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弈江山

染夕遥

首页 >> 对弈江山 >> 对弈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逍遥小贵婿 长嫡 大清隐龙 将军好凶猛 抗战之烽火 超能进化 
对弈江山 染夕遥 - 对弈江山全文阅读 - 对弈江山txt下载 - 对弈江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玄兔之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苏凌闻言,有些惊讶道:“公孙氏兄弟竟然跟靺丸部还有大仇?这是从何说起的......?”

边章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公孙氏兄弟二人,老大名唤公孙垣,老二名唤公孙亢,他们是同父同母的血亲兄弟。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提起公孙氏兄弟,大晋人都知道,他们应该是兄弟三人......”

“兄弟三人?......那另一个人是谁?......”苏凌疑惑不解道。

“另一个人就是当年的燕州之主拓跋蠡了......”边章缓缓说出一个人的名字。

苏凌心头一震,遂问道:“拓跋蠡......竟然是他,可是他不是姓拓跋.......”

苏凌一顿,又道:“额.......不对,好像......”

“师叔这样一说,我倒想起一个缠绕在心头许久的疑问了......世人在提及拓跋蠡的时候,有时唤他此名,有时也会叫他公孙蠡......最初小子听到公孙蠡的时候,还以为与拓跋蠡不是同一个人......”

边章有些疑惑地看了看苏凌道:“苏凌啊,你的师尊可是离忧山轩辕阁阁主轩辕鬼谷......他没有告诉过你这些事么?就算轩辕阁主没有向你说过这些事,但你有个师兄,是轩辕阁主的得意门生,便是那龙枪傲剑的赵风雨......他当年可是拓跋蠡的白隼卫大都督......他应该会跟你说的罢......”

苏凌心中苦笑,什么师尊轩辕鬼谷,除了自己在几次危难之时,师尊轩辕鬼谷靠神识传音之术救过自己,还有在当年破庙之中有过一面之缘之外,自己根本没在轩辕鬼谷身边待过......莫说师尊了,便是离忧山在何处,该如何去,他都不清楚。

苏凌不能实话实说,只能尴尬地挠挠头笑道:“师叔有所不知啊,我虽然拜在离忧门下,但是吧......师尊和众位师兄都有自己的事情,所以没人跟我提过这些事,再有,小子不过是山野出身,消息闭塞,对大晋很多旧事,都不清楚的......”

边章这才恍然,点了点头道:“拓跋蠡其实就是公孙蠡......这两个名字是同一个人......只是一点,公孙蠡与公孙垣、公孙亢他们二人是堂兄弟......公孙蠡年长于公孙亢,但比公孙垣小上几岁......”

苏凌这才理清了公孙氏之间的关系,忙点了点头。

边章又道:“公孙氏起初是三人,当年朝廷,命公孙氏三人进驻玄兔郡,封公孙垣为玄兔郡太守......而公孙亢和公孙蠡皆为副将......然而公孙蠡知兵,带兵打仗也勇猛,当时公孙氏靠军功声名鹊起,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公孙蠡的功劳......”

“公孙氏的势力不断壮大,手中亦有十数万兵马,我大晋一朝对此颇为忌惮,所以才用了这样的方式,扬公孙垣,抑公孙蠡,以期挑拨公孙氏三兄弟的关系......最好三兄弟之间出现内讧,不再铁板一块,朝廷才能更好地控制他们......这是帝王的制衡之术,古今皆有,屡见不鲜......”边章道。

苏凌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边章又道:“那公孙蠡打仗最多,立下的战功也最多,可是朝廷却刻意地宣扬公孙垣的功绩,俨然将公孙垣抬到了武将标杆的地步,却对公孙蠡不冷不热......”

“所以久而久之,公孙蠡自然心中不平,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碍于三人乃是亲族,故而隐忍不发......”

“但是......隐忍不发,不代表心中不记恨......矛盾爆发就是那道朝廷的圣旨,认命公孙垣为玄兔太守,公孙蠡和公孙亢二人为副将......”

“公孙亢自然没什么意见,毕竟公孙垣是他亲大哥,可是公孙蠡自然不服,一则他们是堂兄弟关系,二则,论功劳,公孙蠡实际上比公孙垣功劳大得多得多......”

“可偏偏除了这些之外,朝廷又下了一步棋,在那圣旨之上写得清清楚楚,由于玄兔乃大晋东北边陲重镇,朝廷感念公孙氏一门忠心,故特例让公孙氏世守玄兔,抵御靺丸等异族......因此,玄兔太守变成了公孙氏世袭罔替......”

“这便意味着,公孙垣一脉,世世代代都将是玄兔太守,而他公孙蠡世世代代都只能做副手......另外玄兔远离大晋中土,因此,政令皆由公孙氏所出,俨然公孙垣一脉就是玄兔郡之王......”

“公孙蠡自然更是难以接受......加上公孙蠡多在军中,手中养着许多门客和死士,更是架不住那些门客和死士的挑动,暗中便着手与公孙垣和公孙亢分庭抗礼......”

“公孙蠡表面之上不露声色,跟着公孙垣他们按照朝廷的旨意,开拔手下兵马,朝玄兔郡进发,途中经过燕州之时,见燕州常年被青羽军余孽和啸聚青燕山的许多大匪劫掠得民不聊生,燕州百姓流离失所,而燕州官军不能制,那些大匪猖狂之时,甚至攻伐县郡,杀死朝廷命官。”

边章叹了口气道:“所以,那公孙蠡以此为借口,向公孙垣两兄弟提出,自己要带走一部分兵马,剿灭燕州匪患,待燕州四处皆平,再领兵回玄兔......”

“那公孙垣并没有怀疑,便点头答应了,于是公孙蠡带走了七八万的兵马,从此与公孙垣分道扬镳......公孙垣两兄弟进驻玄兔,公孙蠡以这七八万兵马为最初的家底,在燕州四处征战剿匪,经过一年多的四处征讨,燕州贼众逐渐式微,公孙蠡一边征伐,一边收编那些匪患兵马,充实自己的势力......”

“他本就知兵,手中亦有大将鞠氏兄弟为臂膀,一年多来,手下兵马增加到是十数万人......于是便占据了整个燕州......到最后更是跨州而战,将易州纳入他的囊中......”

“当时渤海东北疆,共有三股势力,其一乃是渤海州州牧韩甫,后来韩甫引狼入室,招来了沈济舟,最终失了权柄,整个渤海为沈济舟所得;其二便是这地跨两州之地的公孙蠡;其三,便是一支最特殊的势力,也是正牌的天子亲封的燕州牧,此人名唤刘彧。”

“刘彧手中有精兵上万,最初与公孙蠡亲密无间,通力合作,共同征剿燕州境内的匪患,所以,他始终是燕州州牧......虽然公孙蠡实际上控制燕州,但其势力多在易州,明面上亦要让那刘彧三五分......”

苏凌听着,心中暗想,这些往事,跟自己那个时空的那些历史,虽然细节不太一样,但大体的走向还是差不多的。

“后来,那公孙蠡野心**,占据易州之后,自然不满足,便想着从刘彧手中彻底地夺取整个燕州的控制权,将刘彧彻底的赶出燕州......于是双方便无可避免的矛盾爆发,最终兵戎相见......”

“先帝驾崩之后的大晋,积贫积弱,气象不再,如今天子继承大统,天下大乱,天子不能制,只能派了天使官宣慰两方,走***罢了......”边章叹了口气道。

“那刘彧乃是皇室宗亲,更有君子之风,虽然与公孙蠡开战,但心中还是顾念当初与他共同剿匪,安定燕州旧情的,于是他命令他的人马,只需将公孙蠡打散便可,不可将他们置于死地,甚至于,他抓的那许多公孙蠡的俘虏,竟也被他遣送回了公孙蠡那里......”

苏凌闻言,冷笑道:“说得好听一些,那刘彧算是君子仁心,想以大义旧情感念公孙蠡,可是乱世大争,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如何能如此呢?说得不好听些,那刘彧,不过是一介腐儒罢了!......”

边章叹息道:“唉......那刘彧本就是以文入仕途,自然明白些礼义教化......大体上与我还是有些相同的......燕州任上,他保境安民,爱民如子......燕州在肃清匪患之后,百姓们确实过了很久的安稳日子啊......”

“可是,战端一开,战祸不断,百姓遭殃,他如何忍心?所以......刘彧还是想着能不打便不打,能和解便和解的......”

“可这也犯了兵家之大忌啊......须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苏凌叹息道。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苏凌啊,离忧门徒果真不同凡响,这一句话,真知灼见啊!”边章赞叹道。

“那公孙蠡可不管这些,下令全军,猛冲猛打,可是铁了心的要下死手......所以战端一开,刘彧自然不敌,不过两月多,刘彧已然全面败退,整个燕州几乎全部被公孙蠡夺到手了......”

“最后那刘彧见大势已去,不忍百姓涂炭,便自缚出城,来到公孙蠡营中,求公孙蠡随意处置,只需放过一州百姓......”

“当时是,天下震动,各方势力皆盯着燕州的局势,那刘彧可是天子亲封的燕州牧,若是刘彧身死,那朝廷必将颜面尽失,于是朝廷亲自派了侍郎持天子符节来到燕州,要公孙蠡放了刘彧......”

“以公孙蠡的行事做派,怕是天子亲至,也保不下那刘彧吧......”苏凌沉声道。

“那公孙蠡不但不尊朝廷,更是当众将前来宣旨的侍郎扒光衣服,悬于城头之上羞辱了一番,最后让他穿了罪衣罪裙,赶出了燕州......朝廷四野震怒,却也无计可施......”

“便在此时,那公孙蠡却忽然接到了堂兄公孙垣的来信,在那信中,公孙垣以长兄自居,斥责公孙蠡所行所做乃是大错特错,更是对朝廷的公然抗命,要求他立刻将刘彧释放,并将燕州一切军政事务交还给刘彧,并限他三日之内,率本部兵马,回到玄兔郡......”

“那信中说得清楚,若是回来的早了,兄弟之情仍在,若是回得晚了,从此之后,莫要怪他不念兄弟情深!”

苏凌闻言,有些意外道:“公孙垣倒是忠于朝廷,忠于天子啊......”

边章摇头道:“其实公孙垣野心也不小,以他之才,如何看不出,朝廷是有意抬举他,刻意打压公孙蠡的呢?只是这些事对他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他也乐得朝廷如此做......然而他虽然有野心,但也知道他自己的实力一般,不过一边陲州郡太守,手中统共十万多人而已,所以逐鹿中原,问鼎二十八州,他也只能想想而已......”

“那公孙垣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朝廷施压,他不得不如此,再者他也不想公孙蠡就此做大......所以,他便顺水推舟,一则向朝廷表忠心,他那玄兔太守的位置便也就稳固了;二则,也能趁此机会,捞些名望出来......”

“然而,那公孙蠡见信之后,气恼至极,咬碎钢牙,将那封信撕了个粉碎,然后命令手下,明日将刘彧压到燕州城头,开刀问斩......”

“刘彧被杀当日,燕州天降大雨,天也为之哭泣,燕州许多百姓自发聚集在行刑道路之上,哭拜于地,口颂刘彧恩德......当时的公孙蠡,虽然权利达到了顶峰,却失去了宝贵的民心啊......”

“公孙蠡既斩刘彧,便自封为烟易二州大都督,一跃成为整个大晋东北疆最大的势力.......后来,那四世三公的沈济舟单骑入渤海,夺了渤海之位,厉兵秣马,方稍可与公孙蠡相提并论......”

“然而,玄兔太守公孙垣和兄弟公孙亢,却是在此事中失了颜面,深恨起了当年的兄弟公孙蠡,加上燕州易州与玄兔郡本就不远,公孙蠡势大之后,公孙垣兄弟感到了威胁,于是利用天下舆论哗然之际,竟写了一篇檄文,檄文之中痛骂公孙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更向天下昭告,将公孙蠡从公孙氏族谱之中除名......自此公孙氏中,再无公孙蠡之名......”

“那公孙蠡却也根本不在乎,闻言大笑,讽刺那玄兔公孙氏不过是靠着口舌卖弄之辈,他更是不屑与之为兄弟......于是那公孙蠡紧接着发布了告天下书,书中言明,断去与公孙垣、公孙亢亲族关系,自此,公孙蠡自改其姓为拓跋......”

边章顿了顿道:“所以,如今的大晋子民,提起公孙蠡,称其旧名的有之,称其拓跋蠡的,亦有之......反正不管是公孙蠡,还是拓跋蠡,都是他一人罢了!”

苏凌恍然,缓缓点头。

“再后来,王熙乱国,劫持天子,祸乱朝纲,天下二十八路云集讨王熙,那公孙蠡或许考虑到刘彧一事上,他毕竟有亏于大义,便加入了讨伐王熙的各路势力自中国,由于公孙蠡麾下多骑兵,白隼卫作战骁勇,因而屡立功勋。他的名声这才开始转变......”

“王熙伏诛之后,朝廷为平衡各方势力,以安其心,便顺水推舟,承认了公孙蠡的燕易大都督的身份......至此,公孙蠡的这个官位才名正言顺......”边章说道。

苏凌听完,点了点头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旧事......可是,师叔,你说了这许多旧事,却并没有提及公孙氏与靺丸之间有什么恩怨啊......”

边章道:“莫急,事情总是要说清楚的......那公孙蠡做了燕州、易州之主后,整个大晋的东北疆,便出现了三家大的势力,便是我方才说的,渤海沈济舟,燕易拓跋蠡,玄兔公孙兄弟......其实除了这三家势力之外,还有一股势力......这股势力,乃是此三家共同的敌人,说得大一些,乃是整个大晋的敌人!”

“靺丸!......”苏凌出言道。

边章点了点头道:“靺丸部在列国征战之时便已经出现了,不过当时,靺丸部族多以松散的部落,遍布在靺丸岛上......那靺丸岛的位置,苏凌,你可知道?......”

“这个我还是知道,与渤海州隔海相望......”苏凌忙道。

“不错,靺丸部本就是一小小的岛国,资源贫乏,国土狭小,民丁不兴,不受中土王之教化,因此在最初很长一段年月中,都是一些未开心智的粗野蔽民......直到我大晋与先朝更替之时,那靺丸部出了一个首领,颇有些本事,统一了整个靺丸岛,也是在那时,靺丸政权才正式建立!”

“然而,这靺丸部从建立开始,就野心勃勃,那靺丸汗知道困守孤岛,必将越来越积贫积弱,便将贪婪的眼光对准了隔海的我中土......”

“当时神州之内,先朝与我大晋正战火不断,王朝更迭,大战四起,民不聊生,一片混乱......那靺丸汗便以为有机可乘,于是几乎尽起靺丸部男丁,造了战船,渡海而来犯我神州......”

“当时神州到处交兵,自然无暇顾及那靺丸贼兵,靺丸趁机占了燕州、易州、玄兔,以及渤海等大部疆土。尤其是玄兔郡,竟尽丧敌手......”

“当时的玄兔,比较特殊,算是先朝的一个藩属国,玄兔土着民族便是夷吾族......关于他们的事,苏凌你应该知道的......毕竟当年龙台......”

苏凌点了点头。

“靺丸攻下玄兔,逼当时夷吾王称臣,宣布效忠靺丸,夷吾王心向大晋,自然不屈服,于是靺丸几乎屠尽了整个夷吾王室和族人......”

“后来,大晋立国,几次三番与靺丸交战,收复了不少失地,玄兔也尽归大晋,大晋当时的朝堂,费尽心力,寻回了当年的夷吾王室血脉,重继玄兔藩属之位。”

“然而,靺丸窥伺我大晋之心不死,屡次在沿海一带生事,挑起事端......沿海州郡为其所乱,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吗靺丸部族之中出现了一位颇有才能的女汗王,便是卑弥呼女王,经过许多年的发展,积蓄实力,再次发动侵我神州的大战,这一次......却碰到了我朝先帝在位,当时我朝倾颓之势已现,青羽贼众势大,朝廷忙着剿灭叛逆,那玄兔第二次落入了靺丸之手......”

“后青羽叛逆被剿灭,我朝重新收复玄兔,因玄兔夷吾族王子下落不明,我朝便彻底地接管了整个玄兔郡......”

“一直到当朝天子之时,公孙垣兄弟才进驻玄兔,成了听调不听宣的,世袭玄兔太守......”

“这便是整个玄兔郡与靺丸部深仇大恨的始末......”

“那自此之后,玄兔郡和我大晋东北沿海郡县可安稳?......”苏凌问道。

“如何能够安稳,就算当年靺丸一败涂地,卑弥呼女王也死了,靺丸分崩离析,过了几年,竟然又出了一个女王,竟然也号卑弥呼,此女又一次统一了整个靺丸,这个人,便是如今的靺丸汗了......也是孔鹤臣暗中勾结的异族之人!”边章叹息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我为炉鼎 从矿奴开始修仙 天崩开局:从捕妖人到人族大帝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凡人丹仙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原神:以盛世舞曲,书救世华章 超凡大航海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综影视之魅狐出手,男神在手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超级无敌系统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模拟诸天,我的天赋可以无限叠加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明朝那些事儿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日不落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戒指传奇 紫鸾记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寒门状元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对弈江山 染夕遥 - 对弈江山txt下载 - 对弈江山最新章节 - 对弈江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