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织岁

首页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狂妃很彪悍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晚唐浮生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织岁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全文阅读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txt下载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八章 量子靖难(修女诸生、调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对于这汉王朱高煦的囚禁问题,老朱不做评价。

随便吧,都可以,爱咋咋地。

他精准提炼出自己关心的内容:“这黎利,不就是后面把宣宗打到议和的人吗?原来永乐16年就在搞事了?咋滴,这件事你没有解决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朱棣千言万语,只有一声叹息。

谁能知道,在自己朝廷的跳梁小丑,到了后来,竟成了气候了呢?

便如那瓦剌一般啊。

【靖难起兵的那帮功臣将军里,是有不少人,想让朱高煦当皇帝,淇国公丘福甚至直接进言过。

一起扛过刀、一起挨过枪。朱高煦神勇、朱棣自己又是不正常即位,打破宗法制,呼吁非嫡长子继承,军人要求一个偏向武功的皇帝的想法,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丘福。

老朱在回忆这个人:“那不是朱棣你的前军主帅吗?”

他冷哼一声:“飘了吧,国本之事,也是一介将军敢于掺合的吗?”

说话之间门,老朱的目光,不禁扫向在场的四个将军。

四个将军连忙用最诚恳最忠厚的目光,回看老朱,齐声说:

“国本之事,咱们这些武夫懂得什么,自然是陛下一言决之!”

老朱满意了,又转出一个笑脸来,亲热热说:“咱自然是知道,你们都是识大体的!”

将军们唯唯笑着,心中想道:

这不是废话吗,不识大体的,不都被你送下去了吗。

但他们还是有一丁点的羡慕的。

这丘福,也不知道在那永乐朝,是多么的快活安全,竟敢就此掉全家脑袋的事情畅所欲言,真是……真是物以稀为贵啊!

【朱棣自己也犹豫,登基了也不立刻立太子。

有则广为流传的名言,说朱棣后来和何福对峙时,鼓励朱高煦:“勉之,世子多疾”。

它最早出自《姜氏秘史》,朱棣摸着儿子背说:“儿当再战,吾力疲矣,世子多疾,天下若定,以尔为太子。”于是高煦殊死战,竟败诸军。】

朱棣和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禁目瞪口呆。

朱元璋脱口而出:“怪不得丘福如此胆大妄为,原来,是你带的好头,你不会还当众说了这句话吧!”

【可信度是需要打问号的,作者正德朝进士,江西人,里面也是偏向建文帝的记载。

其塑造的朱棣,是一个穷途末路需要卖太子之位来收买儿子的形象。而盛庸(这里的功劳也给了他),则是吃亏在这种不择手段下才败的。

别的不说,这朱高煦救朱棣又不止这一回,前面危险的事情也多了去,何必到了靖难都快结束,南京近在眼前,胜利在望时再打这种鸡血?】

朱棣松了一口气,暗暗擦擦自己的冷汗。

还好,还好。

“既然是可能,那就不存在!”他理直气壮,“儿子怎么可能说这种话!

【较为客观的朱棣考量是出自他本人的实录这两段。

1、永乐元年4月,周王上表请封太子。朱棣回答他,弟啊,之前朝臣们也提议了,我没应。太子虽仁厚,智识未充,“行业未广”。还得再教教,学有所成再立也不晚啦。

2、永乐元年10月,朱棣说:舜长于民间门,躬亲稼穑,尧都要test之。我现在命朱高炽在北平亲自处理庶务,就是想让他知道你们当臣子的有多难。

我以前在凤阳民间门事无所不知,后来又去塞外和士兵同甘共苦。不亲身经历,只从书上吸取前人教训,终归隔了一层纱。

再一年,永乐2年4月,册立皇太子。】

朱棣听到这里,不禁拍案:“这就是我的想法!这和我现在的想法,也完全不谋而合啊!爸爸,你看,这就是对的,你教育我们的方式,就是对的!”

老朱被这么一说,也是脸露欣容:“自然,咱的教育方式,还有什么可挑剔之处吗?”

他说完之后,本是志得意满地扫视周围一圈。

而后——

烧纸的朱允炆。

瘫坐在椅子上的朱棡。

就等着他夸的朱樉。

老朱:“……”

【总体来看,这波属于鸡娃观念有差。朱高炽以前是按着燕王世子的规格培养的,和未来的一国皇帝肯定不能同日而语。

且靖难期间门守北平,身旁一直有“女诸生”之称的徐皇后看护,事事可以请教之,朱棣现在想让他学会独立行走。

给他一年,先在北平试试看吧!

就,以我们现代人的观念,这做法不要太正确。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只有深入基层,才会贴近最广大的群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执掌一国最高权柄的人,若是连群众心里想什么都不知道,就无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是不可能治得好国家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朱元璋不禁念出了这句话,“不错,不错!”

他说完不错,却觉得,这个“不错”,竟无法妥帖地形容这句话。

于是,立刻又改为:

“好哇,好哇,说出了很好的道理!”

他说完这句话,便立刻看向杨士奇与蹇义。

希望这两个文人,能用些文采斐然的诗句文章,来赞美赞美这句如同圣人言语般动听的句子。

然而两位文人,却一副极其严肃的样子。

杨士奇没有注意到老朱的视线便罢,他到底刚刚从德安过来,还没有在朝堂上学会“伴君如伴虎”。但一向沉稳谨慎的蹇义,竟也没有收到老朱的信号。

他们都在研究那句:

“无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他们听得恍惚,也说得恍惚。

“为何皇帝,竟要代表最广大人群众的利益?”

“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另一种说法吗?”

“不,不是,这两句怎可混为一谈?”

“皇帝、人民、人民、皇帝……”

老朱发现了,这两个文臣,是指望不上了!

他的注意力,也勉强从调查发言那句挪开,转而来到下一句。

如果说,调查发言那句话,是让朱元璋一听,便感觉“大道至简”的话,那么这下一句,也是让朱元璋一听,便感觉五脏六腑,齐齐一震。

身为封建皇帝,他比谁都敏感。

敏感到一听这句,便回忆起了,他们曾在这后辈的视频里,从蛛丝马迹之中,解读出来的一些讯息……

未来,君权没落。

人民,才是最重要的……吗?

【btw,朱棣等统治阶级不具备这样的政治觉悟,他只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浅层的领会到,成功是他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

嗯,他也不喜欢朱高炽胖。这个心态,每个老爸老妈都是相似的,你胖你妈也要嘴你。】

“统治阶级。”朱棣也呢喃。

刚才的那一段话,何止对老朱产生了冲击啊!

“前面说过,”朱元璋不愧是朱元璋,就算是面对这样颠覆性的语句,他也能够在短短时间门内,从震撼中走出来,转而冷静分析,“人无法背叛自己的阶级。如果我们被归位统治阶级,那百姓就是被统治阶级,那么我们这个统治阶级,怎么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父亲。”朱棣说,“那兔朝的名字……”

只用这么说半句话,就够了。

老朱、朱棣、乃至当时在场的一些皇子,都想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老朱的舌头,都打起了颤来:“难、难道,那所谓的共和,甚至不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与百姓……共治天下?”

“世界人民大团结,”朱棣口舌干燥,“天下大同,是这么个大同法吗?”

“哐当”一声响。

是杨士奇与蹇义,正踉跄退步,撞到了那灵堂供桌,叫上面供着的瓜果,齐齐一跳。

这分析。

这言语。

便是最激进的文人,也无法接受啊!

“可是百姓,”杨士奇,“百姓又知道些什么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蹇义也激动地重复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时两个文人的眼珠,竟有些转不动了,一根根血丝,呼吸之间门,便自眼上浮现出来。

【并不是所有人能理解这份考量的。

国本,一国之本,不立太子就容易党争,二儿子就有机会上位,大家就会想要政治投机。

谁让你也是篡位得来的?上行下效,机会更大了。

朱高煦本人就是这么想的。

朱棣册立太子后,给朱高煦规划的是就封云南。

云南很妙啊,新平定不久,虽有黔国公常年镇守,但沐英沐春挺厉害,沐晟实在有点拉。

旁边麓川王朝虎视眈眈,它还没被王骥打怕,没被指着金沙江上的石表威胁“石烂江枯,你才能渡过来”。

分配一个武力强悍的亲王去,有利于明朝西南边疆的稳定。】

一直没有戏份的朱樉寂寞了。

他说到底,懒得管什么人民,什么皇帝,反正不是说了吗?人是不能背叛自己阶级的,老爹和老四又不是疯了,还能让他不当亲王咋滴?

嗯,老四是有可能的!

不过更有可能的是,他在那之前就被人毒死了。

他觉得,大家还是关心关心眼下的事情吧,那霸气豪言的王骥,虽然挺威风,但关他什么事呢:“爹,后辈说沐晟有点拉,这沐晟,你不是挺喜欢的吗?”

沐晟是沐英的次子。

正沉浸在“人民”中的老朱一个激灵:“这小子,怎么,竟敢不上进?”

朱棣大半心神也飘忽着,勉强解释了句:“他毕竟只是次子,也不知道自己大哥沐春,会那么早死啊,还需要他来扛起云南。”

【奈何父亲的苦心,朱高煦不想懂。

为国守疆辛劳多年,就算功高又如何?他父亲燕王功劳不高吗?老爸一死,人走茶凉,都tm是虚的。

只有父爱才是真的。

我不去就藩,老爸你爱我,你舍不得我的,我要呆在你身边,你眼前,刷亲子互动爱心值。

爱溢出了,我就上位了。计划通】

老朱和朱棣,一时之间门,都感到十分尴尬。

最后,老朱评价:“他果然类你。”

朱棣慌忙解释:“此子不类我啊!我的爱,是通过我帮爹您守边疆,靠武功换来的啊!真正对父母的爱,是为父母分忧,才不是天天跟在爹你身前讨好卖乖啊!”

朱允炆友善建议:“那四叔,您再去边疆守守?”

朱棣:“……”

大侄儿,你真是我两辈子的对头啊!

他微微一笑:“可我现在替爸爸批奏折,也是替爸爸分忧。侄儿,没有批过奏折,这里头的碍难,你是很难理解的。”

朱允炆:“……”

四叔,你真是侄儿的好四叔啊!

【这波撒娇行为,让他亲妈,徐皇后都为之侧目,爹妈两个有点糊涂啊,就让大儿子朱高炽问问弟弟到底咋想的啊。

朱高煦嘤嘤嘤,我犯了什么错啦,你们要把我打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撒娇算成功,留下了。

据宣宗实录,他向老爹索取天策卫当护卫,开始自比天策上将李世民。

草,生了出来。李世民的老爹可不是什么好职业。

只能说这要是真的,朱棣是蛮宽容大度爱他了……】

别说文臣了,就算是将军们,也深感大为震撼,不能理解。

连朱元璋都看了朱棣一眼:“溺爱是病,得治治。”

【就是这爱来的汹涌,去的也快。君不见永乐名臣各个都要狱中龙场悟道?

朱棣一直知道朱高煦性格有缺陷,他给朱允炆写的阴阳怪气奏折里,承认了二儿子鞭打驿站官员一事。(顺便认为这口小锅,爹给儿背,惹来杀身之祸很离谱)】

老朱沉默半天:“嗯……”

朱棣:“……我这叫实事求是,不会遮掩任何人的任何小错误!”

蹇义和杨士奇:“……”

我们算永乐名臣吗?

只要不算,就没有牢狱之灾了吧?

可是……

那是永乐名臣诶!

两位文臣真的很难决断。

【当他开始动手剪除汉王羽翼时,极为迅速。

什么赖在身边?我真的让你滚,你就得滚。朱高煦灰头土脸的去了乐安州(山东),就近看管,大军朝发夕至。不像云南还存在割据一方的可能性。

下定决心要扫除汉王影响,那就扫个彻底。

张辅兄弟三人从小和朱高煦就是一起踢足球的好玩伴,关系“相厚”。交趾那么远,张辅又已经前后十年征战,威势甚高。

这种重臣是不能给他一点错觉的,必须斩钉截铁,清晰明了的传达我不打算立朱高煦,你不要给我搞事,我搞你很简单。

把根都挖掉的雷霆挪地调换,确保了张辅不会生出政治投机之心。宣府、大同靠近北京,朱棣鞭长所及。

练兵又是变相安抚,告诉他,看,我以后还是会用你哒,处置不可谓妥帖。

因此,up比较认同,对张辅的些许冷落是朱棣对他的敲打。】

这段处置,朱元璋是认同的。

他点点头:“不错,既然你下了决心,又不想杀人,就该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伸手,什么事情,不能伸手,别说伸手,最好连想都不敢去想。”

甚至武将们也觉得,这确实挺好的,只是换了个地方练兵而已,本质上是杀鸡儆猴的举动,这鸡甚至都没杀呢!还有什么好不满的?

燕王,也是不错的,是个有香火情的厚道人!

【这种敲打决不是杞人忧天。

后来朱高煦叛乱,第一个联系的人,就是张辅。

不过那个时候,张辅早就选好了站位,反手举报了朱高煦。

张辅真正崛起,并走向权利颠覆,是在榆木川事变。

朱棣猝死在北伐途中,又没留下继位遗诏,为了防止军队哗变。他的贴身太监马云叫来随军的杨荣、金幼孜,提议秘不发丧。】

朱樉双目一亮。

“宦官、文臣,下一步,是不是就该上臭鱼了?”

朱棣脸一黑。

而朱允炆则有点点失望。

都姓杨,则么是杨荣,而不是杨士奇呢?

如果是杨士奇的话,就可以现场看看四叔会怎么办了呢……

他悄悄地看了看朱棣和杨士奇。

也许,永乐三杨,便变成二杨了。

【在这实际上很惊险的转折点上,杨荣等文官脑子转的非常快,立刻完善了提议,要求遵循古礼,沐浴、袭奠、饭含(嘴巴含住珠宝)、衣衾等牢牢裹住朱棣的尸身,防止尸臭外泄,放入棺材。

然后每日送饭菜,假装他还活着,同时八百里加急去告知仁宗,确保皇权平稳交接。

此记载出自杨士奇写的杨荣墓志铭,而明史杨荣传又补了一段,说这个棺材是锡熔铸的,靠密闭来隔绝气味。

总的而言,比起秦始皇的臭鱼,待遇是好多了,杨荣还是爱他皇帝的,没咋亏待,死得很体面。】

老朱松了口气。

朱棣也松了口气。

然后他们心情复杂的看向杨士奇:好多事情,都是从你那墓志铭上流传出来的呢……

朱樉又开始逼逼赖赖了:“杨士奇和杨荣是同僚,关系也许很好,万一他是为了杨荣遮掩呢?毕竟他一直以来,写你的时候都很阴阳怪气呢。”

杨士奇:“?!”

杨士奇奋声道:“臣——”

朱樉打断他:“你知道你写了《和朱棣祖孙对话的日子》吗?”

杨士奇:“臣……臣倒是不知道。”

朱樉轻描淡写挥挥手:“那就得了,歇着吧。这夜深人静写下的私密之语,会写到什么程度,又有谁能知道呢?毕竟当时的你,也没想过后来会有人逐字分析你的日记吧。”

杨士奇:“……”

杨士奇确实难以反驳,但他很迷惑,为什么我会取如此……直(文)白(盲)的书名呢?

旁边的蹇义悄悄松了一口气。

还好我不爱写日记。

【文臣的处理很关键,随军的武将也很重要。

因为朱棣是猝死,可能是没有遗诏的,但明史记载:上大渐,召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立皇太子。

这份存在伪造可能的遗诏里,张辅是那个皇权交接的纽带。

即是说,此时军队里,声望最高,公侯等级也最高的武将第一人,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仁宗一侧。

仁宗拥有了武将ap;ap;ap;文臣的共同支持。

绝对的从龙之功啊,朱高炽立刻投桃报李,追封他父亲为王,改谥号一事。

张辅也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大家眉头一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如果没有遗诏的话,你是什么时候喊的夏原吉爱我?”

杨士奇:“……”

蹇义:“……”

夏原吉!他们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

“难道你垂死之际,甚至没有提到自己的儿子,而是喊了夏原吉?”

朱棣:“……都说了,是不确定的事情!我怎么可能没有说传位我儿子!”

大家鄙视朱棣:“你之前还说过,‘既然是可能,那就不存在’,现在只是可能传位给你儿子,那就是不存在传位给你儿子这件事了。”

【没料到,朱高炽不过短短十个月就死了。】

朱樉笑出声来了,没关系,他不要功德:“哎呀,这个胖小子啊,甚至没有活到一年吗?哈哈哈哈哈哈。”

“老四啊!”朱棡也说,他假惺惺地掬一把鳄鱼的眼泪,“除了开疆扩土之外,你也要惦记惦记自己儿子的身体啊。”

【本来安分的朱高煦看大哥死了,心又动了。

哇……这场面好t熟悉。

我爹干过,隔壁帖木儿国有人干过,旁边朝鲜有人干过,甚至,就在国内,老爹的弟弟蜀王一脉也在复刻叔侄相争呢!大家都在干欸……我是不是也可以赶一波15世纪东亚叔侄剧本大流行的潮流呢?

搞吧搞吧,经典永不过时!

他叛乱了。

我的童年玩伴张辅……你……我……那个……大家一起搞搞吧?】

蜀王朱椿:“?”

原本他安分守己地在灵堂里,当自己的小透明,听大家的笑话。

这还真挺好听的。

外头的说书、相声,比起这个,可差远了。

就是没有想到,听了半天,终于也要别人来听他的笑话了吗……

他战战兢兢地看向周围,但,他突然发现,现场之中,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这句话……

搞半天,只有他一个人在意吗?

他突然悲伤了起来。

大家此刻正在回忆。

现在的帖木儿国和高丽,还没有人搞叔侄。

也就是说,那是在后面的这二十年间门,搞出来的喽?

他们心情复杂。

燕王,您真的带了个好头。

不但子孙争相模仿,连番邦,都有样学样了啊!

【张辅无情的反弹了他的造反邀请。

永乐时期的敲打,让他早就已经看明白了,瞬息被拿下的朱高煦和能够完全掌控军队的朱棣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造反是技术活,朱高煦赢不了的。

于是,他又在宣宗继位、朱高煦叛乱时机里,押对了宝。

也因此,再次吃到了政治红利。

不过,辉煌只持续了短暂的4年——也许4年也没有到,就弃置安南一事,他奋力争取,恳求朝廷不要放弃。

这没能扭过宣宗的个人意志。(是宣宗提出,杨士奇、杨荣附和,蹇义、夏原吉都反对,夏原吉因财政问题反对过五征漠北但没反对征安南,财政问题不会是决定性因素。)

并在宣德4年,被彻底坐稳江山的宣宗以高官厚禄交换,收回了手里的兵权,只挂了一个皇帝身边军事参谋的虚职,不再允许处理具体事物。

这对张辅绝对是有打击的。那时他才54岁,怎么也没到完全退休的程度。

不过宣宗到底是朱棣带出来的,跟过北伐,自己也巡过边,张辅和他处得还算不错。

只是心气没了,苟着。】

老朱听到这里,说:“既然财政不是主要原因,那之前,战事屡败,怎么不派张辅去看看呢?到底之前也是他打下来的。”

“父皇,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朱棣淡淡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罢了。不过,他到底是给了张辅高官厚禄,也算没有薄待张家。”

【到了堡宗时期,初时是三杨的天下,后来又是宦官擅权。

张辅因为和文官系统走得近,没有如朱能的后代选择亲近宦官,家里人就三番五次的被皇帝找茬,只得越发小心起来。

堡宗14年,朱祁镇在宦官的撺掇下兴致勃勃的御驾亲征,74岁高龄的张辅随军,他无法制止任性的堡宗,习惯性的默默不得语罢了。

最后,也因这默默不得语,死在了土木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人族镇守使 雪中悍刀行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的总裁老妈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穿越大明朱雄英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穿越梁山成霸业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织岁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txt下载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