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龙战八方

何人顾曲

首页 >> 三国之龙战八方 >> 三国之龙战八方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霸天武魂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清末之帝国崛起 敛财人生 特工萌妃  中华第四帝国 
三国之龙战八方 何人顾曲 - 三国之龙战八方全文阅读 - 三国之龙战八方txt下载 - 三国之龙战八方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20章 箕谷疑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子龙……”

赵云完成了对家人的道别,正要转身,马云璐紧紧搂住了他。

“这次北伐难度非比寻常,魏国国强兵多,你跟随丞相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冒险行事,你若是有个……”

赵云伸出手指,轻轻扣住了马云璐的唇。

“云璐,我走了,不用的。”

CD的这个早晨很冷,马云璐和两个儿子将赵云送到门口。赵统已经长大了,身板也挺立了起来,赵广比哥哥低一个头,也俨然是一副志在四方的少年。

“统儿,广儿,好好照顾你们的娘,等我回来。”

赵云的衣服从马云璐指尖滑走,她看着赵云翻身上马,飞龙甲银光烁烁,依旧有着昔日侠客的影子。

自己是拦不住他的,从成家之后就是如此。每次赵云在外征战,马云璐在家总是心事重重,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担忧起赵云的安危,这一次尤为强烈。夫妻数十年,彼此之间早已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她怕失去,怕有朝一日回来的不是赵云,而是沾着鲜血的涯角枪……

可是,纵然是忧心忡忡,她依旧会放开手,让自己的丈夫奔赴沙场。他是将军,他的肩上除了家,还有国,还有无数逝去之人的托付。若是让他终老于此,对于他来说,会比死还难受。

要知道,若无国,何谈家……

“早点回来,子龙。”

“嗯,知道了。”

……………………………………………………………………

“知道了吧,子龙?”

汉中,阳平关,崇山峻岭。诸葛亮及一干蜀将围在地图前,他们都看着赵云与邓芝。

“末将领命。”赵云抱拳,身边的邓芝亦随之行礼。

“此次北伐,是我蜀汉积蓄五年的结果,不容有失。”诸葛亮敛容正色,“诸位务必铭记于心,魏军铁骑骁勇不容小觑,我等需稳中求进,不可贪功。”

“是!”

此时的魏文帝曹丕早已病逝,曹睿当权,采取大臣的建议,休战整国,等魏国国力强大,则吴蜀自服。在汉中的诸葛亮听说了魏国的策略,忧心忡忡。拼国力,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都拼不过魏国,若任由魏国坐大,蜀汉只会自取灭亡。蜀道虽难,但在百万大军面前哪有天险可言!若不出兵,蜀汉便只有坐以待毙一个结果。基于这种考虑,诸葛亮开始了北伐,拉开了三国时期的第一场大战役的序幕。

“我军北上,首先要跨越秦岭,如此一来行军路线便有四条。”诸葛亮道,“骆谷、斜谷、陈仓、子午,四条道多为栈道,行军不便,补给供给困难。安从坦道,十全必克而无虞,所以,我军主力应当西出祁山,攻占陇右凉州,以为攻取关中之后方。陇右克后,我军应当攻占街亭,使凉州、西川连为一个整体,并以街亭为基攻占陈仓。至此便可绕开秦岭山道,并以陇右作为补给的后方,逐步蚕食,以图中原。”

赵云等人认真地听着诸葛亮的总体安排。按照常理,自益州北上需跨越秦岭,跨越秦岭便必须要走那四条栈道。而山间作战补给十分困难,如果直接从山道出兵,则会导致补给线过长,成为战局的极大负担。而山道的另一头便是魏军重地,极为困难。诸葛亮则瞄准了魏军势力薄弱的陇右,自西出祁山,想占据关中西边地区以为后方补给,这样一来便解决了山道补给的问题……

等了六年,诸葛亮这次出兵极为谨慎,甚至比当年的汉高祖刘邦还要稳。他选了一条最远但也最平坦最保险成功率最大的路,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这是个非常周密的计划,看来诸葛亮已经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赵云点点头,没有异议。

“丞相,我有一言。”魏延抱拳道。

“文长请讲。”

“丞相,西出祁山虽稳,但太费时间了。”魏延把手一指,指向最东面的子午道,“子午道离长安最近,若我军走子午奔袭长安,则足以深入魏军腹地,给予其重创。丞相只需派我领一支奇兵穿过子午道,打下长安,何愁魏兵不破?”

魏延一言吸引了众将注意,大家都看了过来。秦岭自西向东依次是骆谷、斜谷、陈仓、子午,魏国关中的核心城市便是长安,魏延此计直接逼向此城……

“不可,此计太过凶险。”诸葛亮摇摇羽扇,“文长,子午谷虽离长安近,但亦有数百里路程。你若率兵星夜兼程,则需弃掉器械,若出了子午谷,又拿什么去攻打长安?须知长安是魏国关中重镇,把守的军队亦是数万。攻不下长安不要紧,若你及军队有个好歹,则动摇季汉士气,北伐也完成不下去了。”

魏延皱着眉头,盯着地图好一会儿:“那就依丞相所言。”

“子龙,邓芝为你的副将,你二人领一万兵马出斜谷。”诸葛亮又道,“待魏国重兵来救关中,你于箕谷牵制其注意,以为疑兵。”

“明白。”赵云与邓芝抱拳。

建兴六年,蜀汉关闭了数年的秦岭边塞再度打开,两支大军从益州开出。诸葛亮率主力向西潜行,直逼祁山。赵云率少量兵马走斜谷道,向箕谷行进。诸葛亮进行了数年的筹划考虑,终于形成了北伐的周密计划。自陇右始,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将魏军赶出关中,进而逐鹿中原。

蜀汉大开边塞,诸葛亮率军出征的消息传到了魏国,魏满朝皆惊。向来以为刘备死亡之后,蜀汉便不会再有行动,如今诸葛亮的突然北伐让魏国始料未及,而陇右向来不服魏国统治的郡县见诸葛亮大军来至,纷纷投降。一时间魏国西线战场动荡不安,引得举国震惊。魏明帝曹睿决定御驾亲征,率大军奔赴长安。

已是夜晚,月亮照着下方宏伟的长安。这是一座历经兴衰荣辱的城市,东汉末年大乱之时,董卓勤王,挟持天子迁都长安。而后董卓身死,部将李催郭汜反攻长安,致使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如今的长安又是北魏关中重镇,历经多年修建,已是一座无比的坚城。

长安城上,一人独立。夜风吹起他蓝色的披风,甚为好看。

此是魏大将军曹真。曹真幼年时,其父为救曹操而死,曹操心下愧疚,便收养了丧父的曹真。为报曹操之恩,曹真将一生都献给了魏国,如今诸葛北伐,曹睿亲征,身为大将军的他自然随行。

曹真望着月下的长安城外,许久都没有说话。他转过头,看到了走上来的那个青年。

“董云,找我何事?”

青年走近,月光洒在他的脸上,那么柔和。

“见将军在城上,似有心事,便上来了。”

董云的声音很轻,正如他的人一样。曹真拍拍他的肩膀,没说什么。自己眼前的这个青年胆色非凡,年仅二十余岁便成了曹真的左膀右臂,其前途不可限量。

“将军……”董云道,“将军对此次蜀汉北伐有何看法?”

曹真笑了笑,这是眼前这个青年的说话方式,这表明他有自己的看法。

“我听说蜀汉丞相诸葛亮西出祁山,陇右皆惊,他休养了六年,想必定是倾全力而出吧。”

董云摇摇头:“将军,我觉得此事有蹊跷。”

“哦?说来听听。”

董云行了一礼:“将军,我听闻,蜀汉镇东将军赵云的旗号出现在了斜谷道。”

“斜谷?”曹真皱着眉头,认真想着,“小董,不瞒你说,我曾经想过蜀汉来犯的事情。我以为,汉高祖刘邦入中原时走陈仓道,而诸葛亮若要谨慎,恐怕就要走斜谷,只是没想到他谨慎得不能再谨慎,竟然没有走秦岭,而是西出祁山。”

董云点点头:“将军,蹊跷就在这里。”

“蜀汉的赵云,一生未有败绩,江湖人称龙魂枪神,蜀汉人士更是称其为常胜将军。诸葛亮西出祁山,却派赵云走斜谷,这是为何?”

曹真喃喃着:“你是说,诸葛亮的真正目的,极有可能还是斜谷?”

董云道:“将军,我只是猜测。若陛下率全军出陇右,到时候发现诸葛亮西出祁山只是个诱饵,而赵云部队切断我们的退路,那可就危险了。”

曹真陷入沉思之中,好久都没有回话。月下的长安分外寂静,偶有虫鸣声,消失在远处的山麓里。

“小董,我记得,你从小就很敬仰赵云吧。”

董云一愣:“将军,我……”

“我听说,你小的时候正逢赵云成名,长坂一战惊天动地,龙魂枪神之名传遍了整个魏国,那时的赵云成为了许多人敬仰的目标。”

董云没有回话,只是和曹真一起看向郊外的夜。

“董云,我派你协助大将韩德,率三万军队以为前锋,进驻箕谷,打探赵云军队虚实。”曹真道,“若诸葛亮的目的真在斜谷,即刻回报,我有十万大军在后。”

“是,将军!”

曹真拍拍董云的肩,笑了。

“董云,我听说你的枪法也很强,被士兵私下称为魏之枪神。”

“将军过誉了,这个称号,我担当不起。”董云行礼。

“董云,赵云,你们谁会更强一些?”曹真道,“我倒有些期待了。”

董云没有回话,他抬起头,月光皎洁。

赵将军,我真的……很想和你见一面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诡秘之主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辣妈攻略 剑来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逍遥四公子 背剑之人 艳海风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山村情事 男欢女爱 逍遥人生 倚天神雕 超级神医赘婿 恶魔军官,放我走! 汴京春深 神话版三国 无敌天命 超级系统都市疯狂兑换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锦衣为王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大唐镇国公 三国之现代魂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家父吕奉先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三国之龙战八方 何人顾曲 - 三国之龙战八方txt下载 - 三国之龙战八方最新章节 - 三国之龙战八方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