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吞鸿

曹家大官人

首页 >> 一剑吞鸿 >> 一剑吞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前方高能 将军好凶猛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中华第四帝国 
一剑吞鸿 曹家大官人 - 一剑吞鸿全文阅读 - 一剑吞鸿txt下载 - 一剑吞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第93章 事无完事,人无完人(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花竟放,乡路绿草多如烟;

人欢颜,夕阳将返更流连。

昨日来不及细品,今日便已经来到。汉历五月二十六日晨,微风不燥,一切刚好,辽西文武坐于阳乐县城外残破不堪的郡守府土房外,人人脸上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距离平定武次军之乱已经过去十日,在苏冉的授意下,消息迅速传遍辽西全境,辽西郡百姓沉浸在一片喜悦欢腾之中。

战后的十日,苏冉带领武次县长李云、辽西郡记事掾王开及法曹掾、决曹掾等一干官吏,整理卷宗,撰写奏报,飞速呈报京畿和薄州牧。

牟羽则带领手下将士们收拾战场、掩埋尸体、统计战损、看管降兵。

没有了后台的乞灵帮仿若鸟失两翼、车失双轮,郡卫长苏道云在中郎将牟枭的全力帮助下,很快便将乞灵帮的主恶凌霄等百余人缉拿归案,一切可谓顺顺当当,毫无波澜。

昨日,苏冉与牟羽一番商议,决定今日会同辽西六县文武,讨论军事政事,处理后续诸事。

在高祖皇帝创立大汉帝国后,文武官员便互不干涉,双方相关事宜又由苏冉、牟羽两人亲自裁定,所以,今日会面,略显流于形式,仅是互相通报结果罢了。

辽西郡守府虽然残破依旧,但府中之人却个个喜气洋洋,他们相信,今日过后,他们便会搬回城内阔别已久的郡守府,大家同心共力,励精图治,辽西百姓的小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辰时,微风暖阳,辽西千石以上文武皆到场,苏冉、牟羽两人面东而坐,大汉以右为尊,牟、苏两人虽然平级,但出于礼数和感激,苏冉还是安排自己坐在了左边。此举倒是让牟羽有些害羞,眉眼中专属于武将的凛凛杀气也消散全无。

阶下,文左武右,文官第一排,六县县长依资历一列排开,第二排,郡守府两名记事掾史、一名奏事掾史坐于后中,一名门下书佐坐于苏冉左后方准备记事。武官第一排,中郎将牟枭、杨全、邹全、中军司马沈倪、中军监军乾兹、罗月营校尉程纲依名坐于前排,后排为郎将下属校尉六人。

受苏冉之邀,龙骧校尉魏开华、斩杀金昭之英雄死士辰、献计于两军之间的刘懿列席于最末。小土院中文武云集、群英荟萃,今日土院之会,必被后人传为佳话!

虽同为一郡之文武,但文武殊途,除武次、武宁两县为武次、武宁两军供应粮草辎重,同武宁军多少有些交往外,诸官吏几乎再无交往,开场苏冉仅是说了几句‘仰仗诸位平乱’‘诸位这几年甚是辛苦’‘从此辽西百姓安康啦’一类的场面话,便直插正题。

今日议事遵循先武后文。

武宁军中军监军乾兹率先起身汇报,见他朗声道,“诸位,五月十五,武宁军取节、奉诏、校符,会同龙骧铁骑,精锐尽出,乘月随弓,于次日清晨赶至武次县。经一日鏖战,歼敌五千余,降敌一万有七,乐泉率残部逃亡执牛桥西千余,尸体不可计数或随水而流者千余。武次军主将乐贰、中郎将卫觊自杀,中郎将孙荟投降,中军司马乐泉、中军监军乐佳、将军府参军李琪凤、司卫长乐开等校尉以上官员七人逃于高句丽国,根据密探密报,乐泉等人已乘船北投大秦。此战,武宁、龙骧两军战损近三千,实为惨胜。物资损益已另附卷册,在此便不再详细赘述。”

乾兹干净利落地汇报完战况后,便回到原位。

牟羽接话道,“诸位,本将军与苏郡守上结圣意、下虑军心,周全推敲商议后,决定报送大将军府奏折大体如下。”

众人将目光齐齐投向牟羽。

牟羽顿了一顿,中气十足道,“一为武次军,因边防所需,武次军之番号万万不可撤销,上奏建议陛下重组武次军,重组期间,防务由武宁军及辽西郡卫兵代管,武宁军为主、郡卫兵为辅,军需由双方共担。”

“二为降兵降将,查实后若无违纪乱法者,仍在武次军中任职,主动投降而影响不大者,也可留在军中任职,但这些人在三年内,要秩俸减半,其在武次军中所获之财物,一律上交郡府,穷凶极恶或抵抗被俘者,从重处理,至于这从重的尺度,还需陛下圣裁。”

“三为战死者,武宁军及龙骧卫战死之军士,依照《汉律·伐兵章》,呈报名册于大将军府,依律抚恤,家中老小诸多者,我武宁军亦会额外抚恤,至于这武次军战死者,多为乐贰死党家臣,多小人恶徒,我意,有家者当通知家属认领尸体,无家者就地掩埋,不予抚恤。”

牟羽讲完后,环顾四方,“诸位文武,对这三条可还有疑议或者补充?”

所有人异口同声,表示没有疑议。

牟羽侧身向苏冉微微点头,苏冉顿知其意,见他枯骨嶙峋的身子动了动,嗓子有些沙哑,勉强压抑着兴奋,“诸位,武事已必,还请李县长将奏报太尉府及丞相府的折子简单念一念,以供大家讨而论之。”

武次县长李云起身道,“奏报太尉府之折仅有一意,详细列举乐贰等人罪名,形成卷宗,请天官裁定,以正视听。”

李云顿了一顿,又说道,“呈报丞相府之折则有四层意思,一为请求将所缴获财物均分给辽西百姓,以补多年百姓之苦,振奋人心;二为请准减免三年赋税,平衡供求、体恤民力,取民有度、恢复民生;三为为武宁军锐士请赏,加爵补财,等过几年富裕了,辽西郡郡守府亦会为战死英雄送去一番心意;四为严刑处理乞灵帮主犯从犯,一坛六舵之掌舵,皆斩以安民愤,从属者,皆发配嗔州,永世不得遣返。”

李云倒豆子一般说完后,一脸舒心地坐下。

在他讲完后,场中冷了一阵儿。

突然,李云‘噗呲’一下笑出声来,见场中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他,李云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随后,苏冉及在座文武,尽皆抚掌大笑,笑震天际。

这一笑,笑出了这些年所有的悲欢与辛酸。

日夜相思终梦成,守得云开见日出,值得一笑!

待气氛稍缓,苏冉轻咳一声,卷袖起身,与一众文官走到坐在最末席的刘懿、死士辰身前,一同拱手作揖,道,“风卷江湖不改志,一朝声作海涛翻,我谨代表辽西四万百姓,谢江湖侠义,谢天赐少年!”

午时,一匹锦马在辽西百姓的欢送之下,满载希望,带着递呈京畿的三份诏书,奔向了长安城!

......

三日后,五月二十九,那只羽翼丰满的赤羽金雕从凌源飞来,夏晴匆匆交待一番,便拽着死士辰不见了踪影,究竟去往何处、所谓何事,连刘懿也不得而知,两人只道是旬月既归。

五月三十,西桦楼中,文中久违的东方爷孙将辽西这段悲欢往事加以修饰后,鼓落笙起,好戏开场。金昭行贿、乐贰作乱、达论求牌、苏冉入城、龙骧踏营、罗月夜袭、杨全守桥等情节,在西桦楼中一一登场,听得辽西父老百感交集,结尾那句“贼亦有家未得归,杜鹃却向耳边啼”,更引得人无限唏嘘。在尾中之尾,愈发俏皮的东方羽还不忘加一句“那少年真厉害呀”。

六月初二,雨草萋萋,风柳吹麦苗。乞灵帮凶徒全部归拿后,此间事了,年仅十六岁的牟枭即将率部返回武宁军营,向其父牟羽述职,临行前夜,素来孤傲的他,特意拜访刘懿,悄悄将刘懿、东方羽、一显三人带到军营,四人小酌了一口,算是后辈间互通了友好。

牟枭自认年少英才,桀骜不驯,对今日宴饮之举也仅是迎父亲之意。看着刘懿三人摇摇晃晃离去的背影,他记起父亲的那句话,“安逸时广交英才,危难时四方来援,是谓生死之道,行幸安定之本也。”

初三,在东方羽的陪伴下,小缁流一显白衣白衫,光头顶着烈日,带着他两条心爱的大黄狗,赶往已经萧索的武次战场。

越长大越啰嗦,一路上,一显不停笨笨喃喃地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种其因者,须食其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悟小乘佛法,虽仍不得其道,但我的心让我来,我便来了。”

没错,小和尚又如当日彰武郡外一般,前来超度亡魂了。

初四,待武次军和乞灵帮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后,苏冉将郡守府重新搬回了阳乐县城内,细数历史,天平世道做官做到连府邸都丢了的,苏冉乃古今第一人,而在辽西百姓眼中,他苏冉亦是古今第一人。

这几日,刘懿始终侍奉在苏冉左右,学习政务和为政经验,比起樊听南的忠直务实,他更喜欢这位苏大人的绵里藏针和隐忍坚韧,这种如松似柏的性格,甚得刘懿胃口。

苏冉对刘懿这位少有英才、相貌英俊且又是‘故人之子’的少年,自是知无不言,有些不便明言的为官之道,更是对其全盘托出,这让刘懿大为解惑的同时,亦奠定了他今后的从政风格。

其实,在苏冉心中,还有一个秘密始终被他始终深埋心底,天子自以为知道此事的人都被圈在了文成馆,殊不知辽西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为了这个秘密,苏冉愿意豪赌一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倚天神雕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桃花沟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抗战之血肉丛林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梦回西晋娶女帝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汉吏 无双镇北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一剑吞鸿 曹家大官人 - 一剑吞鸿txt下载 - 一剑吞鸿最新章节 - 一剑吞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