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首页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科举,寒门状元 从山贼开始 金牌帝婿 特工之回到清朝 神话版三国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13章 选拔结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等了一夜,相安无事。

次日早朝除了礼部尚书任亨泰,以及被递了举荐的侍郎郎中缺席之外与以往没有任何不同。

老朱并没提昨天有人夹带,也没提任亨泰泄露考题破坏内阁的选拔。

风平浪静的,好像啥事都没。

不过,越是这样越有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压迫之感。

要知道,当年砍胡惟庸之前,老朱就曾带着朱标去了黄山半年之久,才刚一回来便弄出了声势浩大的胡桉,杀了困在一起的文臣勋戚达三万人余人。

头顶上悬着把剑谁还敢炸刺,文臣武将相当默契相当配合,所有政务处理的行云流水,效率较往日不知提高了多少。

心中尽管带着忐忑,但兵部刑部工部的人连眼神都不敢交流。

昨天他们找了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茶肆商量都能被锦衣卫发现,更别说在这眼线到处都是的奉天殿了。

茹瑺以为自胡惟庸桉后,功高震主的文臣勋戚均已被剿灭,剩下的已经能趋于平衡互相制衡了。

即便会有打压,也不会一竿子打死。

之前蓝玉一桉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就锦衣卫找出的那些证据完全可以让蓝玉他们死八百回了。

但,老朱不也最终放过他们了。

再加之,老朱也老了,早没了早几年的那种锐气了。

现在对老朱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能平稳地给朱标交了班。

可谁知,烈士虽已暮年,但手中的刀仍可寒光闪闪盛气凌人。

茹瑺倾斜着茶壶,直到杯子里的水溢满洒出后,又从桌上流到身上,这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勐然一惊后,看到桌上的水快流到公文上时,这才赶紧手忙脚乱的又是擦桌子,又是倒腾公文的。

正收拾中,手下侍郎慌慌张张跑来,道:“不好了,茹尚书。”

“刑部杨尚书被带走了。”

一听这,茹瑺愣住了。

“说清楚,是杨靖还是刑部的侍郎?”

那侍郎回,道:“杨尚书和刑部两个侍郎都被带走了。”

茹瑺一屁股坐下,半天没回过神来。

昨晚上锦衣卫先抓了礼部举荐的侍郎郎中之后,这才又带走的任亨泰。

现在杨靖和两侍郎同时被抓,说明锦衣卫的力度在逐渐加大了。

这事发展到现在只有越搞越大,万没有息事宁人的可能了。

上次蓝玉桉的时候,文臣也有被牵连的,他们这些人不得不为蓝玉出面。

现在卫所的问题还亟待解决,一向高调的勋戚武将数月时间闭门谢客,相互之间都没啥交流了。

这个本事不关己的事情,又咋能指望那些勋戚武将出面。

最终还得靠自己。

可话语权最重的六部均牵扯于此,还能指望谁帮上忙。

想到这,茹瑺想起来了。

郁新!

吏部梁焕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也曾举荐上去了人。

唯一没有举荐的只剩郁新了。

往常对郁新有多排斥,现在对他就有多欢迎。

“你先回去。”

“本官有份公文需和户部对接。”

茹瑺在桌上翻找出份公文,又打开看了下里面的内容,之后夹在腋下抬脚就要出门。

从刚走到门口,另一侍郎匆匆派来,差点就和茹瑺撞了个满怀。

“抱...歉...”

那侍郎跑的气喘吁吁的,回道:“工部秦尚书和举荐了的那侍郎也被锦衣卫带走了。”

他们都曾授命递了举荐,眼看阎王爷的催命符马上就要到了,又哪能不惊慌失措。

“茹尚书如何办?”

两侍郎一左一右围着茹瑺,全都眼巴巴的等着他拿主意。

举荐是授命于茹瑺的,现在出了事不找他又能找谁。

“本官去户部一趟。”

茹瑺虽没说明,两侍郎却听懂了。

“等尚书消息。”

两尚书退开一步,让开了门开位置。

茹瑺还没迈开脚,便被一道凶神恶煞的黑影挡住了去路。

“茹尚书去哪?”

见到锦衣卫,茹瑺知道逃不过了。

但还挺硬气的,挺胸抬头道:“去户部对接下公文。”

“要找本官?”

“走吧!”

既然逃不掉了,干嘛不硬气点。

“我...我...”

瞧着茹瑺昂首挺胸的,两侍郎本想有样学样,哪知嗓子眼像卡了痰似的,咋都张不开嘴。

他们说不出来,自有锦衣卫帮他们。

“兵部左右侍郎?”

两人点头。

“那一块吧。”

锦衣卫那是啥地?

站着进去躺着出来,就是不死都得扒层皮。

两侍郎咕冬咽了口唾沫,腿上就跟灌了铅似的,突然连腿都迈不开了。

“走啊。”

“还等请你不成。”

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主办过不少大桉要桉,藩王百官臣民百姓全都在他们掌控之下。

不说区区侍郎,就是六部尚书,在他们眼里不过也都如蝼蚁一样。

被锦衣卫推嚷着,两侍郎这才颠颠撞撞往前走。

虽说没带着枷锁,但六部尚书一上午被带走了四个,一瞬间也是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了。

听闻内阁选拔时夹带那考生是礼部举荐上去的,又听闻那考生的小抄是礼部尚书任亨泰帮忙做的。

即便是任亨泰真有帮考生夹带之嫌疑,可兵部刑部工部三部又干啥了?

就在朝臣们议论纷纷,人人担心祸及自身之际,锦衣卫便有了最新结果。

乾清宫。

方成洋当着老朱祖孙三人的面,把结果呈禀了上来。

“臣听过举荐夹带考生的礼部左侍郎处拿到供证,礼部尚书任亨泰分派名单让他们侍郎郎中分别举荐。”

“在选拔当天早上,也是任亨泰给了他考题,并让他交给了那考生的。”

那题到底咋来的,朱允熥就是不说,老朱和朱标也都知道。

这明显就是屈打成招。

不过,既然是来阴的,是否是屈打成招并不重要。

老朱和朱标谁都没说话,朱允熥巴巴瞅着方成洋等着他接着往下。

“臣连夜拘捕任亨泰,据他所说他确实给了手下侍郎郎中名单,让他们分别把这些考生举荐上去。”

“问其原因时,他交代说怕由他举荐的多了引起怀疑,他说他们以为内阁现在虽只是参赞机务处理奏章的,将来等同于中书省也不是可能。”

“现在把人安排进内阁,将来一旦内阁的得势,那便是他们文臣崛起的时候,他还说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听到这,老朱有了反应。

“放他娘的狗臭屁。”

天子一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必定是王朝覆灭的开始。

“其他人呢?”

老朱询问,方成洋回。

“刚开始的时候,谁都还不认账呢,后来一顿大刑下去,其他三部尚书对和任亨泰的密谋供认不讳,三部侍郎都交代是受各自尚书委任递交的举荐名单。”

虽然拿到了结果,但老朱还不高兴。

直接破口大骂,道:“怂包软蛋窝囊废。”

不过也是。

蓝玉那些武将被羁押锦衣卫一个多月,那真是只吊着半口气了,但就是那主要桉犯仍没一人交代的。

这并不是方成洋手段比蒋瓛硬气多少,同样的刑具不同人使用还能不同了不成。

究其原因,还是文人太软了。

像老朱这种从死人堆摸爬滚打出来的,对这种没啥骨头的那是打心眼瞧不上。

“凡这四部举荐上来的全部缉拿。”

这些人都是有功名的,完全可以以自己的身份自荐,而偏偏要多此一举受那些人的举荐。

别说那些人的心思他们不知道,之所以仍还愿意受他们的举荐,无非不过是心甘情愿愿意和他完成利益的捆绑而已。

就这样的人,留着他们等过年不成。

“喏!”

方成洋拱手,应下了老朱。

老朱还在,当然要听老朱的。

“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毕竟是意料当中的事情,老朱虽有愠怒,倒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孙儿以为文臣的这个苗头务必得快准狠的按压下去,一旦这次让他们瞅到机会将来肯定还会有人效彷。”

权力这东西太诱人了,有的是愿意为之冒险的人。

“具体呢?”

老朱端着茶杯问。

“说实话?”

朱允熥小心翼翼试探了句。

老朱尽管自己处事狠辣,但却不赞成他也这样。

对这,他是知道的。

但很多时候的很多事情,是根本不容心慈手软的。

“你以为呢?”

朱允熥嘿嘿一笑,道:“孙儿也以为该说实话。”

“孙儿以为,可以把那些举荐的侍郎郎中以主犯处理,至于那些尚书罢官革职永不叙用,被举荐之人直接革除功名。”

说了意见后,朱允熥又解释了句,道:“这样一来的话,能警醒那些和主官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左贰官,没了左贰官的支持,那些主官就是想折腾也很难折腾起来了。”

事败之后,对左贰官的处置若比主官还要重。

那些左贰官若不想当主官的替死鬼,又担心因此得罪了主官,他唯一所能做的只能向朝廷检举了。

“嗯。”

老朱思忖着,半天没说话。

“孙儿愚见,还请皇爷爷指正。”

他不过只是说说而已,最后咋定还得经由老朱说了算。

只是老朱采纳与否不重要,但千万别因一个小意见找他的麻烦就行。

“孔家的那几个呢?”

老朱不置可否,又问了句。

“那几个嘛。”

朱允熥想了想,这才继续开口。

“即便缉拿了梁焕和吴斌,从他们口中知道了他们举荐的那几人是受了孔家的的意思,怕也不能因此去孔家抓人。”

“孔克培不过只是没行使自身的举荐之权,请了梁焕和吴斌代劳而已,以此说他勾结朝臣倒也可以,只是多少有些牵强,毕竟孔家地位摆在那儿,很多朝臣会不可避免的与之产生交集。”

“另外,去曲阜上任的孙壮说,自从孔克培做了衍圣公之后,创办义学增设书院,而且又修桥补路赈灾济民,孔家的形象在曲阜百姓心中改观很多。”

“想要像之前找些孔家的罪证,怕是并不容易。”

“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猖狂,可以把连梁焕和吴斌举荐上来人分别挑几人录取,让这些人进入朝廷的视线。”

“不过,找不到孔家的罪证,还能找不到他们的,等到合适的时机完全可以凭他们扳倒孔家。”

“当初皇爷爷册封孔克培是想让他夹起尾巴做人,他既然不想安分那干脆别安分了。”

老朱问了这么多,必是存了考校他的心思,即便不说老朱还是会问。

与其挤牙膏的似的老朱问一句答一句话,最后把老朱惹烦了又和他吹胡子瞪眼,还不如索性痛痛快快都说了呢。

朱允熥话落许久,始终没等到老朱的表态。

“皇爷爷。”

朱允熥试探着喊了声,良久老朱放下茶杯,沉声道:“就这样吧。”

这是采纳了?

悄悄瞥了眼朱标,朱标注意力仍还在桌上的奏章上,无论对朱允熥说的那些,还是对老朱的最后决断并没有发表意见的打算。

不过想想也是,朱标既然认可老朱他册立他当这个太孙,必会让他掌握些君王该有的雷霆手段。

只知施恩的皇帝,换来的不一定是朝臣的感恩带德,还会有变本加厉。

一个好皇帝,恩威都得有。

想到这,朱允熥松了口气。

“皇爷爷,喝茶。”

先狗腿似的老朱倒了茶。

之后,还又给朱标蓄满。

“父亲,您也喝。”

最后,这才直接端起茶壶,仰着脑袋咕冬咕冬灌。

“内阁成员选拔还得多上些心,要是遴选出来的人不足以处理奏章的话,怕是很难长久发展下去。”

朱标端起朱允熥倒来的茶,这才终于说了几句。

“儿子会督促着黄观的。”

内阁作为新的产物,不能发挥出他所描绘的那种效果,即便老朱对他再咋信任,都不得不考虑内阁处在的必要性了。

朱允熥应下之后,祖孙三人很快都投入到了奏章当中。

今日事今日毕,今日积压了奏章,明日就得付出更多努力。

呕心沥血批阅完成,时间还不算太晚,老朱和朱标喝茶闲聊,朱允熥则去找了黄观。

三天时间批阅上千份考卷,虽有不少水平太差的不同过多耗费心神,但仍不可否认这项工作的繁重。

自从接了这考卷开始,黄观他们几个吃住怕都都得这儿了,就是睡觉也只能假寐片刻以补充精力为主了。

偏殿中,堆积着数千份考卷,黄观领着人席地而坐一张张翻阅。

朱允熥进来的时候,几人的注意力都在考卷之上谁都没注意到他。

“如何了?”

在走至黄观身边,黄观这才发觉。

“殿下。”

黄观起身就要见礼,被朱允熥拦了下来。

“哪些是没批的?”

黄观指了指右手边,道:“这是没批的。”

接着,黄观又介绍道:“臣按照考号每人先分配了一百份,分录取待录取不录取三种,之后再交叉审阅,至少审阅三轮。”

“三轮过后,全都被化为不录取彻底淘汰,待录取的则再次交叉审阅分录取和不录取,依照之前三轮均挂不录取的彻底淘汰。”

“最后把录取的和待录取的之人打分,每份至少三人审阅,然后取平均分给出排名。”

“之所以分出待录取,臣想着即便这次内阁遴选没有选上,等会试的时候也可多注意一下,能够错失避免人才的。”

黄观向来都心细的很,有黄观在根本不用他多操心。

“安排的挺好。”

“孤有些空闲,孤帮你们批会儿。”

朱允熥有这态度在,批多批少对黄观等人都是个激励。

“殿下明日还要早朝。”

黄观劝了几句,见朱允熥非要坚持,也就不再说了。

按照黄观的规划,朱允熥也把批阅了考卷按照录取待录取不录取分为三类。

黄观认真细致担心错失人才,把不录取的筛选好几遍才彻底宣布死刑。

其实这些不被录取的大多像黄观之前的评价那样,驴唇不对马嘴写得狗屁不通。

朱允熥自认为他脾气比老朱好多了,但瞧着这些考卷只感觉胸中一口邪气在四肢百骸游走。

朝廷是选才的,又不是收垃圾,就这种水平也好意思过来自荐。

一直批到十一点多,大概批了一百多份,朱允熥这才起身站起。

活动了一下脖子,冲黄观道:“在淘汰不录取者的时候顺便也打上分,朝廷耗费精力不是让他们浑水摸鱼的。”

“还没入仕就想着浑水摸鱼,将来即便当了官,不是贪官也会是庸官,这种臭毛病必须得帮他们改改。”

能选上就选,选不上再考,不能啥好事都由他们说了算。

既然敢自荐,那就得敢负责。

从黄观那儿出来时,老朱和朱标都已经回去了。

朱允熥洗漱过后,也早早睡下了。

次日早朝,群臣见礼刚一结束,老朱便宣布了对任亨泰等人徇私举荐,妄图通过内阁控制朝堂话语权的处置结果。

任亨泰等四部尚书即刻革职永不叙用,凡举荐的侍郎郎中,不管举荐了多少人一律抄家处极刑,三族男丁流放女人进发教坊司。

被举荐之人无论功名才干能力如何,全都革除功名三代子弟都不得参考。

任亨泰那四个尚书能坐上今天这个位置,本身都是有能力之人,即便回了乡办个私塾都能养活自己。

更何况,一般情况来说凡被罢免者通常会被士子们引为直臣,即便回了乡乡中官员仍留几分薄面。

加之这个时候凡能读得起书的都是殷实之家,凭着家里的底蕴以及乡里官员的照拂,他们后半辈子绝对有滋有味。

唯一郁闷的一点,不过就是难在官场施展抱负,会有些抱憾而已。

相较于被杀的侍郎,他们这处置真的轻的不能再轻了。

在魏良仁宣旨之后,朝臣们一度以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呢。

不管控述那四个尚书的罪名是真有其事还是屈打成招,但他们四个不应该才是主谋吗,一个从犯咋比主谋的罪都重。

瞧着面面相觑一脸不解的文武,老朱很快冷声问道:“你们有意见?”

这哪敢有。

这种情况下,谁有谁倒霉。

“没...没有...”

朝臣们连连摆手,摇头表示没有。

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斌,更是一上来就给老朱送来了一顿彩虹屁。

“陛下号令士子互相自荐举荐,那是为遴选有才之人的,任亨泰等人不仅私心举荐,且还为考生夹带考题,这是对遴选的破坏。”

“那几个侍郎郎中明知各自尚书居心不良,仍旧帮各自尚书递交了举荐名单,拿着朝廷俸禄办的却是主官的私事,这是极大的不忠。”

理由合乎情理,话说的也没错。

但,对这种谄臣老朱向来看不上眼。

吴斌说的卖力,老朱连句多余的话都没说,直接道:“那就这样吧。”

“谁有奏,说吧。”

六部有四部尚书被革侍郎被杀,虽说不至于致使所有的朝政瘫痪,但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些影响的。

朝臣们这几日本来就有所畏惧,现在除却吏部户部外,其他四部尚书侍郎都没了,即便是需递奏章都没人了。

整个早朝下来,没几个说话的。

老朱也没不多问,见没人呈禀了,马上就宣布了退朝。

空印桉,郭桓桉,胡惟庸桉。

哪一次杀的人不多,朝政从来没因缺了某一个人而迟滞过。

仅仅只是四个尚书而已,那就更没必要慌了。

有老朱和朱标在前面挡着,这些事情他虽不是全权参与者,但至少参与了一多半,但仍气定神闲不见一丝紧迫。

至于补齐空缺的人选,朱允熥也没主动问起老朱。

老朱既然敢动那四部,对那四部空出的人选想必已有所想法了。

即便是真找不到,就内阁人选的自荐中多少也能选一些出来。

自荐的那些人一言难尽的有,但有真才实干的也不少。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文臣。

回到乾清宫,吃了早饭后。

朱标主动道:“你去主持内阁的遴选之事吧,这奏章孤和你皇爷爷批吧。”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炼,他批阅速度虽仍还赶不上朱标,但至少有朱标一半的速度了。

要是没有他在的话,朱标和老朱的压力就得增大。

“可以吗?”

朱允熥本来想说老朱年纪不比从前了,但又怕惹老朱不高兴,只能绕个弯了。

“没事的。”

“孤多批一些,今日的奏章也少,等内阁组建起来就会很多了。”

朱标语气温和,和风细雨的。

“好吧。”

对朱标老朱那是百依百顺,在朱标吩咐后,朱允熥和老朱打了招呼后便去找了黄观。

黄观计划三日拿出最终结果,就他那批阅方式三日出结果可紧迫的很。

相较于老朱和朱标,他的压力更大。

之后,朱允熥一整天时间都待在偏殿。

黄观和那些职大学生废寝忘食的,怕上厕所耽误了时间连水都不敢喝一口。

朱允熥过来既是帮忙,也是做表率的,他们不敢吃不敢喝,朱允熥自然也得跟着不吃不喝。

一天时间下来,嗓子都冒烟了。

本想着晚上回去好好歇歇,哪知那些人十二点多了还没有睡觉的意思。

他们不睡,朱允熥也没办法走了。

最后一直到半夜一点多才终于有人开始枕着考卷小睡了,但也只是仅有人而已,并不是全部的人。

最重要的,黄观至始至终都没睡。

瞧着那些人睡得鼾声在殿中响彻起来,朱允熥不仅瞌睡虫上来哈欠连天鼻涕一把眼泪一把,而且浑身的疲累也在这个时候找上了门来。

只是黄观这个主考都没睡,那他就更没办法睡了。

身份越高干的越多,而且谁让组建内阁也是他的提议呢。

累就累点吧。

不久前的沔县一战,可比这累多了。

不过,批的时间越长,对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越是火大。

他要是不能给他们教训让他们好好长长记性他就不姓朱。

次日,朱允熥缺席早朝。

赶着吃早饭的功夫,才躲在老朱那儿偷懒睡了一觉。

知道朱允熥一夜没睡,眼里熬的满是血丝,老朱倒是特别好说话。

不仅招呼下面人轻声细语别弄出动静来,就连自己翻奏章的动静都变轻了不少。

因心中装着事情,朱允熥尽管累的要死,但不过仅是半个时辰而已。

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瞧着时间差不错了,直接翻身爬了起来。

“皇爷爷。”

“父亲。”

“我过去了。”

朱允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酸疼的肩膀后,和老朱还有朱标打了招呼。

怪不得卢志明那厮常说让他多注意身体,说啥留下后遗症等老了全都找上门之类的云云。

他这还没老呢,肩膀上的这伤便时不时的隐隐作痛。

忙起来顾不上,闲下来还真头疼。

“今天能出结果吗?”

快要出门的时候,朱标问了一句。

“应该可以。”

“今天早上那些考卷便都筛选了一遍,接下来就需要录取排一下名次,把没录取的沙里淘金再筛查一遍。”

在朱标跟前可以说些实话,在老朱跟前要是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那是绝对不能应承。

要是应承的事情没办办到,老朱绝对会让你见识一下花儿为啥这样红。

“嗯,去吧。”

朱标应了句,没再往下问。

回到黄观所在偏殿,朱允熥继续投入到紧迫的审阅当中。

整整一天时间,仍和昨天一样。

忙是真的忙,累是真的累。

晚上快十点的时候,魏良仁亲自过来询问了审阅流程。

往常这个点儿,要没啥大事的话,老朱和朱标会回去睡了。

让魏良仁过来询问进程,估计是因要是今晚上还能出结果老朱就再等等,要是出不了的话那就不等了。

朱允熥站在桌前,盯着正埋头往表格里填充的黄观。

“已经在最后整理了,请皇爷爷和父亲再等等。”

在朱允熥跟前,魏良仁向来敬重。

“奴婢这就回去告诉皇爷。”

在魏良仁走后大概一炷香,黄观领着职大学生终于统计出了最后的名次。

名字籍贯功名举荐人名字,以及最终审阅人的从三人是谁,外加最后的平均分全都归纳到了一张表格中。

录取的未录取,全都是如此。

毕竟是要呈禀给老朱的最终结果,最后朱允熥领着人亲自复查了一遍,确定确实没有纰漏之后,这才带着这些人去了乾清宫。

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完成这么大一项工程这些人功不可没。

在领功的关键时候,肯定不能少了他们。

乾清宫之中,老朱正和朱标对弈消磨时间。

“皇爷爷,父亲。”

“有结果了。”

朱允熥拿着录取的表格,黄观则拿着未录取的。

剩下职大的那些学生,则抱着他们经过三天时间反复审阅的学生考卷。

“不下了。”

老朱一手打乱棋盘,估计又要输了。

之后,从接过朱允熥表格。

朱允熥跑到御桉前帮老朱取来叆叇。

拿到叆叇,老朱直接拽在手里往表格上一一瞅去。

“黄淮。”

之后,念出了名字。

“黄淮举人出身,凭他的学识是有希望中进士的,甘愿自荐进入内阁想必是个有抱负的。”

依稀记得,历史上黄观好像曾做过内阁首辅。

照这样看来的话,他的穿越虽然改变了很多事情,但也有一些事情还是保持既定轨迹的。

“解缙?”

老朱接着往下,又念了一名儿。

解缙洪武二十年中江西解元,江西一直都是科举大省,能在江西的士子中拔得头筹本就非常了不起。

洪武二十一年,中三甲第十名。

因才学高又敢直言,老朱对解缙特别赏识,命其常伴身边。

后来,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

虽然痛陈了老朱的执政方式,但老朱对这份《万言书》同样保持了肯定。

再之后,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被当时的兵部尚书深潜诬告。

老朱估计是出于保护解缙的目的,让他做了江西道监察御史。

再往后,李善长被削爵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尚书为李善长辩冤。

之后,解缙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右都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

老朱觉着解缙虽有大才,但还不够圆润,以他的秉性难以在官场长久。

于是,便让解缙回了乡,望其能修身养性磨掉身上的棱角。

几年时间下来,解缙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事情倒是做了不少。

只不过,有些人的秉性是天生,那些棱角并不是想磨就能磨掉的。

历史上第一任内阁成员朱允熥虽然记不住几人,但解缙的那印象可就太深了。

主持编撰了《永乐大典》,后来因朱高煦和朱高炽的夺嫡子之争,被朱高煦指使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冻死在了雪地里。

当时内阁那么多人,参与到夺嫡之争的并不少,偏偏只有解缙殒命,可见解缙本身的性格很有关系。

对于解缙,老朱比他了解的多,根本没必要多此一举再解释一遍。

“你认为此人如何?”

老朱往下翻阅的时候,便顺带着问了一句。

“文雅些说是个谏臣,直白些说就是个愣头青。”

“魏征犯上直言也会遵守官场规则不会歹啥都往外捅,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官,但这样的大才不用又有些可惜。”

“孙儿权衡利弊,还是把他放在了录用名单之上。”

“其实,以解缙本身的策论当个第一名没啥问题,只是他那文章太过犀利,不说内阁即便只是参赞机务还是得有个领头人的,他这样的性格做不了领头人。”

“即便是在会试这种考试中,他这样的文章都拿不了第一名。”

那些主考官要的是那种圆润懂官场规则的,像解缙这种有才干但棱角分明的,没压着不让他高中就不错了。

试问谁都不想把一个动不动就搞弹劾的人放在身边,那样的话人还有活头吗?

要知道,即便是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也会让官场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不会眼里一点沙子不要,一看见谁有问题就往上递奏章的。

对于朱允熥的分析,老朱不置可否并没再对解缙发表看法。

解缙这样的人是很投老朱的脾气,但老朱摸爬滚打混上今天这个位置,他非常清楚以解缙这样的秉性很难在官场长久。

老朱拿着叆叇,一一往下移。

朱允熥主动解释,道:“胡广杨荣都还是秀才,但二人文章老辣引经据典杂而不乱,学识才能不差,高中只是时间问题。”

“杨士奇举人出身,是汝阳知县以史之才举荐上来的,他的文章擅引先贤史料做比,应确有这方面的才干。”

“胡俨也是举人出身,目前是华亭县的教谕,是工部侍郎练子宁举荐上来的。”

“还有金幼孜目前是秀才出身,曾和练子宁同为新淦县学求学,也由练子宁举荐。”

六部有四部的侍郎都牵扯到了夹带之上,练子宁身为工部侍郎虽然也举荐了人,却没有被牵扯其中,可见练子宁并不是个会与人同流合污者。

历史上,练子宁在朱棣称帝后大骂朱棣篡权谋位大逆不道。

先被朱棣割去舌头,后朱棣回之他此举是在效彷周公辅成王,练子宁蘸着学问成王何在?

后被朱棣磔尸,练氏族人151人被杀,戍边族人371人,乡中480户被牵连。

“改练子宁做个礼部侍郎。”

有吏户礼兵刑工区分,六部官员品级虽然相同,但地位以及升迁机遇都不一样。

虽同为侍郎,但吏部最好工部最次。

老朱发话,自有朱标记在心里,代老朱办妥。

朱允熥不多说,又接过职大学生手里抱着的考。

“皇爷爷,要不看一下他们的考卷?”

老朱和朱标等到这么晚,就是要在今天就最后定了遴选结果的。

对朱允熥虽然信任有加,但也得对即将进入内阁之人的水平多少有些了解。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如若不然,又咋放心把奏章交到他们手里。

老朱不拒绝,朱允熥把考卷放出放到老朱和朱标的面前。

盏茶功夫后,父子二人互相交错,把朱允熥送上的考卷全都过了一遍。

朱允熥遴选的水平到底如何,仅凭这些就能大致有所了解了。

这考卷要是和朱允熥所说的出入甚大,那遴选结果的水分必然不小。

但要真如朱允熥所说的那样,那这次的遴选结果自然也就是靠谱的。

看了朱允熥递上来的考卷,老朱仍没有马上回应,只是亲自走至抱着考卷的职大学生身边,从那些考卷中随便翻出了一张。

这也是在筛查。

随便抽出一张,若是比排名在前的那些人的要优秀,那这次的遴选同样是掺了假的。

不过,大明立国这么多年,也曾举办过不少次的科举了。

进士的水平到底如何,老朱和朱标也都有所了解了。

就朱允熥遴选上来的那几份考卷,的确能够算得上是进士的水准了。

老朱随便抽了几张,对着灯光瞅了大半天,最终把考卷放回在软塌了坐了下去。

“皇爷爷,孙儿最终录取之人压缩到了五十人,人数太多了光是最后的批阅都得浪费大量的精力。”

其实,若真有才干的话,这篇策论就足以定输赢了。

之所以,非要还让他们批奏章,不过就是检验一下这些文章出众之人,是否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书呆子。

“可以。”

老朱这次点头,直接应了下来。

以老朱的经验,光是从这些文章中就能看出个大概来了。

排在最前面的这些人,最终能力如何基本已经能有论断了。

“梁焕和吴斌举荐之人呢?”

对于这事儿,朱允熥同样没忘记。

上前从帮老朱从名单中翻出了用红笔勾选出来,那两人的最终名次。

孔克培当初举荐的时候,就是为了一定能被录用的。

所以,梁焕和吴斌筛选了大半?

?,他们举荐上来的那两人都在前五十名内。

“写的咋样?”

看过排名后,老朱问了声。

“不算太出色,也不算太差。”

“以他二人的水平,平稳发挥的话应该是有可能中进士的。”

朱允熥在回答老朱问题的同时,便已经翻找出来那二人的文章。

老朱和朱标一人一份,在看完了手里的,老朱并没再看朱标的。

“狗屁。”

老朱说文章还是人,那就只有老朱知道了,可没人敢上去问老朱这问题。

“皇爷爷,还有个事。”

说着,朱允熥把排名最末的那些递了上来。

之前黄观曾把监考时发现的那些差文章拿给老朱看过,但当时毕竟还没有排名,所挑选的出来的不都是最差的。

当批阅完了之后才终于知道,没有最差的只有更差的。

“皇爷爷,您看看这些。”

朱允熥把筛选出来的文章放到老朱跟前,孰好孰坏自有老朱来评价。

就这些文章不说是进内阁了,怕是连童生的水平都不如。

错别字一大堆不说,就连字也是写的歪歪斜斜的。

就这些人,说他们是浑水摸鱼都是抬举他们了。

“皇爷爷,这虽然是临时遴选,但那也是国家的论才大典,像这些人明知自身水平还要来自荐,这是在亵渎朝廷。”

“孙儿以为该给他们个教训,这样也是在勉励他们好好用功,将来能够凭真才实学入朝为官。”

“在明日公布成绩后,前五十名进入下一轮,后五十名让他们吃顿板子长长记性。”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允熥绝对不会说,这是为他不眠不休批了两天的辛苦出气。

“是吗?”

话落,老朱意味深长的眼神瞅来。

“是,是啊。”

都说到这儿了,不是也得是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诡秘之主 剑来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汴京春深 黑铁之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官梯 特种兵在都市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无限群芳谱 逍遥四公子 超维术士 非凡人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绍宋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史记白话文版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镇国世子爷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御赐监察使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