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首页 >> 盛唐不遗憾 >> 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回到明朝当王爷 狂妃很彪悍 1949我来自未来 神话版三国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百炼飞升录 抗日之不世军神 中华第四帝国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 盛唐不遗憾全文阅读 - 盛唐不遗憾txt下载 - 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六十六章 提出两税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安在过来之前,就觉得李适之突然要见自己,绝不仅仅是为了叙旧,肯定是有什么别的目的,此时听说有重要的事情,连忙询问是何事。

“大郎啊!你不要着急,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李适之并不急于说出自己心中的事情,而是让李安喝茶,并亲自为李安盛了一杯。

李安接过茶水,想哭的心都有了,这个时代的茶水,以茶饼为主体,加入了盐、酱、醋等各种作料,甚至还加入鲜奶,这些复杂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浓烈味道,而李安非常不喜欢这种重口味,喝这玩意儿比喝汤药还痛苦。

但这毕竟是李适之的一片心意,李安若是不喝,会让李适之非常不高兴的,所以,李安终究还是咬着牙,将这些汤药喝了下去。

“怎么了,大郎好像并不喜欢喝茶,这茶加了鲜奶,不好喝吗?”

李适之阅人无数,岂能看不出李安表情的勉强,疑惑的问。

李安很想说,这茶水比汤药还难喝,但为了不伤害李适之的一片好心,违心道:“六阿翁有所不知,孙儿不太喜欢喝太浓烈的茶,其实,清淡一些的茶水才是最好喝的。”

“清淡一些的茶水?大郎喝过?”

李适之好奇的问。

“六阿翁,这个孙儿的确喝过,不过,已经好多年没遇到这种茶了,日后有机会,一定泡一些给六阿翁尝尝。”

李安所说的淡茶,就是后世的茶叶,也可以说是炒茶,比这个时代的茶饼先进多了,也好喝多了,毕竟,刚才喝的茶,那简直就是让人难以下咽的咸汤,比汤药还难喝。

“好,若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尝尝大郎所说的淡茶,哈哈!”

李适之刚被提拔为左相不太久,正深得皇帝李隆基的重用,甚至,有与李林甫分庭抗礼的趋势,所以,心情自然也非常好。

李安并不在乎炒茶的事情,他更关心的是李适之找自己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问道:“六阿翁,您刚才说有重要的事情,这茶也喝了,是不是……”

李适之点了点头:“其实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就是带你去见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而且,这件事情不能往后拖,否则,很有可能就见不到了。”

“重要的人,晚了就见不到了,这到底是谁啊!”

李安突然感到非常的好奇,看李适之的语气,这个要见的人,似乎快要死了似的,那这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大郎啊!我要带你见的人,也不是什么外人,正是我大唐宗室名将,信安王李祎,说起来也算得上是你的阿翁,若是见了他,叫他大阿翁就是了,他一定非常高兴。”

李适之说起李祎,脸上顿时浮现出崇敬的神色,显然,他对李祎非常的崇拜和敬重,将其作为自己的偶像了。

李安对大唐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当然知道,这个信安王李祎,是太宗三子吴王李恪的孙子,此人颇有才干,是大唐中期的一员名将,为玄宗一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患病死后,唐玄宗为此伤心了很长时间。

李祎不但军功卓著,而且,人品极好,为官清廉,在他做文官的时候,将辖区治理的井井有条,不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敬畏和信服他。

此后,由于他能力出众,被一次次提拔,在担任朔方节度使的任上,多次统帅大军大破吐蕃大军,尤其是千里奔袭石堡城,以极小的代价,攻取了这一战略要地,让吐蕃丧胆,夹着尾巴请求和解。

开元二十年,李祎奉命率军征讨奚和契丹,在唐军前锋战败的情况下,果断率领主力大军发起反击,并取得了抱白山大捷,大破奚和契丹,俘斩甚重,一举平定可突干叛乱。

如此优秀的大唐宗族人物,是大唐帝国的骄傲,更是大唐皇族的骄傲,李安对前世对李祎就非常敬重,来到大唐,敬仰之心不减,若能拜会李祎,也算没有白来大唐走一遭。

“六阿翁,我们什么时候去拜见大阿翁。”

李安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此事宜早不宜迟,就明日上午吧!你先来我的府邸,我们一同前往。”

李适之毫不迟疑的说道。

“是,六阿翁,那就明日上午。”

见李安如此爽快,李适之非常满意的笑了笑,并让李安吃点心,浓茶不好喝,这点心的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吃在嘴里很有味道。

李适之在邀请李安的时候,就已经表明要叙叙旧,在敲定第二日一早前去拜访李祎之后,当然要继续挽留李安,并热情的与李安聊了起来。

话题最多的无非是夸赞李安的年少有为,并感叹自己小时候与李安阿翁之间的深厚感情,当年对二兄失踪的无比痛心,以及见到二兄后人心情的激动。

李安也是非常配合,每当李适之谈到李静的时候,李安总是做出伤感的表情,以显示自己对阿翁的思念,这一点让李适之非常满意。

要知道在古代孝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若是不孝,那么在整个社会基本都无法立足了,以至于很多当官之人,动不动就因为父母去世而守孝三年。

而在这期间,朝廷给予的俸禄是一分都不少的,也就是不干活白拿三年薪水,名义上是丁忧,实际却是偷懒了三年,这也算是一种福利吧!

作为当朝左相,关心朝廷大事是本职,在联络感情之后,李适之便高兴的谈起了朝廷中的各种大事。

由于刚刚得到皇帝的看重,李适之在谈论朝廷各种政事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得意和兴奋,仿佛整个大唐朝政,全都控制在他手中一样。

而李安也听出来了,李适之的确很有见识,提出的各种政策和建议,也全都是为了当前的朝政,只可惜,他似乎不太了解李隆基的内心,更不明白,如何在朝廷上更好的生存,只考虑对大唐有利,而不考虑这样会得罪多少人,这样肯定难以长期立足。

对于大唐的一些危机,李适之看的也很透彻,但却找不出解决的办法,这又让他有些忧虑,尤其是土地兼并问题,非常严重。

大唐在立国之初,让每一位百姓都可以分到足够多的土地,这样一来,老百姓为了保持自己的土地,必须踊跃参军,而当兵的一切支出,全都要依靠家中田产的收入,在失去土地之后,每户老百姓自然无法供养家中男丁从军,进而逃亡,从而让府兵制无以为继,朝廷不得不花钱雇佣军队,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而且,大唐的税收制度是租庸调制,收税是按人算的,而不是按照实际拥有土地,这样一来,拥有土地少的和没有土地的人,就无法完成租庸调的任务,从而不得不逃亡,为了弥补税收损失,朝廷会让邻保代缴,这样又造成更多的人逃亡,进一步加剧危机。

其实,在社会生产力相同的情况下,社会总财富就是那么多,总量是不会发生太大改变的,而土地的兼并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一种财富的转移,贵族所拥有的财富急剧增加,老百姓变得越来越穷,而税收制度的一成不变,又造成了朝廷财政收入的锐减。

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空缺,朝廷不得不加重税赋,从而造成老百姓负担更重,不得不逃亡,为此影响到了社会生产力,导致整个社会的总财富逐步变小。

在这种情况下,国力的衰退是必然的,只是由于总量的庞大和财富的集中,让人感觉不到罢了。

看看长安城的繁华,有钱人的挥金如土,感受到的是大唐的国力和物力,却没人注意到,在更多的地方,上演着卖儿卖女,举家逃亡的悲剧。

大唐的土地兼并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均田制算是受到了彻底的破坏,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而解决他的办法,就是改革税收制度,按照拥有土地的多少来收税,而不是按照人头来收。

如此,贵族兼并的土地越多,所需要缴纳的税收也就越多,这样就不会因为土地兼并问题,而导致朝廷税收的损失和老百姓的被迫逃亡,以及沦为佃农和奴隶。

李安将自己关于税收改革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告诉李适之,李适之听后,顿时恍然大悟,以前,他只是一再建议皇帝,约束贵族兼并土地,以维护均田制,让老百姓都有田可耕,而李隆基也多次下旨,禁止贵族兼并土地,任何人不得违规占有超过规定的土地,但漏报和瞒报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按照官位只能拥有几百亩土地的官员,实际拥有的田地超过万亩,最厉害的贵族甚至一个人拥有几十万亩土地。

让这些贵族将已经吞下的土地吐出来,这个难度是可能而知的,也可以说是绝不可能的,所以,尽管李隆基多次下令,但并没有缓解均田制被破坏的趋势,反而越演越烈。

毕竟,在古时候,土地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资源,民以食为天,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有足够的食物,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贵族和官员,只要有了钱,总是要千方百计的获得土地。

世人对土地的渴求,让买卖土地变得难以制止,即便皇帝亲自下旨都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大郎,这是你自己想到的吗?”

李适之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安。

李安点了点头,违心的承认了,其实,这是大唐德宗时期,一个叫杨炎的人提出的税收制度,非常适合现在的大唐,但此刻杨炎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估计比李安还要小四五岁,当然不会有什么韬略,李安算是捡了个便宜。

李适之满脸激动,正色道:“大郎啊!你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想我思虑多年,一直以为只有控制贵族兼并土地,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没想到还有更好的办法,只要采取按土地多少收税,百姓自然就不会逃亡了,贵族兼并土地的想法也会减弱不少,正真是个很妙的办法啊!”

在李适之感到欣喜之际,李安却蹙眉道:“六阿翁过奖了,此办法虽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坐拥几十万亩土地的贵族,肯定会全力反对的,所以,改革税制说起来容易,但真的要把这件事情办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程可能会非常曲折和艰辛。”

李适之点头,赞同道:“大郎,你说的不错,那些吞并几十万亩土地的贵族,的确会全力反对税收改革,但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尤其是能充实国库,至少陛下和户部的官员是肯定会支持的,所以,也没有你想的这么难,关键是执行的细节,必须考虑的非常清楚才行,决不能留有破绽。”

李安点头道:“六阿翁说的是,很多贵族都隐瞒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所以,执行税赋改革,首先要丈量全国的土地,摸清各人究竟占有多少土地,若是无主之地或无人承认的土地,则收归朝廷,这是执行税收改革的前提,若是有人阻挠,则立即抓住治罪,余者自然胆碎。”

李安这些年东征西讨,见过太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就连如今自己庄园所雇佣的仆人,也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所以,李安能深切的感受到,大唐目前的税收政策有多么的不合时宜,是多么迫切的需要改革,而这个两税法也在李安的心中酝酿很久了,此时,借着与李适之聊天,正好是说出这一想法的时机,也好争取支持。

“大郎啊!关于税制改革,我们还要多多商议,尤其是具体的细节,必须慎之又慎,好了,豆芽和菘菜已经做好了,我这里还有上好的美酒,我们先好好的吃一顿,千万别跟你六阿翁客气。”

李适之满脸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欣赏之色,而李安当然也不客气了,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太客套反而显得虚伪。(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剑卒过河 背剑之人 盲人按摩师 苏倩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春满香夏 林岚秦小雅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修神外传 诡秘之主 御兽从零分开始 倚天神雕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末世之杀医 曼陀罗妖精 官榜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逍遥小书生 跃马大明 锦衣御明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带着系统来大宋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戒指传奇 万域之王 唐砖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苏联1941 锦衣为王 
最近更新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寒门小郎中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我在美利坚当兵王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女帝爱上胖流氓 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小强逆袭记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我在元末当霸王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 盛唐不遗憾txt下载 - 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 - 盛唐不遗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