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首页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狂妃很彪悍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晚唐浮生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全文阅读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txt下载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96章 定音一锤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方士子不满朝廷只在北方广设官学,民间士子民怨沸腾,礼部衙堂门口,每日里都有书生学子前往抗议。

这些士子们大都家园渊源,许多人家中长辈都有官身,再加上应天本就处在南边,严格算来,整座应天府的人都可以算作南方人。

京城在南方,朝廷却要在北方广设学堂,招引平民入学。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就连城中的百姓们的不满都被煽动起来了,街头巷尾对朝廷的这项决议议论纷纷。

若说先前北方士子弄出来的动静只有五分,而今的动静,却是有十分了。

“朝廷此议,何其不公缘何我南方士子便参加不得恩科。这朝廷究竟是天下人之朝廷,还是只是他北人的朝廷”已经有情绪激动的书生,说出了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同时,国子监中,一众学子也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

国子监的生源为各州府提学举荐,南北皆有。但因为整体文化氛围的关系,大体上还是以南方人居多。

此时京中大儒,以刘三吾最为德高望重,此时的朝廷翰林官,在一定程度上是兼任着国子监教谕的。刘三吾这几日数次来到国子监讲学,兜售“国富而贫治,民愚则易治”的理论。

“商君曾言: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国为善,奸必多。”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是以广设学堂,乃奢靡不智弱国之举。”

“天下百工百业,恰如城砖垒砌,高低堆叠,各安其分,方为高墙。”

“假使低处之砖皆欲堆于高处,高墙如何垒就空中楼阁,岂能久乎”

“是以妄使百姓皆认字读书,便如欲建空中楼阁,必使百姓不安其分,此取祸之道也。”

“万民安分,则天下自安。”

讲台上,刘三吾老老神在,叙述着自己的道理。讲台下,一众国子监生之中,有许多人都在点头。

刘三吾心中满意,国子监生,可以说是大明读书人之中流砥柱,只要国子监中大多数的学子心向自己,那么基本上,也就代表天下学子和自己站在了一边。

当然,也有学子对刘三吾所言表示了疑惑,如有些学子认为,刘三吾所言与此前周王殿下所教授的“国富论”有所出入。国富论认为,民富则国富,应藏富于民,而不是一昧节俭开支,弄什么“国富而贫治”。

刘三吾则认为藏富于民,并非指的是将国库的钱财用于开启民智。所谓“藏富于民”,指的是国家应致力改善民生,使得百姓“家家户户皆有余粮”,百姓若丰衣足食,即便国库了无余财,天下也是盛世。

而开启民智,靡费甚重,却没有实际上的好处。百姓们渴求家中出读书人,把孩子送到学堂,反而会使得百姓家中劳动力减少,降低了家庭种地做工的产出。

而且即便出身平民的读书人数量多了,可每年能中举做官的人数却仍然只有那些。朝廷花费钱粮兴办官学,培养出了读书人,实际上却只是消耗了朝廷的钱财,培养出了一群高不成低不就的书生而已。

这些人考不上举人进士,又读了书,必定好高骛远,久必生事。消耗了国库的钱粮,抽调了百姓家中的劳动力,只为了做这样的一件事,自是分外不智。

刘三吾是大儒,国子监的学生们即便再有见识,至多也不过只是还没有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而已,刘三吾这般剖析,他们自是无法进一步辩驳,其结果就是认同刘三吾“国富而贫治,民愚则易治”理论的士子越来越多。

到最后,甚至有国子监生对朝廷的这项决议忧心忡忡,准备自发聚集同窗叩阙上书,警醒皇帝的。

自此,南方士子、国子监生这两个京城最大的书生团体,俱都成为了朱标决议的反对者——无论是反对朝廷只给北方人开恩科,不给南方人开;还是反对皇帝准备开启民智,广设学堂的。总之,对于这项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新政策,“民怨”已经是彻底的沸腾了。

这些士子们的躁动,也使得许多本就反对此事的官员们感受到了“民意”的支持,他们更加积极的上书朱标,要求皇帝收回这一项“乱命”。

雪片般的奏疏递入皇城,把负责搬运奏疏的福安等太监累的够呛。

“这些都是朝中诸位大人们,送上来要劝阻朕的”

看着被太监们如流水般搬进谨身殿、几乎没个尽头的奏疏渐渐堆成的小山,朱标似笑非笑。

“禀陛下,是,是……”福安喘着粗气道。这几日,这些官儿如同疯了一般的疯狂上疏,陛下留中不发,他们也毫不气馁。

每日里上疏越来越多,真真是苦了他们这些负责搬抬的太监。平日里只需要搬个一趟,现在竟是要搬个十几二十趟。

福安不年轻了,这几日搬抬这些奏疏,累的腰酸背痛,在心中已不知咒骂了那些个老学究多少回了。

朱标“嗯”了一声,坐在上首随意拿起一本奏疏,这本奏疏,是来自于翰林院的一位翰林的。

上面引经据典,博引众家,驳斥朱标“单在北边开学堂”的做法。同时用“国富则贫治”的理论,申斥朱标开启民智的主张是靡费铺张,最后则是惯常的危言耸听,指出皇帝若是一意孤行,日后必然国将不国……

“呵,冠冕堂皇,却是满纸荒唐……”朱标合上那奏疏在手中掂了掂,这篇“雄文”洋洋洒洒足足有万余字,拿在手中竟是有些压手。

又看了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疏,朱标“呵呵”一笑,道:“既然要朕‘国富则贫治’,每日里上这般厚重的奏疏,着实有些靡费纸墨了。”

“传旨下去,朝廷各部每月所供笔墨纸砚,皆减少五成,以示朝廷上下节俭之意。”

大明官员上奏疏所用的笔墨纸砚,皆是在朝廷公中开支。减少他们这方面的开支用度,足以让他们知道皇帝已经对他们上疏内容的不满。

看过一篇长篇大论,剩下的这么多如山的奏疏,朱标也懒得去看了。对召进殿中的内阁诸辅臣道:“这些奏疏,就劳烦诸卿好生分类了。”

“是和这一般的,便按老规矩将名字记录下来,而后留中便好。”

“是。”一众内阁辅臣,自是遵旨而行。此时朱标的内阁,以直臣道同、罗复仁为首,这些人是陪着朱标许多年的亲信,自是不会心向刘三吾那些翰林。

在登基后,朱标又遴选了几名有才能的年轻人入阁,分别原海事司主事杨士奇、原税务司尚书颜希哲。这两人一人是周王朱肃的爱徒,另一人则是自我定位为孤臣的人物,自然也不会和刘三吾等人沆瀣一气。

四人在政治立场上,都是站在了朱标的一边,认为推动北方兴建官学学堂,从而缓步开启民智,是大明走向更加富强的必由之路。因此看到这些如山一般的反对奏疏,几人面上都有着担忧的神色。道同道:“陛下,而今反对一派已是成了气候。”

“若是强推此事,只怕困难重重……是否先暂时搁置此事,更加稳妥些”

颜希哲也道:“陛下,而今刘三吾等拉拢官员、士子,声势一时无两。”

“而今士林民间之风向,尽在对方掌握。若是继续听之任之,于陛下之大计,实在大为不利。”

“陛下若能允准,臣可出面为陛下拉拢支持大政之人,与刘三吾等人分庭抗礼……待时机成熟,陛下所谋之大事自然便可水到渠成。”

“呵呵,两位爱卿拳拳之心,朕是知道的。”朱标却是摆了摆手,拒绝了两人的提议。随后目光转冷,道:

“大兴教化,培养人才,收拾人心……多好的事啊,可偏偏有人,算的却不是这笔账。”

“这些人说的冠冕堂皇,然而,当真是为了我大明吗”

“不过是因为事情牵涉南北,牵涉到他们这些读书人高高在上的地位……而今大明伟业不过将将起步,四方还未彻底同化为我华夏之土,有些人,却已经起了门户地域之见,沽名钓誉之心。”

“朕和父皇,都未曾玩弄过什么帝王平衡之道,我等要的,是华夏万众一心,是大家伙一起联合起来,振兴中华。而他们,却在想方设法的分化拉拢、搞分裂,闹党争。”

“且让他们蹦跶去吧。蹦跶的够高了,朕才能知道该把哪些阻碍我华夏进步的人挑选出来……”

内阁诸臣,早猜到朱标要他们将上书的大臣名字记下,是想着秋后算账。然而此时,才算得到了朱标的准信,不由得心里一寒。

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的新皇帝,竟然是想憋上一波大的!

“可……陛下,滔滔民怨,确是不可不防啊。”杨士奇忧虑道。

“刘三吾得士林之望,即便陛下降下雷霆手段,只怕,已经被其挑唆起来的士子官员,也要更加心怀怨怼。”

“开启民智,非是一张旨意,便能做成的事。若是士林上下皆不支持此举,恕臣直言,即便强自推动,也必是虎头蛇尾。”

“陛下,我等还是应当想方法反制……”

“嗯。”朱标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杨卿你可有计策”

“陛下,臣以为,可召周王殿下回京。”杨士奇开口道。“刘三吾为士林之望,然则周王殿下及宋师,方为我大明新学之泰山北斗。”

“只要周王殿下在此,那么,士林士子自不会受刘三吾等人煽动,大政可成。”

“远水解不了近渴,周王殿下伴驾太上皇,远在西安,只怕等周王殿下回京,士子们已掀起动乱了。”罗复仁则是忧心忡忡的道。

“呵呵。”面对满是忧虑的臣子们,朱标却仍是笑得和煦,“无妨,五弟虽不在京,但朕却仍有定音一锤。”

“只待他们发动总攻,便可……”

话还没说完,那边厢,才刚离开了大殿的福安竟是急匆匆的又进来了。满脸慌张的滑跪在朱标面前道:“陛下,陛下,不好了!”

“何事”朱标挑了挑眉。

“宫城外……有数十名官员并数百学子,正在宫门口跪谏。”

“说是……说是要陛下收回乱国之恶政!”

福安脸色苍白。

内阁诸人脸色一变,不由自主的看向朱标。

朱标却是笑了,道:“这是要将朕打为昏君了啊”

“呵呵,朕做太子的那些年,与人为善,却是被人觉得好欺了。”

“陛下乃千古仁君,万勿做此之想。”几个内阁阁臣匆忙劝道。

“无妨。”朱标摆了摆手。“所谓仁君,也当有雷霆手段。”

“想是朕规定的时间将至,教这些人终究乱了手脚。”朱标站起身来,道:“诸位,且随朕一起去看看好了。”

“看看他们,准备如何‘劝诫’于朕。”

说着,饶有兴致的离开了御案。杨士奇等人对视一眼,跟着朱标走了出去。

清算的时候到了……现在的局势,对于陛下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不利。

却不知,陛下准备用出什么样的手段,扭转民意乾坤。

杨士奇心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镇妖博物馆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倚天神雕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辣妈攻略 武师的自我修养 都市极乐后后宫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过去震八方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锦衣镇山河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穿越大明朱雄英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穿越梁山成霸业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txt下载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最新章节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