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

早点包子铺

首页 >> 明末强国梦 >> 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盛唐日月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大清隐龙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赤色黎明 中华第四帝国 
明末强国梦 早点包子铺 - 明末强国梦全文阅读 - 明末强国梦txt下载 - 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卷六:杨威天第484章 民心民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十一年五月十五日,朱大典给朱万化带来了北京城的一份重要探报:北京的官军居然拥有了迫击炮!

朱万化仔细的看着这份情报,他在思考,这个情报属实吗?以朝廷目前的能力能制造迫击炮吗?

朱大典迫不及待的问道:“此事有无可能?北京能造出迫击炮吗?又是何人所为呢?”

朱万化答道:“可能性是有的,这就是机缘巧合了,很多的条件都在可行不可行之间,所有的巧合都碰到了一起,不可能就变成了可能。

说到这儿,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前年有一条消息曾经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在我们台湾的工业基地走失了一名重要的人物,此人名叫‘周成’,不知道父亲对此人还有没有印象?”

“周成,周成......”朱大典在回忆。

“哦,我想起来了,就是在浙江曙光基地的钟表厂里做工的锦衣卫,当年内卫刚刚成立,那还是内卫得到的第一份重要的信报。”

“父亲。钟表属于精密加工,有不少精密的检测、加工设备,也是重要的工业了,无论兵器还是电报、电话,其中的很多零部件,在试制的阶段都是钟表厂加工的。所以这个厂子是第一批迁到台湾的,周成也就去了台湾。”

朱大典说道:“记得我们当初决定不要动他,但要有所防范。你这一提醒我也想起来了:两年多以前,是崇祯八年底或九年初吧,此人因病修养,可能是胃病,他去了宜兰,没过多久他就失踪了。这事是我处理的,为此事,我们还处分了相关的人员。”

朱万化说道:“我们一直有专人监视着他,我们的关键、要害部门的技术他是接触不到的。因此,当时也没有过分的重视他,因为他不掌握核心的技术。但是现在看来,官府生产迫击炮与此事大有关系。由此也可以推断,朝廷中有人在两年以前就已经做了生产军火的相关工作。”

朱大典问道:“我儿你说说看,按最好的机会、条件,朝廷能生产出迫击炮吗?”

朱万化答道:“这是可能的,但是要有不少的条件,头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头之人。这个人首先要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权利,否则一个弹劾就下台了,在朝廷里干点正事也不容易呀!当然这个人还要有见识,还要有主持复杂事物的能力。迫击炮出现在北京,这个人物就应该是在北京的一位官员,他会是谁呢?

他们制造迫击炮在技术上有几个要点是绕不过去的,第一他们要会炼钢,不管钢的质量好坏,一定要有,过去的‘团钢’之法是不行的,铸铁更不行。第二要铸造出空心的炮管。像铸造红衣大炮的那种采用砂型铸造的空心炮管,加工性能太差,按他们可能的技术条件,使用离心铸造效果最好,这就需要见识过离心铸造之人的指点了。第三要有机加工的能力,机床可以很简陋,但是不能没有。第四要有击发火药。我们给南京军火工厂的原料中有子弹的*铜帽,这个倒是可以利用的,他们如果自己研制,性能要差一些,也是可以制造的,其原理就是烟花中的摔炮。最后一条就是要有一个技术队伍,他们有可能四处搜罗我们的技术工匠或技术员。这几条都做到了,迫击炮是可以造出来的。

但是对于朝廷的能力来说,制造步枪的难度更大,这难点主要是在子弹上,即便是左轮步枪使用的纸壳子弹,他们制造起来也很有难度,第一是*,第二是弹头。此外枪管的难度要高于炮管,我们给南京军火工厂提供的枪管,他们可以利用,但是数量有限,一旦我们发现新式火铳的产量与枪管的供应量出现差距,我们就会停止或者限制枪管的供应量。因此,他们只能另想办法。”

朱大典说道:“官军拥有了火炮,其战斗力会有很大的提升,我国防军对付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好在我们双方始终没要正面开战,否则,我军在战争中的伤亡会成倍的增多。我们对于南京军火工厂的支持即便不是停止也要从严控制了。”

朱万化说道:“暂时不必控制他们,新式火铳的性能有限,在战场只是略微的强于弓箭。这些年累计下来,朝廷也生产了数万支新式火铳了,主要的官军都已经装备了新式火铳,他们的战斗力也不见变强。部队的战斗力也不光是军器,父亲对于用兵也不外行,应该是知道的。我们突然限制朝廷的军火生产会让朝廷警觉。”

朱大典说道:“大都督府应该下一道指令,令我们各部队加强防炮的演练,我们的炮兵更要训练快速的定位敌军的火炮,进行反击。这些训练也需要新的训练手册,并修改战场上使用的操典。”

朱万化说道:“还是父亲想得周全,我的参谋部会尽快拿出一份训练手册出来,供部队演练。”

朝廷的官军有了迫击炮,双方的军事态势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事情来的突然,朱万化还没有时间仔细思索应对之策,于是他问朱大典,他说:“父亲,官军实力增强,我国防军今后是否需要改变策略呢?是积极进取好呢?还是放缓步伐好?”

朱大典说道:“这个我还没有想过,让我想想看。”

说完,他站起身来,度步走了出去,来到庭院。

正是夏季,从凉爽的室内出来,顿时就让朱大典感到一身的燥热,庭院的树上知了一个劲的叫,噪音很大。朱家父子在密谈,下人都远远的躲开了,小院子的外面都是岗哨,严禁闲人靠近。因此,平时粘知了的长竹竿子都立在院子的一边,没人管,知了就多起来。

院子不大,树木花草都有,还有一个两尺多大的大鱼缸,里边有红色的鱼儿在游动。朱大典端详着鱼儿,顺手喂了一点鱼食。但是知了的叫声实在令人烦躁,朱大典一时兴起,抄起一根竹竿要粘知了。

这种专用的竹竿年轻人可能没见过,但是它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粘杆,要是还想不起来的话,再加一个字,就定然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了——“粘杆处”!

怎么样,这个名字熟悉吧,驱赶知了的下人被雍正爷变成了闻声色变的强力特务组织!太有戏剧性了。

粘杆的顶端有一块核桃大小的麦芽糖,举着杆子一捅,知了就粘在了麦芽糖上。知了的头向上,他的尾巴后面是盲区,它看不到危险的来临,因此,一捅一个,是极好用的工具。

朱大典捅了几个知了,已经是满头大汗,他赶紧回到室内,洗了一把脸,室内有空调,还是很凉爽的。

朱万化知道朱大典是在思考问题,并不是一时的童心发作,因此,并没有上前凑趣,只是站在玻璃窗前观看,同时,自己也在紧张的思考着。

出了一身的汗,年近六十的朱大典满面红光,不知是热的还是想出了头绪心头振奋。他坐了下来,谈话继续。

朱大典说道:“到现在,我联省一方已经取得了优势,无论从军事上说,从经济上说都是优势空前,即便官军拥有了迫击炮也无法改变这种强弱对比。

但是朝代的更迭,皇帝的废立,有一个人心向背之说,亡国之君,被废掉的皇帝应该是罪有应得方能顺理成章。我大明乃礼仪之邦,取天下必先取人心。当今天子并无大过失,也没有弥天大罪,贸然废之,似有不妥,恐怕后人要诟病。这才是当今的要点。

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战场上的胜利,也不是攻城夺地,而是取民心,获得天下的拥戴。因此,争夺民心比战场上取得胜利更重要,换言之,不能争得民心的仗就不能打。

我们的策略应该有长期的打算,以我军的战力,以我联省的经济实力再拖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也未尝不可。第一要拖延时日等待时机;第二,但凡所取之地,定然要有十分的理由,让天下之人都认为取之有理,方可动手。总之要在争夺民心上下功夫。

我儿是心胸开阔之主,定然会克己复礼,以安天下。史上之曹孟德终身没有称帝,其中有军事的原因,也有争夺人心的原因,天下几度分崩离析也是这个原因。曹操的继承者没能遵循曹操的国策,急于称帝,结果造成了天下大乱。

我们的宪政是个好东西,到天下士绅都懂得宪政的好处之后,这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朱大典是在告诫朱万化不要急于当皇帝,他的立场转变非常之大,原来朱大典可是急着夺天下的,他想当太上皇。

正可谓乱世之中民心向背至关重要,崇祯皇帝是亡国之君,但是他不是昏庸残暴的暴君,相反,崇祯很勤奋,也很节俭,更没有好色的名声。在中国明清两代最勤奋的皇帝有两个,一个是雍正、另一个就是崇祯,这是历史公认的。因此,朱万化若是用军事力量灭掉明朝的话,因为朱万化还不是举国拥戴的皇帝,还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因此,就会引起一波有忠君思想的士绅阶层的反抗,找个明朝的王爷做旗帜,就可以用忠君的名义聚集社会的力量进行反抗,甚至于联省内部都可能出现分裂。

朱万化说道:“依父亲之意,我联省应该对外放缓,内修其政,以避免天下大乱。”

朱大典说道:“然也!眼下我联省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何必心急?我们耐心等待瓜熟蒂落即可,何必给人以造反的口实。我国防军很强,但是,倘若群雄四起我们也难于应付。即便是我联省内部,也不是没有自立旗号,占山为王的英雄人物。我们不给各路英雄以任何的可能性,完全没有造反的土壤,乱从何来?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万民拥戴的民心民意,争取民心,这才是当今稳定天下的为君之道。”

朱万化现在是真心的佩服朱大典的智慧和谋略了,他起身躬身施礼,说道:“父亲的教导我记下了,多谢父亲指教。”

朱大典笑着说道:“你我是父子,不帮你我帮谁?我儿不必多礼。”

朱大典说的是帝王时代的普遍真理,废掉一个皇帝,更新一个朝代,一定要有获取统治阶层普遍的认可,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否*心不稳乱象丛生。最典型的就是汉唐两代之间的天下大乱,混乱的漩涡一旦形成是极难扭转的。

我们回顾一下汉唐之间的历史:

历史上从统一强盛的前后两个汉朝的灭亡开始,中国大地就陷入一片混战,一乱就是四百年!一个稳定的王朝不过才两三百年,四百年够长了。

从公元184年张角的黄巾起义算起,开始了三国混战的时代。如果曹操的继任者能够继续打着汉室的旗号,依然保持魏王、汉丞相的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全国,建立稳定的中央政权,天下大乱的结局或许是有可能避免的。

但是曹丕废汉室称帝了,战争又继续了下去。

到公元265年西晋的建立,长达八十年的战乱得以暂短的,也是局部的平息(全国的战乱并没有停下来)。

此后直到公元420年,是历经约一百五十年的局部小朝廷,就是前后晋两个小朝廷,那是极不稳定的和平时期,并且朝廷统治的地方太小,几乎算不上一统天下,所以我们历数历史上的朝代,都是说“秦、汉、唐、宋、元、明、清”,根本就没有两个晋朝。

然后就进入了南北分裂的南北朝时代,直到隋朝的暂时统一,这又是两百年。

最后稳定的唐朝出现,这前后一共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即便有暂短的统一也极不稳定。

类似的是唐宋之间也有一百年的分裂局面,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话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这种历史的写照。

在帝王时代,人们的正统观念极强,或者叫做历史的惯性,彻底的抛弃一个朝代是不容易的。金华朱家代替凤阳朱家做皇帝,天下有多少人能接受?有多少人会反对、反抗?恐怕坚定的支持者是极少数。

朱万化遇到的就是这种局面,一旦控制不好就会进入混乱的漩涡,一旦跌入这个漩涡就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转出来。按历史的经验,至少要乱上一百年!

不要以为国防军的军事力量强大,就可以为所欲为,政治是极其复杂的,联省本身、国防军本身就不能分裂吗?就算是落后的大明朝廷不也是获得了火炮的利器吗?企图逐鹿中原的英雄豪杰遍地都是,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之说,只要有合适的土壤英雄豪杰就会生根发芽,谁能保证他们不能获得先进的装备?

所以在新旧交替的时期,保持稳健是极其关键的,慢一点总可以达到目标,欲速则不达,一旦造成混乱局面,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就是朱大典表述的全部含义。

也有一种说法,叫做“不乱不治,大乱大治。”

这个说法没有错,可是政治家口中的一个“乱”字是什么代价?有人算过账吗?

就说中国的近代史吧,所有人都知道新中国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的,中国今日的富强实在是来之不易,可是这个“一穷二白”是怎么来的?

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的腐败,即便如此,当时中国的财富依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当时的中国是农业国,可是中国的工业可以造大型的轮船、造铁甲舰,花银子买来的舰队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七。可以造枪、造炮、机关枪也可以生产。直到财力即将耗尽的抗日战争前夕,东北、山西、上海、还是可以制造坦克装甲车的,甚至飞机制造也没有落后。中国造的火炮口径都在120毫米以上。

真是痛心啊!如果中国不自乱,何来的一穷二白?到五六十年代仿才造出汽车,有什么可骄傲的,还说是中国造的第一辆汽车!

这就是朱万化所顾虑的,中国不能乱!国家富强靠什么?民间、社会的财富才是国家的根本,没有银子什么事也办不成!

---第484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特种兵在都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过去震八方 超级神医赘婿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末强国梦 早点包子铺 - 明末强国梦txt下载 - 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 明末强国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