反正冬天并不适合作战,朝堂上对何时平定突厥别部,也没给出具体期限。然而,却没有料到,监国太子绕过中书门下省,将敕谕直接发到了他手中。

这下,他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即便现在就挥师北上,他恐怕也得向太子交代一声,为何会在受降城里耽搁这么久?若是他实话实说,监国太子势必要跟几个辅政重臣问一问,以前调拨给燕然大都护的粮草、辎重等物,到底去了哪里?然后,就会扯出萝卜带出泥,让一大堆官员遭到牵连,甚至影响到他接下来的整个作战计划。

若是他继续按照原计划养精蓄锐,等待春暖花开,就得考虑如何才能够让监国太子在不知道烂摊子的情况下,认可他的做法。否则,势必给监国太子留下胆小畏战的坏印象,影响他自己将来的前途。甚至,会让监国太子动了换将的心思。

当然,高侃也可以不理睬这封敕谕。在大唐,没有经过中书门下省用印的敕谕,原则上等同于太子殿下私信。按规矩,高侃可以选择是否回应,对信中的催促之意,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只是,如果高侃真的对监国太子的敕谕置若罔闻,相应后果,也需要他自己来承担。虽然太子殿下素来有宽厚之名,虽然按照大唐的律法和制度,谁也不能因此降罪于他。但是,将来会不会有人揣摩圣意,主动在别的事情上找他的麻烦,就很难说了。

毕竟,太子殿下是大唐的储君。而从皇帝陛下的身体情况和对太子的态度来判断,已经断然没有再次更换太子的可能。

“不翻前任旧账,是个好习惯。如此,卸任的官员,就不会每天都感觉有芒刺在背。”元礼臣亲眼看到了高侃就任燕然大都护以来的所有举措,也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笑了笑,先出言对高侃的行为表示肯定。“只是……”

没等高侃表示谦虚,语音一转,他快速补充,“只是,如果这份旧账,已经大到遮掩不住,翻与不翻,恐怕就由不得你喽。至于太师和其他几位辅政重臣,老夫记得,陛下是让他们辅佐太子,并未给他们越俎代庖的权力吧!”

“您,您老刚才还说,太子未必知道?”察觉元礼臣的话前后矛盾,高侃愣了愣,低声提醒。

“是啊,老夫刚才说过,太子未必知道得如老夫一样清楚。”元礼臣也不觉得尴尬,笑着将自己先前的话重说了一遍,重音清楚地落在最后半句话上。

这就是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了,把重点落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上,意思截然不同。至于到底哪部分当作重点更对,就需要高侃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了。

顿时,高侃的脸色就愈发地难看。

作为一名武将,他不怕冲锋陷阵,更不怕直面敌人手中的长枪。然而,却害怕来自背后的冷箭。偏偏揣摩上意和左右逢源这两种本事,还都不是他所擅长。

“五百里加急啊,太子这样做,未必是心血来潮。”感激高侃数月来的真心相待,元礼臣笑了笑,再度柔声提醒。“按照大唐规矩,年末休沐。十二月二十日封印,三省六部只留数人当值。若无紧急之事,开印日为正月二十。而今天,才不过正月初八!”

“您老,您老是说,太子,太子是专门捡着过年休沐,才给末将下的敕谕!”高侃闻听,身体又是一僵,追问的话脱口而出。

从长安到受降城,五百里加急,至少得走三天。换句话说,监国太子李治,具体发出这份敕谕的日期,是正月初五甚至初四!

选择三省六部“封印”期间发敕谕,即便被辅政大臣们知道,监国太子也可以推说是事急从权,并非对辅政大臣们的不信任。而收到敕谕的人只要不太粗心,稍加琢磨,就会反推出信使出发的日期,知道这份敕谕哪怕没有中书门下省用印,也不能当作普通中旨对待。

“陛下素来有识人之明,从做秦王之时到生病之前,看人极少出错。”见高侃孺子可教,元礼臣又笑了笑,脸上忽然露出了几分神秘的表情,“而在那么多皇子里头,他却选择了看起来名声不怎么显赫,性子似乎还有些软弱的晋王殿下,你说奇怪不奇怪?”

心中的怀疑,瞬间变成了肯定。高侃的脸色变得铁青,呼吸声听起来变得好生沉重。

太子其实已经从自己的渠道,发现了李素立留下的烂账。而辅政大臣里头,却有人在努力护着李素立,不想朝廷深究。太子不满意辅政大臣们和稀泥,所以才绕过中书门下省,将敕谕直接发到了燕然大都护府!

这已经不仅仅是追究不追究李素立罪责的问题,而是君权和相权之争!监国太子,利用过年休沐规矩的漏洞,巧妙地向外界展示,自己才是大唐未来的真正主人!

皇帝陛下的确有识人之明,哪怕还没有正式登基,监国太子已经露出了自己强势的一面。而几位辅政大臣,却不一定会让步。无论李素立做得是对是错!

双方其实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如此一来,远在受降城的燕然都护府,就成了双方的较力点。高侃啊高侃,你是几辈子修来的“鸿福”,竟然恰好让这种事情砸在了头上?早知道这样,当初接到升任燕然大都护的圣旨之时,就该直接装病。哪怕被连续贬低数级,发往西域军前做一个先登营旅率,危险性都比现在低得多!

屋子里很暖和,燕然大都护高侃,却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一般。双手抱着肩膀,来回踱了几个圈子,他猛地将咬了咬牙,再度对着元礼臣,长揖及地,“前辈,请救命!晚辈到底该怎么做,您尽管明示。晚辈一定言听计从!”

“言重了,大都护言重了。这件事,远没到威胁性命的地步!”元礼臣被吓了一跳,迅速向旁边侧开身体,连连摆手,“顶多是让你在监国太子和太师之间做个选择。而太师和太子,终究是舅甥,偶尔做个角抵之戏,绝对到不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注:角抵之戏,古代摔跤。)

“对太子和太师来说,的确只是角抵之戏。对于晚辈来说,却是在悬崖边上跑马。”高侃叹了口气,哭丧着脸补充。

“长孙太师喜欢凡事一言而决,对陛下,对大唐,却忠心耿耿。”元礼臣又笑了笑,低声开解,“当初陛下没生病的时候,就跟长孙太师经常意见相左。双方也曾偶尔隔空过招,但是都能点到为止,不殃及他人。如今,不过将过招的双方,换成了监国太子与长孙太师之间而已。”

听他这么说,高侃紧张的心情终于缓解了少许。点点头,继续认真求教,“具体该怎么做,还请前辈指点迷津!”

“那就看大都护所求的是什么了!”元礼臣看了高侃一眼,非常平和地询问。“所求不同,办法自然也不同。”

“晚辈……”高侃再度皱起眉头,扪心自问。

家族的寄托,师父的教诲,还有自己以往战场和官场上经历,迅速在耳畔和眼前闪过。刹那间,他竟感觉有些茫然。

博陵高氏,算不上什么豪门。他本人能走到目前的位置,也付出甚多。在大唐,男儿要么追求马上取功名,要么追求文章惊天下。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向来都不是正常人的生活目标。

然而,除了博取功名,光耀门楣之外,心中有些在幼年时代留下来的东西,却始终无法遗忘。

那些东西,未必合乎时宜,也不能给他和他的家族,带来具体利益,甚至还会与他梦寐以求的功名相悖。但是,却如同炭火般,给予他温暖与光亮,甚至屡屡烧得他心脏作痛。

知道高侃面临的选择很艰难,元礼臣也不催促他尽快给自己答案。俯下身,用铁钩挑开炭盆上的笼罩,然后又亲手用火钳子夹了几块木炭,缓缓放进了炭盆当中。

几缕幽兰色的火苗,迅速跳起,照亮元礼臣花白色的胡须,和高侃迷惘的眼睛。

好像受到了惊吓,高侃本能地向后躲了躲。随即,迅速缓过神,长长地吐气。

前后总计只考虑了四十几个弹指功夫,他却感觉仿佛过了上百年一样漫长。向着炭盆走了几步,他从元礼臣手中接过火钳子和火筷子,将炭盆中即将燃尽的木炭和新填入的木炭稍作整理,然后笑着说道,“晚辈是个武夫,年幼时,有人告诉晚辈,武将的责任在于守护。晚辈其实不是很懂这句话,但是,晚辈却仍旧觉得,武将还是把刀对着外族为好。那样,至少这辈子,能仰无愧,俯无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穿越1942有空间 黑铁之堡 武师的自我修养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之神级明星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重生七零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大唐游侠儿 酒徒 - 大唐游侠儿txt下载 - 大唐游侠儿最新章节 - 大唐游侠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