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天下枭雄 科举,寒门状元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中华第四帝国 唐人的餐桌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5章 老奸巨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阳落山之前,裴矩从大兴开来的马车停在张掖萧府门前;早已接到拜帖的萧瑀不仅打开了大门的正门和两道侧门,还让萧家男女全部出迎,给足了裴矩面子。

这也是达官贵人交际中的一种隆重接待。另外还有一种接待则是针对关系好、或是不想太过引人注目的贵宾,这种比较低调的接待既不用打开正大门三门,也不用全家、全族出迎,而是很低调的把客人领进书房述话。

书房是男主人是修心养性、思考大事的地方,有的人家甚至连女主人都不能擅自进入,婢女和仆人若是贸然进入,轻则重责、重则活活打死,如果男主人把客人请入书房叙话,那就代表他对客人绝对重视、绝对尊重。

萧瑀是两者兼备:这一来是裴矩官职远比他高,二来是裴矩以个人身份来访,而个人身份方面,裴矩又比他高一辈,他小时候还跟随朝拜杨坚的父亲拜访过裴矩,裴矩的精明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直到现在,萧瑀都还有点怕裴矩。

未免裴矩还朝后,在自己的兄长面前指桑骂槐、说他没有家教,他索性两礼俱全,让裴矩无从挑剔。同时也间接告诉裴矩:我萧瑀敬你是相国、敬你是长辈,给予你应有的敬重,若是你没有相国、长辈的气度,那你也休要怪我没有晚辈、‘下官’的肚量。

这种看似什么都没说、实则什么都说了的礼仪文化,乃是华夏文明独有的魅力,实非野蛮未开化的胡人所能拥有。

萧瑀让家人在大门外向裴矩行完礼,便将他请入了书房之中,裴矩再次微笑道:“事先没有约好,又打扰了刚从瓜州回来的贤侄,还望贤侄海涵!”

萧瑀亦是客气道:“世叔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何来打扰之说?”

“贤侄客气了!”裴矩呵呵一笑,他能听出萧瑀拒人千里之外的漠然、以及浓浓戒意,不过话说回来,他裴矩这些年,早已习惯了这种戒备。

休要说是萧瑀了,便是他那当过皇帝的大兄萧琮、当了大隋兵部尚书的六兄萧玚见了自己,还不是这样?好像也只有、好像也只有杨集不当他是相国了,不然,他一个有妇之夫也不会把裴淑英给拐跑了。

“世叔请用茶!”这时,萧瑀的妻子独孤氏端来了一壶茶、两只杯子,为两人斟好茶,便行礼而退。

书房只剩下他们两人,裴矩端起茶盏慢慢喝了起来,他知道萧瑀对自己充满了敌意、戒心,如果不能令对方卸下心防,无论自己说什么,对方都觉得不怀好意,最终令误会一步步扩大,最终不仅谈不出什么名堂,还导致日后无法继续深入交流。

他放上茶盏,目光顺势扫了主位之位的字,心中忽然一惊;一般来说,书房是男主人的私藏空间,许多人所不知的东西,都会在书房之中出现,从摆设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情,从摆件上能够看出一个人之所喜、之所好,而官员们挂在主位上方的字画,要么是皇帝或上司的字画、要么是自己所欣赏的书画家的字画。

然而萧瑀挂在书房正上方那幅字,笔法刚劲有力、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宏伟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大气凛然,与当下盛行的温润秀逸截然不同。而这幅字的内容是气势磅礴、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观沧海》。

书法和诗的气势融为一体,居然有一种跃然于纸上的雄浑气魄;细而观之,裴矩连鸡皮疙瘩都起了来,他忍不住站了起来,指着那幅字问道:“贤侄,这幅字是哪位书法名字所写?依我看来,足以和王羲之媲美了。”

裴矩这番话,看似是对王羲之不敬,但却真实,因为王羲之在隋朝的地位还没有达到神的地步。

王羲之的字是公认的好、也是隋朝达官贵人喜欢收藏的名家墨宝之一。但悲剧的是,他遗留下来的字的价值,在隋朝远不如他的“师太祖”蔡邕、师祖钟繇、师父卫夫人。

毕竟王羲之死了才两百多年时间,而且他是当过官的人,留到现在的绢、碑刻、公文很多;至于另外三人,基本上是生在没有纸张的年代,多数作品又毁于战火之中,所以留到现在的作品早已是寥寥无几;既然三人的作品这么稀少,其价值自然不是王羲之墨宝所能比。

王羲之之所以封圣,一是他的墨宝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他的师门前辈一样,变得慢慢稀少。二是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加持,李世民是王羲之最忠实的“粉丝”,他为了弄到《兰亭集序》,不惜以帝王之尊派人去行骗;此事传开之后,文武大臣便投其所好,全部学起了王羲之的字。

既然皇帝、满朝文武都在学,地方官、读书人能不学呢?王羲之能不火吗?于是乎,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这么在唐朝被确立并巩固下来。

现如今,王羲之在书坛上的地位,其实和史上的其他书法名家没有多少区别,而贵族圈子里,恐怕也只有杨集最重视王羲之的墨宝了,像裴矩、萧瑀这种土生土长的贵族,谁又会像杨集那么稀罕?

萧家是和平交权的帝胄之家,杨坚非但没有抄他们的家,反而赏赐大量财物,所以萧家就有很多王氏父子的墨宝,否则的话,萧琮当年也不会随手把卫夫人的《名姬帖》、王羲之的《十七帖》交给萧颖,让她当生日礼物送给杨丽华了。虽然最终被杨集调包了,可也说明萧家没有把王羲之的作品当成不可或缺的传家宝。

裴矩也是见多了王羲之墨宝的人,他此时看到的,如果是《兰亭集序》,或许也会动容,但绝对不像现在。

只因他面对的是一种前所未闻、见所未见新式字体。

萧瑀起身看了看,便笑着说道:“世伯,这是卫王写的字,被我顺手取来了。”

裴矩听说是杨集写的字,立即义正辞严质问:“卫王的字幅,你就这么随便挂上了?”

萧瑀愣了一下,解释道:“我装饰书房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字画,便让人挂上了,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裴矩忿忿然的拖来了一张案几,身手敏捷的爬上桌子,然后小心把字幅给摘了下来、接着又小心的将它慢慢卷起,当他下了桌子以后,又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之后气急败坏的对—脸愕然萧瑀吼道:“作为对你这个无知晚辈的惩罚,我没收了!”

他整个过程都是沉着脸、一言不发,爬上桌子的急切、摘取卷起过程中的小心、下了桌子的松气、气急败坏的咆哮、据为己有的“贪婪”……给萧瑀的感觉就是这幅字价值连城,导致他这个稳定如山的裴氏家主、相国,在这幅字的面前也变得如此的失态。

这幅字真的如此贵重吗?

不贵重!

一点都不贵重。

杨集的字虽好、风格也很独特,但只要他一天不死,他就能写出千千万万幅字、他的字就不值钱。而裴矩即将成为杨集岳父,若他真想要杨集的字,完全能够从杨集手里弄得百幅、千幅。

他之所以惟妙惟肖的“表演猴戏”,实则是以此为道具,将两人之间的陌生感、萧瑀的戒备打破,从而为接下来的谈话,营造出一个其乐融融氛围。

当然了,若是换成地位与萧瑀相当的人,只会让人反感、厌恶;但是裴矩做出这种贪婪的举动,只有强烈的喜感;让萧瑀莫名的觉得此老贪得可爱,他听了裴矩理所当然的话,忍不住大笑起来。

裴矩瞪他—眼,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还有没有?拿来给我没收!”

萧瑀想着厨房已经准备好饭菜,连忙笑道:“世叔,这幅字我送给你好了,但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赶紧把事情谈好。不然饭菜都凉了。”

“也好!”经过萧瑀这么一引,裴矩把卷好的字幅‘小心’的放到桌子上,坐下来后,顺势就把正事说了出来:“贤侄,你也许觉我是为了小女来示威,但不是……”

萧瑀接待的礼仪十分周全,但就是因为太过周到,让裴矩感到了萧瑀浓浓的疏远、戒备;而经过方才的一幕闹剧、以及哈哈大笑,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荡然无存。如是一来,裴矩便知道自己所说的话,能够让萧瑀以平常心来听、来分析,而不是怀着偏见之心来抠字眼和语态。

他继续说道:“事实上,只要小女进入杨家门,那么我们就是亲上加亲。我们两家也不该为敌、而是该为友,只因我们都是士族,我们在大隋王朝就是天生的朋友。”

萧瑀听了这话,顿时沉默不语,自从杨广登基为帝后,萧氏便取代独孤家,成为大隋王朝第一外戚,而且相对于在官场上平平无奇、无所作为的独孤家,本朝皇帝杨广给予了萧家极大的权力,使萧氏有了一个皇后以外,还在朝廷之内出现了一个相国、一个尚书;再加上萧氏外甥又是大隋太子,这便导致萧氏在士林中的声望进一步高涨,有一种被捧上天下士族领袖宝座的势态。

但是萧瑀知道萧家固然因为皇帝一步登天了,可也独秀于林,成为山东士族、关陇贵族共同敌视和斗争的对象。要不是还有杨素为首的中原士族、苏威为首的关中士族、裴氏为首的河东士族吸走部分“火力”,实力不如人的萧氏日子会很艰难。

现在裴矩说这番话,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自己、向兄长透露一个消息:裴家乃至河东士族不会帮助河北士族、关陇贵族对付萧氏,而且两家有一个共同“女婿”,日后便能借助这层关系、这个桥梁,构建更为亲近、亲密的合作关系。

裴氏既然有合作的意象、两家也有合作的基础和桥梁,裴氏自然不会在杨集后院给萧颖使绊子。

“世叔的意思,我明白了。”萧瑀梳理清楚,便向裴矩说道:“我会将世叔的意思如数传给家兄。”

裴矩捋须而笑:“关陇贵族如日中天,便是先帝和圣人也要敬畏三分,如今他们又利用自身的先天之便,抢占地方官职,如此咄咄逼人,实非某个士族所能抵御,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唯有如此,方能保证自家地位之余,为君王分忧。我想,令兄会明白我的用意的。”

谷慿

裴矩和萧琮私交极好,但两人现在都是议事堂相国,而萧玚又是兵部尚书;官当到他们这种份上,官场上该避讳的规则、他们必须要避讳,若是继续深交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便迂回的找到萧瑀,向他透露合作的意思。

“我会的!”萧瑀默默的点了点头。

“如此便好!”裴矩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便话题一转,目光凝视着萧瑀,缓缓的说道:“还有一件与贤侄有关的私事,作为长辈,我想提醒提醒贤侄。”

裴矩语气之中充满了长者对晚辈的关心,这也是他厉害之处,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和人拉近关系,一步步的亲近于他,但是对方却感到到真诚,而不是刻意为之。

当然了,他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忽悠人,否则事情败露,一切努力都会轰然坍塌。

“还请世叔明示。”萧瑀这个人比较纯粹,这是因为家族之事自有长兄萧琮、三兄萧瑑、四兄萧璟、五兄萧珣、六兄萧玚操心,而且他从小就在父母和兄长姐姐的呵护、在无比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比较天真、思想也比较纯粹。

现在的萧瑀,类似于岳不群保护的下的令狐冲,不过两人的行为恰好相反:令狐冲是黑白不分、是非不分,总是给弱势的‘华山派家主’闯下大祸;而萧瑀眼里的官场,却是黑白分明、非黑即白,他认为白的,理当嘉奖;黑的,必须绳之以法,正是因此,他才把法曹干得这么起劲。

在萧瑀看来,犯官的背后是谁并不重要,只要让他有施展才华空间,只要把他推崇的法治理念推广到全凉州、全国,哪怕是仇敌满天下,他也乐意。

虽然他一出道就跟杨集混到现在,但问题是他干这种事的时候,根本不去考虑对方来头、更不用权衡自己的利益得失,只要接到举报、抓到犯官,然后顺藤摸瓜挖出一大批人即可,所以直到现在,他的官场智慧非但没有进步,反而还有退化的征兆。

论起人情世故、处世智慧,便是同样被保护得好好的萧颖都比他强了很多很多。毕竟萧颖是女孩,一旦嫁了人,她在府内的一举一动,无不代表着萧氏的家教和涵养;出了门,则是代表娘家和夫家,故而她从小学的就是这些与人相处的知识,这又哪是一心学习治国之道的萧瑀所有比?

此时萧瑀被裴矩一一带动,最初的戒心已经荡然无存,便恭恭敬敬的求教了起来。

“关陇贵族集团乃是天下毒瘤,它的存在,令天下一直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你休要与关陇贵族交往,尤其是你岳家独孤氏,更不能亲近。”裴矩语重心长的说道:“而你萧家是现在的第一外戚,若你与关陇贵族靠近,则是意味着背叛。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姜还是老的辣,裴矩这个劝告就像一记警钟在萧瑀心中敲响,令他心中对裴矩深为感激,他深施一礼:“世叔金玉之言,时文铭记在心。”

其实裴矩这种话,他的兄长们说过了无数次,尤其是他的至交好友的李渊,由于身为李氏家主、独孤家外甥、窦氏女婿之故,更被兄长们视为毒虫猛兽,让他与李渊绝交。

但他就是不听。哪怕萧琮无数次请出家法来收拾他,也没卵用。

萧琮和萧玚之所以把他扔在凉州以后,就不闻不问,倒不是让他自生自灭,而是希望他在当杨集走狗之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关陇贵族反目,只要他臭成杨集那样子,包括李渊在内的关陇贵族子弟自然对他避而远之,到时候,他送上门去,人家也嫌弃。

然而这种话由一个外人来说的时候,却一下子就解决了兄长们苦恼多年的老大难。

。。。。。。

与此同时,州牧府议事仍在继续。

杨集先是和阴世师、杨善会等人商议完大政方针,再将凉州诸将召集而来,向他们宣布凉州军的下一步决定。

当得知杨集要解散降兵、放两万士兵回家休整的时候,众将纷纷提出了异议,表现得最为激烈的,自然是颇超器、杨铁、契苾作易、慕容延这类外族将领。

毕竟在他们的观念之中,军队代表强大,一旦手中拥有一支声势浩大、兵强马壮军队,那么一切都会有,所以对于杨集的决定,感到不可思议。

颇超器拱手道:“大王,我们凉州兵马虽多,可是我们还肩负着消耗、歼灭吐谷浑的重任,当军队分摊到各州之后,能够做机动之用的军队其实非常少了,为什么要自断臂膀,生生裁掉十三四万大军呢?”

这次北伐大湖区的战争中,折损的军队主要是韦云起率领的一万羌兵,他们在白狼原一役,基本上是打残了。至于杨集率领的精兵、李靖率领的伊庭联军、以及崔师所部人马都没有怎么损失。

接下来在跟突厥兵作战时,实际上阴谋多过于硬战,当杨集在受降水出山口伏击阿史那俟利弗设后,便代表西部突厥精锐尽失;当他们杀入东突厥,几乎都是屠宰散居草原上的大小部落,遇到的像样的战斗只有杨集破阿史那步利设、颇超器破阿史那俟利弗设那两场,而主战的士兵又是以降兵为主,所以隋军精锐的损失不大。

但是大湖区的降兵、范夫人城及其附近的降兵和俘虏奴隶,加起来有十多万人,如果再把暂时卸甲归田的两万隋军算上,那么杨集这次裁掉的军队,足有十三四万之多。

在吐谷浑军队被牵制在各个对峙节点的情况下,这样一支数目庞大的军队,足矣横扫吐谷浑了,然而这些士兵在杨集一声令下,要么是去鄯善屯田、要么是回老家团聚去了。

这样一个决定,多少让人有些无法接受。

“你以为我想裁军吗?我也不想,但是凉州养不起!”杨集将一个册子扔在桌子上,无奈的向颇超器说道:“我们凉州军民一直靠朝廷供养,圣人也愿意继续援助我们,但是朝廷援助我们的粮食,至少有两成消耗在了路上;如果把雨雪天气算上,那么平均下来,有三成被民夫、护粮队吃掉了。这样不仅消耗巨大,而且还导致民夫脱离了农田,影响了他们自己的生产和收益,长此以往,必伤国本。如果不用朝廷来援助,我们却要养这么多军队,凉州军不出半年,就会陷入无粮可食的窘境,若是秋收欠收,整个凉州军民都要饿肚子。”

恢复成长史的杨善会点头道:“大王说得不错,如今的军队,已经是我们所能的极限了,我们该做的事情,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盲目保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

按照原先的计算,凉州到了明年春粮收获之时,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先是奴隶贸易和丝绸之路走得太顺,使大量奴隶和商人拥入凉州,奴隶暂时没有收成,需要官府养;商人没有带来粮食,需要吃凉州产出的粮食;接着是北伐战争的爆发,这又耗了不少粮草,供养原有的军队就已经有点吃力了,现在一下子多了十多万青壮、十多万草原牧民,若是继续把这些青壮当军队来养,凉州各级官府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穷得只剩下钱的破落户了。

若是杨广如同杨集之前所料,真的开来几十万大军,而凉州却是一个穷光蛋,杨广也只好动用几十上百万民夫,从关中运来粮食,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有伤国本。

所以无论是从凉州的实情出发、还是从或许发生的亲征来看,杨集都要休养生息、广积粮食,而不是继续无度的挥霍。

看着众将一脸不舍、肉疼的表情,杨集笑着说道:“我让这些降兵去鄯善屯田,并非是彻底的散掉,而是效仿中原府兵,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待我们有了雄厚的家底,或是战争需要,会再把这些军队调来作战。”

“大王英明!”众将闻言,这才眉开眼笑起来。

“这些降兵充满了野性,不仅要训练,也要监督和驯化,他们到了鄯善以后,名义上仍然隶属于军方。”说到这里,杨集点名道:“薛举、颇超器!”

“末将在!”薛举、颇超器各自上前一步。

“薛举,你已经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凉州兵曹,便由你暂代鄯善屯田军总管之职;颇超器暂代鄯善屯田军副总管之职,与杨铁一起辅佐薛举管理屯田军军事训练。”鄯善是有行军总管的,所以杨集任命他们为鄯善屯田军正副总管,权限是只管这支屯田军,其他一切与他们无关。当然了,鄯善总管也管不了他们,所以屯田军算起来,是隶属于州牧府、或是杨集的军队。

“末将领命!”薛举大步上前,从杨集手中接过凉州兵曹印。

“韦云起,你为屯田军长史,负责管理屯田军一切政务。”杨集目光看向了韦云起,韦云起奉命去剿灭大湖区北部的薛延陀残部,然而薛延陀残军听了隋军大举来攻的消息后,便先一步逃掉了,使韦云起无功而返,不过他在白狼原一役中立下了大功,为李靖占领鲜卑大草原、杨集合兵剿灭慕容卑创造了宝贵的战机。

之所以没有任命韦云起为总管,是因为韦云起弃笔从戎的时间短,资历和累计起来的战功都不如薛举多。

薛举虽然有点“不思上进”,可是连后来的尉迟恭都步入军队了,杨集若是不为薛举争取应得的封赏,那便是赏罚不分,以后又如何带领这帮文武?

至于韦云起,他以前是凉州礼曹,搞外交是一把好手,所以杨集打算让他主管包括教化、律法在内的一切政务。

“末将遵命。”韦云起拱手应命。

“都回去吧,你们休整三天,便带着屯田军前往鄯善。”杨集沉吟半晌,又说道:“而鄯善那边,我会让窦庆刺史做好接应准备,并且给你们安排好屯田之处。”

“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魔艳武林后宫传 福艳之都市后宫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陛下不可以!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逍遥四公子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篡清 武炼巅峰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父可敌国 
最近更新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穿越梁山成霸业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大明抄家王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