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初啼

高适之

首页 >> 燕鸣初啼 >> 燕鸣初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玄武裂天 抗战之红色警戒 敛财人生 民国之文豪崛起 凡人歌 民国谍影 
燕鸣初啼 高适之 - 燕鸣初啼全文阅读 - 燕鸣初啼txt下载 - 燕鸣初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七回 邺城赵国石氏易姓 晋室再动北伐之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此时石氏宗亲中,新兴王石祗尚占据襄国,邺城之内侥幸逃脱者,赵国境内剩余的羯人皆往襄国而去。

如今石闵大权独揽,时人假托谶言:“继赵李”,更国号曰“卫”,易姓李氏,大赦,改元青龙。

群臣上表,许石闵加“九锡”,封魏王,故石氏一族已然不存。

不日,南郊的高台之上,文武百官矗立于台下,石鉴此时已移姓换名为李鉴无力的被人扶坐在御座上。

这时长角响起,鼓声大作,故赵国大将军冉闵过来了。

只见冉闵缓步踏上高台,李鉴被杨环小心点搀扶起来,冉闵走到李鉴的跟前。李鉴小心的从旁边的侍从手中接过玉玺,转交给冉闵手持玉玺向前一步,只面南而立,将玉玺交给旁边的亲随。石鉴退下一阶,只朝北向冉闵躬身行礼。

这是另一老内侍打开禅位诏书,宣读道:昔尧以配天之德……天命无常,唯归有德……皇纲肇亏,强敌虎争,皆赖武德王之功勋……今封闵为魏王。”

李鉴只拜道:“臣鉴拜见陛下。”

礼成,受禅台之下乞活军将士山呼道:“万岁,万岁”

随即冉闵发布召命:大赦,改元青龙。

高台之下,石韫也被邀请观礼。栗特康此时已经完全康复,石韫许其在她旁边一如侍卫般侍奉。

栗特康只盯着高台上道石闵,手中紧紧握着他父亲留下来的弯刀,心中的怒火只是止不住。石韫见他至此,轻柔的抚摸他握着弯刀的手,欲以化解道:“如今胡汉杀伐已过,汝切莫再行莽撞之事。”

栗特康直视着公主,公主关切的眼神使他心中的恨意消解大半,“但听公主之意便是,然此种恩怨,岂非这三言两语所能化解。”栗特康松开他腰间佩戴的弯刀。

这时魏王和李农、李鉴、杨环等一同走下高台,只来到石韫身旁,李鉴退后只和石韫公主一道向魏王行礼。

李鉴此时颤巍巍的说道:“臣谢魏王不杀之恩,我李氏当竭诚侍奉卫国。”

李熙只惊诧道:“叔叔,我石氏已皆移姓为李氏??”

李鉴苦笑道:“谶纬之言,继赵李。改姓保阖族无忧。”

石韫只质问道:“石闵,汝世受石氏厚恩,加魏王之衔也就罢了,变更汝之姓氏,为此虚名。”

旁边的军士意图迎上去申饬石韫,魏王制止。对石韫缓缓说道:“不错,汝石氏罪孽深重,孤欲取谶纬之说留你们李氏一族道性命,也好安抚众人之心。”

石韫只质问他:“石闵,你不也姓石,怎可做此如此数典忘祖之事。”

冉闵只微笑对他,默不作声,旁边的军士忍不住,说道:“魏王如今位登九五,早就不屑与与羯族石氏同舞,如今已复汉人姓氏,复为冉姓。”

李农见此忙上前说道:“公主不要再说了,这时保全你石氏一族道唯一办法,石氏罪孽深重,若以石氏之名再行与世间,恐众人不服。”李农瞧了一眼魏王,魏王只微微点头,李农会意说道,“如今尚有残余石氏宗亲据襄国,魏王欲派兵围剿,若邺城复有石氏,当被大魏军士剿灭,这是存你宗族道唯一办法。如今世系谱牒已尽删去公主之名,公主与故石氏一族再无瓜葛,青史案牍之中也永远不会有石韫公主之名。”

“再无瓜葛,再无瓜葛……”石韫紧握着拳头,欲冲过去,只想扔魏王一个巴掌,只见魏王身边的护卫亲随瞬间暴起,一个长刀欲直刺石韫,这时旁边的栗特康一个箭步抽其只将那护卫道长刀打落。

“快,快,有刺客!”魏王身旁道亲随大叫道。

“退下!”冉闵只喊道,“一个弱女子手无兵刃,紧张什么。”

冉闵看着栗特康,深邃的声音说道:“到时你,孤从未见过,小小年纪携此利刃不要伤了自己。”

亲随只向左右示意眼色,意欲一把擒住那小子,这时石韫忙匍匐上前道:“魏王,请不要再杀戮了,且让那小儿留给我?”

冉闵只冷峻的说道:“我为何要听你?”

石韫哀求道:“此人父母家眷都被汝之军士杀戮殆尽,留下他吧。”

冉闵只无所表示,只见故赵国皇帝李鉴羞愧道看着她,她心中明了,说道:“先前之事我答应你,只求魏王能放过那孩子。”

冉闵只长叹道:“他和你非亲非故,你,你竟然为了他。”

石韫只道:“大王,你得偿心愿,又能保全我李氏一族,汝之杀业再少一分,我之愿也。”

只见石韫看了旁边羞愧的李鉴,庄重的拜道:“妾自小仰赖英雄,如今大王之神威功卓着于四海,妾能侍奉大王是吾之幸事,望大王能成全。”

石韫闭眼庄重的说道:“若以我一人换的李氏安宁,我愿意。”

冉闵只欲伸手轻抚她的脸庞但是停止住了,随即对亲随说道:“护送李氏一族回宫,吾等回府。”

封王大典结束之后,冉闵把持原赵国道军政大权,几如王莽曹操,虽未言登基之事,然距离九五之尊仅一步之遥。

朝中曾经石氏倚重的大臣,与石闵有过节的大臣纷纷出逃,如太宰赵庶、太尉张举、中军将军张春、光禄大夫石岳等等及邺城之中留守的公侯、卿、校以及邺宫之中,宫中尚存的龙腾护卫等万馀人,皆出奔襄国。

四境八方纷纷割据自保,汝阴王石琨奔冀州,抚军将军张沈据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将军段龛据广固,段勤据绛幕,刘国据阳城,姚弋仲据滠头,蒲洪据枋头,他们各率领数万部众,皆不附石闵。虽也有如麻秋,秉承石闵的召令,诛杀军中胡人,但人少力微,不久也被蒲洪截住。毕竟赵国之内听从石闵的将领只在少数,身逢乱世,见有如此机会,皆欲趁火打劫,谋求自立,加之北部的慕容家族已经进入幽州之境,石氏赵国分崩离析,行将就木。

邺城之内,石闵乞活军尚能维持局面,然邺城之外,吏治已经崩坏,盗贼强人奋起,百姓四散逃离。如今邺宫凋敝,朝廷中枢,实际已转移到石闵的大将军府上,改为行在。

这日在魏王府内,故石闵也就是现在的冉闵与李农正在议事,一斥候飞马来报。

只见其人来不及整理装束,就入府禀报:“大将军,司空,汝阴王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进逼邺城,旌旗蔽日,贼势甚重。”

“来的可真快啊。”魏王放下手中的书卷,对李农说道,“这里面还有你的故人。”

“幸得太尉张举之故,吾幸得保全,奈何胡汉不两立,可叹其不能为我所用。”李农无奈道。

冉闵宽慰道:“李司空,如今身处乱世,不能有妇人之仁,此事休要再提了,为今之计当速速商议退敌之策。”

李农,思索了一下,忙向府中参军董闰问道:“今我邺城之内,驻军几何?”

“回禀大将军,城中除留守各宫城,城门之外,尚有骑兵三千,另有四境留守诸军正陆续赶来。”

魏王只一思索,忙问斥候,“敌尚距我几何?”

“启禀将军,敌军前锋已抵达荡阴,恐一日之内敌大军将兵临邺城,到时邺城危矣。”

见此,李农也劝道:“贼势甚盛,宜避锋芒,吾当让城别走,以图后效。”

魏王闻听此言,久不言语,忽而放声大笑,李农和府中人等皆不知所措。

笑声过后,魏王对众人说道:“乌合之众尔,张举进军如此迅捷,想来其中被裹挟夹杂的人不在少数。如今我汉人刚刚取得邺城,就要败退而走,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府中将士闻听此言,不由得豪情满怀,纷纷点头。李农还是心中不安,劝谏道:“如今敌情不明,大将军千万人之所系,当不复入险境。”

冉闵只笑道:“多谢李司空的好意,我城中守军皆为百战精锐,胡人欺我久矣,吾当一雪前耻,李农你但在城中安坐,听我军捷报。”随即石闵长臂一伸,说道,“取我双刃矛来。”

魏王只站定,在堂上对着帐下的将士说道:“如今我汉人已夺邺城,羯人行将就木,众将士随我奋力一击,诛杀羯族余孽。”

“嚯嚯”。众人被石闵的豪情所感染,斗志昂扬。

李农此时陡然说道:“魏王勇武,然要惜身顾命,过几日就是和公主的成婚大典,当要小心。”

魏王只笑道:“兀自封王,就引得四方窥伺,若孤惜身顾命,何以立威何以震慑宵小。”随即吩咐众人道,“如今乞活军已尽握邺城,然四境未平,孤虽已封王,然皆赖诸公之力,孤自奋勇,众随我来。”

众将士齐呼道:“遵命!”

建康城内

赵国旷世动乱的消息已经传遍四境了。

从褚裒之败后,晋室又一次起了北伐的念头。

这一日,会稽王司马昱上表,言道:“陛下,臣闻,赵国内乱频频,如今石闵又尽杀其境内胡人,赵军军心不稳,民众四散逃逸,当此之时我晋师当相机北伐,克复两京,光复中朝伟业。”

褚蒜子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殷浩忙道:“会稽王之言,我之愿也。前些时日因褚裒之败,桓温多有斥责之意,意欲领兵北伐,朝廷不许,竟自行领兵顺流而下威逼健康,今我晋师北伐,他亦有何说辞。”

右军将军王羲之见此,上前劝谏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不可轻开战端,赵国势衰,然我三吴之地,久不习战阵,加之褚裒新败,恐有危矣。”

“右军将军大谬。”殷浩抗辩道,“越剑吴钩,天下利刃,三吴子弟,纵横天下。昔者吴王引军黄池会盟诸侯天下侧目,越王勾践引一偏师北攻齐国,西平楚国,迁都琅琊,诸侯震动,遂成春秋最后一代霸主。今中原动荡,我三吴子弟奋勇,如何不能平定中原以复中朝旧事。”

王羲之向其拱手道:“如今王纲不振,而亦有隐忧,民多畏战。以区区吴越之地意欲平定四海九州何其难也,臣非怯战,实乃屡虑及朝廷安危。”

会稽王闻听此言,命人将桓温信件传于他,随即言道:“王右军,朝廷安危皆在旦夕之间,殷浩刺史北伐之举实乃解朝廷之困,以绝悠悠之口,更不使落桓温口实。”

王羲之览过,不由得皱起眉头,阅毕将桓温书信交于侍从,向陛下进言道:“桓温之言虽言过其实,亦有皆北伐立威之意。然其言辞尚是切中肯綮,臣请陛下,琅琊王,诸位大臣纳之。”

“王大人,桓温以荆州偏师可定成汉,我三吴子弟尽皆奋勇,亦可成事。如今赵国胡汉相攻,如此大好之机怎可拱手让与他人,今若不取,必受其疚。”殷浩对王羲之之所甚为轻蔑。

“太后。陛下。”王羲之大急,“兵者,凶事也。臣恐今日之仓促兴兵,恐遭明日之大祸。”

“陛下,太后,桓温狼子野心初显,若今日由他成北伐之威名,恐无人能制,如今机会难得,臣保举殷浩总领北伐事宜,克复两京,光复中原。”会稽王进言。

“陛下……”王羲之刚想进言,只见朝中世族大臣纷纷进言,“臣亦赞同会稽王之言。”

“臣亦保举殷浩,以为北伐主帅。”

只闻是谢尚,谢仁祖。他向王羲之说道:“若非将军先祖王导扶保晋室,晋室岂能安身,如今世族与陛下各相安好,岂可因桓温一人,引朝野震荡,将军休要辱没了琅琊王氏的门楣。”

王羲之久久不言,垂帘后面,褚蒜子注视着一切,已知北伐之事势在必行,随即取出早已拟好的诏命交于侍从宣读。

“诏命,扬州刺史殷浩加封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恢复中原,奉宗庙于故都。”

诏命完毕,褚太后在垂帘后说道:“一切有劳殷将军了,晋室的江山就拜托你了。”

殷浩伏身拜道:“臣定不负太后、陛下重托,定要攻灭赵国,复兴晋室。”

王羲之见此长叹一声,“军事,国政,岂容侥幸,赵国忧,我晋国亦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大奉打更人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恰似寒光遇骄阳 全球高武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御女天下 逍遥人生 人族镇守使 网游之修罗传说 赵氏嫡女 影视之多子多福 逍遥四公子 我为炉鼎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重生之神级明星 九龙至尊 末日乐园 退下,让朕来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明骑 1625冰封帝国 大明风流 绍宋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军统财神爷 李淳风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东方神话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大宋河山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三国之杨家天下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燕鸣初啼 高适之 - 燕鸣初啼txt下载 - 燕鸣初啼最新章节 - 燕鸣初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