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抗战之红色警戒 科举,寒门状元 将军好凶猛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晚唐浮生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养工业人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古代,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习一门手艺都是极其困难的,不知多少人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知道多少有天赋的聪慧孩子受困于家境、环境等诸多因素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才能。

喜欢木工的也许只能偶尔自己做点小东西,喜欢数字的最后可能连个账房先生都当不了。

毕竟在古代,一技之长乃是家传手艺根本不会外流,不提什么传男不传女,就是侍奉自己的徒弟都不可能得到亲传,甚至到了后世依旧有许多手艺不会传给外人。

一门手艺对如今的大明百姓来说,尤其是对那些正值青壮年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门能养家糊口的技能。

眼下大明普及的学塾只负责最初级的读书识字明礼,而想要靠学问养活自己乃至一家老小,学塾是肯定不够的,这就让很多无法接受更好教育的人最终只能回到田地里。

如今已经是十七世纪了,工业的大门对着大明敞开,朝廷需要合格的工人,一座座工厂需要熟练的技术工种,这些都需要培养。

一所职业学院,也许无法给所有渴望有一技之长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但会给这些人一道曙光。

有第一所,就会有第二所,第三所,这会给千千万万大明百姓提供更多的出路和机会,这的确是功德无量的举措。

学问不好做,哪怕是如今的大明,那些真正的学士也不过寥寥无几,而朝廷的资金眼下也不可能建设遍布大明各地的学校,一年五六千万两银子的税收,换算成大明宝钞不过五六千亿而已,看着是笔惊人的数字,但抛去大明各地官吏的薪俸,数十万新军的薪俸,那么多匠人的薪俸,还有各种硬性开支,地方建设朝廷建设后,还剩下多少?

朝廷的钱都是有目的的,眼下朝廷所建设的大同书院培养的也不过是初中级人材,这些人才里最顶尖的才能进入太学、国子监、翰林院、工科院等地方,被学士们领着言传身教的培养。

如今朝廷没能力在大同书院外普及职业学院,但是商人们有钱啊。

「陛下,这建设职业学院,给天下百姓一条出路,给朝廷培养职业工人,这等事,朝廷总是要支持一二的。」

听着张好古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的确,眼下是让商人们出钱建设职业学院,朝廷是要支持一下。这是关乎大明未来的一件好事,内阁可以讨论下,建设职业学院可以有什么优惠政策,然后招募多少学员培养合格可以有怎样的税收减免,包括朝廷补贴等等。」

张好古听着朱由校的想法,又补充了一句:「除此外,臣窃以为陛下可去学院视察一二。」

朱由校点点头:「可,等那职业学院建设好了,朕去看看这大明的第一所职业学院。」

离开武英殿后,张好古对随行的顾炎武吩咐着:「宁人啊,你去大明报那边走一遭,让他们多多宣传下这职业学院的事,从各方面都写一写,也算是给南边的商人们提个醒。」

顾炎武说道:「学生这就过去。」

等顾炎武到了大明报这里将张好古的要求一说,大明报的各个主编立刻表示绝对重视职业学院的事情,会马上派人去下面采风走访,保证把这件事给宣传出去,绝对的积极正能量。

一时间,京师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职业学院的事情,谈论着张国纪和周奎这老哥俩的格局,毫不客气的说,如今这建设学院一事极大的扭转了张国纪和周奎在民间的风评。

内阁又一次例会召开,张国纪、卢象升、乔允升、黄立极、钱谦益已经抵达,文渊阁这座三层小楼之中已然飘起了茶香,放眼望去,满座仙鹤绯袍,玉带梁冠,端的是大佬云集。

当穿着大红蟒龙袍的张好

古进入内阁,众人纷纷起身:「元辅。」

面带笑意,张好古与一众阁老聊着最近的风闻趣事并请众人坐下,当张好古坐到首位上时,侍者也端上来了茶水。

抿了口茶水润了润口,张好古说道:「有什么东西,大家尽管说便是。」

户部尚书卢象升开口了:「今年这上半年各地的开支汇总递交过来了,户部经过盘点,发现又有几处地方对不上,户部已经派人去核查了。」

张好古微微皱眉:「对不上,哪几处?」

卢象升将一本账簿递过去:「元辅你看。」

张好古翻了翻账簿,双眼微眯:「福建、广东。」

记住这两个省份,张好古说道:「户部是要好好核查。各省的税收半年递交朝廷一次,眼下正赶上这个关头,偏偏地方财政支出对不上,朝廷的款子用到哪里去了,总要有个说法。」

卢象升说完,张瑞图又开口了:「如今朝廷强盛,如大日横空光耀四方,这四海来使数不胜数,眼下会同馆是又不够用了,要不要再扩一扩。」

卢象升有些疑惑:「之前不是扩过一次了?东西会同馆的扩建才过多久,又不够了?」

张瑞图也很无奈:「没办法,如今来京师朝贡的外国使节太多了,总不能一些异邦贫困,礼部就不接待吧?那朝廷的面子往哪搁?」

黄立极点了点头:「会同馆乃是招待外使所在,是彰显大明威仪,朝廷颜面的地方,如今外使过多,扩建是应当的。」

张好古对此也没什么意见:「的确,眼下还只是周边藩国和异邦,但未来,来我大明朝贡的国家绝不止眼下这个数,是要未雨绸缪一番。」

张瑞图顺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西会同馆所在的那条街,其已占了半边,不如那条街尽数化作会同馆所用,修建列国使馆,以供藩国异邦朝贡之用。」

将一条街建设成列国使馆,这个想法倒是可以,毕竟会同馆是要招待列国使节,如今大明京师的会同馆在东西各一个,分管麻烦,还不如合并到一起,也好进行治安管理。

寻思了下,张好古说道:「若是全部扩建,未免有些浪费,不如把东边的会同馆并到皇城西边去,把那条街建设成新的会同馆,根据规格建设列国使馆,样式参考如今朝廷提供给百官的府邸就行,保护工作交由兵马司负责。」

张瑞图点点头:「可行。」

黄立极也没反对的理由:「可行。」

卢象升说道:「那张相您回去让礼部并会同馆列个条子,户部好拨款。」

张瑞图笑道:「好极,好极。」

说完会同馆的事,钱谦益开口了:「元辅啊,如今朝廷开海与列国通商,这东南沿海的倭寇也跟着变多了,其频频袭扰商船,不仅是我大明商船被袭击,各国来通商朝贡的船只也被袭击,弄得大家苦不堪言啊。」

黄立极抚须说道:「以往禁海,东南沿海虽然倭寇猖獗,但陆地防倭总是有手段的,修筑烽燧,建设碉楼,足以防备倭寇进犯我大明土地。」

「如今这开海,商船外出,在海上行事,朝廷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元辅,水师能否用来防倭啊?」

张好古沉吟道:「东南沿海的倭寇变多了,不管其是真倭寇,还是打着倭寇的旗号,无疑是对如今朝廷开海的一个冲击。」

「东南沿海的水师可以动一动,无论是陆地还是大海都是我大明疆土,这在我大明沿海劫掠商船,朝廷不能坐视不管。」

卢象升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但是东南沿海的水师,如今可堪用吗?」

沉默,自禁海以来,片帆不得下海,朝廷的水师早就荒废了,船只烂在岸上,水师官兵各忙营

生,这东南的水师能用吗?

黄立极想到了个注意:「长江之上还有朝廷不少水师,能否让他们去防备倭寇?」

卢象升摇了摇头:「这江河水师与大洋水师不同,适应江河的船只不一定能适应大海啊。」

张好古说道:「朝廷在北方建设船厂培养水师,如今已经有了些规模,可以调一支船队先去东南沿海应急。」

「而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选择良家子弟,渔民子弟,训练一支可战的水师,这件事随后交由兵部负责,所需费用上报内阁,由户部拨款。」

钱谦益知道这是眼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同意。」

黄立极也是说道:「附议。」

说起来,这倭寇的肆虐,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是东南那些士绅豪族的生意,他们眼下好不容易等来开海,大家都可以愉快地向外卖东西赚钱,偏偏遇到了倭寇劫掠,谁愿意平白损失钱财啊。

东南的士绅豪族很大程度上都是东林党的支持者,如今这些士绅豪族利益受损,作为南方东林党如今在朝廷的最大代言人,钱谦益是必须发声的。

就如同如今北方的商人、工人以及诸多官吏,富民、百姓都是新党的支持者,如果他们利益受损,新党也是要必须想办法一样,这没什么好说的,在其位谋其政。

随后一众阁老又说了如今新政在南方推行的问题,张好古在这方面态度非常严厉:「自新政推行到南方,如今都多久了?」

「眼下天启十一年都过去一半了,新政在南方各地推行还是频频受阻,江苏浙江都能推行新政甚至草原都能做到均分草场,为何这些地方就推行不得?这南方的士绅还不如他们看不起的草原蛮子吗?」

张好古手指点着桌子:「其他的先不提,均分田地,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必须要彻底的落实下去,如果这些地方的官实在是觉得难办,那就从北方派人去。」

「大同书院不提,各地那么多官都盼着升迁呢,他们要是做不好,那就换个能做好的人去,总不至于这件事还需要本阁亲自走一遭吧?」

见张好古发了火,乔允升眼观鼻,鼻观口,一言不发,而钱谦益则是有些坐立难安,这新政推行是国策,如今南方各地抵抗的太过顽强,的确让朝廷恼火。

如今张好古说出自己要亲自走一遭这话,就是让钱谦益等人表态。

钱谦益连忙说道:「元辅,这件事我会亲自跟进,督促南方各省快速推行。」

钱谦益说出这话,张好古还是有些疑惑的,他真能代表他身后的东南士绅豪族,东林党人吗?

点了点头,张好古说道:「钱相愿意跟进是最好的,希望今年年底之前,本阁和陛下能听到南方新政的好消息。」

「钱相,如今是天启十一年了,整个北方,乃至湖北、江浙等地都已经全面推行起新政了,还一个省一个省的负隅顽抗,就是打朝廷的脸了。」

钱谦益明白张好古的意思,如果新政再推行不动,朝廷就不是简单的申饬这么轻飘飘的举动了,如今南直隶的三大营,十几万新军日夜操练着,谁也保证不了朱由校和张好古会不会让新军强行推动新政,毕竟这种事在北方又不是没干过。

那些反抗新政的地主豪绅朱由校和张好古可是丝毫没留情面,直接调兵碾压的。

说完这些事后,张好古抿了口茶,他倒不是真因为南方新政推行不动而恼火,毕竟南方负隅顽抗也持续不了多久,只是该做的态度还是要做的。

端着茶盏吹着热气,张好古开口说道:「说起来,如今在京师传的人尽皆知的职业学院一事,各位可了解过?」

听着张好古的话黄立极想了想最近听到的传闻:「这事

我还真了解过,张国丈与信王丈人周奎联合开办一所职业学院,来教导百姓一些技术技能,这是件利民的好事,单单此举,可以称得上是善事。」

钱谦益对这件事也是很感兴趣:「这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工人,这是能保证一家温饱的好事,朝廷支持是应当的。」

听着众人的分析,张好古很是欣慰,哪怕是东林党人也学会从全局角度来看待事物了。

将茶盏放下,张好古说起了重点:「之前,本阁与陛下都说起过此事,这职业学院对朝廷,对大明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情。」

「如今大明在各地推行学塾,除了私塾,大同书院也开始普及,但这些只能保证最基础的一些教育,更多的东西还是需要进入更高的学府去学习深造。而这些地方,往往很难涉及这些工业技能。」

「工业发展是未来的驱使,无论是眼下修建的驰道,正在建设的钢铁厂,还是造船厂,都是为了大明长远的发展。」

「而大明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大量合格的工人是不可或缺的,不是说把百姓从农田里送到工厂里去,就能成为合格的工人了。」

「没有专业的培训,没有足够的知识简介,很难培养出足够的熟练工人来。」

「眼下张国纪和周奎的职业学院,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能给朝廷培养合格的熟练工人。」

钱谦益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可是元辅啊,若要在各地再开办职业学院,这经费...」

卢象升直言:「如今朝廷财政支出那么多。依我看眼下还是要以基础学塾为主,要保证百姓的基础教育。」

「而除此之外,还需保证大同书院的开设,这个职业学院若是能延后是最好的。」

张好古提了一嘴:「本阁与陛下商讨的意思是选择那些接受了基础教育,会读书识字,知晓简单格物数学等知识的人,他们有这个基础,进入职业学院学习才好培训。」

张瑞图点了点头:「眼下我大明亿万子民,以如今的学塾和大同书院规模,保证天下孩童都可以上学塾都做不到,若说在全国在普及职业学院,的确困难。」

「若按照元辅所言,只是给那些接受了基础教育的人,那么倒还有解决办法。」

黄立极感慨道:「说起来,这天下百姓生活不易,免费的私塾对家里来说就是缺少了一个劳动力,若是再上更高的书院,学院,无疑会给家里带来困难。」

「不知多少孩童就是因此无法继续读书识字,学习道理。」

卢象升补充道:「即便是供应继续上学,也不能一定能进入朝廷体系,毕竟从学塾到大同书院本就困难,寻常人家很难办得到,还不如一开始就学门手艺。」

「这职业学院培养好了,就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足够给百姓当中那些失去希望的人一个新机会。」

乔允升又开口道:「眼下朝廷的财政也不宽裕,每年的财政开支都是硬性开支,若说开办职业学院,钱款何来?」

张好古点了点头:「朝廷在教育方面的经费,主要用在普及学塾、大同书院以及对如今的工科院、太学等进行扩建,若说支持职业学院的建设,的确腾不出多少款子来。」

「所以本阁的意思是,既然如此,不如鼓励商人们开办职业学院,给予他们一些优惠政策,扶持政策,若能建设好职业学院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工人,还有其他奖励。」

乔允升很赞成让商人出钱:「如此一来倒是一举三得之举,朝廷无需花费多少钱便能拥有足够的熟练工人了。」

张好古看向众人:「诸位若是赞同,那随后就这么办吧。」

-..-到进行查看

\/100\/\/.html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的总裁老妈 混沌神王 都市花语 山村情事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我是王富贵 红楼志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水浒英雄传说 戏说嬴政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