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令狐冲啊冲

首页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汉乡 狂妃很彪悍 抗日之英雄传奇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超能进化 我的公公叫康熙 蛇医王妃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令狐冲啊冲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全文阅读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txt下载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一十六章 改变历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已目前来说,历史的小轨道改变了,大轨道仍然没有变化,司马氏要是掌权下去,则早晚灭掉燕国、蜀国、吴国,最终一统天下。

然后历史上依旧会有西东两晋。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这些依然会上演。

更别提南北分裂近四百年的大动荡。

公孙修揉了揉眉心,心想这一切的事宜,都要等回到燕国再行商榷。

当他赶回燕国时,众百官早已得知扶余国自愿归顺,燕王更是凭借一张嘴就兵不血刃的把麻余王给带了回来,没有任何的伤亡。

公孙修在文武百官前宣布,封麻余王为率义王,划分了一块辽阔的宅邸用来安置他及亲属,生活在襄平城中就好管控了,平日里还可以到宫中见一下外甥。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囚禁,在襄平是公孙修掌控力度最深的城市,任何变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麻余就算有什么不轨的念头,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传进他的耳朵里。

麻余王除了感恩戴德之外别无所求,率义王是唯一世袭制的位置,也就是说照着这个爵位,只要安心的混吃等死,不参与谋反、叛逆的重大罪过,几代人都吃不完,要当纨绔子弟也可以、好飞鹰走狗也罢,流连花丛都行。

在安置好了麻余王,公孙修就接到了陈超的来信,信中已说明令狐愚跟王凌愿意配合,共同举事。

公孙修闻言松了一口气,王凌肯出手他就放心了,未来可能告密的家伙也已经给解决了。没有人告密的话,司马懿可能都猜不到王凌会以伐吴的口号借兵拥立新君,毕竟为了调控四方,老贼可是把太尉的位置给了王凌作为拉拢。

当然,只要王凌起事,他的最终目的是进攻许昌作为新君号令天下的旗帜,这样一走,或许扬州空虚,孙权真的有机会趁机北上,得到他梦寐以求的合肥。

合肥是孙权的一生之痛,诸葛亮五次北伐有多英勇深沉,孙权的五攻合肥就有多么滑稽可笑。

《基因大时代》

蜀国跟吴国虽然都对魏国有过交战,可是很少完全是本着统一天下的因素去做的,诸葛亮的北伐比较复杂成分,包含了统一之心、拖垮魏国、转移国内矛盾等原因,当然有匡扶汉室还于旧都之心。

吴国就比较摆烂了,孙权对统一天下并没有什么决心,只要守住东吴的底盘就皆大欢喜了,这也是孙权背刺关羽的原因,为的就是夺回南郡,稳住东吴的地盘。

孙权对合肥也是这样的念想,所谓守江必守淮,只有拿下了合肥,才能构筑第二道防线,让东吴安枕无忧。

这个道理孙权明白,魏国也明白,是以数次魏吴大战都爆发于合肥之战,其规模也不容小觑,孙权的出兵规模都在十万左右的兵力,相当于吴国兵马的一半以上,可见孙权多重视合肥这块地盘。

公孙修沉吟少许,对邓艾道:“历来孙权拿不下合肥,若是此计成功,王凌引兵向许昌,孙权率军北上,成功的可能性总该大大增加了吧?”

邓艾不禁扑哧一笑,点头道:“这是必然的,只要王凌按计划谋反成功,携曹彪入驻许昌,司马懿陷入平乱的局面,必然无力增援合肥,孙权若是能趁机把合肥给打下来,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公孙修道:“那就看天意了。”

邓艾对孙权也不是完全没有信心,挠了挠头,苦笑道:“孙权此人,臣虽未见过,可其一生的所行所为看来,他是擅长权谋的人,愈老愈精,却不如何懂得用兵之道。虽说吴军不习水战、合肥被魏国重兵把守等问题,可也不至于——不至于打成这个样子。”

公孙修不由得哈哈大笑,点头道:“尤其是第二次征讨合肥,孙权率兵十万,被孙权以区区八百虎贲冲阵,甚至险些遭擒。这样的用兵水平,确实不足一晒。不过江东之地,有孙坚、孙策率先打下了基本盘,孙权籍父兄之基业,做个守成之主,也算是合格了。”

邓艾点了点头,道:“王上许诺什么东西,孙权都不会心动,唯独合肥。”

贾范适时地道:“现在也该撰写讨贼檄文了吧?以清君侧为名。”

公孙修哈哈一笑,“劳烦御史亲自撰写了。”

贾范早就等着这一天,当即提笔撰写檄文,公孙修则亲笔修书传送东吴,示意孙权准备好伐合肥的准备,也无需大摇大摆的军备,毕竟十万之众的行动,小半个吴国的百姓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其中,司马懿自会得知吴国的动向跟意图。

很快的,讨贼檄文就已写好,速发至洛阳。

此时的司马懿身体有恙,体力已大不如从前,在家中静心修养,这次可不是装的,而是真的身体疲惫。

曹芳可是对这个魏国的老战马又敬又畏,尤其是毫无底线的滥杀,他是不敢出一言以复加,太傅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当年太祖武皇帝曹操挟持献帝,虽说也当成了傀儡,起码礼数上跟表面功夫是做到位的。

司马懿就不一样了,动辄灭人全族,其心肠之狠辣,政治底线之低,令人叹为观止。

曹芳素来怯懦,昭告天下升司马懿为丞相、受九锡,后者皆万分推辞不受,誓死不愿意当丞相一职。

当然,即便司马懿告病于府上,曹芳在朝中每议大事,都要派人到司马府上,咨询太傅的意见跟决断。

司马懿睡了个懒觉,坐在堂上摇头晃脑,伸了伸懒腰,轻声道:“昭儿,近来有何事发生?”

司马昭站在父亲的身后,为他披上衣服,笑道:“也没什么,近来的吴国似乎又在筹备兵马,看来有所行动。”

司马懿澹澹一笑:“孙权这点儿伎俩,除了当守门户之犬,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司马昭坐下来,说道:“还有一事,孩儿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接受丞相一职跟加九锡呢?”

“若是当了丞相,受了九锡,岂非跟当年的曹操一样了?此举无疑是向天下人表明我有异志,想着篡逆了。为父只当周勃,不为王莽。”

司马懿左手中握着一只巴掌大的乌龟,右手抚在龟壳上,感受龟背的纹路,平静道:“我即使辞了丞相,不受九锡,魏国军政依旧在我的手中,又何必在这风口浪尖,去当天下人的靶子呢?不可务虚名而处实祸也。”

司马昭心中却是不以为意,对于曹操的威风在他小时候便久有耳闻,认为当丞相跟受九锡是一件威风八面之事。

只不过司马家也在高平陵事变后,获得了质的飞跃。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司马昭为安东将军、持节,镇守许昌,司马孚升任司空。由此,对于司马懿所在的司马氏,已经成功掌握了曹魏的兵权。

不仅如此,封侯者司马家就有十九人,前后食邑五万户。

司马懿对魏国的蚕食,还体现在对自己的旧部提携安排,以及各式各样的军事调动,可谓把兵权笼络得死死的。

司马昭眉头舒展开来,轻声道:“蒋济、高柔、王观等人,助高平陵事变有功,已全部升职,唯独蒋济一人心中有气,郁郁寡欢,恐将命不久矣。”

“不去管他,”

司马懿不屑的道:“死不足惜的东西,眼下正是得势之时,却为一时失信于人,把自己气得病了。他们虽然给了虚职,可不能给实权。”

司马昭应了声“是”,又道:“该如何安排夏侯霸跟夏侯玄呢?”

夏侯玄作为征西将军驻守于长安,夏侯霸作为讨蜀将军驻守陇西,手中依旧握有兵权在手的。

司马懿澹澹一笑道:“此二人不足为虑,手中有兵权又如何?天子控制在我们手上,只要以天子之名召二人归洛阳,再升郭淮这个雍州刺史为征西将军,方便控制。夏侯霸跟夏侯玄如不回洛阳,则是大逆不道,就算想调动兵马作乱,也不会有人跟随。只需几名狱卒便可带回洛阳。”

司马昭登时对父亲大为佩服,他虽多日不上早朝,却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人事安排也合情合理,对于东部的扬州,倒是有些忌惮:“父亲,扬州的王凌该如何安排?他可是曹爽提拔起来的,曹家于其有恩。”

司马懿摇头道:“正因如此,我才把太尉这一位置给了他,并假节钺,督扬州军事。此人不论是名声、地位、才能都非常人,不可轻易动之。”

他沉思少许,终究是对王凌的了解太少,随即道:“也无大碍,凭扬州的本部兵马不足为患,再者说了,王凌的儿子王广,尚在洛阳中任职,他若敢妄动,只不过自寻死路。”

司马昭“嗯”的一声,用心记下:“不错。”

“还有什么要紧事么?”

他澹澹地问道。

司马昭这才想起一事,随口道:“还有一事,燕国的公孙修以清君侧之名,打起了出兵南下的旗号,这是冲着父亲来的。”

司马懿闻言勐地里睁开眼睛,眼中怀着莫名的火焰,沙哑地出声道:“此事为何最后才报?”

司马昭被父亲这副要吃了人的表情给弄得心惊胆颤,忙道:“孩儿由重到轻来禀告的。”

“你所说的诸事,都在可控范围内,唯独公孙修一人,为父甚为忌惮之。”

司马懿脸上的表情复杂,这小子向来不按常理出牌,还能把自家藏得极深的三千死士也发现了,若不是有求于己,高平陵事变甚至都不能顺利的进行。

司马昭只觉父亲有些谨小慎微了,如今魏国军政皆在司马氏手上,有此庞然大物作为根基,燕国不过是弹丸之地罢了,皱眉道:“父亲勿扰,发兵除之即可。”

“清君侧?呵——”

司马懿脑海中浮现了当年公孙修的音貌,没来由一阵地恶心,哼道:“我平生所憎恨者,无非二人。”

司马昭奇道:“父亲憎恨者的两个人是谁?一个是公孙修,另一人呢?”

司马懿冷冷道:“另一人是死去多年的诸葛孔明。”

他默然不语,深知父亲素来务实谨慎,且算无遗策,对付敌人,向来是闪电般出手,在对方未曾反应过来时,就已将对方瓦解得七零八落,即使对方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蜀国的诸葛亮可算得上是父亲的一大劲敌,虽然斗得旗鼓相当,可并未吃什么大亏。面对公孙修就不一样了,刚入辽东就接连吃瘪,损失惨重,甚至成了班师回朝后,曹爽弹劾他的一大罪证。

司马懿看着呈上来的檄文,什么“扫清寰宇,还政于陛下”,什么“老贼不死,万民难安”,并郑重其事地最后写道:“懿之酷烈,甚于董卓,祸国殃民,不逊王莽。谄媚附上,窃居神器。臣当以兴兵南下,擒此司马氏父子三人,斩其首级而献陛下,告慰先帝,以祭英灵。”

司马昭问道:“父亲准备派谁去?”

“由我亲往之。”

司马懿哼了一声:“多年不见,我倒要亲自会一会他。”

司马昭有些不情愿道:“可是父亲,你的身体这样——”

“无妨。”

司马懿澹澹一笑,伴随着几声咳嗽,枯藁的手掌摇了几摇,“为父期待这一战很多年了,此去数千里,或许是最后出征的机会。能跟此人一决雌雄,虽死无怨。再者说了,公孙修狡猾至极,若由他人领兵,恐不能速灭之,此番由我前去。”

这时司马师快步走了进来,手中端着奏折,道:“父亲,太尉王凌上书奏洛阳,言吴国近来有犯界之意,请求朝廷给予兵符、粮草、军备等所需,出兵伐吴以壮声威。”

司马懿愣了愣,有些犹豫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凌想出兵伐吴,未免仓促。虽然孙权方面确实在秣兵历马,可也不见得有实际行动。”

司马师摇头道:“父亲不知道,孩儿已命人查探,孙权确实有北上之意,其规模不在小数目。”

他冷哼一声:“定然是孙权闻听公孙修举兵,又想趁机进攻合肥。”

既然吴国准备动手了,蜀国也必然出兵,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司马懿沉吟少许,说道:“王凌曾历任东南四州的刺史,扬州由他来抵抗外敌,那也无妨,给他兵权就是。”

司马昭对王凌仍有疑虑,却不曾想父亲爽快的就放权,皱眉道:“吴国由王凌对付,那西面的蜀国与其唇齿相依,自必出兵陇西,是否由郭淮提防一下?”

司马懿道:“那是自然,由郭淮镇蜀国,王凌统兵应付吴国,我去解决了公孙修再说。”

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道:“你二人留在洛阳,以天子名分召夏侯霸跟夏侯玄回洛阳,要先收拾了他们,夏侯玄坐镇长安,有十万之众,也是个不安稳的因素。”

“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全球高武 凡骨 御女天下 我为炉鼎 盲人按摩师 苏倩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福艳之都市后宫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神级明星 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 山村情事 纨绔才子 权财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曼陀罗妖精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恰似寒光遇骄阳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智械战争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扶明 
最近更新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侯门第一纨绔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红楼之庶子风流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大谋谋天下 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大舜西游记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哈哈哈,大明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令狐冲啊冲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txt下载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最新章节 - 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