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铁骨 一万年前争霸 民国之铁血少帅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抗战之红色警戒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大清隐龙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我的公公叫康熙 抗日之不世军神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4章 危言耸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当、当……咚、咚、咚……”五更天,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大兴宫正门广阳门城楼金鼓齐鸣,开始向全城百姓报晓了。

广阳门上的钟鼓一响,全城各条大街上的鼓楼依次响起,钟鼓声分为五波,总共要敲足八百下,在一波波钟鼓声中,皇宫大门、皇城大门、里门、坊门、城门次第开启。

大兴城内的大大小小的寺庙每天也都凑热闹,僧侣纷纷撞响晨钟,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唤醒了帝都大兴,几十万百姓一齐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旭日朝阳。

这一刻,也预示全城几十万百姓即将开始新的一天。与或是贪懒床、或是辛勤摆摊的普通老百姓不同,官员们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千篇一律的准备上朝了。

大隋朝会有三种,一是最隆重的元日朝会,除了在京九品文武之外,各地主官、或是次官也要参加;第二种是初一、十五各办一次的朔望朝参,凡是九品以上的文武京官都要参与,这一天大兴殿上要高香案、摆香炉,文武百官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先按品级入殿就位,皇帝始出场。第三种是每天必有的朝参,五品京官皆要参与,但由于都是以政务为主,武官可以不去。

今天是六月初一,属于朝会中的朔望朝参,人数也尤为的多。

当杨集来到大兴殿时,官员已经到了七七八八,随着时间的推移,赶来参加朝会的官员越来越多,赶到的官员们三五成群的在门前窃窃私语,气氛较之以往,多了几抹凝重。

脱鞋进入大殿,各级官员找准位置入座,等了约莫一刻左右,杨坚这才冠冕齐全、腰悬天子剑入座。

杨集坐在宗亲的那一级平台上,离杨坚也比较近,再加上视力好,能够感觉到杨坚的精神状态比昨天还要差,整个人也越见虚弱,据说御医都不敢拿太补的药物给杨坚服用。

实际上杨集知道杨坚并非是在独孤皇后去世之后,开始尽情的纵情酒色,而是杨坚有一种类似曹操的头疾,这种病已经折腾了他几十年,一旦发起病来,是彻夜难眠、抱头打滚,也是因为这个病,性情变得越来越暴躁。

独孤皇后以前陪他一起上朝,主要是在一旁纠正错误,免得杨坚发病之时误杀良臣,她本人其实并没有在朝堂之上公开发表过主张和政见,这些年来,有很多大臣在杨坚饱受病痛折磨时,执反对意见,都差点被疼痛、暴躁的杨坚暴打,要不是独孤皇后及时提点和制止,不知要有多少良臣挨杨坚的打。

独孤皇后死了以后,杨坚的雄心壮志仿佛化成灰烬,至此深居简出,长居于独孤皇后生前永安宫,似乎只有在那里,他的心灵才得到丝丝安宁,但他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身体机能一天天在下降,而头痛之疾反馈出来的病症也越发严重。

去年他还参与早朝,据说今年除了声势浩大的元日大朝会,之后什么朝会都不参与了,处于一种百事不管的隐退状态,所有事务都甩给了杨广。

而今天他出现在朔望朝会之上,实则是被百官请出来的,有了杨广提醒的杨集知道活字印刷术、油墨、廉价书籍的大行其道,已经损害到了满朝公卿的利益,此事影响之大,大到监国太子杨广也镇不住。

杨坚看了下方的满朝文武一眼,故作不解的询问道:“朕有言在先,凡事都交给太子处理。不知诸公请朕临朝,所为何事?”

太学博士郑善愿出列,上前几步,向杨坚躬身一礼:“启禀圣人,近来活字印刷术、油墨传于坊间,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不良商贩印制圣贤书卖给百姓,从中牟取暴利。据微臣所知,百姓对此趋之若鹜。”

这个郑善愿出自荥阳郑氏,乃是莘达公郑译次子,凭借父功,拜归昌县公、太学博士,刘炫、刘焯被挤出京城,在儒林无法立足,此人当居首功。

“这是好事啊,如果天下百姓都能读书,十几二十年后,我大隋会有更多贤才,岂不妙哉?”杨坚心中冷笑,他听了杨集之策,将活字印刷术、油墨之技广而告之,任其自然酝酿,然后静观事态发展,看来这些人之前也是低估了商人逐利之心,两个月以来影响力显然是令他们恐慌了。

“圣人此言差矣!”说话的是民部侍郎崔仲方,他是博陵崔氏子弟,出列道:“这些印制书籍的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不仅擅自改动圣贤书,而且错字漏字到处都是。这根本就是玷污圣贤之言、误导天下求学文士,另外圣人可曾想过,这天下人如果都去读书了,哪还有何人耕种?若这天下人都一心钻营仕途,朝廷从何收取税赋?”

“这……”杨坚一时语塞,他和杨广、杨集只想到将两大工技广而告之,令书籍迅速从民间蔓延起来,却没想到商人在印制书籍之时,会出现错字漏字等问题。至于没有人耕种那就是扯谈了,毕竟天下职务有限,怎么可能有五千多万个职务?

他看出来了,今日朝会是以山东士族为主力,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山东士族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靠的就是垄断了教育资源,家中藏书不仅使他们培养出众多人才,世世代代的掌控了地方官场,而且也为他们培养出忠于他们的寒士,要是原本可以当作传家宝的书籍被卖成烂大街了,他们的优势至少被消弱六七成以上。

能不火急火燎的反对吗?

“崔侍郎此言差矣!”就在此时,杨集从席位上站了起来。

郑善愿皱眉行礼道:“卫王,我等商议国家大事,却是与您无关。”

他以卫王称呼杨集,可不是什么尊敬,而是变相否决杨集身上的其他官职,隐讳的提醒杨集“你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只是一个出生于皇家的幸运儿而已,有何资格参与国家大事?”

“卫王?”杨集笑了:“本王不得不提醒一下郑博士,本王除了亲王爵位之外,还是身兼凉州刺史、大总管的右卫上将军。如果从二品上的右卫上将军都没有资格商议国事,你一个从七品下太学博士有何资格与满朝公卿议事?”

大殿上笑声一片。

杨集继续说道:“如今满朝公卿不先开口,你个小小的芝麻绿豆小官,却在这里叽叽歪歪,你尊卑不分、目无满朝公卿,我都怀疑错字漏字的书籍是你印制出来的,一方面牟取暴利,一方面败坏良好书商的口碑,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大殿上的哄笑声骤然一顿,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杨集。

书籍在这年代是宝物,一些寒门如果有一两卷大儒批注的手抄本,其庶子连碰都不能碰,是以人们都没有往故意印制出错这方面去想。但如今一经杨集提醒,王公大臣都觉得满肚子坏水山东士族干得出这种事,也有能力、财力令错字漏字的书籍在短短两个月内遍布天下。

然后他们钱赚到了、书商也打压了,最终还能因此实现禁书的目的。

厉害啊!

郑善愿眼皮一跳,连忙拱手道:“卫王辩才无双,下官敬佩。可公道自在人心,在下虽然辩不过你、也无法证明自己没有做出这等卑劣之事,可错字漏字确是事实。”

杨集微微一笑:“山东士族以诗书传家,连奴仆都能作出一首好诗,本王相信你们印制的书籍不会出错,以后只需在封底注上郑氏印制、崔氏印制、占氏印制;到时候,读书人自然买到完整无缺的好书,自然人人称赞,道上一声高义。而你们的书籍一旦成了读书人哄抢的对象,自然是名利双收。”

郑善愿为之哑然,在他们眼里,只要能守住门阀世家的特权,不被一点一点的摧毁殆尽,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反之,若是千年传承的家族在他们手中没落崩溃到泯然众人,他们就成为整个家族的千古罪人。况且他们又不差名利,岂能因一时之利而放弃长长久久的大好特权?

但是活字印刷术、油墨现在风行天下,如果说不印制,郑氏必将形象大跌,如果说印制,那肯定又是不行的。

一时间,左右为难。

怫然道:“我郑氏诗书传家,岂能操此贱业?卫王将我郑氏比作商贾,过分了。”

这小狗,简直就是在骂人啊!

杨集嗤的一笑:“郑氏自古以来就以经营南方丝绸为主,每年所获之利,高于关中商贾总和之数倍!郑氏不是商贾,谁是商贾?你们郑氏其实就是大隋大商贾!如今却反过来贬低商贾,将自己划入高高在、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典范……本王活了这么久,不要脸的人见过太多,但是如此厚颜无耻之辈,实乃生平仅见!”

杨坚心中大快,果然不愧是我家金刚奴,这骂人的能耐天下难及!

差点为杨集的话鼓掌叫好了!

他虽然不得不重用士族,可是对士族阶层这种“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无耻行径十分厌恶!他们在标榜纯粹士族血脉并以此为傲的同时,哪有真正“耕读传家”的士族?

一个个口口声声贬低商贾,可是哪个士族都靠经商积累大量家业,过着钟鸣鼎食的奢靡生活的同时,还能用大量金钱去结交同盟、拉拢各方势力。

金刚奴就是金刚奴,这脸打的“啪啪啪”的响啊!

郑善愿勃然大怒,道:“卫王,焉能如此辱我?”

杨集面对暴怒的郑善愿,八风不动,只是冷笑着说道:“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没有激烈的思想交锋,就没有办法对自身进行深层认知。郑博士你且听听,本王哪句话辱了你?说得有理,本王当朝给你跪地磕头赔罪。”

“你……”郑善愿气得满脸赤红,狠狠瞪着着杨集那张挂满了讥笑的脸,恨不得扑上去一口咬死这小子!

实际上从南北朝至今,商业就已经成为不比农业差多少的庞大产业,只是其中庞大利润都统统世家门阀的库房,世家门阀之所以努力在政策上推崇“士农工商”,无非就是为了继续垄断商业、吃独食。

而比起恼火的山东士族大臣,关陇贵族大臣却是摆出了一副看好戏的样子。他们的根本是军队,泛滥的书籍虽然也令他们深受影响,但受损的利益远不如山东士族,也知道山东士族比他们着急万分,是以这些精明的老狐狸都躲在背后,等着山东士族跳出来反对。

关陇贵族自然也是家家户户的经商,但他们却没没有到处宣扬商贾贱之类的话,也不以经商为耻。但世代经商的山东士族一边努力的以“士农工商”的社会架构为由,保持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一边以“士农工商”的社会构架、涛天权势垄断商业;另一边又在大骂“商人低贱”、“商人重利”。毕竟大家利益相同,所以关陇贵族有时候也会跟着叫嚣几句。

然而山东士族在北方双雄的斗争中投错了北齐,从而被成功夺权的关陇贵族狠狠地压制到地方之上,可他们对关陇贵族羡慕妒忌恨之余,又在鄙视关陇贵族,说关陇贵族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爆发户。

彼此之间打嘴仗已经不是一两次了,但论及口舌之争,关陇贵族确实不是他们的对手,吃了不少的亏,如果见到七宗五姓中的郑氏代表给杨集骂得哑口无言,关陇大臣心头尽皆一片畅快。

“之前卫王说老臣所言有差,不知卫王有何指教?”崔仲方虽然不想跟杨集交锋,但郑善愿此刻被带歪了,若是不将方向扶正,今天想要逼杨坚下禁书令就成了空谈。

“崔侍郎乃是名满天下的名士,本王不过是后学末进,怎敢言‘指教’二字?只是崔侍郎方才说‘错字漏字到处都是’;又说‘天下人都去读书了,将无人耕作、朝廷无从收税’。这话就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杨集微笑对着崔仲方行了一礼。

“哦?”崔仲方还礼道:“愿闻其详。”

“活字印刷术、油墨风行天下,书籍蔓延天下的现象,是民意,也是无法禁止的大势。而势是什么?势其实就是人心,大势就是大多数人的人心。当某件事能让大多数人获益,这些人就会拥护这种做法,当某件事令大多数人失去利益,大家自然会群体反抗,谁令大家利益受损、谁就失去人心、谁就受到大家抛弃。我认为朝廷面对当前的大势,要做的事情是将之扶正,而不是粗暴的禁书。”

杨集侃侃而谈道:“所谓的扶正,就是官方印制没有错字漏字的精确书籍,只要冠上‘朝廷’、‘官府’等等字样,并以同等价格出售,那么劣书自然遭到读书人的抛弃。商人、商户印制书籍也可以,但必须冠上自家作坊、家主的名字,这样以便朝廷监督、追责。之后再把这种政令公告天下,读书人知道以后,也就不会再买‘漏字错字’的书籍;不法商贩无利可占,甚至亏了本钱,如果想要从此获利,也只能照着精准书籍来印制,否则卖不出去;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至于崔侍郎的第二个担忧,那完全就是杞人忧天了。”杨集继续说道:“对于老百姓而言,吃穿住行、上收税赋才是重中之重,他们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如果读书荒废耕作,他们又如何维持生计?即便是全民读书,但他们难道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了吗?本王不知崔侍郎怎么想的,但本王相信百姓饥寒交迫、饿得头昏眼花时,是绝对没有读书心思的。”

“卫王之言不无道理。”杨坚咳嗽了两声,微笑着看向群臣,说道:“诸位以为如何?”

崔仲方一时间也是无言以对,他也想不到抛出来的危言耸听的两个观点,竟然被杨集三言两话就解析透了,导致两个观点都站不住脚了,他要是继续固执己见的争执下去,那纯粹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了。

另一名太学博士王隆见状,连忙出列道:“就算卫王所言无虚,然而商贩为牟暴利,不仅令书中错漏百出,而且擅自曲解圣贤之言,玷污圣贤之书,这又作何解释?”

“曲解圣贤之言、玷污圣贤之书”这个命题,别说是在大隋王朝了,哪怕推后千年都是不容小觑的大问题。

王隆这个要命之题,与现代人争辩李世民功过十分类似,只要支持方摆出“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只要支持方说出“本朝高祖都认同,难道你认为高祖有错?”往往就能令反方无从反驳、不敢反驳。

而杨集现在显然就是面临着反方的窘境。哪怕他素来伶牙俐齿,一时之间也无法作答、无法破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凡骨 剑卒过河 我为炉鼎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福艳之都市后宫 剑来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林岚秦小雅 重生之神级明星 无限群芳谱 全职业法神 收到未来新闻,假千金成唯一信仰 网游之奶妈也疯狂 启明1158 贞观攻略 逆天邪神 一路青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跃马大明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九龙夺嫡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大梁辽王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侯门第一纨绔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大谋谋天下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