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首页 >> 大明第一臣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驿路星辰 寒门宰相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神话版三国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8章 老朱的两套体系(三更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常遇春那么勇猛无敌的人物,竟然惧怕老婆,蓝氏把他治得服服帖帖的。

到了第二天,常遇春主动去沿江修烽火台了。

等常遇春到了,他才弄明白,敢情说是烽火台,并不是长城沿线那种,一个个戒备森严的堡垒墩台。而是类似吊斗的玩意。

用一根高高的木杆竖起,上面有一个箩筐,人在里面,可以望见江对面的情况,也能看到左右的消息。

只不过这么简陋的观察装置,毫无防备能力,一旦被元军突然杀来,就很容易失去作用。

因此每隔一段,还要建造一个堡垒,在里面屯兵,有的一百,有的五十。

这些士兵也要出去巡逻,防患未然。

常遇春当了好几年的土匪,山寨里面也有专门的人盯着,生怕偷袭。

可是很显然,没有眼前弄得如此周密。

最让常遇春惊叹的是在这些堡垒里面,竟然有盲人存在!

没错,就是那些眼睛看不见的盲人,他们能干什么啊?不是添乱吗?

可渐渐的,常遇春明白过来,这些盲人有大用。

他们眼睛看不见,通常听力都会比一般人敏锐。

遇上了雨天,雾天,或者晚上,大江之上,一片黑乎乎的,普通人什么都看不见,可盲人却能隐约听到一些声音,提醒大家伙注意。

这种法子哪怕到了二战,不列颠空战的时候,也使用过。盲人可以听见云层中战机发动机的声音。

滁州兵总能给常遇春带来惊叹,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军纪严明,气象一新。

常遇春真是佩服自己的眼光,看得真准!

滁州兵要是不能成就大业,他把名字倒着写!

只不过看得越准,他就越痛苦!成天扛木头,搬砖石,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就在常遇春苦恼的时候,蓝氏喜滋滋回来了。

“当家的,告诉你个好事,夫人要我了。”

“夫人?什么夫人?”常遇春傻傻问道。

“还能什么夫人,朱将军的夫人呗!从明天开始,我就去跟着夫人干活了。”

“等等!”常遇春大惊失色,他虽然畏惧夫人,但是却不是什么事都能容忍的。这个婆娘不要脸,什么跟夫人干活,分明是伺候朱元璋去了。

万一姓朱的看上了自己如花似玉的夫人,那岂不是坏了大事?

常遇春不由得呼吸急促,仿佛有一道光,照在了他的头上。

蓝氏太了解自己丈夫了,发现他呼哧呼哧,眼眉立起,就忍不住啐道:“想什么混账事?我这腰比水缸还粗,想去伺候人,还没那个福分呢……你不知道,这位朱将军可是了不得,心胸是这份的。”

蓝氏竖起了大拇指,又强按着常遇春坐下,讲解她的经历……在定远和滁州,女人出来做事,一点也不奇怪。

在授田的时候,男女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多。

其实给女人授田,不算什么稀奇事,唐代的均田令之下,女人能得到男人的一半田亩数……既然唐朝能做到一半,到了如今,把另一半加上也没什么不行的。

不论男女,都能得到相同的田亩,也就是说,在老朱的治下,女人也有了和男人一样的地位。

这可不是靠着拳师满世界撒泼换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经济上的平等。

随之而来的就是女人大量参与劳动。

或许女人的力气比男人小,但是她们在收割庄稼的时候,一点不比男人慢。甚至有的女人学会了赶车,和男人一样,早早起来,下地干活,披星戴月,回家休息。

她们靠着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男人的承认。

这一次修沿江的烽火台,男人负责体力劳动,女人就负责做饭,制作衣服,纳鞋底……马氏亲自安排,招募女工。

一个人一天三斤粳米,这是马氏在濠州的时候,总结的经验。唯一的不同就是粮食多了,她出手也能更大方了。

战争的摧残实在是太严重了,孙德崖进入和州之后,大量抢夺男女,编入麾下。

男人给他当兵做爪牙,女人有什么用,那就不用多说了。

好多夫妻都被抓来,分居不同的营地,哪怕见面了,也不敢相认。

有些两口子干脆以兄妹相称,毕竟哥哥照顾妹妹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是夫妻,就不免有人生出歹心,遭到不测……

明明是一家人,却不能团圆。而且整天担惊受怕,就怕让那些畜生发现,遭遇不测。

孙德崖着实造孽深重!

朱元璋占领和州之后,他把军中的妇人集中起来,置于不同的屋舍,然后让男人在门前走过,如果确实是夫妻,由女人主动相认,一家人团圆,老朱会给他们安排住处。

朱元璋下达了一道严令。

坏人家庭,夫妻不能相认,子女没有父母依靠……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恶行!

如果军中有人敢以身试法,定斩不饶!

而且老朱又下了一道命令……在战乱中,有不少孩童失去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务必要把孩子接到军营抚养。

如果有人胆敢拐卖儿童,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朱元璋的法令森严,堪称重典。

可就是这样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将碎成了一地的规矩,重新捡了回来。而且靠着相当强大的行政能力,让这些规矩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和州很快就恢复了状态,甚至比起元廷统治还要好。

蓝氏诉说着这些见闻,喜不自禁,她是真的服气了。

“当家的,我现在挣的可比你多!这么说吧,就算你想走,我都不答应了。能在朱家军的治下,哪怕当个小老百姓,我都高兴!”

常遇春无奈仰头悲叹,他也不想走,可他不甘心啊!

自己一身的骑射本事,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吗?

哀叹之后的常遇春,还是一筹莫展,只能继续等待。

……

“主公,今年秋收在即,不出意外,还会丰收!”

张希孟笑呵呵向朱元璋汇报情况。

通常情况,秋粮是夏粮的两倍,也就是说,这一季秋收,大约能给老朱贡献六十万石税粮。

朱元璋在财税上面的进步飞快,要想当好家,就必须算明白账。

“先生,现在和州有二十多万人,咱们又收编了不少兵马。就算现在分田,也要等明年夏天才有收成。咱们又要修烽火台,又要造船,还要招募水兵……哪一项不需要花钱?眼下咱们手上有的就是粮食。”

“这六十万石,只怕拿一半到和州,也未必够。”老朱长叹一声,“家业大了,开销也大了。还是不免束手束脚啊!”

张希孟微微一笑,他变戏法似的,又拿出了另外一本账。

向着朱元璋介绍道:“刚刚田赋的事情,那是李先生主持的。我这里有些粮食银行的账,主公有兴趣吗?”

老朱颇为惊讶,粮食银行设计的非常复杂,又是粮本,又是各种各样的票,不论买卖,都要在粮本上重新修改,加加减减。

说实话,不是张希孟力推,老朱绝对不会答应的。

他这人有一种朴实的直觉,凡事越简单越好。毕竟只有足够简单,才能减少弊端,才能少祸害老百姓。

这一条思路,贯穿了朱元璋一辈子。

而且在大多数的时候,老朱还是对的。

卫所,军户,粮长……无不是这条思路的成果。

只不过有些事情还真的要舍得下功夫。

“主公,我已经吸收了二十五万石存粮,如果不出意外,秋粮丰收之后,我这里的存粮会超过百万石!”

“百万石?怎么会那么多?”老朱大惊失色,不会是吹牛吧?如果真有一百万石粮食,那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主公,之所以有这个判断,是因为存入粮食银行,是给利息。而且虽然分田了,但是老百姓的积蓄不多,想在家里修个不漏雨的粮仓,并不容易。别说粮仓了,就连很多人家的房子都来不及修葺呢!”

张希孟笑道:“百姓把粮食存入银行,他们就省去了保存的麻烦。修仓库的开支,就由咱们负责了。李先生那边已经忙了起来,连夜扩建粮仓,务必把粮食保存好。”

讲到了这里,老朱也渐渐听懂了,“你这是出了钱,方便了百姓。按理说咱不该多说什么,可先生向来算计精明,咱有什么好处?”

朱元璋还是很了解张希孟的,这小子当然不坏,但却不是什么烂好人,他保证藏了一手。

“主公,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臣手里有一百万石粮食,大约可以借给主公五十万石?”

“借?”朱元璋翻了翻眼皮,哂笑道:“先生不怕咱不还?”

“不怕!因为主公不敢!”

“为什么?”老朱真没觉得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因为主公有爱民之心!”张希孟笑道:“这些粮食是百姓暂时存在我这里的,他们需要了,自然会来支取,所以没法都借给主公。而且主公还必须按时如数归还,这样才能跟千千万万的百姓交代。不然的话,百姓知道自己存粮被人拿走了,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惊愕之余,沉默了下来。他把张希孟手里的账拿过来,仔细翻看,若有所思。

张希孟给他展示的正是两套体系,一套叫做财税,一套叫做金融!

所谓财税,自然是朝廷征收的田赋杂税,这些收入完全交给官府支配。

而另一套则是金融体系,这套体系的钱并不属于朝廷,也不能直接拿来用。

但是只要按照利息借贷,并且保证归还,就可以拿到手里,极大增加了朝廷可支配的财富数量。

就像现在的情况,可以让老朱能支配的粮饷加倍,甚至超级加倍!

同样的,也需要承担后果,其一自然是如数归还,保证信用。其二,就是借钱打仗,必须打赢,如果输了,还不上钱,后果可不堪设想。

面对银行这套全新玩法,老朱并没有立刻大喜过望,恰恰相反,他显得十分凝重。

这么大的事情,没法轻易决断。

“先生,抽空陪着咱去亲自瞧瞧,再去几个储户家里头,咱想听他们怎么说。”

张希孟用力点头,甚至有那么一点欣慰,谨慎而机敏的朱元璋才是理想的当家人。

时间进入了八月下旬,一封密信从大都到了滁州,经过贾鲁之手,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主公,元廷已经决定让丞相脱脱领兵,他集合了全国兵力,又从西北调来了诸王的人马,合计四十万有余,准备号称百万,直取高邮,先灭张士诚!”

此刻元廷没有正式下旨,贾鲁却能把情报弄得这么准,这老头也是神了。

贾鲁也不愿意在朱元璋和张希孟面前装什么神秘,直接告诉了他们,“老夫当过中书左丞,在中书省里,还是认识几个人的。只不过我现在算是个死人,也只能让别人代劳,从他们手里买点消息罢了。”

张希孟自然是相信贾鲁的话,只不过连这么重要的军情都能卖,元廷真的有把握赢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陛下不可以!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重生七零 恶魔军官,放我走!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非凡人生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梦回西晋娶女帝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如何拯救德意志 穿越之铁血捕快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