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墙头上的猫1

首页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狂妃很彪悍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晚唐浮生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墙头上的猫1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全文阅读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txt下载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零四章 两广熟,天下足!(来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日,章衡驾着小驴车,车上带着被席以及曾幼薇,悠哉悠哉地抵达国子监旁边的小院子里。

因为有人专门在这里维护着,所以院子依然很是干净,里面也是微尘不染,章衡看了有些失望道:“这么干净,也不用怎么收拾了。”

曾幼薇捂嘴微笑。

但章衡总能找到活干,他围着院子走了走,当即便决定了,他指着院子道:“院子里少了些许的生机,我要在这里种菜!”

曾幼薇虽然觉得有些好笑,但也顺从道:“嗯呢,那咱们便种起来。”

于是章衡兴匆匆的买了锄头等农具,卖了不少的种类的种子,然后将院子压得十分平整的泥地给刨开,然后埋上了诸多的肥料,用井水湿地,撒上了种子。

这些事情相当耗费体力,章衡连着干了两天,到了晚上困倦不堪,一躺床上便鼾声大作。

曾幼薇没有任何不满,反而心生欢喜。

自从章衡与她成婚以来,她便少见到章衡能够如此酣睡,要么睡眠极浅,要么辗转反侧,如此沉睡却是少见。

她知道,自己的夫君心里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总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睡眠自然也就好不了了。

所以她常常帮着章衡负担了许多的东西,将临安商行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家务事也不用章衡操心,各种礼尚往来也基本不用章衡花费太多的心思,但即便如此,她的夫君章衡虽然看着从容,但作为枕边人,她总能够感觉到章衡心中的焦虑。

第三天,小夫妻两个驱车去往梁园。

梁园出名是因为雪景,但夏季的梁园也有十分的景色。

夏天的梅树郁郁葱葱的,整片梅林汇聚在一起,成为了林海一般。

似乎是为了迎接章衡夫妇的到来,一场大宋人期盼了许久的雨忽而起来。

整个天幕笼罩了黑压压的乌云,惊天的雷霆霹雳之后,豆大的雨滴滴落,然后慢慢的整个天幕尽皆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雷霆声、雨声、风声响成了一片,嘈杂的声音之中,章衡依稀能够听到有人在欢呼。

章衡微微叹了一口气道:“这雨算是来了,但却是不太及时了。”

曾幼薇安慰道:“有总比没有好,若是真旱上一整年,那才是真要命呢。”

章衡点点头道:“却是如此。”

大雨下了许久,曾幼薇原本想回去,章衡却是不甘心:“来都来了,不看一看终究是不爽利,不如冒雨观赏一番,也是美事一桩。”

曾幼薇却是雀跃起来。

章衡脱掉鞋子袜子,曾幼薇有些犹豫,章衡笑道:“反正也没有什么人,脱掉吧,光着脚踩水,可好玩了。”

曾幼薇有些羞涩,却被章衡抓住了脚,半推半就之间脱了下来,然后试探着下地,冰冰凉凉的,果然十分的有意思。

章衡乘着油纸伞,揽着曾幼薇,在梅林之中漫步,走进梅林之中,夫妻两个惊喜发现梅子已经成熟,黄橙橙的梅子挂在树上,十分的喜人。

章衡身子高大,伸手便能够摘到梅子,摘下了一颗,在衣服上擦去雨水,然后咬了一口,惊喜道:“好吃,好甜的梅子!”

曾幼薇顿时雀跃:“我也要我也要。”

章衡便给摘了一颗,曾幼薇也学着蹭了蹭梅子,然后一口咬下,顿时小脸皱成了一团:“好酸!”

章衡惊诧道:“很甜啊,难道是两个梅子不一样?”

曾幼薇苦着脸咽下梅子,然后抢着章衡咬剩下的一半梅子,一口咬下,顿时小脸再次皱成一团:“还是酸!”

章衡大笑起来。

曾幼薇顿时知道自己被骗了,有些气恼追打章衡,章衡将油纸伞一扔,曾幼薇一阵惊呼,更是追在章衡的身后,小夫妻在雨中的梅林里互相追逐,笑声在雨声中飘扬。

-----------------

章衡终究是放不下灾民的事情,只歇了三天的时间便回到了户房。

曾公亮诧异道:“怎么不多歇息几天?”

章衡笑道:“歇够了,剩下的我来吧。”

曾公亮笑着起身,点头道:“歇够了就好,那成,你来吧。”

章衡笑着点头。

章衡重新投入工作,仔细梳理起来赈灾的事情,有些事情没有办法着力,但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章衡下令灾民聚集州县收拢灾民,州县立即开仓放粮,保证灾民每日都可以吃饱,然后督促三司立即拨款启动各项工程。

除此之外,章衡还派出工作队,深入到灾民之中去,结合当地的官府进行登记,主要是将家里还有田宅的流民给筛选出来,给他们路费,让他们重新回乡去。

这个工作是有成效的,因为并非全部的流民的田宅都变卖了,还有部分的流民是因为田地里面没有种粮食,所以只能想着跑来汴京乞讨度过灾年。

现在已经下雨了,那么田地里面至少还是可以种一些东西的,多少能够弥补一下下半年的损失,给他们路费,让他们回乡,也可以减少沿途州县的压力。

章衡想得更加周到,给这些流民登记,然后将这些资料分类统计,发到当地的央行支行,到时候这些流民过去直接贷款即可,然后还命当地的官府予以协助,发放一些适宜这个时候耕种的种子予以补种。

除此之外,章衡还发动各州县的商户招聘流民务工,给他们做好身份确认,让大大小小的商户多少都招募一些,朝廷这边也会在商税上予以补贴。

临安商行出力最大,光是汴京这边的临安商行,便大规模的招募了上万流民,不仅如此,还在流民归乡路上沿途设置粥棚,避免流民饿死的情况发生。

更重要的是,章衡组织已经失去田宅的流民南下去江南,除了苏杭杨这几个富裕之地,还将这些流民送到荆湖地区、两广、福建。

宋代的荆湖地区还没有真正成为后来那个【荆湖熟天下足】的荆湖。

甚至这个时候连【苏常熟天下足】都还没有出现呢,这还得到南宋时候才会实现。

现在这个时候,粮食重地基本还是江淮地区与江南地区,更南方的开发还不够充分。

这就给章衡调整的空间了。

既然荆湖地区、两广地区开发不足,人口也不多,莽荒之地更多,那么便趁机将这些人往这些地区送过去,让他们去开拓这些地方的土地去。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十分残酷的,尤其是两广地区,这些地方大部分的地域还是很原始的状态,甚至瘴气病毒不少,估计过去的人要死不少。

但没有办法,对于这些已经失去土地的流民来说,他们要么选择死在家乡,要么选择冒死一试,或者在那块既莽荒,但又富饶的土地上活下去!

不过幸运的是,章衡对这些人的扶持力度是很大的。

首先是召集海船,用船送他们南下,就近登陆进驻开荒所在,可以少去长途跋涉的辛苦。

流放的可怕不仅仅在于流放地的荒芜,更多的是在路上发生危险,人的身体各有不同,长途的跋涉对于老幼来说,那是一道相当要命的难关,很多老幼走着走着就死在路上了。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其次便是抵达地方之后的扶持,在章衡的支持下,央行进驻南方,以央行的名义筹建一家名为【大宋农业集团】的商行,主要业务便是开发荆湖两广地区。

流民可以选择加入大宋农业集团成为雇员,在农业集团的土地上工作。

也可以与农业集团签订合作,农业集团提供农具种子,流民自己开荒生产农业集团需要的农作物,等到成熟的时候,由农业集团统一采购。

福建也是出了大力,因为近年来福建商业发展速度极快,海贸事业的发达,让福建对于劳力的需求极大,当章衡让福建这边接纳流民的时候,福建路这边立即组织船队北上,将可靠的劳动力先行筛选运到福建去,颇有后世各省市抢人的架势。

于是,在章衡运筹帷幄,多方协同合作之下,百万流民的危机也渐渐消除。

大部分的流民回到了原籍,剩下的流民少部分进入江南,少部分去了福建,大部分来到了荆湖两广地区开荒。

就在章衡的忙碌时候,海州那边的消息也传了回来,是章衎给他写信告知的。

章衎在信上写道,因为他之前乃是作为第一个探知到海州官商勾结的人,所以调查租过去,他是作为协办人员一起参与的,所以了解情况颇多。

因为前期的工作做得比较多,所以证据链基本上都已经落实了,从张老爷到张县尉,到海州知州安汉章等人全部认罪,这些都没有什么异议,然而在是否扩大调查范围的时候,调查组却是发生了极大地对抗。

包拯认为要一查到底,一竿子必须插到底也要捅上天,但韩琦却是认为,事情既然发生在海州,便要在海州结束,盲目扩大,容易引起官场地震,坚决不肯继续再扩大了。

至于另外一个调查组成员战士宁一开始是持保守态度的,但在最终表决的时候,却是站在了韩琦那一边,包拯孤掌难鸣,但却是不肯罢休,直接往京中上书,现在调查已经陷入了僵局,就看汴京这边的反应了。

另外章衎还说道,包拯有意到乡村里面去调查,将所有侵占农户田宅的人给找出来定罪,此事也被韩琦阻挠,韩琦给出的意见是,正常的借贷,只要没有超出朝廷规定的利息,便不属于违法。

至于出售田宅,则是农户自己的选择,若是买卖田宅最终都能够成为定罪的理由,以后谁敢置买田地?

天下读书人谁考上了进士之后,不是想着能够购买田宅,后代可以耕读传家,若是断了这条路,以后天下读书人如何出头,这是朝廷给天下人留下的一条通天路径,最是不能拆损。

包拯辩驳道,读书人是人,农户便非人?

正常购销田宅应予以支持,然则现在却是豪绅巧取豪夺。

先是以高粮价陷农户于穷困,又以高利贷剥掉农户最后的一张皮。

最后便是图穷匕见,让穷困潦倒的农户迫不得已将田宅卖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土地兼并!

虽然这些人未必参与到此次海州桉之中,但他们处心积虑的土地兼并,却是这场灾难的帮凶,若是不予以惩罚,以后这样的事情便会不断地发生。

包拯的辩驳掷地有声,但此次战士宁却是站出来反驳。

战士宁道,此次调查乃是为了侦查官商勾结的海州桉,不宜牵连过广。

士绅对于土地的渴望虽然不太妥当,但并没有直接违法,若是此次惩罚他们,以后天下士绅必定对朝廷产生疑虑:今日朝廷对没有违法的士绅施以惩罚,明日会不会来侵夺我辛苦置办下来的家产?

如是,届时天下但有风吹草动,天下必定震惊,失去土地尚且可以弥补,可是失去天下士绅的人心,却是动摇根基的事情!

包拯不服,与战士宁不断地辩驳,但韩琦也支持战士宁,最后这事情还终是不了了之。

章衡掩上信纸,眼神里面有着失望,但嘴角却是露出笑容,笑容里带着冷意。

他轻声道:“不可救药啊!”

之后发生的事情,更是令章衡心寒。

赵祯发诏令抵达海州,海州桉可以定桉。

海州知州安汉章因渎职被削职为民,永不录用,赣榆知县一样被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张县尉被判决流放三千里,张家被抄家,张老爷一家被判流放三千里,至于帮凶张大壮,被判决死刑,秋后处斩。

到此,海州桉结束。

章衡得知此事,长长叹息。

此次板子高高举起,却是轻轻放下,面对导致百万流民的罪魁祸首,最终真正被治罪的只有一个张大壮。

可章衡不知道,接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令他心寒到了极点,对赵祯这个所谓的仁君失望到了极点!

赵祯下了庆历七年的第四个罪己诏,向上天告罪,因为自己的识人不明,导致上天震怒,才有如此灾祸等等。

这罪己诏一出,贾昌朝立即诚惶诚恐,向赵祯上书请求知黄州。

赵祯不许,于是贾昌朝再上书,请求知信州。

贾昌朝三上书,请知泉州,赵祯落泪,面对坚决请辞的贾相公,只能允许,但给加了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名誉给得足足的,像是君臣十分相得一般。

章衡对此嗤之以鼻,赵祯下这个罪己诏就不是什么好心,朝廷有【灾异罢三公】的传统,现在你一个皇帝说自己识人不明,才导致的灾祸,这不就是在说贾昌朝不行么?

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贾昌朝哪里还敢呆在相位上,恐怕真要硬着脸皮待下去,以后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随后中书省大调整。

宋庠被外派京西南路转运使;

丁度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而原本已经打算调进朝中的的永兴军路安抚使夏竦,则是被除去安抚使职位,改知庆州。

御史中丞高若讷除去御史中丞之职,改知庐州。

之后赵祯发布新的任命,韩琦被擢为枢密使,而原来的枢密使陈执中则是入主中书,拜中书门下平章事。

另,擢左谏议大夫庞籍参知政事,擢端明殿大学士、给事中明镐参知政事。

如是,政事堂现如今的局面为:陈执中为首相,下有四个参知政事,曾公亮、王拱辰、庞籍以及明镐。

枢密院则是韩琦带队,下有副枢密使吴育。

至于御史台那边,高若讷下台,则是擢右谏议大夫王畴权御史中丞。

至此,一场席卷朝堂的大风暴就此安息。

章衡冷眼旁观这所发生的一切,不发一言,也没有因此而欣喜。

也没有什么值得欣喜的,宋庠、丁度、夏竦都被贬谪地方,高若讷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高若讷派出了各路御史,但却是不执行御史的职责,高至之所以在海州桉之中发挥重大作用,是因为他不是高若讷的人,而是富弼的人。

赵祯惩罚了夏竦一派的人,但也将贾昌朝给罢了相,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然后将派系之外的陈执中、韩琦提拔上去,重新恢复了所谓的平衡。

而且,赵祯对章衡解决了百万流民、赈济天下的功绩不闻不问,不给升官,也没有再问起来,甚至在如此重大的变动时候,也没有召集过一次,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大的警告!

九月,章衡请知广州。

这一次,赵祯终于是召见了章衡。

“为什么要去广州?”

赵祯脸色平澹,不见以往的热情。

章衡道:“此次流民大部被送往广南两路拓荒,臣对于拓荒之事颇为精通,愿意给陛下开拓一个新的江南!”

赵祯闻言眼睛一亮:“新江南……怎么说?”

章衡道:“广南两路水土风茂、气候炎热,看似莽荒,实则是水稻最好的生产地。

这里有可以种植两季水稻,甚至有三季水稻,是个绝佳的产量地,给臣五年的时间,臣将给陛下送上六个字!”

赵祯期待道:“什么字?”

章衡轻声道:“两广熟,天下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镇妖博物馆 保护我方族长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倚天神雕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辣妈攻略 武师的自我修养 都市极乐后后宫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灼灼桃花烬如霜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锦衣镇山河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穿越大明朱雄英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史记白话文版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墙头上的猫1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txt下载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最新章节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