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开胃山楂

首页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将军好凶猛 民国之文豪崛起 黑铁之堡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开胃山楂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全文阅读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txt下载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十章 起竿(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九月初十,也就是夷山文会后的第二天,关于文会的细致情况就已通过报纸传到各个角落了,无缘前往的便会在早点摊上置上一份,而这次花的也确实物超所值,报纸整版四页都是文会报导,从开场到结束,从诗词到曲艺,各个环节无一遗落,俨然像是早已编排过的晚会策划。这种整版篇幅的情况在之前只出现过一次,那就是上回的江淮水患,所以众人对于这出文会的重要程度都心知肚明,有些吃墨汁的学生更是天蒙蒙亮就跑去敲报亭门了。

“砰砰砰——”,“砰砰砰——”

谁都想得到第一手讯息,以便成为学府里第一个讨论中心,只是在这个国度,有一种叫出后门的“蛀虫”无孔不入。

这敲门的学生还被冻地流鼻涕呢,可转头就瞧见俩同窗从前头的甜水巷里出来,左手拿着报纸看,右手拿着油馍吃。

“伯佘以为如何?”

“这个……整张报纸上丝毫不提及连纵相和一事,莫不是老学士改了主意?”

两人在那儿摇头晃脑的,忽是见同窗吴观小跑着过来。

“纪兄,陆兄。”他一一打过招呼,“敢问你们手里这报纸从何而来?我可记得这报亭是卯时开铺,怎得你们现在就有了。”

为首那陆姓的学生笑道,“前头甜水巷报亭的看铺与我大伯有旧,前儿打了招呼,所以今早就先匀了份给我。”

“……”

……

相比较于这些勤快的学生,士府高墙里的官老爷们可就安稳多了,昨晚的宴会到头来都没有所谓的“劝降”一说,所以他们那颗悬着的心是揣了回去,直到早朝回来才想到去关注今天的新报。

谏院右正言邹浩府上。

“老爷,今儿的报纸。”妻氏将早茶和报纸一并端上来。是每天必备的两件物样。

邹浩兴致不错,一脸红光的将报纸翻开来,可是。看不过两页他就皱眉了,仔细地翻找起上面对于两党言和的报道。

……

……

尚书省都事郑居中今日同样是在府堂里翻开报纸。本想看看这苏轼会写些什么上去,可没想到其对此只字不提,反而是大加溢美的宣扬两党如何交往亲密。

“这是怎么回事?”

还没反应过来的郑居中与很多元祐老臣一样,都是稀里糊涂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结果自是火烧屁股的出门找人交换意见。

骨碌骨碌的车轮子在闹市街头转着,颠簸在车里的郑居中思路同样在转,可还没等他理出头绪来。车夫就勒住了马蹄,吁的一声。

“老爷,刘府到了。”

他撩开车帘出来,此时正有几个学府士子从刘府门前交谈而过。

“你们看你们看……”他们高拿着报纸指指点点。“这次文会上新老仕官相处融洽,又是唱曲儿又是赋词,定是冰释前嫌了。”

旁边乐呵着,“还是老学士有面子,一出马。整个朝廷就稳了,以后总算不用担心这些事儿了。”

百姓的无心之言就像是晴天霹雳一样落在郑居中头上,木了下,而后差点一趔趄摔下车辕。

“老爷小心!”还是车夫眼疾手快的扶住了,可惜这时候的都事大人根本没有任何“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

九月初十的这天对于大多的元祐人来说是极糟糕的。日防夜防,结果还是中了对方冷箭,现在好了,怎么动弹都不舒服,想来也是极为窝火的事情。

“这老犊子,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亏我等敬他为一代鸿儒,没想到竟使此等卑鄙伎俩。”

“就是……”

给事刘拯府上,没到午时就已聚满了元佑系的大臣,他们个个气的脸部抽搐,头冒白烟,要是此时苏轼站他们面前,那张老脸非得被他们扒上三遍不可。

“好了,如今木已成舟,我等切勿自乱阵脚。”

刘拯稳下这些毛躁的老臣,攥着报纸的一角道,“如今唯有将计就计,方可保我元祐政体,他苏轼自污晚节是他自己损失,我等不必与之计较。”

“给事意思是?”

众人求解,还是旁边心领神会的范纯仁给他们解释了,“如今我元祐大势已衰,不可强求,与其争锋相对,不如虚与委蛇,他苏轼如今以奸计陷我等于泥淖,但我等亦可借势入局,消除曾党戒心,等它日时机成熟时在反戈一击,必可复我清明朝政。”

可还是有人担忧,“就怕他曾布一手遮天,未等我众羽盛便已施害排挤。”

“是啊,还需从长计议为是。”

底下的担忧并无道理,但是刘拯却坚持己见,“曾布新掌大政根基不稳,必不敢裁减三省,如今其大费周折的拉拢我等便是为此,所以就眼下而言还不必自乱阵脚。”

他沉的住气,所以底下也是暂时安分下来。

……

……

此时的曾府后苑内,鸟语声嘤啭,几个曾氏族人正在凉亭内喝茶,外头花圃里的月季晚菊早已芬芳,香气飘过来,让茶盅里的甘泉都温润了,他们几个大袖翩翩的说笑,桌上那张报纸也因多次翻阅而褶皱。

“大兄此招甚高,那群乌合之众怕是已经阵脚大乱了吧,哈哈哈~~”

“明天我可等着看那群老家伙的笑话了。”

“这苏轼要早这么识时务,又怎会沦落到这般地步。”

曾布难得脸上也是得意,捋着髯,如今朝柄独掌,自是不用再去掩饰情感了,“今日之局尔等功不可没,等时机成熟时便安插尔等入省从政。”

旁边按捺住眼中的欣喜,“那……族兄,接下来怎么走?可是要将那些老东西尽数剔除?”

“不急不急。”

曾布摆手笑道,“这些老生常在中枢作业,干才还是有的。若尽剔除,那这朝政可就没法看了,姑且先放着。如若是真心归附,那我曾布也非量小之人。”

几个立马肃然。“族兄心胸非我等可及!”一句马屁迎上,好在曾布也是欣然接受,转而问身边管家。

“宫里头如何?”

“一切如常,并无异事。”

曾布闻言,眼角的皱纹有舒展开来的迹象。

……

……

**************************************

内宫,左掖而进的首排庑殿是这个王朝的文学圣坛,也就是被外界誉为将相之储的翰林学院。由于它一直代帝起诏,所以也可说是皇帝的御书房,每当皇帝有政事难决时,便会找来这群高级顾问来商议。所以,可想而知它在整个大宋朝堂中的地位,官僚们衡量名望高低也是从翰林学职体现,比如那最高荣誉的诸文殿大学士,基本只授宰执。这就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官场文化,即便皇帝在里头,也是要客气的敬声老学士。

“官家?”

门口两执笔小吏站了起来,不过并没有像外头那么大张旗鼓的行礼,而里头那些整理宗卷的老学士见了也仅仅问了礼。并没有因为徽宗的到来而打乱了原本清静的氛围。

窸窸窣窣的,都是书卷翻动整理的声音。

“官家好些时日没过来了,可是近来政务繁琐?”实管学殿常务的老翰林俞充放下手里校正的前史,上来与徽宗攀谈,两人边走边说,徽宗看似随意的与周边颔首示意,实际上视线却一直在几架子上的宗案间徘徊。

等到走至哲宗御书笔录一列时,他停了下来,沉吟了会儿问身边。

“先皇帝御书校正如何?”

老翰林滞了下,随即就反应过来,“官家是要……”

徽宗点点头,旁边整理宗卷的直学士也望了过来,愣了下,心奇着皇帝怎么这么早就要准备这个了。

那老翰林点头明白,“那老臣即日就通知实录院编修先帝御书,不过官家可有立好阁名?”

两人说话间,已是往里屋的三山屏风后坐下,旁边的笔吏将茶点上好,寥寥的两片薄饼子搭上壶初芽茶汤,便是这翰林院里最高的宴客之礼了。

徽宗坐下,正好瞧见案头的报纸,只瞥了一眼就有了数,“怎么?翰林院也看这个?”

这位老翰林没意识到什么,所以也就实话实说的给徽宗交代,“昨儿重九苏东坡在夷山举会,风闻有些轶事,所以就有年轻人将这带了进来。”他嘴里的年轻人自然就是翰林院里的编撰,也就是往年的三甲进士。

徽宗面无表示,好似点点头的将报纸一角捏在指间磨砂,此时,外头的烈阳从木横披的隔孔里透进来,不偏不倚打在他皙白的手指上,皮下青脉隐现,他抿着嘴一直没有说话,看似很是严肃,所以这老翰林也不好吭声,就这么候着,直到外头有编撰议论皇帝要欶建馆阁时,这位皇帝才开始起身。

“在诗有之‘君子有徽猷’,是为论德之美,而论道之成,于是乎在……”他边说着边往外走,老翰林不明所以下跟他背影走,直到出门时徽宗也没再多交代一句。

他大皱眉心,但不敢问,只能转身给笔吏交代,“官家要欶建先帝学阁,你现在就去实录院报备,让他们尽快立案。”

“那阁名呢?”

这话问过来,让他老眉更是拧成了麻花,不过最终还是敲定下来。

“徽猷。”

……

……

重阳的风闻转眼就已过去十天,当风波平静下来后,民间活动就慢慢恢复了往常,杂演说书、笙歌燕舞,这些市井风情再次占据了汴京人生活的主旋律,在众人眼里,一切都应该会就此安定下来,安逸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麻痹人的神经,就如同那些被酒曲灌醉的酒徒,已分不清真实与虚妄。

“来来来,继续唱啊……”

“郎君你喝多了。”

……

“如今这世风,当真与立朝之初相去甚远,就是潘楼也大不比往前了……”

“唉……”

潘楼里一些老儒在叹息哀咏。感慨物是人非,不过却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套,在东楼二层的紫衿雅间里。陈师道起来将窗子合了,可是外头的曲乐还是能传进来。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我说文叔,你也该处理一下丫头的事了。”

这雅间内室里,他们几个苏门子弟正坐着喝茶闲聊,近来几天朝政在朝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算是安稳,但李格非家却是出了篓子,像是捅了马蜂窝一般令人烦躁。使得这位员外郎不得不出来寻清静,只是没想到向来清静的潘楼也在传唱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淡淡的忧伤萦回在梁宇楣子间。木挂落上的流苏也被随之摇曳。

李格非按着额头发愁,也不知是谁抛出来的流言,说是自己女儿被人始乱终弃后写下的怨词,而令人诧异的是京里的人还真信了,而且还是大面积的相信。这下好了,女儿是整天被族里逼问,而他这做父亲的也免不了被指责教导无方。

不过旁边的晁补之却在笑,他是有些幸灾乐祸,“我看你就顺势推舟。把丫头许给那小子好了,也免得再有这些不三不四的流言,那小子……怎么说也是给我们出了大力的,你李家又多番欠他人情,如今何不成人之美?”

“站着说话不腰疼。”李格非恶他一眼,“要是这么容易我就不会躲这儿要清静了。”

陈师道也笑了,“要不就依老师所言,将丫头许给苏家了,怎么也是亲上加亲。”

“好了好了,你们俩就别掺和了,我就是死了也不会把女儿许给你们两家。”

两老头被戳穿心思后也不尴尬,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无伤大雅。

……

……

而李府,此时上下气氛僵硬且又凝滞,让人浑身拘束,即使是厨房里做菜的厨娘也要探脖子打听。

“小娘子怎么样了?”她拿住进来端菜丫鬟,“听外头说连大夫人都来了,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秋娘你就安心做你的菜吧,小娘子又不是第一次了,急的什么,不跟你说了,我先上菜去了。”

“哎!”

这三十多几的厨娘有些萧索的搁下蒸笼盖,里头的果子鳖也没那么鲜香了。自从那流言兴起后,这府里头是没半天安分日子,可怜了小娘子,这回又是要遭罪了。

她心里挂念的小娘子此时确实是在被三堂会审。

“都这时候了,你这丫头还不说实话?你这是要气死你大娘啊!”

“我都说了,只是随手之作,并无它意,大娘你们太作真了。”

后院的三山厢房内,李清照被面前的三人审问不休,自己那姨娘就不用多说了,这两天嘴皮子都磨破了,不想今日这大娘和堂姐也过来开导她,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你老实跟大娘说,你与那书生究竟有没有……”

李清照在三人灼灼的目光下挎下肩,低头看着自己绣鞋上饰花,摇了摇头,有些无力。

她也累了。

现在就想知道这词是怎么传出去的……

“饿了,我去吃饭了。”

她站起来就推门出去了,把殷氏三个落了下来,不过这时候她们也没有追的意思,只是互相间以目示意,结果都是摇了摇头。

王氏叹了口气,“女大不中留……”

旁边坐着的李素握上她叔母的手安慰,“安安不小了,是该有自己的想法,如若她真的喜欢,叔母就随她意吧。”

王氏眼角的皱纹从未这么清晰过,髻上的玉胜也疲惫的瘫在发云上,扭头看看外头深秋的梧桐,叶子片片在落。

“真的留不住了吗?”她嘴里喃喃。

……

……

而作为流言的始作俑者,如今却是高兴的趴床上剥豆子吃。

“萸卿姐,你说我这事儿做的如何?你看那书生,这两天都躲那酒楼里不敢出来了。”

她在青衣楼上的阁间里与萸卿嬉笑,不过萸卿却是在低头练她的分茶,似乎对于身后的骄傲不以为意。

“你这话可别被姐姐听见了。”

“知道知道。”

慎伊儿很是骄傲,那书生通过舆论害了这么多人。自己这回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酒楼里怎么也唱了?”

这时李师师拨开珠帘进来,微蹙着眉头,大堂里的醉花阴不知什么时候也唱了起来。可她之前明明交代过李媪不收这词,但才过了一天。这楼里就有那“人比黄花瘦”的词出来,一时间,底下纷论丛生,从雅间的西窗处飘进来。

“这词可真是……”,“妙啊,人比花黄瘦,我怎么想不到这词还能这么用。”

“李家娘子这词才。就是放眼整个大宋也绝难挑出一女辈能出其右,只是,这词未免……”

“不会是意指那苏仲耕吧……”

李师师将窗子合了,声音还有些大。吓得榻上的慎伊儿赶紧低头吃豆,不敢多瞧一眼。

……

……

这几天苏进又是处在了风口浪尖上,所以为了不让店门再被扔菜帮子,所以干脆就把铺子关了,早午晚的都在风悦楼给陈老头做装潢。

“往左边挂些。舌兰搁案头……”他拿着图纸指挥,好在工匠们不关心这些小道流言,所以就不会因为某人亵渎了全京城男人的女神而鄙视他。

“我说……仲耕。”陈守向这时候上来,面色神秘的把他拉到廊道拐角处,“这个……这个……”

他支吾了半晌。还是苏进打断了他,“又不是外人,陈叔有什么就说好了。”

他这么一说后,陈守向才把事儿跟苏进说了,果不其然,是对他大量调用现银的事儿不放心。

“不是陈叔信不过,可仲耕你调用这么多现钱也不说个用途,陈叔心里没底,这几个晚上都睡不安生。”

苏进看着老头愁眉苦脸的表情,半晌不动颜色,沉默着思量着,此时雅阁里装潢的声音变得清晰起来,直到有工匠问他人时,苏进才挪了下步子。

“陈叔想不想替嫂子报仇。”

“当……”这应话马上就卡住了,自知失言的陈守向不自觉低下头,视线飘忽不定。

苏进心中一叹,果然如自己所料,“敌势雄大,靠我等难以得报,所以必须借助他力,其余的就不说了,我想陈叔比我清楚。”

这次的谈话似乎让老头更是心绪不宁,以至于在柜台连错了三笔账,他长满茧的手指难以自处的磨着,时不时瞅那十个在店里打杂的壮汉,现在怎么看都不像是来作工的,他不停的想着苏进的话,开始明白了些事情。

唉……

一个暗叹,是难以言明的滋味。

……

……

装潢一向是比较繁琐的事情,而且由于要兼顾楼下生意,所以进度一直很慢,直到月底了,整个二楼的装潢也才过了七成,要不是酒楼有酒曲权获利,恐怕早就被这漫长的工期拖垮了。

“我说……陈老爹,你们这楼上在鼓捣什么呢,乒乒乓乓的,都快两月了,还拿幕布蒙着。”

“就是,都街坊邻居的,至于这么藏着掖着么。”

楼下的几个熟客是不止一次问了,可惜这陈老头虽然老实,但苏进却是口风管的紧,就是吊着不说,以至于有几个不信邪的还要花钱上去观光,倒是让陈老头左右为难。

“几位就不要闹了,这事儿我可真做不了主。”

底下一片嘘声,就这时,外头有大家奴仆进来。

“请问苏郎君在吗?”

……

……

午后,阳光渐渐褪去烧意。

西水门处的蔡府,有马车慢慢地停在石狮子前,苏进揭开车帘下来,抬头看了眼匾额后才随奴仆进门,穿过前院子中堂,又拐了两个偏廊后才到后苑,奴仆守在外面的门罩洞,示意苏进自己进去。

嗯?

苏进一怔,眼前这一片金黄的粟米地恍如在野外郊田,看别家士府后苑都是月季海棠,有点另类的也就种点果蔬,这老头倒好,是要提早退休的意思?

这时有爽朗的笑声从粟米地里传出来,“这事我可出不了头,还是你这丫头自己跟他说吧。”

声音刚过,就见着蔡京顶着草帽从粟米地里出来,身后跟着蔡家那千金,她提着小木桶,应该是给老头打下手,抬头望过来时看到自己,竟有些不自然的把视线错开,不过很快又恢复正常。

“哦?这么快就来了?”

蔡京不禁露出了笑声,净了手后将苏进引到山墙边的石桌坐下,“来来来,老夫这菜畦里的粟米要秋熟了,到时候可要过来吃个便饭,别的没有,但米粥管够。”

苏进笑了笑,这老头兴致倒是不错,把草帽搁了边上,支会身边那侄女去备茶点。

“观蔡老气色恢复不错,想必不日即可康愈上朝。”

对座的俩人都是笑了起来,这蔡京自重阳后就对外抱病,可说是一直赋闲在家,也难怪有这闲心做庄稼汉了。

寒暄了两句后就入正题了。

“今日找你过来,应该知道什么事吧。”

苏进点点头,“那位老学士昨儿就让人带话了。”

“哦?”很难描述蔡京此时的这声笑是怎样一个心态,“他倒是真把你当自己人了。”不过随后就没在这点上纠缠,摆正了颜色,“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也不用老夫多言,你自己把握吧。”

“嗯。”

两人真正说话其实就这俩句,所以当蔡薇招呼奴婢送来茶点时,谈话就已经结束了,倒是让想听墙角的蔡家女郎不住蹙眉,等到苏进走后也不免心生疑窦。

这人……是来喝下午茶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逍遥四公子 霸天武魂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风流 超级修真弃少 霸天武魂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镇国世子爷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御赐监察使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大明英宗朱祁镇 时空乱叙 无双镇北王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开胃山楂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txt下载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最新章节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