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铁骨 妖孽王妃桃花多 这个大明有妖魔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超能进化 赤色黎明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6章 表兄又见表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杨集看了杨广一眼,缓缓的说了一句:“捧杀,来自内外的捧杀。”

杨广这个皇帝嚣张跋扈是有的,急功近利亦是后世共识,但若说他昏聩无能,那就谬以千里了,他在位期间,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壮举,除了秦始皇、杨坚之外,便是鼎鼎有名的汉武帝、唐太宗也远远不如。

之所以留下万世唾骂、一无是处的恶名,一方面是史写;另一方面是杨广不想当摆设、不甘心当一个任人摆布的泥菩萨,但也因为他做了太多事、得罪太多人,所以失败后,哪有什么好名声?

像他这种情况,上有商纣、下有雍正。

他们三人都是想做实事的皇帝,但不管是国破家亡、身死道消的商纣、杨广,还是国祚继续的雍正,在史上都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

“捧杀?也对。”杨广不知杨集之所想,他听了杨集这句话,笑着说道:“大隋之强盛,说句前所未有,毫不为过,可是许许多多的人在强大中沉沦了,这对异族而言,是好事,可是对我大隋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

杨集细细想来,还真是如此。

杨广登基半年以来,很多改革都有他的思想,由于很多事情都在凉州试验过、总结过,故而开始胜利、进展稳健,这些就算是杨集也意料不到,但杨广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金刚奴,不知是我疑神疑鬼,还是怎的,我总认为大隋变化太快,也未必是件好事。”

“为何?”杨集一时间无法领会到杨广的意思。

“我原以为要五年时间,我大隋才能再上一个台阶,但是以今日气象来看,至多两年时间就走完这个过程;少了三年的时间的积攒、消化,我担心大隋出现外强中干的虚胖等等问题。而我烦心的,也是在这里。”

杨广皱眉道:“你知道秦朝为什么能一统六国?汉武帝凭什么驱逐匈奴,成就不世伟业?”

杨集毫不犹豫的说道““自然是秦皇汉武雄才伟略,有着人所未有雄心魄力、高瞻远瞩。”

“这是次要的!”杨广沉声道:“关键是秦始皇之前的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都是杰出帝王,后来的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虽然有所不如,可也不是什么败国的庸主。当秦始皇登基为帝,秦之国力,足以和六国总和媲美,当时除了秦国之外,又有哪个国家随手就拿出六十万大军?秦国两次攻赵,李牧两度歼灭了十几万秦国强兵,如此巨大的损耗,尚且不能让秦国伤筋动骨。秦国之强盛,可见一斑。反观其他六国,早已在醉生梦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堕落了,就当时的情况,休要说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了,便是任何一个明君,都能摧毁烂到骨子里的六国。所以单独拿统一天下来说,根本就体现不出秦始皇的伟大。”

“汉朝通过汉高祖、文帝、景帝休养生息,府库货财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此外,天下民心皆在汉朝。这一切,都让汉武帝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汉武帝哪怕连年征战,打得海内虚耗,汉朝也得以延续。”

“我大隋财富方面,绝对超过秦汉巅峰时期,但我们立国二十余载,民心和底蕴等等无形的资产却是远远不如人家。”说到这里,杨广叹息一声,说道:“不是我危言耸听,就我们大隋这样子,如果我把天下打成汉武帝那种海内虚耗,这个天下绝对大乱。”

杨集说道:“照你这么说,我大隋倒像是一夜暴富那种人。”

杨广瞪了杨集一眼,沉吟半晌,说道:“虽然很难听,不过倒也贴切。暴富之人虽然富足了,可是根基浅、人脉少,为人妒忌,若是不停下养望、蓄势,否则必将遭人撕碎。人如此,国亦然,所以你那什么将百万大军拿去送死的馊主意,根本不现实,若是死了这么多人,大隋必乱。”

“我也是没有办法,恼火之下说说而已。”杨集笑了笑。

既然杨广什么都明白,史上为何还那般去搞高句丽?杨集只能归咎于事态变迁!毕竟当下形势,与几年以后肯定是不同的。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杨广子嗣单薄、后继无人;当杨昭死、杨暕废以后,就连一个继承人都找不到,只好将目光瞄向了杨昭的三个儿子。可他这三个孙儿固然聪明过人,但年纪太小、威望不足,日后不管是谁继位,都镇不住野心勃勃的人。所以杨广为了大隋得以延续,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有生之年,荡平最具威胁的势力,给他的孙儿铺路。

如果杨昭不死、杨暕不废,杨广再是急功近利,也不至于像史上那般疯狂吧?

不过心中虽有计较,但是杨集不好说出去,此时的杨昭虽然胖得厉害,可是看起来,也只是胖而已;健康问题好像不存在。而且就算杨昭有病,他也没丝毫办法,说了反而给杨昭增加心理压力,如果他天天认为自己要死了,迟早被这个念头折腾垮。

“你这想法很要不得,想都不能想。”杨广叮嘱了一句,又说道:“今之大隋,繁荣得不正常,令人心惊,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自然无从解决了。”

杨集沉默半晌,说道:“我有一番见解,或许可以助阿兄破局。”

“哦?说说看。”杨广顿时来了兴致,连忙坐正身子,注视着杨集。

杨集说道:“中原王朝的主体经济是农业,历朝历代看重的也是农业,可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就撑得起国家所需吗?我看未必。这个压力要有助力来分摊方可,而商业便能填补这个空缺,甚至带动农业的发展。”

“虽然一些人总是说商贾逐利,但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天性,难道种田的百姓就不逐利了吗?我看未必。至于商贾聚敛财富之说,也不完全对,在他们交易过程中,难道获得收益的仅仅只是商贾?百姓就不曾从中受益吗?同样未必。”

“但是往往有人认为有赚、必有亏。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论调。只因买卖是各取所需,百姓用自己多余的物品卖给商人,再拿钱去买到自己所需的锅瓢碗盏、油盐酱醋,这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而工业人员有了钱,又从商人手中买到粮食……如此循环,便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皆大欢喜的关系。”

“也许有人疑惑,既然大家都高兴了,那么究竟谁亏了呢?其实谁都没有亏,假设钱币的购买力始终稳定,朝廷根据市场需求铸造钱币,投入市场,那么商业就会持续繁荣。简单来说,朝廷的使命是把控大局,商贾的作用是购买民间剩余物品作为货物出售,他们赚了钱,就会继续从老百姓那里购买;百姓赚了钱,做工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各行各业的产量也就会源源不断的提高,国家钱粮丰沛了,国力自然就强盛起来。”

杨集望了杨广一眼,面容严肃的说道:“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准,不是朝廷所拥有的财富来决定,而最好的评断标准便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某个国家的百姓如果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家有余钱,那么这个国家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是个开明强盛的国家,反之,如果百姓贫困潦倒,朝廷有再多钱也不能说明什么。”

“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名百姓构成,百姓富强、则国家富强;百姓孱弱,国家哪怕再强盛也是根基不牢,一旦出现不测风云,百姓为了活下去,也只能聚啸山林了。若是烽烟处处,这个国家离死也不远了。”

杨广眼中露出了赞许之色,不愧是自己最看重的人,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把错综复杂的关系得失梳理得这般清楚,实在不简单、实在是宰辅之才。他颔首道:“你说的这些,我知道。那你觉得我大隋国富民强,还是国强民弱?”

“从整体上来看,我大隋是国富民强,哪怕是贫穷的百姓,也在温饱的水平线上徘徊,比起以前的王朝来说,算是独一无二的水准了。”杨集想了想,又说道:“但是百姓衣食无忧、家有余财后,就会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比如说希望穿上漂亮衣服、希望餐餐有肉吃、希望住上好房子、希望有马车出行、希望孩子有书读、希望出仕为官等等。”

“后两者,朝廷可以给他们提供条件。但衣食住行,则需要民间的商人带过去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如同一潭死水般,富足的百姓为一仓仓卖不出去的粮食为愁,既担心被漏下的雨水淋湿、又担心老鼠吃,想买精美的工艺品却又买不到;而从事工业的人员,空有无数精美的工艺品,却没有人买走,更换不来粮食吃、衣服穿。所以两者都富,但两者都穷。”

“我大隋要的是不是畸形的虚假繁荣,而是综合国力的全面强盛!我认为农业为主、商业为辅、工业为骨,才是发展民生的最佳方针。”

杨广沉吟半晌,说道:“我大概明白了,那么你在凉州,又是怎么做的?”

杨集说道:“我在凉州的做法,就是农闲时雇百姓修路,路通了,百姓就能把余粮运到县城,卖给商人,再从集市中买到自己所需之物。这样一来,便皆大欢喜了。如果全天下百姓都皆大欢喜、心满意足,又怎么可能不拥护朝廷?朝廷有了民心、民望,又有什么好怕的?”

杨广皱眉道:“照你这么说来,关键是路,朝廷还是继续花钱修路、修运河?”

杨集说道:“理论是这样,但不能误了农时,更不能头脑发热就上马,而且朝廷也要储备钱币、以防万一,所以最好是作出周详的计划后,一州一地的来。”

“不错!”杨广目光灼灼的上下打量着杨集,好奇的说道:“你好像没有学过这些吧?怎么你就样样来得了呢?真是奇了怪了。”

杨集讪讪一笑:“阿兄,我说我下知一千年,你信不?”

杨广很干脆的摇头:“我不信!”

杨集也不再说话,突然想到一事,问道:“阿兄,不知承影剑能否节制豳州军?”

杨广诧异的看了杨集一眼,仿佛觉得他这个问题很不可思议:“承影剑是天下剑,当然可以节制豳州军了!”

“豳州军主将是谁?”杨集又问。

杨广的脸色更为古怪了起来:“豆卢宽。”

杨集惊呆了:“又是表兄啊?”

这个豆卢宽是北周南陈郡公豆卢通之子,杨坚外甥,母亲是昌乐公主。杨集先是在幽州收拾了另外一个表兄窦抗,如果再把豆卢宽收拾,那就弄倒两个表兄了。

“不错!”杨广脸色一正,冷冷的说道:“我们把他们当表兄、当亲人,可人家却不是这么想的。益钱造反的时候,豳州军空有七万大军,可豆卢宽却不出一兵一卒,为何?不就是他们和益钱亲厚么?不就是希望打赢朝廷么?”

杨集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我知道怎么做了。”

豆卢氏和杨谅的关系不可谓不紧,豆卢宽是杨谅的表兄、杨谅的正妻是豆卢妃,他的妻舅豆卢毓和豆卢懿皆是心腹重将,一旦杨谅成功上位的话,豆卢家的前程可想而知。他们两边有着如此深厚关系,那么豆卢宽在朝廷平叛过程中,故意拖后腿,自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是对于杨广、始终支持杨广的杨集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杨广很欣赏杨集的态度,微笑道:“豆卢宽执掌豳州军已有七载之久,豳州军各级将领,几乎都是他和关陇贵族的人,这些人凑到一块儿,能有什么好事儿?我手上也有豆卢宽的一些罪证,稍后一并给你。”

说到这儿,又沉声道:“至于豆卢宽,他纵然再不满,谅他也没有造反的胆量,你只需依律惩办即可,至于别的,不必担心……但他毕竟有我们杨家一半血脉,切勿伤他性命。”

杨集点了点头,问道:“阿兄,你给我多少人马?”

杨广笑了:“又不是打仗,要什么兵卒?况且,单凭你卫王之名,就值几十万精兵,你只要往那一站,那么士兵还不得服服帖帖的?”

“将领呢?这个总该有吧?”杨集说道:“一旦查下去,肯定有些败类受到严惩,我如果没有将领,怎么维护军队的日常?”

“校尉及其之下,你从军中提拔,之上,我来安排。”杨广想了想,道:“我从禁卫之中挑些将领供你调遣,明天,嗯,顶多后天,他们就到你府上报到。”

“行!”杨集应了一声,又试探着道:“越公的儿子,个个都擅长领兵,可他们,好像没有一人从军。”

“我知道,也提过。可越公不答应,他希望他的儿子从政。”杨广停了一下,意味深长的说道:“你知道的。”

杨集眨了眨眼睛:“我不道啊。”

“切!”杨广身子微微后仰:“别跟我装糊涂,你杨文会没蠢到那地步。我就明说了,越公认为他在军中风头太劲、人脉广阔,于国不利、于己不利,是以让玄感、玄纵、玄挺他们从政,与军方撇清关系。虽然越公过于谨慎,但老实说,他这个决定,对他的子弟、对朝廷都是百利无一害。”

杨集默然点头,忽然拱了拱手,一本正经的说道:“阿兄,我觉得我已经功成名就,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杨广见他小小年纪,居然说起了“告老还乡”,差点笑死:“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偷懒,我告诉你:你做梦去吧!”

杨广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挥手道:“滚吧、滚吧。看着都烦!”

杨集听得一头黑线,都说功高震主,怎的到他这儿,都不管用了呢?

难道,他的功劳还不够?

他站了起来,默默的行了一礼,默默的离开。

“记着,虽然你是去整军了,可《三国演义》不能断。这是两码事。”

“……”杨集顿了一下,走得更快了。

阿颖也真是的,没事将《三国演义》的稿子寄给皇后作甚。

哼哼!

到家以后,看本狼君怎么收拾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陛下不可以! 猎妖高校 重生日本高校生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护花野蛮人 一剑独尊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明朝皇帝往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