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

早点包子铺

首页 >> 明末强国梦 >> 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寒门状元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盛唐日月 清末之帝国崛起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绝代神主 晚唐浮生 民国谍影 
明末强国梦 早点包子铺 - 明末强国梦全文阅读 - 明末强国梦txt下载 - 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卷四:九州风第242章 宪政时髦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关宁军总兵祖大寿宣布辽东进入宪政!一石激起千层浪。

祖大寿是关宁军的总兵,但是关宁军的总兵不止祖大寿一人,例如吴襄,也就是吴三桂的老爹,也是关宁军的总兵,去职的赵率教也是总兵,征战多年,总兵官就越来越多了,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司令”,多如牛毛啊!

顺便说一句,吴三桂的母亲是祖大寿的同胞亲妹妹,就是说祖大寿是吴襄的大舅哥,是吴三桂的亲舅舅。这都是一家人,现在的辽东就是他祖家的天下。

祖大寿只管着锦州、大小凌河、宁远,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并且他只是军官,并不管政务。

从政务上说,最大的应该是巡抚,可是辽东这个地方巡抚也很复杂。关宁军所占的地盘只是辽宁省的一角,这个小小的地盘上也是有巡抚的。

自从崇祯元年辽东巡抚毕自肃自杀身亡之后,大明就撤销了辽东巡抚的职务,隔了几年后重新设置就比较乱了。告发祖大寿投降的邱禾嘉就是辽东巡抚,后来又把关宁军占的这块地盘一分为二。邱禾嘉改为山海永平巡抚,另外选方一藻为宁远巡抚。崇祯五年四月,邱禾嘉因病(一说是因为与孙承宗不和)离职,杨嗣昌接任。所以现在的辽东是两个巡抚,方一藻为宁远巡抚,正好管着祖大寿。杨嗣昌是山海永平巡抚。

也就是说在锦州、宁远这个地方祖大寿、方一藻两个人,一个管军,一个管政,他们两人是最大的官。

这宪政是怎么闹出来的呢?还是练饷和边饷。

辽东是多年征战的战场,但是这里也是有农民的,佃户、贫农、自耕农、地主、士绅都有,自然就要有赋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都是要赋税的。辽东除了各省都有的自然灾害之外还有战争的灾害,对于过重的赋税就更加敏感,更受不了。但是官员要对朝廷负责,只要朝廷没说免征,土地税必须要征缴。

这就牵扯到关宁铁骑了。关宁铁骑之所以能打,是大明第一强军,除了兵员彪悍、训练有素、马匹优良、兵器齐备等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在辽东都分配有土地,或家属自耕,或出租给佃农耕种。他们作战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土地,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能够死战不退。

所以在辽东征土地税第一对象就是关宁军的军官和士兵。方一藻如果正常征粮倒也没的说,士兵也是大明的子民,同样要纳粮,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辽东此前打了半年的仗,农田损失严重,加上三种税和饷共同征缴,正常农户都吃不消,何况战乱之地?

祖大寿告诫方一藻,能否上奏朝廷,免征或者减征,方一藻也很固执,说:辽东有战乱,别的省也有天灾,大家都不交粮,朝廷如何养兵?你们吃的粮饷都来源于赋税,你们理应带头缴税,那里还有这么多说道?

祖大寿是辽东宁远(兴城)人,祖上就是这一带的望族,行伍出身,富家子弟当然不是文盲,但是胸中文墨不多,基本属于粗人一类。

他是袁崇焕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将领,可以说是袁崇焕的死党。朝廷杀了袁崇焕,并且罪名多有疑点,似是而非,他心中自然不服,他没有就此造反已属不易,那里还听朝廷的话,他的心中早就没有朝廷的位置了。这几年他听调不听宣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因此他如果做出什么不合礼法之事大家也不会惊奇。

对待方一藻的强制征粮,如果引起祖大寿兵变谁也不会奇怪,关宁军兵变的事也不是这一次,事后安抚一下也就算了。辽宁巡抚的前任毕自肃自杀一案的起因就是兵变。

没想到祖大寿身边另有高人,这高人可以是他的幕僚,也可以是别的什么人。别忘了,宁远城外的觉华岛就在国防军的手里,那里驻扎着辽宁第四师的一个营。在这里又出现的朱大典的影子。

大明的官僚都习惯豢养幕僚、师爷,这也是惯例,因此,祖大寿做出点高档次的反应也不为奇。

正在生闷气的祖大寿,听到自己的幕僚说宪政有如此妙用,真是喜不自胜。只要一宪政,就自己说了算,巡抚愿意滚蛋就滚蛋,不滚蛋你就老实呆着,从此没人拿你当盘儿菜,我自己有一套行政班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还不算造反,照样做大明的子民!妙!妙!实在是妙!

说干就干,他命人找来一大堆中华日报,让幕僚召集几个书生文人,琢磨了几天就搞出一个辽东宪政来!

他比清王国进了一步,宣布承认拥护台湾颁布的基本法,祖大乐为辽东行政长官,吴襄为议会议长,弄得还挺像回事。

大明出了第三份宪政!头一份是台湾、山东、辽宁,这不用说了。第二份是清王国,辽东是第三份。宪政也开始时髦了。

......

出现这个情况令朱万化始料不及,百思不得其解的朱万化带着疑问来到孙元化的宅邸串门。因为他想到孙元化曾经在辽东与祖大寿共事,应该对此人有所了解。

孙元化到台湾上任之后,就在台北买了一块地皮,建造私宅,与他的三个儿子住在了一起。老大孙和鼎、老二孙和斗都在台北的工业园区工作,因此,平时都会在家。老三孙和京的工作地点在基隆,不长回家。

这几兄弟现在都是朱家一系的上层人物了,收入自然不低,都是有资本的富人了,因此,孙家的私宅建造的很豪华,某种程度上都要超过朱万化的私宅。他们担心规制上不要逾越,建筑上还是比较收敛的,否则会更豪华。虽然朱万化不在乎这些事,他们自己还是加着小心。让他们比较安心的是朱万化的私宅和办公处并列在一起,等于是两处大宅院,规模上就比较宏大了,相比之下孙家的宅院规模上就小了不少。

他们都是熟人,平时多有来往,所以朱万化的到访,孙家父子虽说还是恭恭敬敬的迎接,礼节上并不繁琐,不过是拱手致意寒暄几句罢了,在家里他们也都是穿的家常休闲服装,并没有穿官服。

谈话中朱万化就有意的问起祖大寿的情况,辽东搞了一个宪政孙家父子还是知道的,中华日报不但有报道,也有评论,因此朱万化的观点、立场他们也是知道的。这样一来,说话就方便了,不用担心出错,也不必揣摩朱万化的心思。

他们的私人关系可以称得上是朋友、世交,但是毕竟政治上还是有地位差异的,该小心的地方还是要小心一点。

孙元化说道:“如若贤侄,这祖大寿就是个粗人,虽然是士绅富家子弟出身,但是他从军多年,一刀一枪的拼出一个总兵来,论军事他是多谋善断之人,论政务、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就粗糙的多了。”

朱万化自言自语的说道:“可是他怎么就弄出个宪政来?这也不像粗人所为呀?”

“贤侄说的对,依照祖大寿的脾气秉性,来个兵变,把方一藻抓起来也不新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贤侄你不要忘了,他现在是辽东的实际掌兵者,处理的是辽东的政务。政治之事是按照利益行事的,怎么有利就怎么干,再粗的人也不能随意处置。他祖大寿也是养着几个师爷幕僚的,他们并非等闲之辈,自然要为东家谋划,这就不出奇了。”

孙和鼎在旁边插了一句嘴:“觉华岛就在宁远城外,它时时刻刻的提醒着祖大寿:国防军就在身边!与国防军的关系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如此,他想到宪政就不出奇了。其他出格的事情他绝对不敢干,国防军随时可以端了他的老窝。”

祖大寿的家眷亲属全部在宁远城里,那里是他的老家。

不过这个话细琢磨还是有味道的,朱万化本就在苦苦的思索,听到这句话更是进入了沉思。‘国防军就在他的身边’,这句话有点耐人寻味。

孙元化狠狠地瞪了大儿子孙和鼎一眼,心说整日的搞技术,心思就是差多了,虽说一句两句话没有什么顾忌,但是也要看对象。

孙元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他本人虽然也是偏重科学技术的人物,但是官场上的经验老到多了。祖大寿立宪本身就是个蹊跷事,这件事只能往简单处引导、解释,不要牵扯复杂关系,这才是立身于事外之道。俗话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要把孙家扯到是非之中去才是原则。老大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办事还是太嫩,你一个干技术的掺和什么政务?政务是好掺和的?哎!长不大呀!

于是他说道:“今天我得了几篓蟹子,是湖水里的,很肥,我已经安排做好了,咱们都尝尝,顺便喝几杯,台湾的高度数蒸馏酒真不错。你们哥儿俩带路,咱们去餐厅。”

正是秋季,河蟹正肥,是吃蟹子的时候。

于是朱万化暂时放下心事,高高兴兴的和孙家父子一同去餐厅吃蟹子去了。

......

辽东之变朝堂上也是一片哗然。

郑以伟说:“这种无法无天的事情公然上奏朝廷,自立官署,这等同于叛乱了,祖大寿其人历来非驯服之臣,不如趁此机会一并解决,臣以为,应该发兵征缴!”

郑以伟,字子器,江西上饶人,东阁大学士,为人正直。

兵部尚书熊明遇说道:“陛下,宁锦是对清国的前线,在边关地区我明军自己内战,不怕引来鞑子?以关宁铁骑之勇,派那支军队能够与之对阵?不是自寻其辱吗?用什么办法可以再议,征讨作战是万万不可的。”

户部尚书毕自严说:“祖大寿也没有声称造朝廷的反,只是对方一藻的征税不满,辽东战乱多年,土地多荒芜,他们只是不想上交赋税,朝廷适当减免即可平息,何必用兵。”

熊明遇又说道:“朝廷用兵局势必将激变,如果关宁军真的反了,清国的鞑子兵不是也就跟进来了吗?其祸大矣!”

这话说的有见地,历史上原本就是吴三桂投降引清兵入关的。

议到最后,还是发旨斥责,令其解散议会,恢复原有官吏,也不敢罢祖大寿的官。还要抚慰一番,免了今年的赋税了事。

祖大寿吃到了甜头当然不会退出宪政,何况他本来就没有拿朝廷当回事。于是他军饷照旧向朝廷索要,宪政的旗子照旧打着,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有一点他还是对得起朝廷,就是守城很认真,但是也不轻易出击,他多年守城,深知攻城不易,他的骑兵并不善于攻城。清国刚刚宪政,也是不能出尔反尔,自然也是守着自己的地盘,除了蒙古方向,对于大明,也不主动出击,于是辽东前线就沉寂下来。

清国不挑战,在安东的辽宁省也不会招惹他,依然守住赫图阿拉城,专心自己的内部治理。

现在辽宁的移民逐渐增多,农业也就开始恢复,按照朱家的一贯做法,辽宁的农作物就是冬小麦、玉米、高粱、地瓜,渐渐的粮食也能自我供给,外部的补充减少了。

辽宁还有一项战略任务就是修通直达海参崴的公路,现在已经越过了天池,工程已经过半。

此外就是按照朱万化指示的位置勘察茂山铁矿,并且占领这一地区,调拨武警部队驻守,设置官署官吏,并作为移民的重点地区,建立村镇。这里也就形成了安东到海参崴的中间站。

---第242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辣妈攻略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武师的自我修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灼灼桃花烬如霜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护花野蛮人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明骑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明末强国梦 早点包子铺 - 明末强国梦txt下载 - 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 明末强国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