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在1643

拉拉袖

首页 >> 迷途在1643 >> 迷途在1643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王牌进化 民国之铁血少帅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至尊特工 
迷途在1643 拉拉袖 - 迷途在1643全文阅读 - 迷途在1643txt下载 - 迷途在1643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三章 各路名人来打卡(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褚老,褚老,不得了啦!了不得啦!孙奇逢来了,

吴一夸张地用手在额头一抹道:“你看,全是汗啊。”

“小吴啊,你是说直隶容城的孙奇逢来了?”

吴一接口道:“可不是么,我已把他的一家子安排在宣传部的招待所里。”

褚老道:“也好,来了一位真正的大儒,小吴啊,好生安排吧,目前黎城高等学院以筹备完,最好让孙奇逢去,想办法挽留他,他的号召力,可不一般,往后,像这种已出名的,还没出名的文人大儒,慢慢会汇集到这里,在学术上可以交流,在思想、理论、主义上不要去强迫,让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理解,人民南路那边的学院区住房也快完成了,这些住房就是分配给以后有功人员,对解放区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准备的,全是单独的四合小院,院内主房、书房全是落地大玻璃窗,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洗手池,米白色地砖,电灯照明,一共建了20套,还有小一号的三合院,里面设施差不多,也有20套,在人民北路上是四幢五层公寓楼房,一共120套房,每户240平米,除去主室,客厅,2厨房,2卫生间,书房,另隔有四个小房间,这是专门为现在的社会家庭设计的,因为有钱能买这房的人,一般家里全有小妾,丫鬟。四幢楼目前是整个黎城的标志性建筑,四楼合围着楼下一个小湖泊,四周建有楼台亭阁,沿湖有长廊,遍种桃柳树,原本是穿越众的居住地,后然一想,不需要,用大虎、新娟的话来说,我们的归宿不在这里,所以干脆成了房地产买卖了,现在预订的全是实力很强的商户,大户们,哈哈,条件也差不多成熟了,对哪些有进步思想的文人,好生相待,对那些只会空谈还顽固不化的不要理睬,这种文人最多,也很讨厌,我们想挡是挡不住的。”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今河北保定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黄宗羲、李颙齐名,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孙奇逢万历二十八年中举,后父母接连去世,在乡庐墓6年。期间,刻苦读书,经、史、子、集广为涉猎,并多与贤友切磋论学。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居孝期满的孙奇逢开始游学京师,广交名士。

去年满清入关后,原本的历史走向是孙奇逢南迁河南辉县,河南辉县在夏峰村授徒讲学20余年,着书立说,研读各家经典,创立“夏峰学派”。黄宗羲评价“北方学者大出其门”,故孙奇逢又有“北方孔子”的美誉。

可是现在,孙奇逢带着家小,正南下赶去辉县,半道上偶然间看到了某一期《黎城周报》后,立马带着家小,赶到了黎城,找到了《黎城周报》编辑部,上报到吴一手里。

另有外国传教士汤若望,彻夜难眠,桌上的某期《黎城周报》赫然写道:“太阳中心说,地球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而月亮环绕地球运转,在太阳系中,有8大行星,分别为水星、火星、地球… … .”

要知道此时的日心说,才刚刚被哥白尼发现,而要得到证实却在60年后,约翰尼斯-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雷证实。

而另一篇为地球分南半球和北半球,两个极点为南极和北极,常年被冰雪覆盖,而赤道… … 。

汤若望坐不住了,找到了当时任通政司的李天经。

先来说一说李天经此人。

李天经,字性参、号仁常,吴桥县城关镇驸马村人。祖父李懿,曾任明朝西宁道兵备副使,为边防名将,文武兼备。李天经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驿外郎、济南郡太守、山东督粮道、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光禄寺正卿(一品),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正,被誉为“李青天”,并且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天文学家。

原本的李天经正要辞官,原因就是不当这个清朝的官,正打算以病老为名,辞归故里,这一天,汤若望来拜访,连忙引进书房,等丫鬟上茶完后,只见汤若望很神秘地掏出了一个装订本《黎城周报》,这一看不打紧,把李天经给吸引住了,短短的几篇文章,《黎城周报》是用来科普的知识,可在这二位看着后,是越来越心惊,要知道,李天经曾和李之藻、王应麟及外籍传教士龙华民、邓玉涵、罗雅谷、汤若望等人参与,经过不懈努力,历经五载,完成《崇祯历书》,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四十六种,采用第谷(1546—1601)的太阳系结构系统,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1571—1630)《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该书126卷,全是他审核的,而现在看到的是什么?五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还对这八大行星做出了解剖,行星的大小、质量、组成物质、温度及每一颗行星的卫星,星环等等,短短几千字,包含了一个太阳系,只能用震惊,震惊来形容了。

大明理学家刘宗周不是坐不住了,而是气不过了,在大明像刘宗周这种文人很多的,不过别人如果碰壁要么回头,要么改变,可是刘宗周就是一根筋,那么先来说一说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着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那么刘宗周最后为什么要绝食寻死?也就是说明年1645年7月,刘宗周要绝食了,接下去就说说他的过往生平就知道,此人这样的死法是合情合理的,还带有一丝的悲壮。

万历二十九年,也就是1601年,刘宗周高中状元,人生三大喜,一曰,状元及第时。二曰,同房花烛时。三曰,他乡遇故知。可是巧不巧,此时刘宗周母亲正好去世,刘宗周只能丁忧三年为母守孝,这是古人的大规,三年后,什么菜全凉了,只能在家苦读经书,做做学问。

到了天启年间,时来运转,被朝廷任命为礼部主事,不出一年又升任右通政,就这样正式踏入官场,可是刘宗周跟其他人不一样,不入世俗,自己想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人在官场上不可能官运亨通。

当时,魏忠贤当道,许多文人官员被魏党排挤出朝堂,要么投奔魏党,要么绕道避之不及,而刘宗周主动去得罪魏忠贤,还顺带着把客氏也得罪了,客氏何许人也,她是天启得奶娘,也就是说,天启帝喝客氏奶长大的,有明朝野史说,天启帝跟客氏是有野情的,后宫的嫔妃敢怒不敢言,有谁反抗,不出几日,这嫔妃就莫名死去。

刘宗周被这两人算计,结果惹恼了皇帝,被削职遣送回原籍。

到了崇祯年,换皇帝了,新朝起用新人,想起了这个万历状元,刘宗周被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其实,刘宗周早就心灰意懒,尽管不太情愿复出,但君命难违啊,他还是去了。

这一次身为御史,那就要吸取教训了吧,可是谁叫他是刘宗周呢,反而变本加厉,一日三本,某日,一日四本奏书,在《敬循职掌条列风纪之要以佐圣治疏》中,他提出“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等策略。刘宗周虽素负清望,但毕竟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因此他的一些主张并不合时宜。在当时明朝江山已是风雨飘摇,但刘宗周认为“今天下非无才之患,而无本心之患”,因此主张“治心”是解救时艰的根本。他要求崇祯“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这表明在刘宗周那里,儒家经世致用的实效已经丧失。

请崇祯革除弊政,以摆脱国家的危机,又劝崇祯“修心”、“修德”,学习上古的尧舜治国,在当时的环境下,崇祯帝学习这些,也是改变不了明朝的局势的。此后,刘宗周文人脾气发足了,干脆选择了辞官回乡。

到了崇祯九年,此时的明朝更是无人可用了,又一次起用了刘宗周,面临的问题就是内忧外患,已经是无力回天了。明朝的国运似乎已经倾斜向了后金。刘宗周虽然是儒家学者,但是在为官和治理朝政来说,简直是一窍不通。

刘宗周接着又是老一套,还建议追求君子“有天德者然后可以语王道”的慎独境界。对此,刘宗周的建议还没完,建议崇祯帝每天“讲求二帝三王之学”,给皇帝恶补历史,汲取历代亡国之君的经验教训。

刘宗周这样的建议并不是说不行,而是在当时明朝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仍然是要求崇祯帝修德治心,近儒臣等等,这样的建议在当时根本无济于事。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刘宗周的建议是可行的,太平盛世的情况下,这样的建议肯定会让王朝继续发展到顶峰。但明末时期,这样的建议无可厚非。紧急公文,皇帝都处理不过来,哪有闲工夫接受大臣的再教育?

刘宗周当时的建议,无疑是在濒死之人面前,大谈特谈养生之道。

对刘宗周的陈词滥调毫无兴趣,崇祯帝忙于筹集军饷,增强军力,平息农民起义、抵御满清。此时的刘宗周真是看不出火候。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宗周还对皇帝喋喋不休,崇祯帝最后忍无可忍,只好再次罢免了刘宗周。

大家看到了吧,有奇葩皇帝,就会有奇葩大臣,这位刘宗周的官场经历可算是曲折了,嘿嘿!可谓是到头了吧,可是,最怕就是可是二字了,接下去发生的事就是无语了哦。

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祯帝再次启用刘宗周。哈哈哈!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无语了,刘宗周并没有接受教训,依旧固执己见,不晓得变通。御史杨若侨向皇帝举荐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声称此人精通火器制造,可以启用他,铸造火炮击败清军。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刘宗周据“理”力争,声称:“臣闻国之大事,以仁义为本, 以节制为师,不专恃一火器……若堂堂中国,止用若望铸炮小器?恃以御敌,岂不贻笑边方。”

崇祯帝急于求治,刘宗周却说先治心,崇祯帝要求才望之士,刘宗周却说操守第一;崇祯帝访问退敌弭寇之术,刘宗周却说仁义为本。故崇祯说他“愎拗偏迂”,又一次将他革了职。这一年刘宗周六十五岁,这是他第三次被革职。他在《与祁世培书》中说:“抱头南下,便无面目见江东父老啊。”

时间到了1644年5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史称“南明”。诏起复刘宗周左都御史原官。无语,无语了哇!这南明焉有不亡吗?

福王政权不仅于内政外交上没有任何作为,反而继承了崇祯朝的所有弊端:党争,苛敛,苟且偷安,等等。刘宗周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又一次挺身而出,上疏献计,一曰据形势以规进取,一曰重藩屏以资弹压,一曰慎爵赏以肃军情,一曰核旧官以立臣纪,一日三曰是常态,四曰、五曰才是正题。后然干脆又上疏请诛内外不职诸臣,于是他成为众矢之的,受到排挤。

刘宗周对崇祯亡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先帝无亡国之征,而政之弊有四:一曰治术坏于刑名,二曰人才消于党论,三曰武功丧于文法,四曰民命促于贿赂,所谓四亡征也。”他希望福王政权能改弦易辙,吸取教训,但这只是他一厢情愿。在愈演愈烈的党争中,他不得不辞职。有人说,这是真文人,有傲骨,有一腔热血,可大多人避他之不及,但他没有忘记尽一个孔孟之徒的责任,在出都门前,一根筋到底,最后上《再陈谢悃疏》,对福王进行最后忠告。他的忠告有五条:一曰修圣政,无以近娱忽远猷;二曰振玉纲,无以主恩伤臣纪;三曰明国是,无以邪锋危正气;四曰端治术,无以刑名先教化;五曰固邦本,无以外衅酿内忧。又是五曰奏。

刘宗周历经万历、天启、崇祯、弘光四朝,“通籍四十五年,在仕六年有半,实立朝者四年,大家看到了吧,历经四朝,实际在朝参政只是四年,夸夸其谈了四十五年。

按原来的历史走向,接下去就是悲壮了,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破南京,弘光帝被俘遇害,潞王监国。六月十三日(7月6日),杭州失守,潞王降清。十五日(7月8日)午刻,刘宗周听到这一消息,时方进膳,推案恸哭说:“此予正命时也。”于是他决定效法伯夷叔齐,开始绝食。

当时江南士大夫纷纷降清,做了贰臣,玷污名教,背叛了平时所学之道。刘宗周要以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人格,为衰世作一表率。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初八日(7月30日),刘宗周前后绝食而死。其子刘勺遵照他的遗命,曰:皇明蕺山长念台刘子之柩。

而现在的刘宗周,气势凶凶地在南京朝大骂《黎城周报》,

看看,这是什么话,明朝还没有亡呢,说南京朝专已党争,把个人荣辱高于国家,把个人私利建在民族之安危之上,罔顾百姓生死,启用卖国求荣之人当政,明年必亡!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等有时机,非要去讨个说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大奉打更人 我在风花雪月里等你 光阴之外 凡骨 御女天下 人族镇守使 龙魂侠影 网游之修罗传说 剑卒过河 地狱公寓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背剑之人 全球高武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我为炉鼎 影视之多子多福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九龙至尊 肥水不流外人田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谍影:命令与征服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历史扳道工 戒指传奇 
最近更新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 成语故事科普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 曹操那些事 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 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 大魏第一武卒 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 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唐末从军行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穿越1644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 
迷途在1643 拉拉袖 - 迷途在1643txt下载 - 迷途在1643最新章节 - 迷途在1643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