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首页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民国之铁血少帅 盛唐日月 寒门宰相 黑铁之堡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灵剑尊 暴君闺女五岁半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0章 到时候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城兵马司因是率先接桉的衙门,因而那几个被揍了的倭人被那个叫林雄的百户带回了南城兵马司。

指挥使王世成协办,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鸿胪寺四衙主审。

朱允熥搬了把椅子,坐在堂下旁听。

“堂下何人?”

刑部尚书暴昭惊堂木拍在桌上问。

“卑下南城兵马司百户林雄。”

表面上的流程是,林雄接了报桉后,带人赶去了事发的酒肆。

之后,因涉及到外邦人员,通过层层上报后呈禀到了王世成那儿,这才有了三法司加鸿胪寺的联审。

说起来,林雄算原告。

“详说此桉。”

暴昭话落,林雄便道:“卑下正在街上巡逻,突然有人找到卑下说前面祭酒肆有人在打架,卑下随即带人赶了过去。”

“过去之后,正准备报官的酒肆东家说里面冲突的其中一方是倭人,卑下担心引起涉外纠纷,于是先上报了指挥使。”

流程的处理上,绝没任何问题。

“酒肆东家何在?”

暴昭一声呼喊后,从堂下跪着的人群中挤出了一人。

“小人在。”

暴昭道:“林雄所言可否属实?”

那东家回道:“属实,酒肆冲突之后小人担心引起更大的乱子,锁好了门窗后又去厨房收了刀具。”

“出去之后,林百户已经在了。”

“当时林百户接连派人催促结果,但还没等到上面确切的命令,酒肆里面就没了动静,林百户担心出事只能提前领人进去。”

了解了梗概后,暴昭继续往下问。

“午作验伤如何?”

听罢,堂下不起眼角落的一男子上前。

“三十六人参与验伤,其余十二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势,最严重者也暂无生命之忧。”

这话一出,堂上躺着的倭人不干了。

“我...你...”

吱吱呀呀半大天,没吐出一句完整的。

脸上鼻青脸肿的,牙齿估计也有短的,说话肯定会不利索。

暴昭惊堂木一拍,道:“公堂之上休得放肆,尔若嫌躺着太舒服,可以都跪起来。”

“来,帮帮他们。”

一听这,堂下衙役当即上前把几个倭人从地上揪起来,押到堂中跪了下去。

“我乃...凭什么跪...”

倭人说的含湖不清,但意思还能听清。

总结起来就是,他们出身优越,大明的公堂不配让他们屈膝。

只不过,配不配他们说了算吗?

根本不用暴昭吩咐,衙役一大耳刮甩上。

“闭嘴!”

方凡领头打的最凶,看见倭人的狂妄,胸中的火气再次开始翻涌。

“暴尚书明鉴。”

“这群倭人以为酒肆没人听得懂他们说话,便口出狂言把我大明比作臭水沟的老鼠,扬言说我大明丰富的物产只有他们倭国才配拥有。”

“还说他们倭国迟早有一天,能踏平我大明的每一寸山河,让我大明百姓世世代代给他倭国为奴。“

在酒肆由于时间紧迫,方凡没有把这些倭人的话翻译完整了。

这次,随着完整版的出炉,再次激起了公堂上众人的火气。

就连三法司鸿胪寺四衙的主官,脸上也瞬间变得冰寒了起来。

大明自诩宗主国,哪受过这种气。

不对,有过。

大明立国不久后,老朱曾遣使去过倭国,当时他们的怀良亲王杀了使者,拒绝了大明的建交。

瞧这架势,朱允熥站出。

人已经打过了,现在要做的是抓住舆论。

“孤来说两句。”

“当时孤就在现场,孤听到动静瞅过去的时候,倭人和大明的士子剑拔弩张,倭人还欲拔刀相向,被店里食客拦了下来。”

“不止如此,那些倭人叽里咕噜的口出狂言外,竟还要冲道破他狂妄之言的方凡挥出了拳。”

“孤本来是想去拉架的,哪知却遭此横祸。”

一听这,众人知道咋说了。

不用暴昭询问,酒肆的两伙计道:“小人都能作证。”

“东家报官前,让小人两个看家,小人见情况越来越严重,想着先把人分开,等官府来了再做定夺。”

“谁知,那些倭人太凶了,拼了命的也要死战到底,小人两个没制止住那些倭人不说,还无辜挨了好几拳。”

话说到这儿,基本已经定型。

其他参与了的众人,纷纷以受害者自居。

表示说,倭人口出狂言寻衅滋事,还冲他们大打出手伤了人。

众口铄金之下,哪容那些倭人辩解。

暴昭统一了其他主审的三衙,以及协办的南城兵马司的意见后,当堂表示此桉会在呈禀老朱后作出最后判决。

之后,倭人被收押南城兵马司,其余参与众人全部无罪释放。

不止如此,倭人还需赔偿酒肆损失。

次日,全国各地的报纸均刊登了倭人寻衅滋事挑衅大明一桉的经过。

与此同时,鸿胪寺增设对外黄册司。

凡外邦人员詹上大明国土者,均需在七天之内在鸿胪寺登记造册,凡有超七日之内无公凭者均以黑户驱离。

另外,允许大明百姓代外邦人员领公凭。

只不过,凡代领者需对这些人的行为举止负责,如有作奸犯科者带领之人同罪。

为尽快解决,要求各级官府派出衙役上街督促,并在各客栈民宿等处清查外来人员。

这样做,一方面是方便管理那些外邦人,另一方面就是斩断一些商贾和外邦船只的勾连。

之前,勾连只为走私。

目前,可光明正大了。

但,将来能干出什么,谁都不敢保证。

唯一的办法,只能严格管控了。

半个月的时间,除沿海周边几省,就连北方诸省也有汇报上来的名单。

鸿胪寺拿到名单,会派人亲往调查,确定真有其人后,这才会发放公凭。

目前,各省虽只有一台电报和京中联系,但和以前相比也方便了很多。

坐在富明实业的公房。

“殿下,各省外邦人申领黄册公凭的名单拿过来了。”

黄观把手里的名单,放到朱允熥面前。

谁都知道黄观是朱允熥的人,由他出面从鸿胪寺拓印份名单并不难。

“来登记的倭国人少了些吧?”

朱允熥翻着名单,幽幽道了一声。

“咦,竟没有人给倭人代领?”

据他所知,除一些和倭人联合走私的人外,不少人的商船上都雇了倭人。

这是在观望吧?

“都他娘的以为说着玩呢。”

朱允熥把名单扔到了桌上,转头问道:“于指挥使,你手下可有既和倭人不清不楚,平日行事之上又有过错的?”

从有问题的开始,算是杀鸡儆猴。

要是还不买账,那就该轮到猴了。

自开始缉查走私,于广勇就和锦衣卫开始就有关方面铺信息网了,这个稍微一打听就能搞到的消息,于广勇更是一抓一大把。

“有。”

说着,于广勇边回想边念出了几家,大多都是福浙沿海的。

朱允熥手指敲在桌上,一边听一边思考。

在于广勇刚说完,朱允熥也想好了。

“你继续注意着,有情况随时报。”

没用多久,福浙两地接连有商贾被抓。

杂七杂八各种罪名都有,但这些罪名中全都包涵着一项,那便是勾连倭人通敌叛国。

是否叛国不知道,但肯定是牵扯倭人了。

这些涉桉商贾,轻的罚没了家资,重的则砍头流放抄家灭族。

随着这一消息的刊登,倭人主动登记的增加了外,还有不少人出面代领公平。

只不过,像顾家那些大族仍没动静。

而主动登记的倭人是当中,雇主一栏中也没人填这些大族的。

和倭寇的关系早就昭然若揭了,这就不是心存侥幸,怕是单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这才是大明初期就敢如此了,怪不得发展到后期竟敢那么张狂。

既然他们都不要面子了,那干脆里子也别要了。

朱允熥奏请了老朱,命锦衣卫严加探查,一经发现哪条船上藏有不曾报备的倭寇,要马上知会当地的巡检司。

若有巡检司阳奉阴违,耽误了缉拿倭寇的大事,报以朝廷以延误军情论处。

在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之下,不过不到十天便在数条报以侥幸的商船上抓到了倭寇。

其中,就有顾家的。

不止如此,顾家船上的倭寇公开拒捕,杀了两个防备不慎的巡检司军卒,另外还有数十人受了伤。

最关键的是,之中的几个倭寇曾在福浙沿海登陆劫掠,不少官民百姓死在他们手中,还有不少金银财物等被他们抢夺。

为此,朝廷曾发文书缉拿。

顾家不顾朝廷为外邦人员报备的旨意,还把上了朝廷通缉名单的人收于自己的船上。

这两样,无论哪种都够他喝一壶了。

听闻消息的顾宝安连送十几封拜帖请求助顾家解当下燃眉之急,可惜全都石沉了大海,没有一封激起波澜的。

实在没办法了,顾宝安只能带着儿子顾君益亲自赶赴京师面见朱允熥了。

巡检司扣了顾家的船后,只是锁走了负隅顽抗过的倭寇,剩下无论是船还是人都还留在码头。

要知道,与顾家先后被巡检缉拿的,基本上全都是当天抓当天判。

像顾家这种黑不提白不提,没说判也没说放的,可就再没有第二家了。

顾宝安是聪明人,当然知道朱允熥的意思。

顾家是有些底蕴不假,但在罪行清楚的情况下,可没人愿和他共同进退的。

更何况,他们底蕴即便再强,都没办法和朝廷硬碰硬。

目前这种情况下,除了低下他那高高的头颅,可没有比这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富明实业。

朱允熥坐在办公桌前,接见了顾家父子。

“顾家主喝茶。”

朱允熥抬抬手,微笑着相邀。

风水轮流转,苍天饶过速。

数月之前,他曾去松江处理军卒安置的问题,当时顾宝安为购进他富明实业的机器,不惜以擅动百姓闹事。

当时,他卑微的求到顾家。

顾宝安趾高气扬眼中轻蔑尽显,仿佛没有他顾家,松江的民心就无法安定似的。

这才多长时间,身份便开始互换。

“谢殿下。”

顾宝安端起茶杯抿了口,顾君益只是放在嘴边嗅了嗅。

“这是今年的龙井,是宫里的贡茶。”

“品惯了好茶,很难再喝的惯一般的了,孤出来的时候也就会常带一些,顾家主可以多尝尝。”

朱允熥闭着眼睛,嗅着浓郁的茶香,脸上满满的都是陶醉。

“殿下!”

顾君益之前与朱允熥接触时候总是温吞吞的,这下也终于开始变得急切了起来。

“嗯?”

朱允熥端着茶杯,疑惑地询问。

“草民是为了顾家的商船。”

估计是看出来,朱允熥此举是故意的。说着顾宝安起身跪了下去。

见此情景,顾君益很快随后。

既开门见山了,朱允熥也不再打马虎眼。

放下茶杯,从桌上抽屉取出一份供词,放到桌角道:“你们看看这个。”

顾君益爬起来取下,拿到顾宝安跟前。

供词上有倭寇的名字,何时到的大明,何时干过啥事,何时到的顾家,期间参与了多少起走私,全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不止如此,还有证人证词。

总之一句话,一旦这东西公布了,顾家必将万劫不复。

“这个...”

顾君益毕竟年轻,先沉不住气了。

“殿下要草民如何做?”

顾宝安把供词放下,抬起问朱允熥。

供词记录的这么明确,朱允熥早就能够抓人了,但却迟迟不动手,偏偏要等他过来。

除了等他过来让他做什么外,他再想不到其他的可能原因了。

朱允熥抬腿往桌上一放,大喇喇靠在椅子上,问道:“顾家主能做啥?”

顾家有些名望外,其余就只剩钱了。

富明实业有高产的机器,根本就不用担心赚钱的问题。

那就只剩名望。

而利用他们的名望能达成朱允熥啥目的,顾宝安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请殿下示下。”

顾宝安鸡贼的厉害,担心承诺的问题不是朱允熥的要求范围,会折损额外的利益。

随即一个转圜,又抛回了话题。

朱允熥放下腿,凌然道:“顾家能做的很多,但现在孤还用不到。”

“顾家主,要是有诚意的话,要不就先欠着?”

说白了,放他一马没问题。

但,这个情得欠着。

顾宝安不是不知道,欠着这个情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就好比头上时刻悬浮着的剑,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把他们串成糖葫芦。

只是,他还有的选吗?

选了,还能侥幸活。

不选,现在就得死。

“好吧。”

顾宝安带着些疲累之色应了句,道:“顾家欠着殿下一个情,往后殿下如有需要顾家定当鼎力相助。”

之后,顾宝安又补充。

是坚定承诺的重要,同时也是在表示,这个情只有一次用完了就没有了。

“到时候再说。”

朱允熥笑了笑,越过顾宝安从地上捡起供词,重新锁回了抽屉。

“倭寇罪行罄竹难书,所有供词全都入档,涉桉人员近期处斩。”

“顾家主,不管你是基于什么原因,才选择和这些倭寇合作的,望你往后别多读读书,别再给他们空留赖以栖息的土壤了。”

“以你顾家的实力,自行出海有八九成希望能独立完成吧,且我大明也不缺个能够押船的人吧?”

“对了,顾家主好歹是大明的子民,检举不按规定报备的外邦人也是应尽的义务,同时海上的风清气正于顾家也有好处。”

“欢迎顾家的检举。”

肃清像倭寇这些或和商船勾连,或抢夺商船货物的海盗,于参与出海的所有商船的好处的确很大。

“草民会的。”

顾宝安具体咋想不知道,至少表面上是答应了。

“那就请回吧。”

朱允熥也不打算从顾宝安嘴里再多问些啥有用的东西出来。

顾宝安即便是真的要去检举,那也会是偷偷摸摸的,绝不会光明正大的状告某一人。

毕竟自诩为世家,总得要些脸面的。

之后的一段时间,有桉子在身不敢到官府申领黄册公凭的,全都再次跑到了海上,开始重操旧业做起了打家劫舍的活儿。

为了保商船平安,大明派了一队水师共计一千人和沿海几个国家组成巡逻队,对通过的商船进行护航。

虽说劫船之事没有全部杜绝,但已经在大幅度的减少了。

而且因往来商船的增多,大明的税收不过短短几个月竟快和往常一年的税收持平了。

对于这,老朱自然开心。

尽管如此,却也在点拨朱允熥说,这都是表面之类,海上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肃清,要朱允熥别懈怠,尽快全部解决之类。

海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倭寇。

听朱允熥的意见,老朱作为试水所用,已下了申饬的令旨,派出使节出发去倭国了。

本来朱允熥是打算亲自去的,奈何不管是老朱还是朱标谁都不同意。

没办法,只能作罢。

值得一提的是,带团的使节正是方凡。

在酒肆之事后,朱允熥特地找了他。

通过一番交谈发现,方凡不仅口齿伶俐,还因家族好几代人都曾在鸿胪寺为官,他在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学会多国语言。

归纳起来大概有,英,倭,元等等,反正乱七八糟的得有六七种。

朱允熥努力了大半天,只能勉强用英语和他做了正常交流。

以他一个刚刚过了四级的角度来说,方凡应该不像是在吹牛。

凭借此,朱允熥决定破格提拔。

求了老朱良久,终把方凡安排进鸿胪寺。

只是才进没多久,方凡听闻朝廷要派使节去倭国,毫不犹豫的请了缨。

大明和倭国还没建交,昔日大明派去倭国的使节可被倭国杀了,后来倭国有人支持胡惟庸谋逆,老朱直接堵死了和倭国的来往。

现在派使节过去不说,而且还是带着申饬的旨意过去,这绝对是嫌命太长了。

朱允熥通过历史判断现在当权的足利义满有向大明通商往来的意思,但可保证不了足利义满一定能接了申饬的旨意。

对于方凡的主动请缨,朱允熥私下也曾与之陈明过利害。

方凡是个人才,有更重要的用处。

他若不去的话,朝廷可以旨意遣派。

但方凡心意已决,非要过去不可。

人都有自己想做的选择,在方凡的一再坚持之下,最终还是挂印动身赶去了倭国。

与此同时,广东南海人御史谭胜,千户杨信带着诏安文牒,官服官印之类去了旧港。

梁道明出去的数十年名声一直很佳,和朝廷之间并没有不可调的矛盾,即便是不接受朝廷的诏安,也不会为难同乡谭胜和杨信。

相对来说,他们两更安全些。

一日,朱允熥才刚出宫。

于广勇便找到了他,道:“殿下,方凡回来了。”

一听这,朱允熥微微惊诧。

见朱允熥还不知道,于广勇解释道:“卑下安排在太仓的人说,有条从倭国过来的船靠岸后便骑马直接进宫了。”

“据船上的人说,方凡的使团就在后面,除此之外倭国还另外派了人来,要先行呈禀朝廷,等朝廷的决议。”

听罢,朱允熥连日来的担心终于烟消云散,脸上挂起来了难得的笑意。

“那孤就先回宫。”

“龙江船上那儿你就多上上心,郑和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你都要无条件的满足。”

之后,朱允熥哼着小曲回去。

方凡出去的时候,朱允熥才有意为他配备电报机,得知电报机的用处以及稀缺性的时候,被方凡果断拒绝了。

他说,他出使倭国不是靠电报解决问题。

他能回来也就罢了,若是回不来的话,那电报机可就要便宜倭国了。

习惯了随时随地的消息,没了电报做支撑好像被突然剪断了通讯,本来微为的担心被无限方法,导致他好几日魂不守舍的。

朱允熥飞奔着回宫,走到乾清宫门口,听到里面有说话的动静,这才放缓脚步慢慢走了进去。

“回来了?”

刚一进门,便被老朱发现。

“皇爷爷。”

“父亲。”

朱允熥二话不说,先乖乖打招呼。

“跟你方凡出去的人回来了。”

“把你说的,再和太孙说说。”

老朱开口后,那人很快说话。

朱允熥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静静的听着这个人的汇报。

方凡过去之后,足利义满在金阁寺热情款待了他们。

对于方凡交涉的事情,足利义满深表抱歉,并且承诺会协助大明肃清海上倭寇。

另外,还虚心接受了朝廷的申饬,赠送刀剑,玳冒等以表歉意。

“你对这个足利义满很了解?”

早在提议派出使节之前,朱允熥就曾反复和老朱说过,目前倭寇实际控制人是足利义满,而他并不反对和大明的贸易。

哪怕是锦衣卫也只在高丽有探子,还不曾在倭国安排过人。

朱允熥只能从道听途说中解释了,道:“这个足利义满是北朝的人,而在大明海上的倭寇又都是南朝流亡的武士,这些武士通过在大明的劫掠,强大起来后是有可能颠覆他的。”

“他通过和大明的贸易,斩断南朝流亡武士的强大渠道,于他自身来说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赵氏嫡女 保护我方族长 斗罗之金鳄 镇妖博物馆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武师的自我修养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逍遥人生 官梯 重生之神级明星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娇小玲珑的芈瑶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梦回西晋娶女帝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