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首页 >> 大明世祖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将军好凶猛 民国之文豪崛起 特工萌妃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二章 太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子回京时,已然是五月初,卸下了近三年的东北总督差遣。

对此,他倒是一身轻松,

三十有二的他,从西边的青藏,再到两广,东北,都已经跑了个遍,脸上的风霜都不知结了几层。

“殿下,京城到了!”

蒸汽的喷动声响起,豪华包间中,太子朱存渠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一旁的宦官则轻声提醒着。

“不急!”朱存渠眼睛都不睁,淡淡道:“这时候人多,让那些庶民先走,咱们最后走!”

片刻后,人都走完了,一行人才出了包厢,离开了车站。

而事与愿违的是,太子短暂停留,反而延续后面的班车,不得不紧急调动。

登上马车,朱存渠的心情其实并不好受。

年前赵舒去世,这位给他多次指点的老人,在他心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而他当时却无法回京。

刚驶入外城,耳旁就传来了一阵唢呐声,穿着麻衣孝服的队伍在街道上行走。

看着长长的队伍,朱存渠眉头一挑:“最近京城怎么了?”

这话明显是问马夫,后者也不含糊:“自去年东海文成王病逝,京城的勋贵们也陆续走了不少,每个月都有人走,热闹得紧……”

能不热闹吗?

和尚道士来回念,打幡挂旗数不清。各种宴席自然是来来回回。

更是忙坏了京城的勋贵们,隔三差五的就得出去吃席送礼,累得够呛。

太子闻言,心中暗忖:“这绍武中兴功臣倒是元气大伤了,十大国公还剩几个?”

尤世威走的最早,然后是吴三桂,陈永福。

如今勋贵中,重排十大国公,首位的则是宣国公朱猛,然后是安国公李继祖、毅国公李经武、诚国公刘廷杰,勇国公闫国超、锦国公李定国、璟国公高一功。

以及新入的平国公陈东、昌国公曾英。

还缺的一人,则留给了征讨哈萨克汗国的辛文成。

作为元勋,辛文成是秦军出身,跟随在李继祖身边,后来得到李继祖举荐,被皇帝重用驻守祁山堡数年。

后来屡礼战功,被封为侯爵,为第一任吉林将军,可谓是允文允武。

如今就连曾英,陈东都成了国公了,朱谊汐怎能不对其照顾一二?

绍武三十一年春,辛文成就被任命为征西将军,节制京营兵马,以及安西、山西巡防营,出兵哈萨克汗国。

不出意外,他将是收获一顶国公的头衔。

十大国公,宁愿空出一位来等他,也不会让黔国公、定国公这样的人滥竽充数。

“老一辈勋贵也该落下了!”

朱存渠心中嘀咕着。

他此时根本就提不起一丝对军权的觊觎。

老一辈勋贵凋零了,但架不住新一辈的勋贵依旧紧密团结在皇帝身边。

勋贵们掌控地方巡防营,皇帝亲自掌控京营和边军,根本就毫无漏洞可抓。

而他这次入京,怕是会又领取新任务,去哪呢?

西北?或者东南?

入府后,他梳洗一番,又坐上蒸汽火车,去往了玉泉山。

在这里,他见到了日渐苍老的皇帝父亲。

“吾儿辛苦了!”

朱谊汐看着成熟稳重的太子,心中顿感几分满意:“朝廷得知吉林开发得当,步伐虽大,但不乱,全靠你来维持啊!”

“儿臣不敢当!”朱存渠忙低头,谦虚异常。

“让你当,你是当得的。”

朱谊汐轻笑道:“地方上你也经历了十余年,如今也该入朝,琢磨下朝廷的施政了,如此才能融会贯通,内外合一。”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有在地方待过,才能明白京城的幸福,吃喝玩乐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舒适度也差了好几层。

相较于地方,京城简直是人世间的仙境。

“儿臣,儿臣自是愿意的。”朱存渠强按住心中的激动:“常伴父皇母后身边,儿子也能多尽孝道……”

“去财部吧!”朱谊汐挥了挥手:

“即今日起,汝就是财部尚书,好好调理大明的赋税,各省情况不一,很是考验手腕!”

这般,又聊起了吉林的境况,足足有半个时辰,太子才离开了宫殿。

他平复心情,忘掉皇帝那日渐苍老的容颜,心中开始计划着怎么管理财部。

此时的他,宛若一个普通的官员,骤登高位后,就迫不可待地想要握紧权力,证明给上面看自己的能力。

能够督管财部,对于朱存渠而言,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前明时期,宰相废除后,一般是太子替代了宰相的位置,从而获得进行执政。

直到英宗冲龄继位,内阁才权势大增,演变为新的权力中心。

“今日是八部,明日就该是内阁,然后是监国了!”

朱存渠觉得自己并不会一步登天,反而还会有几年的堪磨,直到皇帝老子是真的老了,力不从心时。

例如,六十岁。

刚回东宫不久,太子妃则穿着一件红色宫裙,在忙活准备礼物,那镂空的蕾丝边,让他颇有几分好奇。

“怎么?给谁准备礼物呢!”

“我的殿下,还能有谁?你那弟弟呗!”曾氏苦笑着摇头:“皇四十九子满月,咱们可不得拿礼物去?”

“光是这十年,满月礼我都拿出快三十回了,公主皇子不能漏一个,不然就对不起太子妃的身份。”

“幸亏殿下在地方为官,不然东宫还真的送礼送穷了!”

“四十九?”朱存渠一愣:“父皇还那么勇猛?”

“这几年歇了歇!”曾氏苦笑道:“一年也就两三个公主皇子,之前可是一年五六个呢。”

“你那裙子?”

“这个呀?蕾丝边,从欧洲传过来的,漂亮的很!”

“莫要标新立异!”朱存渠声音一沉。

“知道,宫里都传遍了,母后都有好几件呢,父皇还夸好呢,不然谁敢穿呀!”

曾氏娇声说着,扭着腰离去,半路又回头道:

“爷,你回来了正好,可得教教你那顽皮的儿子。”

朱存渠一愣,目送后者离去。

这些年在地方忙活太多,对于子女疏于管理,但他并不太慌张,毕竟有东暖阁学堂在。

所以,其顽皮是在府邸中。

作为太子,朱存渠的子嗣并不算多,尤其是与其父相比后,更是相差甚远。

如今活下来的子嗣,只有四子三女,尚属于健壮,活到成年不算问题。

妃嫔数量也不过十五六位,不算少,但也不多,蒙古妃就占了三位。

最年幼的儿子刚满三岁,三子则五岁,还在东宫中玩耍着,见到父亲回来了,倒是满脸的陌生。

三个女儿倒是记性好,最大的十岁,二女儿七岁,最小的四岁,见到他就跑在他怀里撒娇,也不怕人。

这让朱存渠难得的享受了一番父子之情。

到了傍晚,放学的长子朱辅炚,见到了虎视眈眈的父亲。

“爹!”他自律地低着头,靠近跪下。

“真是有你的。”朱存渠呵斥道:

“正所谓君子远庖厨,乃是不忍见啥生,你倒好,用热水烫蚂蚁穴,用刀斩虫豸之躯干,仁爱之心呢?”

“师傅就是这样教你的圣贤之道?”

“如果是的,我这就去东暖阁,找他们算账!”

“爹,我错了……”朱辅炚低着头,不敢言语。

“哼,小小年纪,对于性命不知仁爱,岂不闻勿以恶小而不为?”

朱存渠拿起戒尺,厉声道:“撅起屁股来!”

“啪,啪——”

狠狠地抽打了三下,朱存渠才语重心长道:“须知,此事可大可小,这要是传到外朝,可有你的好果子吃!”

对于十三岁的长子,朱存渠是寄予厚望的,其名望不得有丝毫的玷污。

甚至,他想着让皇帝册封其为太孙,上一个双重安全。

这不是他杞人忧天,实在是历朝历代,第二任接班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翌日,朱存渠入了外朝,在财部衙门坐堂,名副其实的一部之主。

财部是由户部拆分而出,与民部、户部并列为度支三部,历年来都是首辅亲自管辖,渐渐成了惯例。

财部负责各地征税,转运;户部负责钱粮物资的囤积,还负责监督各地常平仓。

民部则掌管天下户籍、人口,山林,矿场,版图、田亩等关键民事,以及一年的预算筹划工作。

常话说,财部收钱,户部屯钱,民部花钱。

坐上财部的位置,朱存渠深感责任重大。

朝廷八部之中,财部的人数是最多的,共有田税司、商税司、杂税司,转运司,关税司,其中转运司专门负责押运赋税。

关税司,指的是运河上的钞关,以及各地关隘,湖泊渡口、路口等地的税卡。

地方上,财部则变更为县国税局,省为总局,受到财部的直接监督与管理,具有独立的征税权。

然后再按朝廷制定的比例返给地方衙门。

也是如此,庞大的地方机构让财部的官吏人数不断攀升,及至今日,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人,每年吞噬掉的俸禄达到两百万块。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朝廷如今庞大的赋税收入,都是依靠财部竭尽全力地收取。

太子坐堂中,官吏齐点卯。

偌大的财部衙门,仅仅是点卯的人就超过百人,个个都是一副精明强干模样,宛若账房先生。

财部别的不提,个个算盘敲的特别厉害。

“今天就萧规曹随吧!”朱存渠瞥了一眼众人胆颤心惊的模样,随口说道。

太子一来,吃了熊心豹子胆也没人敢弄下马威,两个侍郎乖巧的好似两条家犬,就差流着口水了。

“殿下——”

“叫我尚书即可!”

“是,部堂!”左侍郎躬身笑道:“如今夏税在即,是财部一年中最忙道时候,地方上尤其如此……”

“哦?那我们应该做什么?”

“转运司须得提前准备好车马;商税司、田税司、杂税司,也要估算今年的赋税,并且严格统计。再与夏收的收入对比!”

“同时,还要与往年相比,凡是太少的,或者多出太多的,需要进行核对,以免出现差错……”

财部在中枢中,其时也是非常忙碌的吧,不比地方差多少。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可谓是不绝于耳。

财部的痛苦也在这里,只能看,花不了。

朝廷中关于太子管部的消息,早就宣扬开来。

舆论纷纷,但皇命已成,谁也反对不了,只能认同。

内阁中,作为首辅的阎应元是最看得开的:“太子殿下一来,老夫就能轻松许多了。”

“我不过是初来乍到,还得是首辅多多照顾!”太子谦虚道。

阎应元摆摆手:“财部最大的问题,就是贪腐了,国税局在贪,转运司也会贪,你初掌财部,就得是雷厉风行,拿捏一批贪官立威,杜绝贪腐,就已经算是大成就了……”

朱存渠听得认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这是他在朝臣中,真切地亮相,须得拿真本事才是,不掌一部,何以掌天下。

事实上,在阁老管部的情况下,尚书的地位继续下跌,同时也让财部尚书也没那么重要了。

而一旦有阁老的支持,尚书在部内更是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朱存渠就是这般情况,首辅无限支持,这就让他信心十足,直接以治贪为由,请来了督察院御史,直接带走了数人。

满堂皆惊。

连续数日如此,财部被抓走了数十人之多,但依旧井然有序,运作正常。

这让太子的名声骤然提升了一大波。

听着小曲哼着歌,朱谊汐很快就感受到了太子的存在感,一种忌惮的心理,油然而生。

这种众望所归的感觉,太让人忌惮了。

即使他心中百般提醒,但滋味却是难以言表。

政治,已经深入到了他的血液之中。

不过,后悔虽有,但朱谊汐却是敢承认的,不会反悔。

没几日,皇帝下令,册封皇孙朱辅炚为太孙。

年仅十三的皇孙朱辅炚,地位急剧攀升,地位仅次于太子,成为了储君。

朝廷内外对此是举双手赞成的,东宫更是喜出望外。

至此,消失在大明官方近两百年的太孙,再次重出朝廷,朝野上下交口称赞:

三代内皆是圣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武师的自我修养 我的总裁老妈 重生之武道复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山村情事 霸天武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生之神级明星 汴京春深 超级神医赘婿 我有一剑 重回1982小渔村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风流 超级修真弃少 霸天武魂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时空乱叙 无双镇北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十三皇子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