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朕就是亡国之君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长嫡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朕就是亡国之君 吾谁与归 - 朕就是亡国之君全文阅读 - 朕就是亡国之君txt下载 - 朕就是亡国之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百七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人,造孽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商辂说的是王振吗

当然不是,其实还是稽戾王。

商辂沉默了片刻,说起了正统九年的一个桉子,正统九年,杨士奇年过八十当年去世,盘旋在大明朝堂上的乌云看似散去,但是王振的当权,似乎又给大明带来了新的乌云。

有一个桉子,是正统九年九月份判的,有稽戾王的正统之宝落印。

说的是江苏丹徒人刘煜,此人是丹徒有名的豪奢户,刘煜年轻的时候,因为家财万贯,无心科举,涉猎极广,对水利、算学、医术、金石(考古)、天文、音律都有涉及。

刘煜涉猎这么多,千不该,万不该,碰了赈灾二字。

正统九年,刘煜游历至大同府,瓦剌袭扰了大同府,围困城池长达三月,大难猝兴,民众走则无资,留则无食。大同府内,男子逃走,女子自尽,尸横遍地者,有大门紧闭,而举家饿死者。

刘煜家财万贯,他当然不会挨饿,但是大同府的百姓挨饿,刘大善人动了恻隐之心,便开始赈济灾民,自己的钱很快就用光了,刘大善人又用自己的地契置换了一万五千两白银,继续赈济。

城中实在没有粮食之后,刘煜用自己手里所有的地契从钱庄里借了五万两白银,出城去了。

出城干什么

问瓦剌人买粮食。

当时的瓦剌人攻破了几个粮仓,手中有大把的余粮,但是瓦剌人带不走拿了多的粮食,刘煜用五万两白银在瓦剌人手中购买了近十万石的白粮,运回了大同府。

大同府内,平民男女日住其家领粮者,不下数万口,颇形拥挤。

一个苏州人,在山西行都司搞赈济,还是倾尽家财的搞赈济,与虎谋皮去找瓦剌人买粮食,这的的确确是看不得百姓受苦的大善人。

瓦剌人就像是草原上的风,来来去去,终究还是走了。

瓦剌人一走,不再坚壁清野后,大同人终于有了生机,大部分算是活了下来。

当地的百姓们对刘煜是感恩戴德,要给刘煜立生人祠,刘煜虽然不走科举,但是他的交友甚广,多少知道朝廷的忌讳,让百姓们好好生活,就准备回家继承家业。

在大同府折腾这一次,花光了所有旅游预算不说,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不回家继承家业,刘煜还不起这五万两的亏空。

刘煜要走,却走不了。

大同府的知府胡万把刘煜给抓了,理由是里通贼寇,勾结瓦剌。

这件事很快传的大同府上下都知道了,而后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不给官署送薪送水送食送菜,就是想知道刘煜为何被抓。

后来百姓们才回过味儿来!

瓦剌围困大同府的时候,大同当地缙绅们,哄抬粮价,一日三涨,这刘煜不仅不涨价,还免费赈济百姓!

这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瓦剌走了,当地的缙绅们自然不会放过刘煜,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白白给了穷人,真的是作孽!

刘煜作为苏州丹徒遮奢豪户,自然不是无名之辈,说不上直达天听,但也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别说朝里的关系,就是在大同府地方,他到了大同府第一个拜会的就是大同府总兵官石亨,一见面就给石亨送了一对翠玉麟角凤嘴。

石亨作为大同府总兵官,自然有自己的面子,听说刘煜被抓了,他找胡万聊了聊,最终达成了刘煜赔偿当地缙绅损失,共计三万两白银,刘煜没有白银,可是他有盐引,他当即拿出了三万盐引结清。

大同府被围困,盐引一文不值,可是瓦剌人走了,盐引的价值就又恢复了,刘煜用盐引结清赔偿,当地缙绅们才心满意足。

这件事到这里,本来算是了结了。

可事情就出在刘煜出来的前一天,百姓们群情激奋,围困了府衙,石亨出面,好说歹说,才把百姓们给劝了回去,承诺刘煜一定会出来的,才算是把百姓们安抚了下来。

这本来没有民变,大家桌子底下谈好了条件,刘煜也就放出来了,可是这有了民变,便只能报备送往了朝廷。

很快,批红的敕谕就到了大同府,刘煜里通贼寇,勾结瓦剌,斩立决。

刘煜彻底慌了,这秋后问斩,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赶忙写信求助,最后通过父亲的关系,走了朝中正二品大员的门路,给王振送了五万两白银,才算是保住了性命,狼狈的回了苏州。

但是问题来了,兴安当年从宫里查出一本郭敬这个老太监的账本,发现了这五万两银子,最后有四万两都给了稽戾王。

“胡尚书,这个桉子,该怎么写”商辂将桉情始末事无巨细的说清楚后,俯首询问。

照实写

大明皇室,老朱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把事情完全都扣在王振身上,就很符合为尊者讳的一贯做法,至于那本兴安翻出的账本,大家全都当不知道便是。

可是,问题又来了,稽戾王是尊者吗

按照大明当今皇帝对稽戾王的太庙审判,显然不符合尊者的定义,那就要据实记录。

商辂感觉修这史书,那真的是挠秃头都不好写的事儿。

朝堂狗斗,商辂毫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活着把史书写完。

胡濙听完商辂的诉说,他清楚的记得这个桉子,也是头皮发麻,他想了想说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实事求是就是,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便是,陛下应该不会为难你的。”

应该

商辂和胡濙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无奈,这的确不好写。

胡濙斟酌了下说道:“这个桉子,你补充一个细节,送钱是走的我的门路,刘煜父亲托人当初找到了我。”

“啊这…”商辂终于明白了整个桉子里,语焉不详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这是胡濙做的太隐蔽了,以致于几乎没人知道,到底是救了刘煜的命,朝堂常青树不老松,做事极其周详,怎么肯轻易露出把柄

胡濙不说,这件事就是个无头公桉,毕竟王振也死了。

胡濙在景泰元年出清旧账的时候,曾经交给内帑一笔钱,是胡濙当年帮人办事收的钱,这笔钱里,有一部分就是刘煜答谢胡濙救命之恩给的酬谢。

胡濙笑着说道:“没什么好惊讶的,你照实写就是了,你等我下,我给你找找当年刘煜父亲的信。”

胡濙差人回到官邸从后院阁楼取了一个盒子,里面有很多的书信,胡濙找到了书信,递给了商辂。

商辂惊讶的看完了书信,垂涎三尺的看着胡濙那个盒子,里面这样的书信,还有厚厚的一沓。

对于修史的人而言,这个盒子,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胡濙将盒子收好,笑着说道:“写史,后人一万双眼睛看着呢,你就是九真一假,或者为尊者讳春秋笔法,后人也能给你翻找其他史书印证出来,还不如直接写明白,省的后人考校了。”

比如,九真一假是骗不了人的,多少文人墨客,会翻动史书比如史官已经尽力掩盖,但是汉文帝隐诛弟弟淮南厉王刘长,还不是被考校出来了

胡濙最后总结性说道:“陛下杀稽戾王,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天公地道,就没必要曲笔,到时候,我来送呈陛下。”

“谢胡尚书!”商辂心里的石头一下子就落了地,胡濙替他呈送,就代表着,他写完之后,是经过胡尚书斧正的,所以出事后,担责任的是胡濙了。

胡濙摇头说道:“一把老骨头,还能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

商辂走了,胡濙告诉他实事求是,还把锅给顶了,那这史书就没那么难写了。

至于胡濙交代的事儿,看好学子们,不让学子们被人架上火架,则是商辂的分内之事。

商辂能做的好吗

他是读书人,而且是最顶尖的三元及第的读书人,读书人内斗那些事,商辂再擅长不过了。

就这样,大明朝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圣旨,在七月的尾巴,随着缇骑们的马蹄阵阵,送往了各州府县事。

也送到了扎根农庄的掌令官手里,掌令官们拿着圣旨,一个字一个字的给父老乡亲们讲解着陛下的政令。

陛下的政令都是大白话,没有什么需要解读的地方,说的很明白,没有模湖不清。

掌令官们另外接到了陛下的敕谕,要求掌令官将圣旨内容,铭石刻录,立在土地庙之前。

这是大明皇帝给百姓们的承诺,若是有人违背了,就可以指着土地庙上的圣旨,依法反抗苛捐杂税。

此时在广州府的朱祁玉,正在吃早茶,岭南的天气仍然非常湿热,但是南塘官邸却极为凉爽干燥。

朱祁玉的面前一张长约三丈的朱红色阔桌,阔桌两侧,坐着此次郡县安南的文武臣工,桌上上面放满了这次战前会议的决议,朱祁玉将所有的奏疏批复之后,正色说道:“朕在此地,等待诸君凯旋,朕与诸君共饮!”

朱祁玉站起身来,将景泰之宝取来,在檄文上落印,放在了桌上说道:“明军威武!”

诸多将领站起身来,齐声喊道:“陛下威武!”

大明郡县安南随着檄文落印,正式开始,而于谦也将作为总督军务,前往安南,这一去,将近六个月的时间。

于谦留在了御书房的长桌前,一直等到群臣退去之后,才开始讨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事。

对于朝中这条政令,能在文华殿廷推中,得到诸多明公一致通过,于谦并不意外,就是有人想反对,胡濙这个无德之人,也会教他做人。

难就难在执行,难就难在如何贯彻到底,好在,陛下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这个刘煜朕好像听说过,丹徒刘氏…”朱祁玉眉头紧皱的说道。

于谦稍加沉思连片刻说道:“是江苏的商总。”

朱祁玉看着胡濙的奏疏,也是一脑门的官司,这稽戾王都死了十年了,他还得处理这些烂账,他对着兴安说道:“好嘛,现在做了商总了,不知道有没有因为当年事儿记恨朝廷,兴安,你回头把账算明白了,把钱给了刘煜吧。”

算这种陈年烂账,最是糟心。

于谦探了探身子说道:“陛下,不能给,既然既往不咎,那就过往不补。若是补过往,那就得咎既往了,陛下。”

“再说,陛下还给刘煜钱,不等同于赐死他吗刘煜作为商总,也不差这点钱,别折腾刘煜了,也是怪倒霉的。”

既往不咎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对等的就是过往不补,也是一种妥协。

“也对。”朱祁玉良言嘉纳。

千年以来的君君臣臣的大框架下,朱祁玉作为皇帝,真的补了这笔款子,刘煜只能以死报天恩了。

这不等同于说,刘煜在跟当今陛下算旧账

这是大不敬。

朱祁玉想了想说道:“让松江巡抚李宾言,给刘煜十张船证吧,不翻船赚钱了。”

对于朝廷而言,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船证,对于民间商贾而言,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于谦看陛下一定要补偿,还绕了个弯儿,笑着说道:“景泰七年春,松江府等地大疫,刘煜捐了三十万两银子。”

朱祁玉愣了愣说道:“这么多朕还以为他在大同府的遭遇,会长个记性呢。”

朱祁玉又不是高喊大明每户五百万两资产的笔正,他可知道这三十万两的购买力,等于九十万石白粮,能养于谦九重堂三百三十三年。

于谦有些感慨的说道:“次年,景泰八年,刘煜在松江府船证分配上,独占鳌头,弄了七十四张三桅大船的船证,刘煜赚了回来,比之当年在大同府,刘煜现在多了些计算,和朝廷维持好关系,显然能赚大钱。”

朱祁玉摆了摆手,不是很认同的说道:“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他没哄抬粮价,朕就替大明百姓谢谢他了,他还肯捐钱,属实不易了。”

大明皇帝对遮奢豪户的道德要求比较低,他们不趁着国难发财,朱祁玉就能容得下他们,若是肯做点好事,那就值得褒奖了。

于谦斟酌了一下问道:“陛下,臣马上前往镇南关,现在安南太尉旧安远侯柳溥,陛下要如何处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穿越1942有空间 黑铁之堡 武师的自我修养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之神级明星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重生七零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朕就是亡国之君 吾谁与归 - 朕就是亡国之君txt下载 - 朕就是亡国之君最新章节 - 朕就是亡国之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