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火红的鸡枞

首页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闯红楼 寒门宰相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凡人歌 至尊特工 中华第四帝国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火红的鸡枞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全文阅读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txt下载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二十五章 咱大明终于名正言顺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中都凤阳。

朱允熥站在凤阳城的城门外,眺望着这座本不该出现的城市,脑子里只有四个字——富丽堂皇。

为什么说这座城市本不该出现呢?

因为这完全是朱元璋个人不顾朝臣反对,一意孤行建设出来的一座城市。

从洪武二年开始建造,一直兴建到洪武八年,其中调用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和工匠。

后来工匠和民夫不堪其苦,在宫殿的下方行诅咒之事,朱元璋一气之下将几万人杀得只剩不到一千人。

不过在那之后,朱元璋也停止了中都凤阳的建设,只是将其当成一个陪都使用。

朱允熥骑马走在凤阳城内,看着两旁鳞次栉比的房屋,整齐的街道,以及富丽堂皇的宫殿,有些明白为何当时选封地之时,皇爷爷非得让他选凤阳了。

就占地规模来说,凤阳城不论城池,还是宫殿的规模,都要比南京城更加宏伟壮观。

傅友德见朱允熥不住地左顾右盼,不由笑着问道。

「三皇孙是不是后悔了?」

「凤阳府可比松江府富庶多了,三皇孙却将其拱手让人,当真是可惜哟!」

朱允熥闻言无所谓的笑笑道。

「不后悔!」

「此地虽好,但却不是干事业的地方,显得太过于狭隘了,伸不开手脚!」

傅友德闻言由衷赞叹道。

「三皇孙所言甚是!」

「虽说皇爷当年是以劳民伤财的理由停工的,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这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做国都。」

「其理由跟三皇孙说的一样,太狭窄了,装不下京师的数百万之众,不足为天下都城!」

「也就地理位置比金陵城好点,四面是山,易守难攻,有一定的防御价值。」

傅友德说到这儿,就跟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开始跟朱允熥臧否大明的各个都城。

「金陵其实也不适合当国都,城墙都快修到长江里了,成个什么样子?」

「自古以来大江大河的边上,就没有当国都的。」

朱允熥闻言杠了一句。

「开封城不就在黄河边上吗?」

傅友德闻言,没好气地回怼了一句。

「所以徽钦二帝被金人给抓去了呀!」

朱允熥听到这话无奈地耸耸肩,半抬杠地问了一句。

「那依颖国公之见,大明何处可为都城?」

「这个嘛……」

傅友德沉吟半晌,随即无奈地摇了摇头。

「实话说,各地都有优劣,没有啥太好的地方。」

朱允熥闻言白了傅友德一眼。

「那你说个什么劲?」

朱允熥怼完傅友德,就打马进了中都皇宫。

中都皇宫是仿照南京紫禁城的形制修建的,只是在规模和占地上更加宏大。

现在整个中都城,朱允熥的爵位最高,他理所当然地住进了乾清宫里。

至于傅友德和随行的将士们,则只能在中都的军营里驻扎。….

哪怕皇宫里有的是多余的房子,他们也不敢住,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朱允熥在中都休整了一晚,第二天就去城南十里外的祖陵拜谒。

大明的祖陵在老朱当皇帝之前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建到洪武十二年才竣工。

在这个祖陵里埋着老朱的父母,后来老朱觉得太荒凉了,又把三位兄长和嫂子,以及两个侄儿的坟墓都迁了过来,并正式改称皇陵。

皇陵有内、中、外三层,最里边称为皇城,青砖砌筑,高二丈,占地

约一千平方米。第二层也是砖墙,占地相比皇城要大得多。最外层是夯土城墙,其占地面积比之一般的府城都要壮丽几分。

朱允熥沿着皇陵中间的神道,经过红桥、棂星门、砖城北明楼、神道、御桥、皇城金门,然后来到皇陵的享殿。

原则上说,他此次祭奠的终点就是这儿了。至于后边的坟丘、明楼等处,非必要就不用去了。

事实上,朱允熥也是听了傅友德的建议,这才想起来祭奠一下皇陵内的先祖的。

按照傅友德的说法,出征的时候事情紧急,没过来拜祭一下也就算了。现在出征归来,大获全胜,再不来祖陵拜祭一下,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的。

朱允熥在路过御制皇陵碑之时,驻足观看良久。

本来他只是想过来点个卯,奉上三牲祭品,做做样子就走。

然而,当他看了老朱写的「御制皇陵碑」上的碑文,顿时被老朱艰难的创业之旅给感动。

正常来说,历朝历代的皇家碑文,都是由朝廷的大儒写成。

然而,老朱怕那些文人写得太文雅,后世子孙看不出创业的艰辛,干脆自己用大白话写了一遍。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

农业艰辛,朝夕旁徨。

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

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

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

既不与得,邻里惆怅。

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

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

御制皇陵碑的文字质朴,朴实无华,但其中所蕴含的凄凉和无助,却让人闻之落泪,看之心酸。

朱允熥看着老朱亲手所书的碑文,只感觉自己好像有点懂这个老头了。

皇爷爷的一生太艰辛,太不容易了。

皇爷爷之所以如此勤政,不是因为他贪恋权势,只是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来之不易,太害怕失去,不敢轻易放手罢了……

朱允熥在御制皇陵碑前驻足良久,直至将所有碑文背诵下来,这才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享殿,认真地履行祭奠的仪式。

「来人,拿纸笔,孤要亲自撰写祭文!」

傅友德一直在观察朱允熥的表情,刚刚看到朱允熥在陛下的皇陵碑前动容,他就觉得这个建议提对了。….

现在听到朱允熥要亲自撰写祭文,傅友德开心地赶忙接过笔墨纸砚,亲自给朱允熥磨墨。

朱允熥略微沉思一会儿,饱饱地蘸了墨汁,然后提笔在纸上写起来。

在朱允熥挥毫泼墨之时,他身旁的锦衣卫,早就拿出一个小本本抄写起来。

朱允熥这边写完最后一个字,锦衣卫那边也将祭文发了出去。

中都距离金陵城很近,朱允熥这边刚举行完祭祀仪式,锦衣卫的小报告也送了出去。

徐六子本能地觉得,皇爷看到少主亲自撰写的祭文,一定会非常欣慰。

因此,自作主张,直接用八百里加急的形式,将祭文送回京城。

老朱在打发走张邋遢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一来是高兴大孙的寿数绵长,二来则是忧心自己早年杀得太多了,会不会影响了大孙的寿数,影响大明的国运?

在这之前他是不怎么信这些的,但今天听到张邋遢也这样说,就由不得他不信了。

再加上他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也让他对自己产生了些许怀疑。

因为怀揣着这个心事,老朱连午膳都没吃,把

自己一个人关在宫殿里,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一生。

然而,一直思索到半夜,老朱也没思索明白。

不过,他只知道一点,那就是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依然会杀杀杀……

只是会尽量少杀一点。

比如说,修建中都的工匠,自己当年为何一怒之下杀了那么多呢?

他们也是徭役繁重,不堪忍受罢了,跟自己当年造反没什么两样……

老朱以此为基点,反思了自己这些年执政的种种措施,越想越没有自信,越想精神越崩溃。

正在他烦躁得恨不得一把火把皇宫烧了之时,门外传来二虎急切的声音。

「皇爷,有少主的密报!」

老朱没好气地道。

「那逆孙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不是!」

「是少主在中都祭拜皇陵,亲自撰写了祭文。」

「那逆孙亲自撰写祭文?」

老朱听到这话,眉毛拧成个川字,心想锦衣卫这么晚巴巴地送进宫,准保那逆孙又出什么狂言妄语了。

因此,他气冲冲地走出寝宫,朝着二虎大手一挥。

「拿来!」

「哎!」

二虎恭敬的双手奉上,老朱蛮横的一把抢过。

老朱本来都做好被逆孙气个半死的准备了,然而当他打开锦衣卫抄写的祭文,只感觉眼眶湿润,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

「昔我皇考,寓居是方。」

「年不及立,流落他乡。」

「寄身寺院,又逢断粮。」

「百纳穿结,宿露餐霜。」

老朱看到这儿的时候,仿佛又回到小时候凄凉无助,举目无亲的惨淡境地。

当他想到父母死的时候,别说没有棺材了,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更是悲从中来,直接坐在皇宫的门槛上呜呜地哭起来。….

「俄而红巾四起,皇考东躲又西藏。」

「愤而从之抗元,征战血染于袍裳。」

「自古帝业之有成者,未有皇考之凄惶。」

老朱看到这儿,当即瞪起两只龙眼,看着纸上的文字骂道。

「谁都躲西藏哩!」

「咱是真命天子,咱就在元军眼皮底下,他们都抓不到咱!」

老朱为自己辩解几句就继续看下去,只见下边都是写自己开创大明如何艰辛,如何不易,看得他老怀欣慰,恨不得把大孙拎过来狠狠地亲上几口。

还是自家乖孙懂事,知道咱建立大明不容易!

老朱看完大孙对自己的吹捧,就看到大孙的自我反思。

「余生而为皇孙,自小厌食膏粱。」

「今观皇考之艰辛,方知往日之无状也。」

「今以此文祭之,以明吾心之志也。」

「自此当以父祖为范,勤于政事,不负皇考之望,不负天下臣民之望……」

老朱看罢最后一段,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

大孙祭奠皇陵所写的祭文,不仅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反而觉得从未有过的清爽。

咱残忍嗜杀又如何?

咱就算杀错了又如何?

咱有个好大孙,将来咱大孙能替咱遮掩回来,哈哈哈……

「二虎,你瞅瞅咱大孙写的祭文!」

二虎赶忙接过去认真翻看,然后连声地称赞着。

「好!」

「真好!」

「真是太好了!」

「你是不是除了说好,就不会说点别的了?」

「我……」

「别杵在这儿碍眼,去把齐泰、袁泰、陈宗理给咱叫过来!」

「要说拍马屁这活,还得是这群文官拍得舒坦!」

「诺!」

老朱打发走二虎后,坐在门槛上翻来覆去地看着大孙写的祭文,越看越觉得舒心。

「咱大孙长大了,知道心疼咱这个爷爷喽!」

「真想立刻见到你个小逆孙哟!」

……

三日后。

朱允熥的车驾刚一绕过山川坛,就看到老朱的銮驾停在正阳门外,在其銮驾的两侧,则站满了前来迎接自己的文武百官。

老朱在看到大孙的马车,当即从龙撵上走下来,满脸期待地等着和大孙重逢。

朱允熥看到老朱出了马车,也从马车里钻出来,站在车辕上朝着老朱招手示意。

老朱看到大孙在车辕上又蹦又跳,气得他破口大骂。

「这逆孙就不能让人省点心!」

老朱骂完大孙,脸上再次洋溢起幸福的微笑。从他的视角远远看过去,好像大孙又长高了一点,快成个大孩子喽!

在朱允熥的再三催促下,马车开出了三百里加急的速度。眼看着马车距离龙撵还有不到十步距离,朱允熥不等马车停稳,就从马车上跳了下去,然后跟一只胖麻雀似的,朝着老朱飞奔而去。

老朱见状赶忙伸开双臂,将大孙稳稳地接住。….

然而,就在他想像往常那般将大孙抱起来时,却不料自己的身子先腾空了。

正当老朱不知所措之时,只听到大孙开心地大喊大叫。

「皇爷爷,我能抱动你啦!」

老朱听到这话,气恼地拍打了几下大孙的脑袋,威严地呵斥道。

「赶紧把咱放下来!」

「这么多人看着呢,成何体统!」

朱允熥闻言这才将老朱放下来,不过脸上依然挂着得意的笑容。

「皇爷爷,孙儿要不了多久,就能背着你到处跑啦,啦啦啦!」

老朱听到这话,顿时想起去年背着大孙的情景,脸上露出一丝甜蜜的回甘。

这小逆孙,竟然还惦记着这事呢!

老朱宠溺地揉了揉大孙的小脑袋,故意气哼哼地说道。

「咱听说你本事大了,还能上阵杀敌了?」

「还杀了两百个***?」

朱允熥一听这话,赶忙尴尬地解释道。

「皇爷爷,那都是舅老爷瞎编的,为了给孙儿脸上贴金,实际上孙儿只杀了俩……」

「俩……」

「那也了不得喽!」

「你说你立了这么大功,咱是不是得赏你点啥?」

「板子还是鞭子?」

「哼哼!」

老朱见逆孙小脸都吓白了,也就不再逗弄他了,拉着他的小手就上了龙撵。

「先跟咱回宫,咱准备了你最爱吃的熊掌,嘿嘿嘿!」

老朱领着大孙走了,但文武百官们却不能走。

在朝廷的官方文书里,此次支援大同的主将乃是傅友德,朱允熥不过是个添头而已。

因此,该有的凯旋仪式得走完,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老朱命礼部准备的凯旋仪式很隆重,不仅有奏乐,还有教坊司进献的歌舞表演等,把一众出征的小兵看得鼻血直流。

只是这些注定跟朱允熥无缘了,他正被老朱在马车上使劲地问话呢。

「有没有伤到?」

「没有!」

「孙儿有皇天护佑,区区箭矢伤不到

我!」

「而且孙儿惜命得很,只要是出门,身上必定穿着软甲!」

朱允熥说着的时候解开衣服,露出里边的软甲。

老朱看到大孙这般重视防护,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可一想到这逆孙,让自己担惊受怕了这么久,老头心里就一阵发狠,想着一会儿回宫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顿。

「你舅老爷的请功折子咱看过了!」

「哦哦……」

朱允熥听到这话顿时心虚地低下头,脸上更是有些发烧。

「皇爷爷,孙儿冒功了……」

「其实孙儿就是骑马出去溜达一圈,真没他们说的那么好……」

老朱看着自家傻乎乎的大孙子,开心地将其搂在怀里解释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不管是蓝玉,还是咱在大同府里的密探,都把你夸成一朵花,说你有圣君之相!」

「密探?」….

朱允熥不解地看向老朱。

「皇爷爷,您在大同府还有密探?」

老朱哈哈大笑道。

「那是自然!」

「咱可是把十万大军都撒出去了,不派几个人盯着怎么能成?」

「你以后也给咱记住了,不管领兵大将是你多信任的人,都要在军中多埋几根眼线,让他们时刻向你汇报军中的动静,以免领兵大将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哦哦……」

「孙儿懂了,就像皇爷爷在孙儿身边埋钉子,盯着我似的,就是生怕我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老朱听到这话气得脸都绿了,当即将朱允熥翻过来,对着他屁股一阵拍打。

「闭嘴!」

「那能一样吗?」

「咱派人盯着你,是怕你瞎胡闹!」

「再者说,你不是都反过咱一次了吗?」

朱允熥见老朱揭他的老底,只能尴尬地嘿嘿傻笑。

老朱也只是假装打几下,然后继续跟大孙解释道。

「咱说你这次做得很好,是因为你没有干涉军中的部署,做好了自己该做的本分。」

「咱跟你说,当皇帝可以不会带兵,也可以不会打仗,但必须得会用人……」

马车行驶了一路,老朱拉着大孙说了一路。

两人在回到皇宫后,老朱把大孙扔到浴桶里好生洗刷了一番,这才带着他去用膳。

用过膳后,老朱又献宝似的把重新写好的册封诏书拿给大孙看。

「咱又重新写了一份册封诏书!」

「这次你冒了这么大的风险去大同府,救治了大同府的将士,又打了大胜仗,这要是不写到诏书里可就亏大发了,哈哈哈!」

此时的老朱就跟普通乡下老头没啥区别,恨不得拿着大喇叭四处张扬,让别人知道自家大孙的优秀。

朱允熥拿过圣旨一看,果然见自己的功劳簿又厚了一层,被老朱加了好几条功绩。

什么拯救大同于水火,俘虏瓦剌数万之众。上阵杀敌,斩敌酋于马下。追击千里,救斯民于万难之类。

总之自家这亲爷爷,跟蓝玉那舅老爷一样,吹起牛来都不知害臊,使劲地往自己脸上贴金。

朱允熥看罢圣旨,指着上边的玉玺说道。

「皇爷爷,您这圣旨写得挺好,就是这方玉玺不咋地,要不试试孙儿带回来的这个?」

「你带回来的?」

「是啊!」

「孙儿在草原上捡到一方玉玺,看上去比您这个好点。」

在老朱将信将疑的目光中,朱允熥噔噔噔跑出殿

外,从王德手里接过一个盒子,然后颠颠地跑到老朱面前献宝。

「皇爷爷,您看看这个如何?」

老朱在听到玉玺两个字的时候,心里就生出一丝期待。

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夺回属于华夏的传国玉玺。

秦始皇用和氏璧刻下传国印玺,并未延续大秦的国祚。….

然而,在秦始皇死后,传国玉玺却成为历朝历代的至尊神物。

谁拥有传国玉玺,谁就是天命之子。

汉朝如是、唐朝如是、宋朝如是、元朝亦如是。

唯有大明立国以来,费尽千辛万苦,却始终寻觅不到传国玉玺之踪迹。

因此,老朱总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不正统,死后也无颜面对华夏历朝历代的先皇。

老朱也努力寻找过,可就算打下捕鱼儿海那般的大胜,依然没能寻到传国玉玺。

久而久之,老朱都觉得自己时运不济,恐怕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

老朱想到此处,对于即将到来的玉玺,也就没了刚刚的那份期待。

然而,当他打开盒子,看到玉玺上镶嵌着黄金的一角时,呼吸瞬间停止,两只龙眼也瞪得圆滚滚,仿佛随时都能从眼眶里飞出来一般。

「这……」

「这是传国玉玺?」

老朱小心地双手捧起玉玺,翻过来倒过去地仔细查验。然后小心地涂上印泥,在纸上「啪啪」地印着。

当他看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硕大的篆文出现在纸上时,激动地捧着玉玺泪流满面。

「咱终于在有生之年见到传国玉玺啦!」

「这就是天意呀!」

「咱苦寻二十几年而不得,你个逆孙头一次去草原,就将此物给寻来了!」

「自今日起!」

「咱大明终于名正言顺啦!」

「呜呜呜!」

。.

火红的鸡枞

/130//.html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剑来 背剑之人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汴京春深 猎艳谱群芳 都市极乐后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超凡大航海 重生之神级明星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恶魔军官,放我走! 重回1982小渔村 超维术士 护花野蛮人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剑道乾坤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唐砖 神话版三国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戏说嬴政 穿越梁山成霸业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宋终:一拳镇关西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古今名人记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火红的鸡枞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txt下载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最新章节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