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才子

吴老狼

首页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回到大明当才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民国之铁血少帅 驿路星辰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大清隐龙 明朝败家子 武道凌天 
回到大明当才子 吴老狼 - 回到大明当才子全文阅读 - 回到大明当才子txt下载 - 回到大明当才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什么叫自作自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什么叫自作自受

臣宁远兵备佥事袁崇焕谨奏: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无容职赘,至其身任辽事,誓恢复,枭灭逆虏,任用刘应乾、陶文、纪用等,而关内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日逐解来,又助军需。臣方一意巡缉,严警诸营将吏,不敢贪懦营私,不敢馈遗隐串,改虚为实,化贾为真,易怯为勇,以有今日。浞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厂臣心专筹虏,力援危疆,设险设备,屹立金汤,其懋功请立祠于宁远,以昭日月。

有关系有靠山就是方便,没花多大力气,张大少爷就从兵部弄到了宁前道递给兵部的奏疏原文抄件。看完这份一字未改的手抄件,张大少爷直撇嘴,嘟哝道:“没创意,有本事,我在翰林院旁边给九千岁修生祠以前,你抢先在宁远城修啊?拾人牙慧,还以为你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东家,你怎么看这个人和这件事?我觉得这个人非常之危险!”宋献策阴阴的说道:“以前我们在锦州的时候,只要宁远知道我们的军情,建奴就肯定知道,只要我们故意泄露给宁远的情报,建奴总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还有那个金启倧忽然自杀,留下遗书抗下了所有贪污粮饷的罪名——如果说这其中没猫腻,鬼都不信!学生甚至怀疑,他就是建奴在大明辽东军队里的内奸!”

“内奸倒不至于,至少我相信他不是内奸。”张大少爷顺手把那份手抄件撕得粉碎,交给旁边的张石头拿去烧毁,淡淡说道:“他是天启二年从邵武县令越级提拔为山海关监军的,到辽东才三四年时间,没有和建奴交过手,更没有被俘过,叛变大明给建奴没机会又没动机——不过呢,说他什么清廉如水,我又第一个不相信!宋师爷你大概还不知道,去年到了山海关时,我就已经请肖传动用东厂的力量,秘密调查他广东老家的情况,发现他在入仕之前,家庭非常之贫困,可是现在呢,他弟弟袁崇煜已经是广东第二大盐商了!比我家还有钱!官清如水,狗屁!”

“东家你觉得他不是内奸?那么上次你偷袭盛京的时候,为什么要纪公公他们故意把假情报给宁远?这难道东家你对他的试探吗?”宋献策惊讶问道:“况且那个时候,金启倧已经畏罪自杀,建奴却按照我们走科尔沁草原撤退的假情报布置,前堵后追,这难道不是他是建奴内奸的铁证吗?”

“有证据一定是他吗?我们是把假情报泄露给宁远,宁远城里那么多人,都有可能把假情报提供建奴,谁能证明他就是内奸?”张大少爷反问道。宋献策一楞,又问道:“东家,你认为把假情报泄露给建奴的内奸不是他?”

“虽然我不是很肯定,但我认为泄露假情报的人十有八九是他——不过,他仍然不是建奴的内奸!”张大少爷说了一句非常自相矛盾的话。还没跟着李自成造反的宋献策毕竟嫩了些,被张大少爷的话弄得是满头的雾水,搔着头疑惑说道:“泄露假情报的人十有八九是他,可他又不是建奴的内奸,那他到底是什么人?”

“是一个权欲熏心、不择手段的人!”张大少爷缓缓说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为了掌握敌人动向和了解敌人情况,辽东将领在暗地里或多或少都和建奴有些联系,毛文龙和建奴有暗中联系,锦州大战时我们和建奴互派使者,也算是和建奴有联系,他肯定也不能免俗,至于联系时怎么向建奴泄露情报、泄露什么情报——这里面的文章就大了。比如象我们吧,给建奴泄露情报是为了争取战场主动;他向建奴泄露情报嘛,本意也不是想卖国求荣,而是为了除掉我!”

“除掉你?东家你和他没有利益冲突啊?”宋献策惊讶说道:“虽说为了锦右屯粮帐目不符的事,你参了他的亲信金启倧一本,可是没有牵涉到他啊?况且金启倧已经畏罪自杀,就更不可能牵连到他的身上了,他为什么还要处心积虑的除掉你?”

“宋师爷,你不是官场上的人,所以你只看到了表象,没看到了内在。”张大少爷叹了口气,背着手昂首凝视蓝天白云,淡淡的问道:“宋师爷,你仔细回忆一下,我们随着高第到辽东上任以后,那个重要的职位空缺了出来?”

“辽东巡抚!”宋献策脱口叫道。张大少爷微微点头,继续说道:“不错,当时喻安性虽然还在任上,但他受柳河之败牵连,罢官降职只是迟早的事,如果不从其他地方调动官员接任,在辽东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的就是他和孙元化,后来孙元化调任登莱巡抚,他理所当然的把辽东巡抚一职视为了囊中物。可高第把官职和他相等的我带到了辽东,就又给辽东巡抚一职的人选带来了变数,其后的朝廷迟迟没有委派新的辽东巡抚,而我不仅是九千岁的干儿子,高第的左右臂,还在锦州打得有声有色,甚至还偷袭盛京得手,建立不世奇功——基本上只要我愿意,辽东巡抚一职就非我莫属了。师爷,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办?”

“当然是干掉东家你!”宋献策也不忌讳,理直气壮的就说出心里打算。张大少爷微笑点头,“对,而且直接把我干掉太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株连满门,所以他才向建奴提供了我故意散播的假消息,借建奴的手把我除掉。”说到这,张大少爷轻轻闭眼,叹气说道:“虽然我不愿把他想得那么坏,可是建奴提前发动攻打锦州战役,还有他中计向朝廷奏报我已经叛变,说不定都是他妄图除掉我的结果啊。”

“这么说来,他这次奏请在宁远给九千岁修生祠,很可能是冲着辽东巡抚这个职位来的了。”宋献策捻着老鼠胡须沉吟道:“东家你回到京城一个多月了,新官职始终没有定下来,人也一直没有回辽东,只要是稍微有头脑的人,都应该猜到你是见好就收,不想再回辽东去了。他没了东家你这个最强劲的对手,就开始放心大胆的讨好九千岁,想要谋取辽东巡抚这个职位,因为他知道,只要东家你不想再回辽东,九千岁就只能从其他人选里挑选,把九千岁的马屁拍舒服了,他的胜算也就更大了。”

张大少爷郑重点头,表示自己的看法和宋献策一致。宋献策咬牙切齿一番,正要再说些什么,稍远处张大少爷的书房却被人猛然推开,开始在书房里讨论辽东军情的熊廷弼和高第表情各异的先后出来,熊廷弼是怒气冲冲的直接冲回自己房间所在的跨院,高第则是摇头苦笑,表情失望的走到张大少爷和宋献策面前。张大少爷苦笑问道:“高大人,看模样,你和我岳父好象谈得不怎么样吧?他老人家就是这脾气,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我这代岳父向你赔罪了。”

“没事了,熊大人的坏脾气,十几年前我就知道了。”高第苦笑着挥手,表示自己没有在意。张大少爷又问道:“高大人,你和我岳父到底有那些地方的意见不一致?他怎么气成这样?”

“在战略观点上,我和熊大人倒是非常一致的,都认为眼下应该立足于守,以坚壁清野战术消耗建奴元气,伺机光复辽东全境。”高第叹口气,解释道:“后来我又说应该放弃失去坚守价值的锦州右屯,以宁远为缓冲,坚守山海关。熊大人也没反对,只是说他久离辽东,具体应不应该放弃锦州右屯这个缓冲区,必须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情况后再做决定。”

“我老丈人脾气暴躁归暴躁,不过办事一向都是务实不务虚,这是他最大的优点。”张大少爷一笑,又问道:“那你们又是因为什么不欢而散呢?”

“还不是因为那位宁前道?”高第苦笑说道:“开始是熊大人说那个宁前道才干出众,建议我重用宁前道,然后我说那个宁前道是个言过其实又贪恋权位的人,不可大用。结果熊大人就和我争了起来,说我有眼无珠,不识良材美玉,我说这个结论不是我一个人得出来的,探花郎你也这么看宁前道,熊大人马上就火了,骂你是黄口小儿,刚愎自用,以为自己偶尔偷袭盛京得手一次,就以为天下除了你再没有第二个能人!再后来,我们也就不欢而散了。”

“骂就骂吧,谁叫我是他的女婿,被他骂是天经地义。”张大少爷苦笑,也不怎么生气。那边宋献策则阴阴的说道:“东家,这事情你可不能掉以轻心,那位宁前道深得你的岳父信任,你的岳父一旦重出辽东,他必获重用!到那时候,我担心你的老泰山被人卖了,还得帮人数钱!”

“算了,我好人做到底。”高第对张大少爷确实不错,主动提议道:“探花郎,要不这样,乘着我现在这个辽东督师的官职还在,我和你联手上表举荐,先找一个可靠的人顶上辽东巡抚的位置,断了那位宁前道的念想,将来不管是不是熊大人接任辽东,我们都可以给辽东留下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没用的,他靠着逢迎溜须和高谈阔论取得孙阁老的信任,几年时间里已经把宁远经营得水泼不进,针也插不进,又和辽东望族祖氏紧密勾结,不管换谁当辽东巡抚,都奈何不了他的宁远军队。”张大少爷摇头,又自信的说道:“除非让我去当辽东巡抚,否则谁也对付不了他,谁也没办法把宁远军队从他手里夺回来。”

“探花郎,要不我举荐你出任辽东巡抚?以你的功劳,接任辽东巡抚肯定没有任何问题。”高第试探着问道。张大少爷又摇头,答道:“不行,至少现在不行,我需要时间打造一支新军,再说九千岁也不会同意我现在去远离京城的辽东。”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高第为难的问道。张大少爷露齿一笑,答道:“眼下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宁前道接任辽东巡抚!”

“就让他接任辽东巡抚?”高第和宋献策一起目瞪口呆,高第惊叫道:“探花郎,你疯了?你难道不知道,他现在主张的是重修锦州城,把锦州修建成宁远那样的坚固堡垒,锦州孤悬山海关外四百里处,修城物资和材料都运输不便,再加上官员将领中饱私囊,这一修建得耗费朝廷多少银子?国库吃得消么?况且锦州远离后方,城池就算修成了,粮草和军需的补给也及其不便,建奴如果采用蒙古人当年屯田围襄阳的战术,长期包围锦州,把锦州的粮草耗尽,锦州再坚固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些我当然知道,可我更知道,九千岁不是信王,不会糊涂到信王那地步,去相信他大言不惭的夸夸其谈!”张大少爷先说了一句让高第和宋献策摸不着头脑的话,又狞笑道:“这一次,我要让他自己拉出来的屎,砸到他自己的头上!”

………………

大概是张大少爷打着熊廷弼的招牌送去的银子起了效果,又过了两天,明熹宗和魏忠贤终于召见熊廷弼了,张大少爷也陪同老丈人入宫,在乾清宫中,热血老愤青熊廷弼兴奋莫名,打起十二分精神向明熹宗和魏忠贤解说自己的三方布置平辽方略,并且特别强调自己的三方布置方略实际上已经进化成了四方——增加了蒙古林丹汗。上一次林丹攻打科尔沁草原,差点就要得手,只是建奴及时分兵救援,林丹又胆怯害怕建奴骑兵的战斗力而主动退兵,导致功亏一篑(注),但这也证明了林丹确实是很有诚意与大明合作剿灭建奴的。所以熊廷弼建议适当奖励蒙古以作鼓励,坚定他们的抗奴决心,保持友好联系,再以钱粮为饵,诱使林丹继续出兵袭扰科尔沁,使建奴首尾难顾。而且熊廷弼对毛文龙的态度也十分合理,绝不用强,先用钱粮养着,但是不能让他吃得太饱,要逼着他继续袭扰建奴后方,以人头换钱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毛文龙这支敌后游击队的作用。

“我这个老丈人搞战略确实是没说的,如果执行得力,剿灭建奴肯定不成问题。可惜啊,历史上他没这个机会啊。”张大少爷静静听着,心中暗叹。明熹宗和魏忠贤主奴也是静静听着,直到熊廷弼说完,明熹宗才和魏忠贤交换一个眼色,由明熹宗问道:“熊爱卿,你的方略很好,张爱卿也说过,他这次的辽东大捷,看似因为战术得当才取得的大胜,可实际上却是攀附在你的三方布置方略上——哦,现在已经是四方布置方略了。总之一句话,这次的辽东之战你虽然没有参加,但你仍然有大功,也证明了你的方略十分正确,最为适合辽东战场。”

“微臣叩谢皇上厚赞。”熊廷弼激动磕头,又难得替张大少爷说了一句好话,“不过微臣主张的只是坚守,张大人却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加以反击,并取得成功,可见张大人才是真正得兵家诡道之精髓——而微臣只取一个以众凌寡的兵家正道,变通稍有不及。”

“张爱卿是将星转世,是上天和先皇赐给朕的擎天护驾之臣,只可惜年纪轻了一些。”明熹宗点头,又问道:“熊爱卿,朕今天最想问的就是,如果辽东战场继续采用你的方略以守待功,消耗建奴实力,那么我们大明军队应该什么时候发动总反击,全面光复辽东?又该采取什么战术反击,才能彻底歼灭建奴?”说到这,明熹宗又往张大少爷一指,说道:“张爱卿,你也说说你的反击方略,朕也要听听你的意见。”

“谢皇上。”熊廷弼当仁不让,抢先说道:“微臣认为,目前建奴势大,不可急切求战,而是应该固守城池,精练士卒,屯草聚粮积蓄力量,同时四面袭扰,使建奴主力疲于奔命,日夜不得安宁,迫使建奴分兵四方。待到时机成熟,再四方一起发力,将建奴各旗各个击破,辽东光复,指日可期矣。”

“那需要多少时间呢?”明熹宗追问道。听到这话,张大少爷的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还好,熊廷弼没有喜欢吹牛的毛病,只是如实答道:“回皇上,具体需要多少时间,老臣也不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能保证辽东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改变,在什么时候发生改变,但老臣坚信,只要大明朝廷坚持老臣四方布置的方略,平定建奴和光复辽东只是时间问题。”

“谢天谢地,如果我丈人喊出五年平辽的口号,我就得考虑和他断绝关系了。”张大少爷松了口气。明熹宗则不置可否,又往张大少爷一指,张大少爷会意,赶紧答道:“回皇上,微臣也认为要想平定建奴,必须先练精兵,萨尔浒、浑河与广宁三场大战,我大明军队精锐尽失,剩下的军队缺乏训练,缺少锐气,上了战场也告无用,微臣在锦州之时,手中兵力名为两万,实际可战之兵,仅有四千,而建奴的主力足有四万有余,是微臣十倍,导致微臣只能据城坚守,乘虚偷袭,无法与建奴正面决战。所以微臣认为熊大人提出的精联士卒积蓄力量一条,十分正确,也切合实际。同时微臣也认为平定建奴和光复辽东不可急切,需要徐徐而图,但只要坚持原则不变,平定辽东也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力量积蓄足够之后,我们大明又该如何反击建奴呢?”明熹宗追问道。张大少爷偷看了一眼岳父脸色,硬着头皮答道:“这一点,微臣与熊大人理念稍有不合——辽东偏远,地广林密,建奴又有建州后方为军依托,倘若我大明军队正面推进,建奴又依险而守或者飘忽游击,我大明军队没有三两年的时间休想将建奴彻底歼灭。所以微臣认为,最好的反击手段应该是引蛇出洞,诱使建奴主力倾巢而出,与我大明军队决战,力争一战而定乾坤。”

“一战定乾坤?当年王化贞也是这么说的。”熊廷弼毫不客气的向女婿讥讽道。张大少爷也不生气,只是辩解道:“熊大人,王化贞一战定乾坤遭到失败有两大原因,一是军队战力不如建奴,二是战场不利我军发挥。而我提出的一战定乾坤,是建立在军队战力胜过建奴、至少与建奴不相上下的基础上,还有建立在把建奴主力诱到对我军有利的战场上决战。”

“那么你认为那一个战场,才最适合大明军队与建奴主力决战?”明熹宗继续追问道。张大少爷清清嗓子,沉声答道:“微臣认为,最有利的战场——就是山海关!如果我大明与建奴在山海关决战,背后有坚固关墙为依托,粮道安全,后方可以源源不绝的把粮草军需送抵前线!同时我军水师和毛文龙部也可以从海面插入小凌河,堵截建奴败军退路,而林丹汗的蒙古军队也可以从黑山道南下,有利于我大明军队全面投入战场,将建奴主力彻底歼灭。”

熊廷弼有些惊讶,瞪了张大少爷一眼才说道:“建奴可没这么傻,按你的心思把主力投入这个死地。”张大少爷一笑,答道:“熊大人放心,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是引蛇出洞,是诱敌。既然是诱敌嘛,就一定得用计谋,让建奴自觉不自觉的踏入这个陷阱。”

“建奴被你坑得还不够苦,还会继续上你的当?”熊廷弼不服气的喝问道。张大少爷又是一笑,正准备回答,明熹宗却挥手打断这对做人理念严重不合的翁婿争吵,说道:“熊爱卿,张爱卿,你们提出的反击建奴方略都各有各的道理,容朕仔细思量,看看究竟采用你们那一个的反击建奴方略。不过朕手里还有一个反击建奴方略,也是一个辽东官员提出来的,他在奏章里夸口,如果朕采纳他的方略,那么五年之内,全辽可平!你们说说,他提出的这种可能性,存在么?”

“五年平辽?他有这么大的把握?”熊廷弼瞪大了眼睛惊讶问道。张大少爷则阴阴一笑,反问道:“皇上,魏公公,微臣斗胆反问一句,你们信么?”

“猴崽子,又调皮了?皇上是问你,你怎么反问皇上和咱家?”魏忠贤先慈爱的骂了一句,这才答道:“那个人提出的方略,皇上和咱家都是将信将疑,觉得他有些夸夸其谈,可是我们又想到自万历四十五年以来,朝廷为了平定辽东建奴,已经花费了无数兵马钱粮,辽东战场象一个无底洞一样,把泰山那么高的银子和粮食吞了进去,国库实在受不了了。所以皇上和咱家才想问问你们的意见,看看他提出能不能行得通——如果能行,那大明朝廷勒着裤腰带再忍五年,也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敢问魏公公,他的具体方略是什么?”熊廷弼好奇问道。魏忠贤征得明熹宗同意,将那份用纸贴了名字奏章交给熊廷弼,熊廷弼匆匆看完,马上就大叫起来,“荒唐!荒唐!今天我算是见识了,世上还有这么荒唐方略?!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修筑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先不说大明国库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开销,就算是国库能支撑得去,建奴主力一来,驻守各堡的大明军队也只能各自为战,被建奴各个击破!到时候,还不是得收缩兵力坚守要害,放弃其他并不重要的堡垒,修堡垒城池的银子钱粮也都算扔进水里去了!”

“可是他还在奏章里说,采纳这个方略之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建奴可耕之地,使建奴无粮可用。”明熹宗不死心的说道。熊廷弼大笑一声,答道:“皇上,辽东平原沃土千里,建奴要屯田种地,辽东的土地已经足够了,还用得着跑这么远来宁远与锦州之间耕种?何况建奴就算真来耕种,大明骑兵只需相机适当出击,就可以把建奴耕种的田地摧毁,让建奴的心血花为乌有,建奴有这么傻吗?”

“皇上,熊大人说的是,奴婢以前当过农民,知道种地艰难毁苗容易,要想摧毁建奴耕地,容易之至——什么减少建奴可耕之地,简直就是放屁!”魏忠贤站出来给熊廷弼帮腔——大明的财政是由魏忠贤掌管,一想到采纳这个方略需要花费多少银两钱粮,魏忠贤就有一种想要尿裤裆的感觉,自然是由衷的赞成熊廷弼的意见了。明熹宗闻言大失所望,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吗?那就算了吧,虽然朕也觉得他的想法太过异想天开,可要是真能在五年内平定建奴,那可就太好了。”

“皇上,魏公公。”埋头看那人奏章方略的张大少爷抬起头来,说出一句让明熹宗、魏忠贤和熊廷弼目瞪口呆的话,“微臣认为可以让他试一试,让提出这个方略的人全权负责修筑关外堡垒。”

“试一试?猴崽子,那银子钱粮谁出?”魏忠贤瞪着绿豆眼问道。张大少爷一笑,答道:“魏公公,当初微臣在锦州的时候,也修过城墙和城防工事,那时候微臣向朝廷要过一两银子吗?毛文龙总兵开镇东江之初,又何曾向朝廷要过一两银子和一颗粮食?所以依微臣看来,大可让此人掌管宁远、前屯和锦州的关外之地,甚至封他为辽东巡抚也不无为过,对他委以关外土地军民钱粮的全权,让他组织三地百姓军民就地取材,就地筹银,一边压缩建奴耕种空间,一边修建宁锦防线,抵御建奴进攻。”

注:。1625年十一月,林丹汗亲自率领内喀尔喀部分兵力,前往科尔沁奥巴洪台吉所在地格勒珠尔根城,围城问罪。努尔哈赤命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率领五千精锐骑兵,由农安塔前来援助奥巴,林丹胆怯畏惧,不战而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保护我方族长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福艳之都市后宫 春满香夏 我的总裁老妈 猎妖高校 霸天武魂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重生七零 混沌神王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护花野蛮人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蝉动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父可敌国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大明抄家王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回到大明当才子 吴老狼 - 回到大明当才子txt下载 - 回到大明当才子最新章节 - 回到大明当才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