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鹤城风月

首页 >> 明左 >> 明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夺嫡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从山贼开始 特工之回到清朝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中华第四帝国 
明左 鹤城风月 - 明左全文阅读 - 明左txt下载 - 明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把这些都妥善处置了吧。”

树上挂着的,仿佛不是一具具尸体,而是一根根锋锐的针,要将左梦庚的心刺穿。

令他恨不得一股邪火,烧尽这个邪恶的世界。

老秦头得令,赶忙喊了几个青壮,把那些吊死的尸体从树上解下来,抬着出了庄子。

不用想,必是找了荒地,草草掩埋了事。

人命如草芥,匆匆而去,在这世上连最后的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老秦头觉着还不够,敲着拐杖,故意说的很大声。

“都记着啦,是梁越那个畜生犯上作乱,一家老小死光也是咎由自取。如今少爷大发慈悲,免了咱们租子。谁要是敢不记着这份恩情,小老儿必与他誓不罢休。”

这老头也是个不要脸的。

明明这一切都是因为左家压迫过甚、逼着佃户家破人亡所导致的,到了他的嘴里,却全成了那个逃跑的梁越罪过。

可老秦头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

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活着。

这些庄户们要想活下去,全在左府一念之间。

好不容易左梦庚大发善心,免了他们租子,难道还要和府上作对,大家全都死翘翘了才成?

此事无关善恶,不过是艰难求生罢了。

左梦庚明知道过失在自家,但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结果。

总不能真的把那些打死人的家仆都处置了吧?

那样的话,这些庄户们如何不说,只怕家仆们立刻就会离心离德。

世道就是这么的讽刺,他也只能当成一笔糊涂账。

好不容易来了一次庄子,左梦庚对什么都好奇,到处走走看看。

老秦头和张延跟上,陪在左右,有问必答。

左梦庚观察到,庄子上的土地实在算不得好。

这里距离河道颇远,即使冯员外允许取水,也浇灌不了多少土地。而且这里的土质隐隐有些沙化迹向,说明土壤里的养分所剩无几。

“如果可以灌溉的话,收成如何?”

老秦头的回答证实了他的猜测。

“十年前这里的地还不错,一亩总能产粮一石出头。后来就不成了,就算是好年景,能有七、八斗就谢天谢地了。到了近两年,就只有两、三斗,连一家人都养不活。”

这是土壤退化导致的减产,又碰上了天灾,双重打击之下,农民就到了生死边缘。

左梦庚记得历史网文里有一些办法,便问道:“你们为何不种些玉米、土豆?”

老秦头和张延面面相觑,由张延问道:“少爷,玉米、土豆是啥?”

左梦庚还以为这些美洲作物此时的叫法不同,便比划、描述了一番。

孰料老秦头和张延依旧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显然是听都未曾听过。

老秦头倒是问了一个左梦庚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问题。

“少爷,种那玉米、土豆的话,官府可认吗?东家认吗?好发卖吗?”

连续三个问题,好似三记重锤,砸的左梦庚晕乎乎的。

他这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

说起明末的农业状况,许多书中都写过,仿佛全面推广了玉米和土豆等高产作物,就能妥善解决。

可实际真的处在这个时代,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许多美洲作物为何一直到清朝中期才被百姓接受和种植?

并非只是推广不力。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压在身上的负担导致农民没办法去种植新作物。

农民想要种植玉米、土豆,哪怕产量再高,官府不认怎么办?

地主不认怎么办?

粮商不认怎么办?

农民缴税、交租、卖粮,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就算是想种些新作物,也没有那个余力啊。

为何到了清朝中叶又行了?

因为经过明末数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人均耕地面积上升。加上清朝前叶社会稳定,农民的头上没有了苛捐杂税和地主的剥削,缓过气来之后当然可以丰富种植品种。

换到明末时节,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官府的徭役不断,百姓辛辛苦苦种植的麦、豆都不够填补的,哪里还有余力去种植新作物?

就比如眼前左家的庄子,不种麦、豆,改种玉米、土豆。

产量能有多高还不好说,未必就真的如后世那样。

即使有,可怎么给官府缴税?

怎么给地主交租?

拿到市场上去卖,粮商对这些新东西有多少认可度?

必然会压价,农民又是一笔损失。

除非拥有自己的地盘,废除苛捐杂税、地租,又能掌控粮价话语权。否则的话,推广新式作物就是扯淡。

活生生的现实给左梦庚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很好地收起了高高在上的俯瞰视角,认真去思考这个时代的社会问题。

“你们各家都有多少亩地?”

老秦头指着脚下这一块。

“俺家从府上租了二十亩地,本来勉强度日。如今这年景,能不能活下去都悬。”

左梦庚想了想,问道:“听说庄子上逃了不少人,明年肯定有不少地空出来。如此多给你家一些,是不是能缓一缓?”

老秦头不但没有高兴,反而苦笑连连。

“少爷有所不知,这农户家的地,并非越多越好。”

左梦庚就奇怪了,怎么还有人嫌弃土地多的?

老秦头说出的一番道理,又给左梦庚上了生动的一课。

“家里的地多,交的税就多。要是年景好,地里收成有保证,倒也过得去。可现如今这灾荒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地再多,没有收成也是白瞎啊。再说了,每家每户人力有限,田地再多,也种不过来啊。”

农民们的心态,让左梦庚颇为意外。

“倘若,我是说倘若,你们不用租田种,而是有自己的土地,如何?”

老秦头愣住,嗫嚅着嘴唇,似乎在思考。

张延却道:“少爷,这年景,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又能如何?说一千,道一万,田地里要有收成。没收成的田地,是不是自己的、有多少,根本就不重要。没收成,人就得饿死。该死的老天爷,就是不让人活。”

左梦庚心态有些崩了。

又被历史网文骗了。

那些书中说,只要均田地、免赋税,就能收获民心,进而成就霸业。

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均田在这个时期,用处原来并不大。

虽然李自成靠着均田的口号,迅速壮大了力量,还推翻了明朝。但他很快覆灭,足以说明,民心对他的支持并不是多么的足够。

再想想后来的土改,一下子就得到了老百姓们的全力支持。

无数的百姓们,愣是用小推车,推出了一个新中国。

同样都是分田,差别在哪里呢?

李自成的均田,可不仅仅只是口号。历史资料显示,是真真切切做了的,也确实有许多百姓分到了田地。

那为何李自成没有得到万千民众的拥护,成就霸业,反而迅速消亡了呢?

这个问题左梦庚从未想过,但现如今通过农民之口,他发现了其中的缘由。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天灾。

古代农业十分薄弱,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方式十分的原始。绝大多数的时候,都要靠天吃饭。

偏偏明末这个时期,老天爷一直作妖。

南方一些地区还好,虽然也是灾害频仍,但还能坚持。

换成陕西、山西、河南这些地方,一旱数年,蝗虫漫天,田里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农民手里有没有土地有何区别?

有一亩地也好,有十亩地也罢,全都收获不到粮食,结局还是饿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均田给百姓,可他们依旧养不活自己啊。

也就是说,李自成的均田措施虽然收获了百姓的支持,但是却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源。

得到了土地的农民们赫然发现,依旧还要挨饿。

李自成无法从这些农民处得到支援,他的均田也就变成了空泛的口号。一旦遭遇军事上的失败,灭亡也就不可逆转。

倘若左梦庚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错误,将来同样执行粗糙的均田策略。

待面对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局面时,只怕下场并不会比李自成好到哪里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我的总裁老妈 重生之武道复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猎艳谱群芳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退下,让朕来 霸天武魂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神级明星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我有一剑 重回1982小渔村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明左 鹤城风月 - 明左txt下载 - 明左最新章节 - 明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