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

无限循环

首页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玄武裂天 民国之铁血少帅 回到明朝当王爷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前方高能 大清隐龙 至尊特工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朕就是亡国之君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 无限循环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全文阅读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txt下载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2章 临朝观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国公?

父亲?

如今朱勇的这两个身份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就连沈忆宸一时都分辨不清,这到底是重拾的亲情,还是露骨的利益?

说实话,有些时候沈忆宸宁愿面对曾经的成国公朱勇,杀伐果断、冷酷无情!

这样自己也可以站在互相利用角度上去对待他,双方各有价值。而一旦夹杂了情份,很多事情就变得复杂,下手也无法坚决了。

坐上成国公朱勇的马车,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相顾无言。

伴随着马车摇晃,沉默许久过后,朱勇才开口道:“今日上朝少说、少动、少看,切记莫君前失仪。”

“是,公爷。”

沈忆宸点了点头,这些都是官场经验,多听着没坏处。

“还有下朝后会单独召见状元,切莫谏言献策,无论陛下是看好还是不好看,都会受到其害。”

“晚生明白。”

明哲保身这套沈忆宸懂,自己都还没融入官场,最好别当这个出头鸟,谨言慎行乃为官之道。

嘱咐了几句上朝注意事项后,朱勇换了一个话题:“我已托媒人与泰宁侯府交换了婚书,暂且把你跟青桐的婚期定在了下个月十六日,你觉得如何?”

五月十六?

沈忆宸心中暗算了一下时间,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半月,母亲沈氏那时应该能赶到京师。

“一切但凭公爷作主。”

“嗯。”

成国公朱勇点了点头,就不在多言。

马车一路向前,如果说同乘给沈忆宸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想当初沈忆宸传胪大典为了避让不迟到,得早早起身前往紫禁城。而成国公这辆马车称得上“横行无忌”,大明顶级国公只有别人让行的份,哪怕当朝一品大员都不例外。

毕竟朱勇除了勋爵还位列三公,在品阶上除了荣誉加衔,已经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只剩下死后追封为王了。

来到宫门前,已经有好些大臣跟新科进士们在此等候了,见到沈忆宸与成国公从同一辆马车上下来,可谓一片惊叹。

之前还有人传言,成国公跟这个婢生子关系并不亲近,甚至不愿意让他入宗谱。

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好像这两父子确实没什么交流。哪怕殿试、传胪大典这种盛会,都如同陌生人一般各站各的,相当于坐实了这种传言。

今日这一幕,谣言不攻自破。沈忆宸第一次参与朝会,成国公同乘而至,足以彰显亲近。

辰时宫门大开,文武百官先行入宫觐见,沈忆宸率领众新科进士跟在后面。

这条前往奉天殿的道路,算上今日这次,沈忆宸已经走过三遍,称得上驾轻就熟了。

只不过感受却与前两次截然不同。

以前是考生的身份,考不中的话更像是一个过客,而现在自己是翰林官,日后这就是属于自己的“青云之路”!

文武百官或入殿内,或站在长廊。沈忆宸率领众新科进士,却没有朝会位置,只能站在殿外的丹陛两旁。

相比较以往只能站在台阶更下方的丹墀两旁,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前进了一步。

“啪”的鞭声响起,旗手卫、锦衣卫等等天子亲军,浩浩荡荡拥护着明英宗朱祁镇,来到了奉天殿升殿。

文武百官跟新科进士们按例行臣子礼,一番高呼万岁之后,意味着朝会正式开始。

只是沈忆宸等人站在殿外,连皇帝的脸都看不到,更别论参与朝政了。成国公朱勇嘱咐的那些什么少说、少动、少看,目前看来是用不上了。

就在沈忆宸感到有些无聊之际,一名鸿胪寺官员却来到了殿外告示:“宣新科状元沈忆宸入殿进表!”

入殿进表?

听到这声谕令,包括沈忆宸在内的众新科进士都大感意外,要知道前几天鸿胪寺培训的时候,可教导过上表谢恩的流程。

状元代众进士上表,鸿胪寺官员用表案承接,放置于奉天殿殿门东侧。等退朝后皇帝御华盖殿,执事官把谢恩表带过去呈上御览。

怎么现在的步骤,跟鸿胪寺教导的不一样?

当然,不管什么原因,皇帝下令了就得遵命。

于是沈忆宸双手捧着进士谢恩表,跟随鸿胪寺引导官走向承天殿,徒留身后一众羡慕眼神。

“陛下真是看重沈忆宸啊,次次都能入殿面圣。”

“三元及第好风光,此等文运功名无人能及。”

“不知陛下又会与沈忆宸说些什么,真乃独享恩荣!”

伴随着众新科进士心中遐想,沈忆宸踏入奉天殿内,与前两次入殿参加考试跟典礼不同。此刻殿内文武百官威严耸立,气氛给人的感觉不知凝重紧张了多少倍。

“臣沈忆宸,率乙丑科进士上表,叩谢圣上天恩!”

沈忆宸高举谢恩表,行跪拜礼叩谢皇帝殿试钦点,取中为天子门生。

行礼完毕后,一名太监从沈忆宸手中接过谢恩表,呈上御案给皇帝品阅。

朱祁镇随手翻开沈忆宸的谢恩表,显得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谢恩表这东西有着固定格式,并且内容都大同小异,很难写出什么新意。

所以朱祁镇看两眼,也就是走下流程,彰显自己对于状元臣子的重视。

结果就这两眼,让朱祁镇有些震撼了,仿佛看到了沈忆宸那日为国子监祭酒上疏奏章的翻版。

只不过维护感恩的主角,变成了自己。

全篇内容朴实赤诚,字字披肝沥胆,声声动人心魂。其情感之真挚强烈、其效果之荡气回肠,与一般卖弄词藻、奢华浮夸的谢恩表,有着天壤之别。

这就是三元及第那挡不住的才华吗?就连一篇谢恩表,都能写得如此扣人心弦!

“爱卿的拳拳赤子之心,朕已知晓。此次朝会,你就站在末席观政吧。”

此话一出,可谓全场哗然,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射到沈忆宸身上。

别的新科进士都是在部院观政,沈忆宸就算贵为状元,也不配在金銮殿观政啊。

要知道能进入殿内朝会的都是三品大员及以上,门外长廊还站着多少文武官员,梦寐以求想着能跨过这道门槛,结果沈忆宸就这么一步登天了?

到底一篇谢恩表,能写得如何惊天地泣鬼神,让皇帝如此看重?

“臣,谢主隆恩!”

沈忆宸谢恩后,就站在文武百官的末位。

说实话,此刻他都有些飘飘然,能入殿进表就已经超乎预期。现在还可以临朝观政,着实有些过于器重。

朱祁镇要再这么来两次,自己怕是真得披肝沥血,以报皇恩了。

朝会内容与后世电视剧情节不同,并不是文武百官都可以随意上奏,畅所欲言。

“内阁三杨”执政时期,为了保证明英宗有足够的时间读书,规定早朝奏事原则上不超过八件。

并且这八件事情,也是昨晚讨论好的,只需上朝宣读一番便可。

本来这算是临时的权宜规定,结果明英宗亲政后也没有废除,于是乎就成为了“祖制”。

甚至愈演愈烈,导致明末朝会变成了彻底的走过场装装样子。

时人评价“常朝之礼,近于儿戏,既于军国大事毫无干涉,复于君臣情意绝不浃洽,不过通政司引奏一二本章,例下各部。及五品以上见朝辞朝各官,面奉赐酒饭而已。”

也就是说,上朝就是为了赶早去吃顿工作餐,其他啥事也不做。

沈忆宸遵循朱勇的嘱咐,站在百官末席默默听着朝臣们的上奏,内容大多是关于救灾、税收、徭役等等民政事务。

这类事件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无比棘手繁琐。朝臣的奏对献策,让沈忆宸可谓受益良多,这些施政经验可不是圣贤书所能教导的。

八本奏章很快宣读完毕,就在鸿胪寺鸣赞官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兵部尚书徐曦站出队列说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徐曦这下站出来,让内阁跟朱祁镇都有些奇怪,到底什么事情让兵部尚书打破规则,急着上奏?

不过朱祁镇也不敢忽视,毕竟兵部掌管军事,万一是九边发生战事,那就比较严重了。

“爱卿请讲。”

“臣昨夜收到延绥镇总兵急报,瓦刺部也先强役使西北诸部为其属,沙州、罕东及赤斤蒙古诸卫皆附。”

“并且挟哈密忠顺王母及妻,侵略其领土,围其城,杀其头目,虏其人口。”

“目前哈密忠顺王特使已到延绥镇,准备向我大明求援,还望陛下定夺。”

皇帝跟文武百官听到这段描述是何想法沈忆宸不知道,但他可谓无比震惊。

大名鼎鼎的瓦刺部太师也先,终于按捺不住他的野心,开启了统一北疆蒙古的步伐!

“朕如果没记错的话,哈密乃边陲小国,哈密王其母系也先之姊(姐)吧?”

“回禀陛下,没错。”

听到徐曦确定,朱祁镇面露轻松神色继续说道:“那岂不是也先一家之事?”

对于这种西域边陲小国的内部争斗,中原皇帝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明英宗朱祁镇也是如此。

基本上每年都要收到此类“改朝换代”的奏章,如今哈密国不过与也先发生了一些冲突而已,裹挟的王太后还是也先的亲姐姐,能有什么大事情。

看着朱祁镇好像不以为意,靖远伯王骥忍不住站了出来启奏道:“回禀圣上,这并不是也先一家之事!”

“自也先其父脱欢开始,就已经着手统一蒙古卫拉特各部。如今不但瓦刺部完成了统一,就连鞑靼部都处于也先的控制之下。”

“臣去年到延绥、宁夏、甘肃巡视诸边,发现也先部兵锋正不断向东袭扰,恐有吞并兀良哈三卫之嫌。如果放任北疆鞑虏做大,将复当年北元之强盛!”

如果说朱祁镇这个“大明战神”是后世戏称的话,那么王骥可谓正统朝时期真正的大明战神。

从北到南,从蒙古鞑靼打到缅甸土司,可以说王骥以文官出身,却一生戎马征战不休。

论军事战争经验,恐怕朝堂之上,也就成国公朱勇、英国公张辅等为数不多的武将勋戚能与之媲美。

他这番话出来,本意是想提醒皇帝跟群臣重视瓦刺也先,却没想到在众人耳中,成为了危言耸听!

“北元又如何,当年还不是被历代先帝给逐鹿塞北。如今我大明兵强马壮,区区瓦刺部不足为惧!”

刑部左侍郎马昂站了出来,反驳了王骥的言语。

这位马昂也不是纯粹的文臣,鸿胪寺起家,后转为监察御史去到了宣大总督兵备。

后又转右副都御史,参赞甘肃军务。再入左都御史,出任陕西总督,执掌军事与蒙古诸部交过手。

他认为这些什么蒙古诸部都是菜鸡,无非小打小闹的玩玩,要是大明认真起来随便碾压。王骥好歹也打了这么多年仗,怎么胆子越打越小了?

“马侍郎所言有理,瓦刺部也先对我大明还算恭敬,每年都准时过来朝贡。若因哈密国的家事,就对瓦刺部进行征讨,恐劳民伤财。”

“本官认为应宣扬圣化,使之感虞舜之敷德!”

户部侍郎张睿也站了出来,认为不应该大动干戈,而是要教化蛮夷为主。

这番话一出,引得在场的文臣大员纷纷点头赞同。

因为之前的两次麓川之战,几乎是把国库给打空了,并且劳师远征边陲之地,收益甚小。

当年征战就一众文臣反对,如今打了两次麓川之战,还没有打下来,那更是反战成为了主流。

这两位大臣的反驳理由,其实也代表着如今大明两种最主流的观点。

一是认为边陲蛮夷不足为惧,想什么时候却拿捏都可以,没必要太过重视。

另外一种就遵循王道教化,崇古效祖想着要去感化对方。认为只要边陲蛮夷识得文教,那么自然就晓之以理,不会再起纷争。

王骥听着众大臣反驳之言,可谓是满脸的无奈。这群人都是朝廷内院的文臣,从未在边疆任职过,压根就不了解边陲之地是什么情况。

纯粹的照本宣科,不按实际情况献策,如此绥靖下去,瓦刺部恐成大患!

当然,也有在边疆任职过的官员,站出来帮王骥说话。只是人数实在太少,声音完全被京官们所淹没。

沈忆宸听着正反双方的答辩,他知道历史走向如何,也先会终成大患。

但此刻大明正处于鼎盛时期,官员们心中都抱有“天朝上国”的心态,压根就没有把蒙古诸部给放在眼中。

甚至到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敢这么胡搞瞎搞的打仗,也是抱有这种心理状态。也先什么菜鸡也配跟自己打,二十万大军平a过去稳赢不输。

结果就翻车了……

沈忆宸目前就一个实习生,观政是没有说话资格的,哪怕就是能发言,人微言轻能改变什么?

想到这里,沈忆宸不由叹了口气,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经历过匈奴、突厥、蒙古等等北方强敌了,还摸不清楚草原部落出现了统一苗头,后面会发生什么吗?

可能是沈忆宸这口气叹的有些明显了,也可能是朱祁镇恰好关注到他。

见到这一幕后,朱祁镇开口问道:“沈爱卿,对于瓦刺部落,你怎么看?”

听到皇帝居然询问一个官场雏鸟,这下众大臣脸上表情可不是什么羡慕震惊,而是流露出一种轻视鄙夷。

连官衙都还没有正式进入,能在朝政大事上发表什么意见?

皇帝如此厚爱沈忆宸,恐怕会培养出下一个类似王振这样的权臣,危害甚至超过王振!

我怎么看?

沈忆宸面对朱祁镇的问题,也是有苦难言。朝臣们都快要形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自己能发表什么见解,发表了又有谁支持?

而且在朝臣们眼中,自己可能连瓦刺部在哪里都不知道,也配大放厥词?

站在前排的成国公朱勇,此刻也回过头来看向沈忆宸,朝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多言。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不是他目前身份跟资历能参与的,聪明的话就用一句“臣不敢妄言”搪塞过去。

闭嘴明哲保身吗?

不知为何,沈忆宸心中感到有些唏嘘不已。

曾经有多么远大的志向,想着在朝堂之上执掌权利巅峰,然后庇护天下万民,开创太平盛世。

结果上朝第一天,就连话都不敢说了,官场融入的还真是快……

这架势还想成为恶龙,连起步屠龙少年都不配啊。

看着沈忆宸没说话,明英宗朱祁镇也明白,此等朝政要事,不是新科状元能参与进来的。自己想要培养股肱之臣,属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就在朱祁镇认为沈忆宸不会直抒己见的时候,却没想到沈忆宸却拱手道:“回禀圣上,臣赞同靖远伯的看法。瓦刺部也先有不臣之心,如若不提前有所防备,恐成后患!”

在其位当谋其政,任其职当尽其责!

明哲保身容易,装聋作哑更容易,但恰恰就是大明太多这样的官员,才使得华夏大地最终沦丧。

沈忆宸明白历史巨轮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可能到了最后什么都改变不了。

但为了大明土木堡之变二十万将士,为了九边重镇数百万军民,如若今日连附和王骥的话语都不敢说,那么自己日后必然会忘了初心。

成为一名趋名逐利的文官,泯然于众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镇妖博物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武师的自我修养 春满香夏 天下枭雄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重生之武道复苏 黑铁之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陛下不可以! 重回1982小渔村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抗战之血肉丛林 花都太子 大宋女刑司 开局成为学术泰斗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日不落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带着战神回明末 大夏镇远侯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动荡的大元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大明英宗朱祁镇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废柴趣妻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 无限循环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txt下载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最新章节 - 我成了大明勋戚沈忆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