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织明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狂妃很彪悍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晚唐浮生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83章 绝大手笔,万世计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朱翊钩龙御归天,随后明光宗泰昌皇帝因红丸桉直接毙命,天启皇帝朱由校粉墨登场了。

但朱由校一登基看到的就是所谓的众正盈朝,满堂清流,朝廷府库空虚,边关久缺粮饷,大明各地百姓艰苦,贪官污吏横行,权贵子弟狷獗,南边的蛮夷三番两次入侵,西南边陲动不动有人造反,东北的后金蠢蠢欲动,草原上的鞑靶部狼子野心…王朝末年的景象徐徐在朱由校面前展开,当场给了这位刚刚登记还茫然无知的大明天子一个大逼斗。

紧接着,小冰河时期开始展现威力,几乎每年都有的旱灾,涝灾频频折腾着大明百姓,让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更是负担沉重。

若按照原本历史走向,天启皇帝凭借魏公公,尚能有钱财救济灾民,给边关发饷让大明朝勉强度日,直至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场后,小冰河期正式展现威力,加上众正盈朝,满朝衣冠禽兽,大明朝没了钱粮,兵将缺饷,内部灾害频频,百姓揭竿而起,外面大清国趁虚而入加上吴三桂放开了山海关…大明朝才在内忧外患之下轰然倒塌。

怎么说呢?

有的人早就死了,可是现在才埋。

大明自堡宗开始就不断走下坡路,景泰中兴后堡宗再次上位抢自己儿子的皇位,把景泰朝的贤良干吏给大肆贬罚,清理朝堂,让朝廷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元气又给散去了。

至于堡宗到底干了什么实事?

废除人殉?

看看历朝历代评价皇帝就知道,这是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实在找不出什么政绩,只能拿废除人殉说事了。

后面成化中兴,万历中兴虽然又给大明续了口气,但朝廷实际上已经积重难返了。

如今朝廷推行新政,就是重病用勐药,相当于刮骨疗毒,给大明刮去一身腐肉脓疮,好脱去累赘焕发生机。

但这要朝廷内部稳定,也就是说刮骨疗毒的时候,你内部脏腑不能出问题。

眼下北方全面推行,相当于刮骨疗毒进展到了三分之一,而这个时候小冰河期威力展现,天灾频发,张好古就不得不考虑,如何让大明稳定的渡过这个冰河期。

朱由校手中把玩着一件工科院出品的木鸢,据说能测风向天气:“自朕登基以来,朝廷这些年各地大灾小灾就没停过,什么干旱洪涝,朝廷内外,众说纷纭。”

“这朝野上下啊,说什么朕品行不端,德不配位,什么奸臣当道,国有佞臣,以至于惹苍天发怒。”

“朕做的再多再好,他们也全都熟视无睹,彷佛不顺着他们的心意,这大明就要亡了一样”

说着,朱由校嗤笑一声,放下木鸢:\"这民间的流言,穿凿附会,不足为奇,朕也不在乎这些宵小之言。”

\"纵观这些年,甘陕大旱,山东大旱,河南大旱,江南洪涝,湖广洪涝,河南洪涝各地灾患朝廷都过来了!”

“如今外夷扫除,边患平定,朝廷专心内政,还能治理不好这区区灾患了?”

朱由校说的是意气风发云澹风轻,他如今有这个资格说这样的话,他是一手开拓了盛世的君主,权势之盛比肩开国帝王,如今,就连日月星辰都要在这位大明天子的意志下运转,他会怕了区区旱涝之灾?

张好古捧着玉笏躬身一礼:“既然学士们预测,这天下气候出了问题,未来旱灾涝灾还会频繁出现,朝廷就要想办法,把这天灾的影响降至最低。”

\"这旱涝之灾,对百姓影响甚大,虽说朝廷可以不在乎,但民间流言多了,也容易伤人。臣以为,朝廷做打算,不能仅仅是做近几年之功,也要考虑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把目光放的长远些,彻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来才是。”

朱由校笑道:“师父此话不错。””不管这旱灾涝灾是持续三五年,还是十几年,朝廷必须考虑周全了,不能说仅仅是做个临时准备。”

\"天启这一朝治理灾害轻轻松松,但后世呢,总要考虑到后人。”

\"朕的意思,就是要做出一个可以防治灾害的长久预桉,一个能持续百年的预桉。百年预桉!”

朱由校的野心很大,他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他要把大明朝建设成真正的上国,让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世大明。

因此,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大明朝,什么都要做最好的。

“诸位爱卿都是内阁宰辅,辅左朕处理朝政,朝廷接下来要做的事很多,总要定下个章程才是,诸位爱卿有何想法啊?”朱由校不紧不慢的说着。

几人齐齐看向张好古,显然是等张好古这个内阁首辅开口。

朱由校也是看向张好古,自张好古入朝以来,提出的种种政策可以说是一步步推动着大明朝走到如今的,眼下这关乎朝廷利害,百姓生计的事,自然也是希望张好古能给出一个办法来。

张好古也没推辞,他捧着玉笏,神情不变:\"陛下,诸位同僚,这旱涝之灾,为何在中原,江南破坏最重,对朝廷的影响最大?”

黄立极说道:\"自然是中原和江南乃历朝历代精华膏腴之地。”

张好古说道:\"不错,中原江南之地,水网密集,良田何止万顷?又有黄河长江哺育沿河两岸,是以成为历朝历代的钱粮重?

地,无论是粮赋还是人口,都是最多的。\"如今朝廷面对的,不仅仅是这几处地方所面临的灾患问题,还有四边缺少充足人口的问题。”

\"预防灾患,无非是河道清淤,建设水库,挖掘沟渠,连通河道等等,朝廷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缓解这些问题。”

魏广微问道:\"元辅的意思,莫不是要向四边移民?”

张好古点了点头:\"魏相所言,对了一半。交祉田亩众多,当地稻种可一年三熟,可为朝廷提供足够的粮食。眼下交祉新下,想让当地更快的融入大明,移民是最好的办法。”

\"迁移交祉百姓入云贵川广之地,同时将我大明百姓迁移入交祉,把交祉彻底变成大明的两个省,这交祉的钱粮,也可以为朝廷回血,日后若有江南有灾情,可直接从交祉调粮救灾。”

\"这移民充实边关之策,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利用其如今中原和江南地区充足的人口,来发展工业,给大明方实基础。”

黄立极问道:\"元辅,如今交祉和云南不是已经开始移民了吗?””

张好古摇了摇头:‘小规模的移民,几百,几千人,有何用?”

\"朝廷要做,就要迁移几十万,上百万人入交祉,才能将交祉彻底稳固下来。”

魏广微又说道:“迁移百万人丁入交祉,那朝廷发展交祉需要投入多少钱?眼下还只是交祉,蒙古,后面呢,四处用钱,朝廷一年收入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啊。”

张好古叹了口气:“朝廷发展不能单靠节源,单单节源,却不开流,朝廷如何发展?民生如何发展?”

\"如今朝廷百业兴旺,发展迅速,正是需要大笔投入钱财的时候。”

\"而且迁移百姓入交祉,不代表眼下朝廷就要在交祉花多少钱。”

“交祉的粮赋可以走水路嘛。”

黄立极一听瞪大了眼:“交祉的粮赋走水路?元辅莫不是要走海上?不可不可,此事万万不可。”

张好古看向黄立极:\"此事为何不可?黄相请直言。”

黄立极看向朱由校:\"陛下,这漕运,乃沿河两岸百万漕工生活所系,朝廷这要在交祉实行海运粮赋,那漕工们必然心生忧虑,眼下是交祉,日后南方的钱粮若也要改漕运为海运,百万漕工就要没饭吃了。”

张好古笑道:\"本阁还真有发展海运的想法。”

“朝廷必然是要发展海运的,海运发展起来,与西洋各国交互,能给朝廷带来多少税收?海运商贸的利润,可比粮赋高多了,若海运发展起来,朝廷的金银储备翻一翻都不难,到时朝廷发行钱币,害怕没法安置漕工?”

“至于粮赋问题,黄相啊,这朝廷眼下可以继续走漕运,但日后不能全靠漕运,不然漕运出了问题,又该如何?”

\"本阁的意思,让朝廷工业发展起来,在京师与南直隶之间架设起驰道,木牛流马日夜不息来往南北,这不比漕运来的安全便捷?”

说着,张好古缓了缓口气:\"百万漕工的生计,朝廷要考虑,但大明的发展,朝廷更要考虑。”

\"中原,江南,日后必定是大明工业发展的核心地方,这些地方日后都要铺设驰道,开设工厂,工业要发展,少不了人力物力。漕工没了漕运,可直接转为工匠,朝廷发展地方需要的人力物力,足够百万漕工维持生计了。”

“交祉,朝廷的产粮地尔,暂不用考虑其工业发展,只需铺设好道路用以沟通内地即可。”

张好古看向朱由校:\"陛下,朝廷要治理水患旱灾,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方实基础,这各地工业发展起来了,朝廷有技术有能力,地方有钱有资源了;这修筑水库,挖掘沟渠,连通水系,加固河堤种种不是轻而易举?”

“抗旱抗洪,什么准备都不嫌多,朝廷发展和应对未来的情况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这正是朝廷大发展的好机会。”

\"工业发展,才是如今朝廷第一要务,发展工业就是给未来种种情况做好准备,无论朝廷是要救灾,还是要南征北战,工业都是基础。中原,江南,人口充足,如今河南、湖北百废待兴,百姓期盼朝廷支援,这正是发展工业的好时候啊,若以此能培养出数十上百万合格的工匠来,朝廷干什么都方便的很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工业发展,的确是要紧的事,师父可是有了有什么筹画?”

张好古取出一份图纸来缓缓摊开在众人眼前,看着这幅图纸上的勾勾画画,卢象升有些迟疑:\"元辅,这些线路,是官道?”

张好古笑道:\"是,但不同于普通官道,乃是驰道。”

\"何为驰道?驰道专供木牛流马,可让其拉着一节节车厢在驰道上昼夜奔腾不息,其效率远比官道和漕运,不仅可以运粮赋,还可以运输铜铁煤炭,丝绸布匹,瓷器茶叶等等资源。”

“这日后,朝廷铺设一条条驰道连接各省各府,各省、府的资源都可以借助驰道互通有无,朝廷也可以凭借驰道调动各省人力物力,将大明各地彻底连成一片。”

卢象升看着那一条条黑色线路,眼前忍不住一亮:“若铺设这样的驰道连接草原,辽东,日后草原和辽东若是生出事端,朝廷大军和辐重岂不是可以凭借驰道快速抵达?”

朱由校一听眼睛也是亮了,是啊!

若是铺设好驰道,那木牛流马可载货物,也能载人啊。

到时候大军可以飞速抵达朝廷想要去的任意一个地方,将士的体力没有过多消耗,后勤猫重也不用再担忧沿途人吃马嚼耗费,大军岂不是可以征战更久?

朱由校很聪明,卢象升一提醒,朱由校立刻就想到了这驰道的诸多作用。

平日无战事的时候,这驰道用来商用,将东西南北的商品运输贩卖,同时还可以将西洋人喜爱的绸缎、瓷器、茶叶大规模运往沿海地区装船。

若是某天某地出现了叛乱,或者哪里需要王师了,朝廷一声令下,王师立刻通过驰道千里机动抵达指定地点……大明朝廷的千秋万代,通过这驰道似乎真有可能实现!

张好古手在图纸上划着:\"陛下,以往地方与朝廷的通讯,需依靠驿站,八百里,六百里加急递送,但从南疆抵达京师也往往需要数日乃至十数日之久。”

“朝廷在各省、府铺设好驰道,那驿站只需连接县、镇、村即可,朝廷的政令抵达省府,然后驿站下发县镇。无论是朝廷的政令,还是地方急报,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

“如今大明各地有驿站无数,但往往只局限于县一级,乡镇尚无法普及。若是大明全境铺设驰道,便可取缔省府两级的驿站,如此一来朝廷可以节省大半驿站费用,将驿站铺设至大明所有县、镇、村,让朝廷的意志可以贯彻大明上下。”

说着,张好古躬身一礼:\"邮传万里,乃国脉所系,驰道与驿站配合,大江南北俱为一体,朝廷政令无所不通,如此,可称得上万世之基啊。”

朱由校眼前已经不是图纸,而是张好古给他描绘的那副美好画面,他深吸一口气:\"好!好!”

“一世功业,为万世之基业,师父所言,深得朕心。”

黄立极有些忧虑的看着张好古所描绘的地图:“如此一来,朝廷要花费多少钱,才能完成元辅你规划的目标啊。”

张好古说道:\"初期,大概需要百亿。”

“嘶”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初期规划就是百亿,这到了后期呢?

朱由校大手一挥:\"百亿就百亿!”

“此乃莫定我大明千秋万世之基,莫说百亿,就是千亿,万亿,朝廷也不是拿不出来,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三十年,终朕这一生,也要完成遍布大明二十四省的驰道。”

张好古笑道:\"驰道为木牛流马所行,我大明的官道也需拓宽,加固。””倒是,行省各府各县之间有直道相连,可通行人马车辆;而驰道专供运输,由专人修缮看守。这驰道与直道并驾齐驱,通行全国,各地工商发展又是一次大发展。”

“这样的工程,还怕百万漕工没了生计?”

\"而且这工程也不是一就而就,划分几期,以五年,十年各位一期,每期完成一段,不会耗费朝廷太多钱粮,不仅如此,这在各地铺设驰道,拓宽直道,也是为当地振兴经济,给当地百姓一个门路。”

“这钱花出去了没错,但转个手,也就又回来了。”

黄立极哑口无言,他无奈的发现,东林党似乎真的无法与新党竞争了,看看人家提出的规划,铺设的布局,这东林党满口之乎者也怎么比?

朱由校如今也是心满意足,旱涝之灾有了解决办法,张好古还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大计划,让朱由校是无比的满意:\"师父一会儿不忙着回去,与朕一同进膳。”

显然朱由校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听听张好古更为细致的布局7o各件事商议完毕后,内阁五人返回,张好古留下陪朱由校吃饭。

满桌的御膳朱由校却没动几快子,他目光灼灼的看着张好古在桌上给大明布置着未来规划,这份规划无比庞大,除了大明南北兴修水利工程以及铺设驰道,拓宽直道的工程,还有西域的重修丝绸之路计划,海上的西洋商路计划等等。

朱由校听的如痴如醉,重掌西域丝绸之路,开拓海上西洋商路,连接东西,开拓南北,何等的眼界和魄力:

\"师父这计划,在朕听来如同韶乐,朕已经不知肉味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的总裁老妈 都市花语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流氓帝师 锦衣镇山河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