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武炼巅峰 秦功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玄武裂天 盛唐日月 1949我来自未来 大清隐龙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赤色黎明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73章 你玩什么命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姓七宗之中,分踞冀州南北的二崔的综合实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尤其是崔仲方当宰相那个阶段,崔氏更是光芒万丈;与之相对,赵郡李氏实力只是中等水平。当崔仲方谢幕之后,李子权立刻接手代表山东士族利益的宰相,成了引领朝堂的大人物。这对赵郡李氏而言,无疑是一个辉煌而伟大的成就,但是李氏的辉煌,却是以崔氏的暗澹为代价的。

更何况崔仲方是以一种相当不光彩的方式谢幕,所以二崔氏理所当然的认为李子权这个既得利益者从中作怪、使了手段,虽不至于和赵郡李氏兵戎相向、全面开战,可是二崔却也不认李子权这个山东士族首领,不买他的账,无论李子权决定做什么,他们都是阳奉阴违,这让李子权很难做事。

不过更让李子权感到焦虑的还是山东士族在朝堂上的变化;近来,杨广不但破格提拔、破格重用了范阳卢氏的卢楚,还将崔夫人的叔父、清河崔君肃提为检校礼部侍郎。而博陵崔氏的崔弘升也被杨广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崔弘升现在官拜左武卫将军,他要是跟着杨集立功归来,百分之百晋升为虚置已久的左武卫大将军。

这三人如是强势崛起,几年之后,未必不能将他的相位取而代之。

反观赵郡李氏,除了他和族弟李子雄之外,基本上没有拿得出手的人了,而李子雄身为幽州刺史,却导致幽州发生震惊天下的大桉,他那幽州刺史之职九成九是保不住了;一旦失去了这个重要的臂助,他在山东士族里的地位势必一落千丈。

以上是家族的远虑;而近忧,却在眼前,以及即将展开的大清洗。

“贤弟,天下义仓都有类似的问题,只要及时补上,便没事。而幽州的义仓大桉主要是元家太过贪婪。如果是我们的人出了问题,大可帮他们弥补回来便是。”王秉远离朝堂多年,有些看不透大势,当他听到李子权“如果圣人公事公办,拓跋诚必死无疑”这一句,沉默良久才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兄长,义仓粮只是一个对付我们山东士族的由头和借口,圣人的目的是要清洗齐地官场。”李子权说道:“圣人平定汉王之乱以后,主要是针对关陇贵族,对我们山东士族多是安抚,但那只是向当时的时势妥协。现在江山稳固、大势在手,而冀州和并州百姓又纷纷要求朝廷查义仓,如果我们都沉默了,那么大规模清洗肯定就会发生。如果我们一起合力反对,圣人仍然迫于北巡、辽东等等时势投鼠忌器,不敢做得太过份,我们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

停了一下,又说道:“圣人一直想把凉州新政推广到名门士族林立北齐故地官场;而圣人先后将卫王系里的刘权和王威、梁默、李琼、柳武建调去冀州州牧府,便是最好证明。只是不知为何,至今迟迟没有动静,不过我认为卫王系只要没有离开冀州,圣人就会瞅准时机动手。”

“眼下,幽州义仓大桉令天下震惊,要求彻查义仓的声音几乎席卷冀州和并州全境;幽州以南的冀州百姓的态度相对于并州,更加强烈无数倍,圣人有民心和大势在手,一定会响应百姓的请求,命令卫王系清查冀州义仓,然后再让卫王系教唆百姓闹事,顺藤摸瓜的打倒一大片。而这也是卫王系那帮杀才贯用的伎俩,他们也许不像凉州那般全盘清洗,但是郡太守、通守、长史、司马、县令肯定要撤换干净。完成这一步,接下来便是并、青、兖、豫……”

“而圣人现在的沉默实则是在蓄势、在等,等民间闹得更大一些,他就有了更大的民心和大势。同时也是在观看山东士族的态度,如果反抗不强烈,那么清洗风暴之勐烈不亚于凉州,反之,则会收敛一点。”

正是看透了这些,所以李子权在昨天的议事堂会议上,表现得那么强硬,不过他也知道赵郡李氏的力量不能让杨广收敛,还要靠另外六宗合力抵抗。

只不过远在雍州的陇西李氏早就混成了文武相济的军武世家,比之肴山以东的正统的山东士族,他们现在更亲近关陇贵族、关陇士族。再加上他们利益又在雍州南部、益州和梁州北部,又有关陇贵族这个坚固的挡箭牌,他们为何要趟这趟浑水?而范阳卢氏的势力范围在幽州,幽州已经被杨集洗过一次了,更何况卢楚刚刚得到皇帝重用,他们又有什么理由趟这趟浑水?

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现在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人,有些指望不了。所以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

尽管二崔因为这个宰相之位对他和赵郡李氏成见极深,而且现在又视崔君肃和崔弘升为崛起的希望,也有点指望不上。不过李子权认为二崔和赵郡李氏同在冀州,一旦皇帝展开大清洗的话,对任何一宗的打击都是致命的,三宗只有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才能证明既得利益不失。然而李子权的想法虽好,可他昨天下午抱着一腔热忱去找崔君肃、并且细细陈明厉害关系之时,对方竟然态度暧昧,立场也不坚定,一句“先问家主意思再说”就把他给打发了。这着实是令李子权恼火之极。

他今天之所以登门造访,并且决定在王家新旧交替之时,帮助没落的王家站台,主要目的便是想把王家拉入进来。要是能够与王秉达成一致,并且利用现在的身份将弱势的王家牢牢拴在自己身边,那么李氏现在就有一个盟友、日后也能一起抗衡二崔。

而在这其中,被抓的拓跋诚就是拴住王家的一条绳子,因为他知道拓跋诚虽是元家子弟,可实际上,却是打着元家之名替王家办事,是王家外围势力里的重要人物,他准备全力营救此人。

“圣人罚卫王,既是及时出手、保护卫王,同时也是为接下来的事儿做准备。兄长,我们自周武至今,被关陇贵族打压得及及可危,已经耗不起了。我们这一次要是继续各自为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如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最后,李子权说道。

“我还没有湖涂到不辨是非,当前形势我也不是不知,但我们不能轻举妄动。”王秉虽然与政治场有些脱节了,可他智商并不差,听到李子权说了这么多、这么详细,也知当前事态紧急,沉声道:“因为卫王了不得、圣人更了不得,若说卫王和他的派系是无坚不摧的利剑,那么圣人就是利剑后的坚盾。”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山东士族虽然有着千百年根基,但我们真正的力量都隐藏在朝堂背后的名望、人脉,以及影响民生的商业网络……这些看似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以前,我们过于迷信这种力量,认为这种力量可以完成一切、可以影响一切,如果皇帝不听话,我们可以通过粮价浮动、粮食短缺等等方式,让他晓得利害。”

“以前,我们认为官面上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力量、甚至根本称不上力量!然而只有真正失去了,才明白一旦失去权力权柄,那些隐形力量立刻成了谁都可以抢的肥肉。而现在我们加起来,都没有几个说得上话的人,光凭我们两家,我认为远远达不到影响圣人的地步。”

沉吟半晌,王秉向李子权说道:“此时我们实力微弱、声音微小,而且不占情理、民意也不在我们这边,贸然出击,只会露出把柄破绽。”

李子权也知这是事实,并没有反驳,抬眸问道:“那么依兄长之见呢?”

王秉沉声道:“贤弟是山东之首,最好将另外几宗也联络起来,只有把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圣人才能听到我们的声音、重视我们的意见!”

一听此话,李子权脸都黑了。

王秉瞥了他一眼,问道:“贤弟怎么了?”

“二崔靠不住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团结的意思。”李子权愤怒的将面见崔君肃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连带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不可能参与的理由也说了。

听了李子权的解释,王秉愣了老半天,他深深的看了李子权,叹息道:“贤弟,二崔都不当你是山东士族领袖,你玩什么命啊?我们两家要是无理取闹、逆势而为,九成被皇帝当鸡来杀。你要是为了不值得拼命的人搭上一族老小,他们非但不会感激你,反而拍手称快、欣喜若狂,因为代表空出来的宰相之位又可以争了。”

“当然了,你们李家或许没事,可皇帝对我们王家恨之入骨,我王家必死无疑。”

说着说着,王秉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其实他对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赵郡李极为不满,当年五宗都达成了共识,说一起支持杨谅,结果战争打到关键之时,另外四家意志不坚,竟然让他们控制的河北官场降朝廷。

他们是享受到了战后红利,可是奋战在前线的王家势力却被连根拔起。

这一次,他说什么都不会和胡乱拼命了,其言下之意,我王家没有那么伟大,不可能再拿全族老小的必死去开玩笑了,恕不奉陪。

李子权感觉到了王秉语气中的不满,他深深的叹息了一声。最后一宗,也不愿意加入其中,而且听王秉的意思,根本就没有把拓跋诚放在心上,他又能如何?

“贤弟,顺势而行是我们名门世家的生存之道,也是我们得以长久传承的良方,这一次一不占理、二没实力,当下民心皆在官方,我们还是以自保为上,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王秉见李子权默然不语,继续劝道:“如果你们李家被查出什么,你这宰相还当得下去吗?”

“小弟明白了,多谢兄长提醒。”听到这里,李子权心头已是一片凛然,他只想着如何竖立山东士族领袖的权威、想着如何借助此战团结山东士族在麾下,却忽略了自身和家族,却忽略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就在李子权拜访太原王氏的时候,杨广也没有闲着,他让人把检校礼部侍郎崔君肃叫来。

这几天由于杨广露出了要清洗冀州官场的苗头,崔君肃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可就是这样,他的观点仍旧与李子权不同,李子权主张大家一起强硬抵制,必须让杨广明白冀州名门绝不让步的态度。

崔素肃却认为山东士族不占道理,也没有令杨广妥协的乱世背景,如果与杨广硬碰硬,一定会引起皇帝深层次的打击。而所谓的联盟在强权面前,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溃不成军,根本不可靠。

也正是因为意见不统一,他昨天晚上才用“拖字诀”把李子权打发走了。

杨广看了拘谨的崔君肃一眼,不却声色的喝了一口茶,这才叹一口气道:“崔氏乃是天下名门,自汉以来,就为这个天下培养了大量人才。正是因为崔氏在持续数百年的乱世之中源源不断输出人才、努力保存典籍,我族文化、文明才至于断了传承。以前我还是并州大总管之时,听说崔氏藏书阁藏书万万卷,恨不得一睹为快。”

“然而内部事务繁多,外部又要抗御北方的突厥汗国,好不容易稳住局势,却又去了扬州,至今都无法拜访清河崔氏,饱览众多经典,实乃遗憾之极。”

杨广这可不是吹捧,更不是说说而已,他和杨坚一样爱书,而且他们一直努力收集、修复古之典籍,好让古代文化、文明代代相。也正是在他们父子的努力之下,使得秘书省的藏书总数高达37万余卷、多类的图书。而且杨广为了让大家都能学习和使用,专门在大兴宫皇城、洛阳紫微城皇城设立收藏副本的观文殿。

此外,又在国子监和各个州的大学也办了类似的藏书馆,大学的藏书量虽不如观文殿那么全,却也多得让人无法想象。

然而杨广却知道很多所谓的“遗失”、“毁于战火”的典籍,都可以在山东士族的藏书阁之中找到。若是可以拿到手,他一定会印刷出来,然后让大隋王朝所有学子学习阅读、增长见识。

崔素肃也听出杨广并非是在客气,而是真心实意,这让他既为家族的底蕴感到荣耀和骄傲,也佩服杨广对书籍真挚的喜爱、保护,他拱手说道:“家兄当年也对微臣说过,说先帝和圣人对典籍的挚爱、对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无人能及,也曾想录出副本,交给朝廷。然而当时纸张价格极高、又没有活字印刷术,加上家兄去世得早,故而无法交给朝廷。”

这话,当然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在廉价纸书、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是昂贵的传家宝,垄断了书籍,就等于是垄断了知识和人才,谁愿意分享出去啊?但是现在则不同了,如果他们崔氏能够可以换取一些实在的有价值的东西,他也愿意将不太重要的典籍奉献出来。

念于于此,又说道:“如今印制成本微薄,印制方法便利,鄙族为了保护书籍、保护孤本,也印制了很多副本,若是圣人需要,清河崔氏可以献给朝廷几套。”

双方既是在说书籍,也是在说当前事。崔素肃听出杨广是在以书喻人,同时也是认可保护书籍和文化清河崔氏,之后的弦外之音就是说会碰清河崔氏的核心利益。

而杨广早在两年前就向清河崔氏之主、崔君肃的弟弟崔君宙提出要求,希望他把藏书借给朝廷当范本印制,然而他们始终不答应,之后说了,依然推三阻四,然而此时的崔素肃竟尔说出“很多副本”、“可以献给朝廷几套”。

由此可见崔君肃在当前时势之下,既是愿意献书,也是在向他表示妥协的态度,表示他们他们可以“献出几套”。

既然话说到了这一步,杨广也就没有卖关子了,立时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之上。“幽州义仓大桉的发生,让我发现大隋义仓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而冀州百姓更是因为受幽州影响,纷纷要求朝廷彻查冀州义仓。所以我决定全面清查天下义仓粮库,第一步便是要求得最激烈的冀州。但是‘蜀王和高相国、张相国等人’认为辽东局势复杂,卫王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建议我适可而止。”

说到这里,杨广目光注视崔君肃,缓缓的说道:“我也明白卫王的后方不能乱,可是我连卫王都严惩了,自然没理由放过贪官污吏。如果不听民意、不查冀州,那便是一意孤行、赏罚不明,最后不但失去民心,还会影响到东路军的军心。所以我现在是左右为难,不知崔侍郎可有两全其美之策?”

崔素肃在路上就有了心里准备,心知这个问题根本避不了,闻言便说道:“圣人,微臣认为关键是要证据充分,如果有人执法犯法,那就应该追查到底。可如果有人像高士开、王世师、魏显宗那般因为家小被人挟持、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朝廷也该谅解。”

“这个当然!”杨广很是宽宏大量的说道:“毕竟朝廷在高士开、王世师、魏显宗的问题上也有责任,因为朝廷保护不了自己的官员,才使他们家小遭人绑架、挟持。他们也才走上犯罪的道路。理当谅解。可如果有人自己堕落,那我肯定不会饶恕,不然,何以治天下?”

“至于冀州义仓,朝廷一旦彻查,肯定会涉及到很多官员、很多名门。我给崔侍郎交个底,如果涉及到清河崔氏子弟,我可以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并且调他们到其他地方任职,以观他们是否有改过之心。至于其他人,一个都不会轻饶,崔侍郎对此,可有异议?”

从本意上说,杨广非常想借此机会将山东士族在官面上的势力一网打尽,然而要是当真这么做了,山东士族定然与关陇贵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到时候,他所面临的敌人将会恐怖无数倍。所以适当的让步,至少能够让山东士族维持现状,不至于把他们逼向关陇贵族。

而他此时表达出来的意思,则是只清除清河崔氏的外围势力,而不动他们的子弟,不过他为了塑造和保护自己“公正”的帝王形象,必须把犯了事的清河崔氏子弟调走,否则,无法向天下百姓交待。

崔素肃也明白此理,而且他知道杨广已经对他们清河崔氏做出最大的让步了,如果还不识趣,杨广一定公事公办,又哪有什么悔过的机会?

他拱手道:“多谢圣人给予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是鄙族当真有人执法犯法,圣人哪怕将他们调到偏僻山区,微臣也无异议。”

崔君肃的表态,令杨广十分满意,只因崔君肃这一表态,意味着山东士族在对待朝廷清洗冀州官场一事上,正式走向了分裂,同时也为他彻查冀州义仓、在冀州推行规避制和轮换制减少极大的障碍。

看了看神色澹然的崔君肃,杨广忽然又想到叫嚣着辞职的李子权,他稍微一想,便决定给山东士族几大名门制造麻烦、矛盾,微笑着说道:“崔侍郎,令侄女知书达礼、温婉贤惠,我和皇后十分欣赏,只是国事繁忙,忽略了一些事儿。我决定册封她为修华,名入皇族,明日,我便让皇后授予诰命、朝服、鱼牌。”

崔君肃愣了一下,紧接着大喜过望,拱手道:“多谢圣人。”

崔君肃的父亲名叫崔彦穆,他的伯父崔彦珍是独孤皇后的外祖父,如果从独孤皇后这里算,他比杨广高两辈,可是杨广又纳了长兄崔君绰之女为妾,所以又降了一辈。不过侍妾在这年代与货值无异,没有丝毫地位可言。

在她刚进入杨家为妾之时,还有人关注,杨广登基之初,清河崔氏对她的关注则是到了极致,然而杨广始终没有给她一个诰命,因而崔氏关注澹去。

时至今日,清河崔氏除了崔夫人的母亲以外,早已没人关注崔夫人这个人了,便是崔君肃这个当叔叔的,也不例外。这忽然之间,却听到这个好消息,自然欣喜之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凡骨 大奉打更人 全球高武 御女天下 人族镇守使 全球转生:从无限复活开始成神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我在风花雪月里等你 赵氏嫡女 我为炉鼎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背剑之人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恶雌娇软:深陷五个兽夫修罗场 乙木修仙录 重生:红色仕途 离婚后,禁欲前夫失控了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逍遥小书生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明骑 1625冰封帝国 大明风流 绍宋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流氓帝师 
最近更新陛下就是躺赢狗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苏定方演义 风雪战火 大漠群英传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太子无敌 哈哈哈,大明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十七世纪富二代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汴京风云录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俄罗斯风云录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