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从山贼开始 至尊特工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废材逆天,佣兵狂妃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章 柳河之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启五年九月,有一个生员叫刘伯镪,从大金逃到辽东(大夏控制区),并报告了一个消息,说现在大金的四贝勒皇太极现在住在耀州,城里兵力不满三百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孙承宗、马世龙大喜,认为要是抓获到皇太极,那肯定是奇功一件。

于是,马世龙派副总兵鲁之甲,率领四个营(一个车营、一个骑兵营、两个步兵营)约7000兵力,计划偷渡柳河,袭击耀州,同时让觉华岛的游击金冠率水军协助,志在一举拿下皇太极。

可是当鲁之甲率兵到柳河之时,左等右等,不见金冠领觉华岛水军来。无奈之下,鲁之甲只好租了七条渔船渡柳河。这一渡河,整整渡了四天。其实,鲁之甲的动静早就被耀州守军发现了。大金守将屯布鲁看破不说破,当作不知道。

第五天,渡过河的鲁之甲准备夜袭耀州,给耀州守将屯布鲁一个惊喜。结果,反被屯布鲁给了一个惊吓。

当鲁之甲领兵临近城门时,耀州城中突然灯火通明,敲锣打鼓,大张声势。而屯布鲁率士兵从两侧突然杀出。黑暗之中,大夏军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敌军,在慌乱中崩溃了,纷纷逃跑。

这就是着名的柳河之败。这一战,副总兵鲁之甲,参将李承先战死,大夏士兵阵亡八百人。

大金耀州城里兵力真的不满300人吗?实际上,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这几年大金先后向耀州调过四次兵,第一次2000兵,第二次500兵,第三、四次兵力不详。

虽然不知道耀州原驻军和第三、第四次调了多少兵,但耀州城兵力肯定远超2500人。双方兵力并没有想象中的悬殊。

但是千里之外的言官们并不清楚实际,认为辽军以数十倍兵力偷袭300敌军反遭大败,纷纷弹劾孙承宗和马世龙。

这也是大夏朋党之争的必然后果,只要你一出错,就肯定有人攻击你。朝堂之上,什么包容互助、容错纠错是没有的,取而代之的只有意气相攻、争权夺利。

实际上,大夏的言官太低估了大金兵力。努尔哈赤时期,大金正处于奴隶分封制向君主郡县制转型的阶段。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规定按照每三百男丁(青壮男子)设立一牛录,并任命一名佐领(也叫额真)进行管理。

这名佐领便是牛录的军政长官,类似于乡长。当然,三百男丁只是一个泛泛的标准,牛录的设立还要看屯、村、寨的情况。

比如,某村寨男丁有315人,并不会将多出的15名男丁驱出村寨,而是统一划为一个牛录。当有战事的时候,努尔哈赤会下令给各佐领,按照三丁选一的原则,在牛录里抽精壮男丁,强行服兵役。

由于大金兵役具有强制性,所以大金临时动员的兵力是很可观的。

但牛录兵并不是职业军人,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后来,努尔哈赤在牛录中挑选武艺高强者做为甲兵。甲兵就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

天命八年三月,《满文老档》记录了当时调兵遣将的情况。

“苏吉率镶蓝旗甲兵百人,驻聂赫寨;爱达汉森车赫率二白旗、二蓝旗之甲兵四百,驻草河堡;额赫勒恩率正白旗四牛录人,驻宣堆子与狍子坡之间;苏布兴阿率镶红旗三牛录,驻松山堡。”

上面的记录显示甲兵和牛录兵是不一样的。在甲兵的基础上,努尔哈赤又打造了一支精锐部队,叫白巴牙喇,通常叫白甲兵。天命五年,努尔哈赤仿大夏制度,将八旗军官设为总兵官、副将、参将、游击、备御五个等次。

也就是说大金部队里既有民兵性质,亦兵亦民的牛录兵,也有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甲兵,还有精锐士兵白甲兵。其中牛录兵类似于大夏的军户兵,但战斗力远胜于军户;甲兵类似于大夏脱产训练的营兵;而白甲兵类似于大夏的家丁。

大金的部队和大夏相比,至少有明显的四个特点。一是可以临时动员大量兵力。大金执行的是强制征兵,其中女直人三丁抽一兵,汉人二十丁抽一兵。蒙古人征兵比例不详,但按照惯例是男丁全部出征。

而大夏实行的募兵制,财政有钱就兵多,没钱就兵少,而户部又如此之穷,短期内辽东是无法动员大量兵力的,只能靠调客兵应急。

二是大金实行厚赏轻罚的军功制度,凡是征战有功之人都给予赏赐。立小功者给予银两、财物,立大功者给予可世袭的爵位。具体看士兵在战时的表现,和战后的伤势。也就是说打仗时受伤越重,赏赐越多。

“二十二日,探问阵伤者,按伤势轻重论功行赏。”

同时,大金还实行军功累计制和以功赎罪制。对屡立战功的,以后要是犯法可以免死和免抄家,最高可免三次。

举个例子。天命五年八月,大金在进攻懿路、蒲河两小堡时,沈阳守军来援。努尔哈赤令莽古尔泰贝勒(第五子)、额亦都大将迎击援军。莽古尔泰渡过浑河,一路追击。而额亦都大将竟未渡河而返回。

事后,努尔哈赤闻之大怒,质问额亦都:“我让你守护我儿子莽古尔泰,你本应率军随行,为何避战返回,让我儿莽古尔泰陷于险地?”额亦都无言以对。大金执法官拟定额亦都死罪。努尔哈赤念其功,免其死,只是削去额亦都以前的战功。

而额亦都这种例子,在朋党之争的背景下,大夏是完全做不到的。大夏实行的是重罚轻赏,功不抵罪。基本上,大部分辽东经略的死相都非常难看。

而且,大夏的赏罚制度是比较混乱的,大夏皇帝很多时候赏罚不明。

吏科右给事中汪庆伯曾吐槽当时政治生态,“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无以治天下”。

三是极为注重拉拢异族领袖。大金崛起之后,虽然与蒙古之间也爆发了很多次战争。但大金对蒙古贝勒始终是拉拢为主,军事威胁为副。对汉族将领也是如此。

所以,大金军队自从广宁大战之后,蒙古人和汉人的占比是非常之高。

天命七年四月,《满文老档》记载,“岫岩口遣诸申兵一百,汉兵一千;黄骨岛遣诸申兵三十,汉兵五百;金州遣诸申兵三十,汉兵五百。”

天命八年四月,《满文老档》记载,“凡军旅出行,于大兵之前设兵二百,以智巧有谋者之二人为主将率之。于二百兵前,设诸申十人,蒙古十人,合共二十人。此二十人内,派诸申二人、蒙古三人,共五人为前探。

若见敌兵,五人诱敌至二十人处,二十人诱敌至二百人处。二百兵之领兵主将视其敌可破,则破之,若不能破,则集众谋之。”

从大金部队调防记录中可看出,除了军事重镇外,大部分城、堡还是以汉兵为主。而在哨兵中,蒙古兵的占比已超过女真兵。

而在大夏这边,虽然多任辽东经略、巡抚,蓟辽总督都主张拉拢蒙古,但朝廷对蒙古的态度始终是半信半疑。这也让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与大夏无法形成真正的攻防联盟。

四是更注重甲、盾、弓、马。虽然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时已有火炮、火枪,但是数量很少。直到拿下沈阳、辽阳、广宁,凭着大夏送的大量火器和军工坊,火器才逐渐在部队中普及。

天命八年四月初一,努尔哈赤规定,每百人甲兵,配有大炮两门,小炮22门,火枪43枝,盾车四辆,云梯一架,凿子(挖城墙专用)二把。

但大金军队的火器化还是遇上瓶颈,那就是缺乏制炼硫磺的工匠。努尔哈赤曾下谕,“若有做金线、硫磺之人,当荐之,其人亦至宝也”。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天命八年六月十八日,《满文老档》记载,“因汉人纪达色炼硫磺献来,赐千总之职,并赏缎三疋、毛青布五疋、银十两及蟒缎衣服、帽靴等”。

在兵力方面,《满文老档》只记录了天命三年进攻抚顺时,征用兵力十万人,其中甲兵多少不详。后面再无兵力方面的记录。

但随着吞并叶赫女真,陆续收编了大量的蒙古兵和汉族降兵。到了孙承宗督师期间,估计大金总兵力应超过(包括牛录兵)二十万,远超大夏在辽东的实际兵力。

但是在实战当中,影响胜负的往往是部队中的精锐军士。李成梁当年威镇辽东时,所依赖的主要是三千家丁。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也写道,“凡临阵的好汉,只有数人。”

大金八旗军之所以屡屡攻城掠地,主要还是靠待遇最高、装备最好的白甲兵在前冲锋,攻入城头。而这些白甲兵,巅峰期也不过数千名。

虽然柳河之战双方兵力并不悬殊,如果城中有白甲兵的话,被打败也很正常。但细想其过程,还是爆露了大夏部队的很多问题。

一是得知皇太极仅带三百兵呆在耀州后,难道不应该派出探子去打听虚实后,再采取行动吗?实际上,皇太极当时根本不在耀州城。

再说了,皇太极作为大金帝国第三号人物,怎么可能身边只带300兵。

二是金冠为什么违抗军令,未及时到场?

三是偷袭战术讲得就是快速、隐蔽。几千人用七条船渡河花了四天时间。大金探马但凡不是瞎子,也知道敌人意图了。已经暴露行踪的情况下,为何不取消这次军事行动?

在孙承宗督师这几年,大夏对大金的正面战场虽然遭遇了柳河之败。但毛文龙的东江军还是搞得风生水起,屡次派兵骚扰大金边境。

东江军的打法类似于蒙古的放风筝战术,而且还是在晚上放风筝,每次出动兵力也不多,就三百人左右,难以察觉。

具体来说,就是等到夜深人静时候,东江军派出小股队伍,沿河上岸,对边境小堡进行夜袭。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

如,“毛文龙之三百兵夜间来袭海州甘泉堡南或叶克堡。时堡内无甲之人与之相战,杀四人,敌即退。”

但后来出现一系列乌龙事件,让大夏君臣开始怀疑东江军报来的捷报。

天启三年三月,御史刘重庆弹劾毛文龙,“奈何子女玉帛积百盈千,动为大言,曰将以某日捣奴巢,覆奴穴。”对刘重庆的弹劾,大夏皇帝不予理会。

天启三年十一月,登莱参政谭昌言弹劾毛文龙,指出东江军将剃发的辽民毒哑后,冒充为战俘。

“毛文龙药辽人舌献俘。昌言廉得之,密与解毒汤。旬日舌清,乞命。皆辽人也。言其实编为农。”朝廷依然是不予理会。

天启五年二月,户科给事中沈应时又告了毛文龙一状,说东江军强行截去漕粮三十五万石。“傥无变计而专恃截漕。”朝廷不以为忤。

而开始让朝廷产生怀疑的是毛文龙报上来的满浦、昌城大捷。根据东江军塘报,这次毛文龙派出不到千人的部队,竟然歼灭八旗军二万余人。

“职用兵不满一千,而贼死者二万余者。”

所谓的满浦、昌城捷报传来,大夏满朝哗然,纷纷质疑其真实性。大夏皇帝要求登莱巡抚袁可立去核实东江军战功。

奉旨调查后,袁可立报上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不交一锋致奴死二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然其分兵设奇,举火放炮,使奴东西奔驰,如弄于股掌之上,当优叙以为用谋者之劝。”

而言官们认为袁可立历来只会为毛文龙请功,从未认真核查其功,助长东江军虚报战功之风,上疏弹劾袁可立。虽然皇帝并不认可弹劾袁可立之言,同时还赐与朱提文蟒(一种蟒袍),但袁可立在压力之下还是选择了辞职。

“巡抚佥都御史袁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浦、昌城袭报用敢献功。”

而所谓的满浦、昌城大捷,《满文老档》并无任何记载。考虑到东江军历来战斗力低下,以几百人歼灭二万多八旗军只能是童话故事而已。

“满浦、昌城大捷”不久后,又出现了两次献俘风波,让大夏君臣对毛文龙更加失望。

天启四年九月,毛文龙向兵部献俘了十二人。兵部很重视,联合了三法司,立刻对俘虏进行审问论罪。结果,俘虏中有四名是幼童,四名是妇女。

众人错愕,不知所以。难道,这努尔哈赤兵力紧张到要征用妇女儿童入伍的程度了吗?

“而幼童四名,幼女四妇胆怯孱弱,原非地方作孽之人,不过山居夷民被我师扰获以归者。”

天启五年九月,毛文龙派游击董武周押解女真俘虏,至广鹿岛的时候,突然派人追上来换了5名俘虏。

新任登莱巡抚武之望奏道:“外议啧啧,犹有不敢尽言者。恐解官中有别情。”

兵科给事中杨文岳则奏道:“其忽然解来,忽然换去。人既不同名,姓不一。如此事情,直同儿戏。”

但由于大夏皇帝迁就毛文龙,对这两起离奇的献俘风波并没有深究。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武师的自我修养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重生之武道复苏 渔港春夜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退下,让朕来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生之神级明星 超级神医赘婿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抗战之血肉丛林 三体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崛起美洲1620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如何拯救德意志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重生美好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明末之我若为王 红颜劫:乱世情殇 大晋霸主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