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清隐龙 神话版三国 赤色黎明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0章 不亚于治国神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  翌日一大早,练好武艺的杨集跑到长辈居住的北院,和亲妈、小妈坐在膳堂享用早餐,八大金刚吩咐下人准备了极为丰富的早餐,摆满一张大桌子。

杨集昨晚夜得极晚,但精神极佳,至于他的三个老婆,却是罕见的睡起了懒觉。

独孤敏昨晚让萧颖今天陪同裴淑英回趟裴府,当作回门礼,可是看到三个儿媳都没有来,便知黄了。不过她倒是没有介意什么,毕竟她们一路东来,异常辛苦,昨晚又被杨华丽拖到了寅时,今早起不来很正常。

独孤敏手上端着一碗香气扑鼻的粳米粥,看着埋头拱食的儿子,问道:“金刚奴,乐平整个晚上欲言又止,我看她准是有事儿,可问她,她又不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集抬起头来,含糊不清的答道:“谈生意!”

“谈生意?”独孤敏闻言愕然,看了看同样惊讶的苏芸娘,又问道:“乐平向来瞧不起商贾之道,昨晚竟然和你谈生意了?真是怪了。”

杨集说道:“有钱有势的人才有资格端着清高、高贵架子,如果穷疯了,照样向钱看齐,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公主又算得了什么?”

“这倒也是!”独孤敏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她放下手中碗,好奇的问道:“寻你做什么生意?”

“集资放贷!”杨集说着,就把杨丽华放贷的事给给俩个妈说了。

亲人之间,信任永远是重中之重,除却一些极为重要,关乎朝廷要事外,像这种家长里短的事儿,只要亲人们问,杨集都不会隐瞒。

苏芸娘惊讶道:“乐平公主看着那般清高,而且也不是差钱的人,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她有她的难处,但这不是她无法无天的理由,我已经告诉她了,让她停了。”杨集答道。

“她能听你的?”独孤敏愈发惊讶起来,杨丽华素来眼高于顶,连她这个长辈都瞧不起,竟然会听杨集的?

莫非真是穷疯了?

杨集呵呵一笑,说道:“我们都姓杨,她能不听吧?”

独孤敏没好气的白了儿子一眼,说道:“我也姓杨,我现在杨独孤敏,可也不见她听我一回。”

“阿娘比她小、比她漂亮,却成了长辈,她能听你才有鬼了。”捧了阿娘一句,杨集便将杨丽华遇到的困难,以及困难的源泉说了一遍。

独孤敏、苏芸娘听了,煞是无语。

斗米四五十钱?灾年更是到了夸张的斗米百钱?

这样的米,便是先帝和皇帝都吃不到,她杨丽华真敢吃。

她一家子这么吃,其实倒也无所谓,可是公主府名下那么多的人,竟然都吃这种天价米,难怪她吃不消、撑不住。

更让人无语的是,她女婿李敏明明是一个大官,而且他们一直跟丈母娘生活,竟然也没有发现?

独孤敏深吸一口气,认真的叮嘱道:“金刚奴,乐平好歹也是你阿姊,她如今遭到恶奴欺骗,你既然答应了,就得好好帮她清一清。”

她再如何跟杨丽华不对路,可头上也顶了“杨”字,而且还是杨丽华的长辈,岂容这等恶仆欺主?

“自然!”杨集说道:“我打算用罢早膳,便去民部、司农寺借几个人,同时了解了解近年来的粮价。”

独孤敏闻言,心头了然,笑着说道:“此法极妙,不过此事毕竟是乐平家事,本该宗正寺来管,我觉得你最好让宗正寺参与进来。如今的宗正寺少卿是安德王世子杨恭仁,此人为人方直、秉公断事,不谀权贵,圣人也很是器重,但是他还差一点点契机……否则早就是宗正卿了。”

沉吟半晌,又笑着说道:“你不差功劳,不妨将这场富贵送给杨恭仁,助他去掉那个‘少’字。”

“好!”杨集倒也乐见于此。

以他了解,杨广个充满侵略性的性子,杨广为了在父亲打下的巅峰之上,将大隋王朝推向更高巅峰,做梦都想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因此他对一味守成的老臣异常不满。

杨雄早在先帝时间便参与政事、显贵受宠,与高颎、虞庆则、苏威并称“朝中四贵”,以前也是支持杨坚改制的坚守主持者。可他现在毕竟是六十五岁的老人、思想渐渐趋于保守,固然没有反对杨广“革新战略”,却也不像以前那么激进了,再加上他和关陇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令杨广不仅失望,还有些警惕。

若不是杨雄已经年迈,以他这种左右逢源的油滑,杨广能用?敢用?

杨广任命杨雄为议事堂相国之一,也是斟酌再三,举棋不定,最终还是因为议事堂里头有杨素、高颎、苏威,是以将杨雄拉了进去。

杨广的担忧、顾虑,杨集了解。可是杨雄的担忧,杨集同样了解,杨雄是因为自己年迈,不敢像以前那么激进;他怕自己死后,“不争气”的子孙惨遭血腥报复;反过来说,若他有一个扛鼎之子,就敢陪杨广疯。

杨雄的顾虑,杨集多少跟杨广提了一些,这便促使杨广有了培养杨恭仁的想法。

杨恭仁清正廉洁、晓畅军事、谈吐宏阔,来日不可限量,若站稳了,杨雄还能怎么说?

可升迁有升迁的规则,越到高处,规则越重、升迁越难,这便导致杨恭仁当了这么多年的宗正寺少卿,却始终差一场令人瞩目的功劳。

而今,长公主杨丽华被恶奴欺成了个‘穷鬼’,若是帮她清理干净,必将受到皇族上下青睐、推崇。而杨集不差功劳,若是让给杨恭仁,助他升迁,杨恭仁和杨雄都得承他这份人情。

此外,杨集仗义助姐、让功于晚辈的举动,将会让他在皇族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名望,以及诸多无形的好处。

这,也是独孤敏提出让杨恭仁参与的用意所在。

接着,杨集又是说了“基金会”之事,然后说道:“这个基金会一旦成立了,我会建议她们重点帮扶并州百姓。”

独孤敏沉吟半晌,便说了三个字:“随你吧!”

她自是体会到儿子的一番苦心,这是想以皇族女子做“善事”的方式,挽回朝廷一些形象;先前杨谅造反之时,朝廷军对并州造成的创伤实在太深了;如果是和异族作战也就罢了,偏偏是皇族中的兄弟之争,所以并州百姓对朝廷的印象非常差,哪怕杨广免了并州百姓三年赋税,那些死了亲人的并州百姓都不领他的情。

皇族女性为主的“慈善基金会”,日后要是绕过朝廷,以“民间团体”的名义、重点帮扶并州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或许起到一定的效果。

望着儿子一眼,独孤敏忽的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叮嘱道:“虽说这是皇族女人之事,可终究是收买人心之举,咱们可以出这个钱,多少都无所谓,可千万不能当这个头。”

“这也是让我乐平姐牵头的原因。”杨集笑着说道。

就在这时,一名女金刚快步进入堂中,向独孤敏行礼道:“太妃,长秋监来传口谕,让大王入宫面圣。”

独孤敏、苏芸娘:“……”

杨集昨天傍晚入京,第一时间入宫面圣,一呆就到了天黑,入门不久,又被叫了去;回家不久,又被杨丽华纠缠了大半夜,刚刚起来不久,又要入宫面圣。

这不是折腾人么?

杨集起身,用毛巾擦了下嘴,冲怔在原地的独孤敏、苏芸娘拱了拱手:“阿娘、苏姨,圣人口谕不好怠慢,我去看看。”

说着,便大步离开。

一路来到玄武殿,就看到杨安在殿前广场走动,几名禁卫离得远远,于是便上前行礼道:“安叔!”

“大王!”杨安笑着还礼。

杨集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笑着说道:“安叔,圣人让我参与朝会还是怎么的?如果是朝会,那我得换身衣服。”

“不是朝会,就像平常那般。”杨安看了看杨集身上的衣服,又说道:“不用换了。”

“这点小事,用得着您亲自跑么?”

“我这不是馋了你的美酒么?”杨安笑着说道,他是杨家家将,早年也是一名悍将,随杨坚作战之时,被齐军伤了下身,后来便入宫当了宦官,不过他受伤之前,已经有了三子两女,倒也不至绝后。

他前年已经当祖太了,一家四世同堂,自然没有什么好忧愁的,平时就喜欢喝点小酒。

而在事业上,他是主管内侍的长秋监,巴结他的人多不胜数,便是太子杨昭、齐王杨暕也不例外,所以他对于金银珠宝已经没有期盼了。

反倒是杨集十多年不变的送酒行为,令他高兴、轻松,收了也没什么压力、喝了更舒坦。

杨集也从未对他要求什么、更不指望什么回报,平平常常的,就像是给长辈送点“好吃的零食”。

杨集听了他的话,忍俊不禁的说道:“安叔,我还真带了些好酒回来,等会让人给府上送去一些。”

“那感情好,我现在就盼大王的美酒。”杨安眉开眼笑的说道。

寒暄完毕,杨安向身后招了招手,一名禁卫捧着一个小木盒上前,杨安从他手上接了过来,递给了杨集,说道:“大王,这是圣人给你入宫金牌,你有了这面金牌,什么时候入宫都可以,同时,也拥有畅通无阻的权力,你可收好了。”

“喏!”杨集心思电转之间,就已猜到杨广的心思了:杨广给自己这面拥有特权的牌子,分明就是急着使用他的才智,希望他有什么好点子,就立马入宫商谈,昼夜皆可。同样,也是一种天大的信任。

伸手接过木盒,打开一看,竟是一面青铜打造的牌子,他取出牌子,将盒子递给待命的郝瑗,又从张出尘手中接过天下剑承影,随着杨安等人入宫面圣。

。。。。。。

到了大兴宫中华殿,朝会早已开始,杨集没去掺合,便在杨安的安排下,到一旁的千秋殿等候。见杨广一时半刻来不了,索性缩在一个角落里打盹。

这一举动,直令殿内待命的内侍面面相觑。

以往官员到此候命,莫不是挺直腰杆、一丝不苟的正襟危坐,便是杨素、苏威等相国,也不例外。而这一位倒好,一进来便找地方睡觉。

这也未免太随意了吧?

有些不认识杨集想要上前提醒,旁边的人连忙拉住,提醒说这是卫王。

一听是卫王,想要提醒的人不仅熄了火,甚至觉得这种特立独行的模样,方才符合卫王的“人设”,若他规规矩矩的,那还是卫王吗?

当散朝钟声响起不久,圣人便大步进入殿内,上前就是一脚,将杨集踹醒了。

内侍们见状,更加坚信卫王和圣人关系极好,暗自将杨集纳入不能得罪的行列。

“圣人!”杨集爬将起来,向杨广行了一礼,解释道:“昨晚睡得太晚,有点困。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杨广挥手让内侍们退下,坐在主位之上,笑着说道:“今日早朝有两大议题,一是军改,二是安排迁都后的留守人选。”

“留守人选是世明吧?”

“对!此外,他在早朝之前,单独向我推荐宇文述为剿匪主将,我也同意了。”说到这里,杨广看了杨集一眼,欣慰的说道:“据世明说,这是你推荐的人选,你能摒弃前嫌,主动推荐宇文述,我很欣慰。”

杨集道貌岸然的说道:“我认为我和宇文述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希望大隋好;这是共同点,也是不会触碰的底线。我之所以推荐他,是觉得他胜任此职。至于摒弃前嫌说不上,而且我也不指望宇文述对我感激在心。”

“嘿,说得这么透,一点不可爱!”杨广笑了起来,宇文智及都被杨集废了,宇文述能感激杨集这点小恩惠?根本不可能。

他也无非是说场面话而已,而杨集这个回答很意外,但却真实、坦率。

若是油滑的说什么此后一定其乐融融,那还是他所熟悉的杨集吗?

显然不是!

只是这个话题不宜深入,到此为止。

“我让你来,主要还是关中贼寇之事。你昨晚说的兵部剿匪、跨境剿匪之法,在凉州效果明显,我十分认同。”杨广停顿了一下,介绍起了限令的由来:“军队不能跨境的限令,颁布于开皇十年,起因是高智慧、汪文进等反贼曾为地方官,他们串通一气,联兵造反,使叛乱很快就席卷了江南。朝廷意识到南方仍旧不太平、仍旧有人打算造反,故而有了个限令。”

“现在距离高智慧、汪文进等人作乱,已过十五载;朝廷对于各地的掌控,远胜往昔,百姓的归属之心也远胜当初,所以这道限令显得有些不符时宜、不利于各地军队彻底剿灭匪类。所以我让兵部向各个总管府下达清剿贼寇的命令,由各个大总管府统一安排。”

杨广看了杨集一眼,一股无形的气势犹如实质般的迸发出来,重重的说道:“这样既能达到剿匪的目的,同时也是检验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若是有人不知死活、起兵造反,那正好给我练兵、绝后患的机会。金刚奴,你认为如何?”

“威武霸气,无言以对。”杨集说道:“这世道,还有很多很多用心不纯的人,一味怀柔,是感化不了他们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正是如此!”杨广笑了笑:“相对于其他地方,关中十分复杂,我不会催世明和宇文述。我近日读史,发现多少君王用兵操切、急于求成,以致功败垂成、徒留污名,比如说商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当以为鉴。”

杨集心中又有一种怪异之感,这种感觉当初出现过一次,就是听说杨广追赠陈叔宝为大将军、谥号“炀”的时候。

杨广又说道:“另外,我又有点担心关中闹大,若是‘匪患’席卷整个雍州,麻烦就大了,所以我同样给凉州军入境的权力,你下去后,立刻让凉州军(小州)、会州军、兰州军、洮州军做好准备,只要事态扩大,立刻入境。”

“遵命!”杨集拱了拱手,又说道:“我在凉州剿匪之时,发现贼寇越多的地方、官场问题越大。这些地方官巧立名目、私设苛捐杂税,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当土匪。若是朝廷只剿匪,而不整肃当地的官场,很快又有新的百姓聚啸山林。”

杨广叹了一口气:“苛政猛于虎也。”

杨集拱手道:“圣上圣明。”

一位帝王能说出“苛政猛于虎也”,就已经具备了明君之相,虽然仅仅只是引用了圣人之言,但帝王有这份自觉性,起码不会在“何不食肉糜”以及醉生梦死中走向灭亡。

见到杨集敬佩的神情,杨广面上却无自得之色,而是叹息道:“我何尝不知民生艰难?我之前已经下令免去并州百姓三年赋税,可你知道吗?这些百姓竟然纷纷缴纳赋税,比任何时候都自觉,而且不是官员催促。”

注视着杨集,杨广一字一顿的说道:“你知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是什么反应吗?毛骨悚然!这说明什么?说明并州百姓不信朝廷、害怕朝廷,时时刻刻处于恐惧之中。若是暴发出来,如何得了?”

“这是那场大战的后果!”杨集沉默半晌,苦笑道:“我也想不到并州百姓对朝廷的排斥到了步田地,要是有人登高一呼,将他们串联起来,情况大是不妙啊。”

“这就是我最为头疼的地方。”杨广说道:“知其弊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除弊兴利,这还要我们上下一心,因弊施策才是。对了,既然你明白这点,不知是否有办法解决?”

杨广心底也没有抱多大希望,只是已经聊到这里,也就随口问一问。

“好办法自然没有,不过蠢办法却有一个!”

“哦?”杨广起初还显得遗憾,但听到最后,脸上立马露出期盼之色:“蠢办法总比没办法好!”

杨集说道:“这种内部战争,朝廷也不想,可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不过益钱毕竟处于叛乱一方,朝廷去平叛也是很正常之事。百姓之所以排斥朝廷,是因为还没有从丧亲之痛中走出来。眼下是关键的时刻,朝廷必须立信,树立良好的口碑,不能进一步刺激并州百姓了。只要过了个道坎,就会慢慢好转。”

“百姓上缴赋税的举动,是害怕、排斥,同时也是一种试探。我认为朝廷既然下了免税三年政令,就不能失信于人,哪怕再麻烦也要如数奉还,否则只会令裂痕进一步扩大。”

杨广当即沉吟了起来,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哒哒哒”的声响,过了半晌,才向杨集说道:“你这想法确实不错,退还税赋也没什么,只是此举只能维护当前不温不火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甚至他们有可能再交,这般来来回回,何时是个头?”

“朝廷立信、廉政,再由皇族女人立德!”杨集也没有卖弄关子,将“皇家女人基金会”的设想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本来,我打算让乐平姐负责运营这个基金会,等赢利后,再去赈济百姓。但听了阿兄所言,才知道并州的情况这么不乐观。若是可以的话,我建议让嫂嫂或乐平姐、太子妃先去赈济一番、安抚一番。”

杨广沉默半晌,皱眉道:“你觉得有效果吗?”

“皇家在百姓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若是由男的出面,虽然也好,可终究多了几分阳刚、功利色彩,以及浓重的朝廷背景;而女人温柔似水,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她们去并州赈济百姓,虽不能立即感化有丧亲之痛的百姓,可起码令家庭完好的百姓心生好感、心怀感激,在他们的宣扬之下,远比朝廷单方面努力好。”停顿了一下,杨集又说道:“就算在并州没有丝毫成效,可是当皇族女性出资、出面赈济灾民的消息传了开去,天下百姓必将传颂。”

听到这里,杨广已经心动了,他想了想道:“等迁都了,让皇后去并州试一试,至于那个基金会,既然阿姊愿意打理,那就让她来做好了。”

“此外,舆论也要跟上,最好是办一份报纸。”杨集又说道。

“什么叫报纸?”杨广一脸错愕的看着杨集,不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

杨集喝了一口早已放凉的茶水,润了润喉咙,对着杨广讲解了起来:“报纸和贴在墙壁上的邸报一样,不过更加民众化,定期发行、发售,上面可印制国家政令,然后让一些人加以解说,说这政令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可刊登一些趣闻、有用的生活小知识、文章等等。”

“以上是内容,而它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民间舆论,将风气舆论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虽然读书识字的人比较少,但每个乡终究能找出来一两个认识字的,而这些人往往是地方上的小吏,每当报纸到达,就让他们把报纸上的内容读给百姓们听,如此口口相传,很快就会传开。”

“其实前段时间我就想将它搞出来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加上纸张产能不足,现在时机成熟了,可是适当展开,大兴城、洛阳城可以作为试点,之后慢慢向全国各地普及。”

“金刚奴大才,为兄敬佩!”杨广聪明过人,经杨集这么一解释,他就猜出报纸的妙用了,颇为激动的说道:“报纸若是用得好,不亚于治国神器。”

“确实如此。”杨集笑了笑:“很多地方官本着‘山高皇帝远’的观点,将朝廷利民政令隐瞒不说,比如减免赋税政策,明明朝廷减免了,可地方官还在收,最终纳为己有。若是报纸广泛铺开,那类地方官纵然想瞒,也有了极大的顾虑,担心百姓通过报纸知晓、并举报。”

“这个报纸得搞,必须搞。”杨广激动的站了起来,他踱了几个圈子,又停下,说道:“就算有贪官污吏胆敢顶风作案,可是通过报纸知道朝廷用意的百姓,也将矛头指向贪官污吏,而不是朝廷。若是百姓不满而举报,朝廷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将贪官污吏逮捕。”

“确实是!”

“金刚奴!”杨广目光灼热的盯着杨集:“我又想把你调入中枢了。”

“过几年吧!”杨集笑着说:“我现在还得替朝廷培养改革精英,至于其他的,可以在书信上交流。”

“说得也对!”杨广停了一会儿,忽然又说道:“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长的,竟然会这么多,如果你能一分为十、一分为百,那该多好。”

杨集耸了耸肩头,双手摊开:“那就没办法了。”

“得了!”杨广挥了挥手,说道:“你去一趟兵部,世明和越公他们都在。忙完,再回来帮我处理一些奏疏。”

杨集:“……”

我一不是太子、二不是相国,奏疏与我何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陛下不可以!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护花野蛮人 一剑独尊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穿越大明朱雄英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明抄家王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