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抗战之红色警戒 科举,寒门状元 将军好凶猛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晚唐浮生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49章 大明人口统计,一万万六千万人,九年义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依照朝廷现有的情况来看,想要在两京二十四省全部推行九年基础教育无疑是不现实的。

「无论是朝廷储备的人才,还是资金,还是相关教育资源,都不足以支撑完成全部,乃至一半的计划。

「要做,也只能一步步来。」

卢象升缓缓说着如今大明的情况。

的确,大明很大,大明很强,大明非常有钱。

但大明,人也太多了。

大明两京二十四省,所辖三千余万户,如今大明有口一万万六千余万,这是大明新政推行至今,数年盛世积累之功。

而如此庞大的人口,想要满足其基础教育,别提钱不够,就是足够的先生都找不到!

张瑞图身为内阁次辅礼部尚书,对此事可以说是最为上心的,因为这普及天下的教育对他内阁次辅的身份也好,礼部尚书的身份也好,都是一个极大的声望推动。

身为礼部尚书,执掌天下教育,张瑞图非常清楚新党所谋计划需要的海量资源。

抚须笑着,张瑞图显然是早有计划:「卢相所言,老夫也清楚。」

「九年基础教育若想全面在大明两京二十四省实施,需要一步步来。」

「如今,倒不妨先以一二地做试点,一方面实验九年基础教育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给后面积蓄人才。

黄立极问道:「这试点之地,太小可起不到什么作用,起码要一府数府之地,方才有效啊。

「次辅是选上哪里了?「

张瑞图说道:「如今的情况,其实大家也都看得清楚,这九年基础教育要想推行,南方是不现实的,必须先在北边一步步来。

「等北边适应了,人才也够了,才能一口气推到南边,那个时候,新政覆盖到哪里,这九年基础教育就能推行到哪里。」

「眼下,不妨以老底子为基础,先覆盖直隶和山东。」

直隶,山东。

新党起家之地,说是老底子一点也不为过。

若是在这两地推行九年教育,凭借这些年新党扎根基层之深,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张好古点了点头:「可行,现在直隶和山东推行九年基础教育。朝廷拨款,地方执行,以府县为单位,落实下去。」

「这九年基础教育,为的是朝廷大计,是为大明培养足够多的人才,为广开民智做准备,这个计划,礼部牵头,做好相应准备和调研。」

张瑞图笑道:「元辅放心,礼部已经有所准备了。」

钱谦益问道:「如此庞大的计划,眼下就覆盖直隶和山东两地,这个计划的负责人,谁来合适?」

张好古说道:「此项计划礼部牵头,户部、吏部、工部都会跟进;礼部教育司负责,次辅主导。先以铺设九年教育为主,国考缓缓推进。

钱谦益不说话了。

这样的计划,涉及人员调动,资金走向,的确需要朝廷大员坐镇,由礼部教育司的侍郎负责,一位内阁阁老作为主导,是最为安稳的。

「老夫同意。「黄立极说道,反正他现在也没什么太大权力,这件事也和他没关系,而这个九年基础教育覆盖直隶,他的老家自然也在其中,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乔允升点点头:「同意。」

钱谦益也是点头表示认可。

见众人都认可,张好古看向张瑞图:「那次辅,此事就拜托了。」

张瑞图呵呵笑着:「元辅放心,此事老夫必然亲自坐镇。」

这推行教育对礼部来说就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而天下百姓也都以教育为主,都知道需要让孩子读书识字才有好未

来。

这样可以获得民望声望的事,张瑞图自然乐得去干,而且还是在新党,在自家的地盘上干,这还能出差错?

甚至张瑞图都在想,这九年基础教育彻底推广开来,他身为主要负责者,起码也是个立碑作传,青史留名,万家生佛都不是没可能。

内阁会议确认了九年教育推行后,自然是要拿到朝会上落实下去。

但在此之前,张好古与张瑞图这个主要负责人还有事要讲。

「元辅,这九年教育推动,您还有什么指示?「张瑞图好奇的问道。

张好古沉吟片刻,才缓缓说道:「次辅,不觉得如今的字,孩子读起来,认起来,写起来,还是太麻烦了么?「

张瑞图眉头-皱,张好古想的该不会是变字吧?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自古以来,每一种字的推行都需要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需要自上到下的认可,从那些象形文字,到贵族使用的虫鸟篆,再到普及天下的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一步步变革到现在...

对啊,秦汉都变了,隋唐也变了,两宋也变了,为啥大明不能变?!

当今陛下布威德于四海,施仁爱于宇内,王师东征西讨四夷咸服,海外番邦沐王化而万邦来朝,所以眼下大明定寰宇盛世,开万世太平。

如此堪比三皇五帝的伟业,怎么就能没有什么象征呢?

秦有篆,汉有隶,唐宋有楷,那陛下有什么呢?

一瞬间想明白过来的张瑞图深刻意识到了变字的重要性:「元辅,您打算怎么变?「

张好古看着突然严肃起来,仿佛把变字上升到什么政治任务一样的张瑞图,有些无奈的笑道:「没那么严肃,只是如今百姓识字过于困难,繁复字体不便书写。

「所以我才有这个想法,把字体简,化一些,方便天下人去读,去认,去写。」

张瑞图一脸严肃的点点头:「明白了,元辅请放心,此事老夫放在心上了。」

看着张瑞图这般认真的模样,张好古也不知道自己眼下提起字体变革是对是错了,但如今不趁着这新开教育体系对那些孩童启蒙,等孩童们长大了再变,更加麻烦。

既然如此,让张瑞图去试试看吧,不过直隶与山东二地,有试错的成本。

张瑞图怀着严肃的心情走了,他想着张好古提出来的对字体的要求,简洁,方便书写和读认,开始召集人手,商讨对现有字体简化的事情。

礼部的书法大佬何其多?

从礼部,从翰林院,选取书法好的,精通行、楷、隶、草等书法的大家,然后一起讨论如何把现有字体规整统一并简洁方便天下人读认。

「朝廷要做的,是简化一种方便天下百姓去读认写的字,一种所有人都能熟练掌握的字,如此,才能开启民智教育百姓,才能布王化与海外沐化蛮夷。「张瑞图将字体简洁的事情提高到了一个让这些书法大家都惊讶的地步。

随后,这些书法大家也认真起来,这简化字体,说到底并不涉及他们的根本,只是简化一众能让普罗大众更方便读写的字体,也能让海外番邦更快上手的字体。

与普罗大众相反,他们这些能写行草书法,有着一手好字的大家到时候绝对更受推崇,文化圈的事就是这样。

更何况这件事也是诸位大家收获声望的好机会,简化字体使普罗大众都能读写认字,教化万民啊,这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啊。

这可比写出自己的字体更能得到天下人心的认可,因此这些书法大家也是非常卖力,加上张瑞图本身也是书法大家,写的一手好字。

于是大家在大明官方的行楷基础上,

开始简化过程。

这个过程时间注定不会短,不过眼下教育司的九年教育计划也只是一个计划还没开始落实,大家都有时间。

张瑞图还抽空去向朱由校汇报了他们简化字体的一些成果,得到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感觉这样做是对的」的朱由校高度认可,赞扬张瑞图忠心体国,知道为朝廷分忧,并称赞张瑞图此举乃是为大明万世计,为天下万民计,可青史留名。

这下张瑞图更开心了,他非常高兴的将朱由校对他们成果的认可告知这些礼部和翰林院的书法大家,这下大家伙也都更加努力了,这可是得到陛下认可,确认可以青史留名的大计划啊。

张好古在知道这个事时,都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罢了罢了,让他们去吧,于国于民有利,也省的他们闲下来在哪无病呻吟。

能把翰林院那些整日除了忧国忧民就是忧国忧民但除了这样啥也不会的家伙整合起来做点事也是好事,起码朝廷里能清静一点。

而九年教育制和行楷简化一事也顺道在朝会上提出来,这个由礼部教育司提出来的计划,在朝堂上没掀起什么大风浪,毕竟之前都铺垫过了,礼部提出,户部、吏部、工部附和,同时翰林院也有不少人赞同,在大多数同意,小部分中立的情况下,九年教育制与字体简化一事定下并确立以直隶和山东为试点先行推行。

这个计划通过大明报在大明各地宣传时,引得无数百姓纷纷热议:

「朝廷要免费让娃娃们读书识字,这是好事啊,陛下真不亏是圣人啊。

「谁说不是呢?内阁那些相公们果然是为国为民的清臣啊,这样下来,我家那小崽子将来免费读九年书,说不定还能_上个中学,成为大学问人呢,就算上不了中学,也能去职业学院学一门手艺啊。」

「这个计划好是好,就是啥时候才能到我们这里来啊?」

「朝廷不是说了,眼下朝廷钱不够,先生也不够,只能先一省一省的来吗?朝廷既然说了,那将来肯定有我们的份,别忘了我们也是北方人嘞。

「就是就是,等直隶和山东普及了,下面不就是我们了,真说起来,南边想要普及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哼,那些南蛮子到现在都不愿意接受朝廷新政,他们凭什么和我们一样普及教育!」

民间议论纷纷,正如张好古所料,普罗大众对朝廷的计划是支持的,他们最是朴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大明报和大同书院,新政官吏覆盖之下,百姓们不会再受到士绅地主的蛊惑,他们可以看到朝廷的最新政策,享受到最直观的朝廷政策所带来的好处。

而教育,正是百姓最渴望的。

朝廷如今免费试行教育计划,让百姓得到读书识字的机会,得到更多的未来可能,这是百姓无比支持的。

但民间的地域隔阂,南北隔阂之大,也是一时之间难以消除的。

不提大明南北的隔阂,就是两个相邻的行省,都有着隔阂歧视。

就像山西人和山东人都是北方人,都是大明百姓,但让他们说自己是一-家人?

啊呸,谁跟你一家人?!

更别提行省之内,各府之间的隔阂了,毕竟就是两个相邻的县、镇都有隔阂,也只有自己的乡村,自己的农庄之内,算是一家人。

这样的情况无比的普遍,张好古眼下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毕竟大明的官场都是这样,以每次科举形成师党,以自己所在的省府形成本土党,乡党,这种对立并不全是坏事,而上层都这样,下层百姓什么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眼下只能是先开启民智,让天下百姓都能读书识字,知晓道理,再一步步让隔阂消弭。

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读书识字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认可,继而消弭隔阂。

张好古不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到这一切。

至于眼下,九年教育制推行开始后,就该是天下人都喜闻乐见的南洋开拓事宜了。

毕竟九年教育制的推行没有掀起什么风波来,北方如此很正常,毕竟北方是新党的地盘,而广大的南方区域,这片大明传统意义上的钱粮重地,也没有什么风波,自然是南方的广大商贾士绅都默认了九年教育制,来换取他们对南洋开发的船票。

正如张好古之前所言,他们有知识,有钱财,就算朝廷教育改革,他们也是受益人,起步比寻常百姓高,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彰显自己,那不会迎来任何欢呼和声望,只会有朝廷的铁拳落下来,毕竟朝廷眼下估计正等着有不长眼的跳出来好杀鸡做猴呢。

既然南方的士绅商贾这么识时务,张好古自然乐得分他们一杯羹,更何况南洋开发,本就是以朝廷为主导,由士绅商贾去开拓的,不指望这些有着资金有着人力物力的家伙去开发,还指望平民百姓去那里冒险吗?

文渊阁,这座大明内阁之中,如今人着实不少。

大明南北六部尚书,诸多侍郎聚在,因为涉及南北的资金投入,所以需要这些代表南北的人都在场。

「元辅。」

这些南北的尚书侍郎们齐齐看向迎面走来的年轻人,那穿着朝廷绯袍,绣着龙蟒文案的当朝正一品,大明首辅、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领兵部尚书衔、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辽国公,勋爵官位都已经到了巅峰的男人,张好古...及,他身边那位穿着鱼龙服的老太监,司礼监掌印兼禀笔,东厂厂督魏忠贤。

「诸位辛苦了,不少人都是从南边千里迢迢赶过来,着实不易。」

「不过日后就好多了,等南北直隶的驰道修成了,大家坐火车来,可就方便多了。」

张好古依旧是面带微笑,与众人聊着天。

「魏公公,请。」

「元辅您请,奴婢就是来听个声。」

张好古和魏公公落座,魏公公非常识趣的靠后坐了坐,这些一部部堂和侍郎们没人反对,魏忠贤是代表皇家来的,身为司礼监掌印兼禀笔的魏忠贤有这个资格代表皇家的态度,而南洋的开发,更说白了就是大家伙的利益,皇家肯定是要有一成的。

「元辅,那我们开始了?「钱谦益问道。

张好古点点头:「钱相,开始吧。」

钱谦益清了清嗓子:「尼德兰人,身为泰西蛮夷,肆意侵扰东方,扰我大明海疆不得安宁,欺压我大明藩属,在南洋之地横行无忌无恶不作,以至南洋百姓水深火热,天怒人怨。」

「我大明身为中原正朔,海外番邦无不朝贡称臣,自陛下登基以来,大明,广播威德于四海,引万邦来朝,是为中央上国。如今尼德兰人在南洋为虐,此乃损我上国之声威,坏我大明天下,为大明计,为南洋百姓计,不能放任尼德兰人继续在南洋为祸了。

百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不能放任尼德兰人在南洋为祸了!

那么多土地,财货,矿产,还有林木资源,都应该是我大明的!

说完这些场面话,钱谦益转手拿出一份资料来:「这是关于尼德兰人在南洋的情况,诸位可以看看。」

这份表明了尼德兰人在南洋有多少土地,多少矿产,多少城市,多少殖民地和土着的资料,看的百官更是眼热不已,这海外殖民太赚钱了,海外贸易和殖民如此赚钱,大明怎么能不掺和一手?

看完资料,张好古缓缓开口了:「正如钱相所言,朝廷不能放任尼德兰人在南洋继

续下去了,无论是为了朝廷的海外贸易,还是为了南洋黎庶,朝廷要准备出手了。」

「而出多少力去扫平尼德兰人,又要出多少力维持南洋稳定,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这件事,今日要讨论出个章程来。

「南洋的黎庶,可等着我们去救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的总裁老妈 混沌神王 都市花语 山村情事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我是王富贵 红楼志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