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回到明朝当王爷 妖孽王妃桃花多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暴君闺女五岁半  废材逆天,佣兵狂妃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4章 宰相之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隆冬时节,西州犹自绿意盎然,可关中却已冰天雪地,刚下一场鹅毛大雪的大兴城,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万春殿里,杨坚大马金刀的端坐于上,正捧着一本厚厚的奏章,正看得入神,只是两条花白的浓眉不时蹙起,显示他此时的心情并不平静。

监国太子杨广正襟危坐,全神凝思;形销骨立的尚书左仆射默不作声、捻须不语;白白胖胖的尚书右仆射苏威,目光盯着万春殿房梁,似乎在研究上面有没有浮尘颇有兴趣。

门下省纳言杨达、吏部尚书牛弘、刑部尚书李圆通、民部尚书韦冲、大理寺卿薛胄、内史侍郎薛道衡拈着白瓷茶杯,轻轻的呷着泛着清香的黄澄澄茶汤。

唯有兵部检校尚书萧玚、兵部侍郎段文振在下首,关注着杨坚的表情变化。

窗外寒风瑟瑟、雪花纷飞;壁炉燃烧着雄雄炭火的大殿之内温暖如春、静谧沉寂。

良久,杨坚放下手里奏章,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他环顾左右,指着案头上的几份奏疏,沉声说道:“这都是与凉州有关的奏疏,主题繁多、内容复杂,不宜一概而论的泛泛而谈,我们一份份的解决。现在先说说弹劾洮州刺史、行军总管张峻一事,诸位如何看?”

话音刚落,萧玚已然接口道:“张峻身为刺史,却监守自盗,先将官仓二十五万石储粮卖给敌国吐谷浑,在任职期间,每年春秋以低价从渭州、兰州民间购粮,再从洮州贩卖给紧缺粮食的吐谷浑,获得高出正常价格的数倍暴利,这等通敌卖国的行径罪不可恕,此其罪一也;张峻身为洮州行军总管,却纵容三千名嫡系之军掳掠党项羌,他们勒索抢夺、无恶不作,致军纪废驰、洮州大乱,此其罪二也!两罪名证据确凿、影响极为恶劣,臣以为当交由大理寺审理,以正视听。”

随着大隋王朝和吐谷浑军备竞赛的展开,朝廷关闭了通往吐谷浑的一切通道,不允许一两铁、一尺布、一两铁、一颗米进入吐谷浑。

与此同时,凉州总管府六部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行动,他们一方面没日没夜的在庭州、河湟地区安置百姓,均田到户、以工代赈,又积极响应朝廷政策,清查土地兼并案、整顿吏治。另一方面,凉州军方以兵曹为主,盘点各州军粮,这一盘点便扭出了洮州刺史、行军总管张峻这头大老虎。

张峻因为地理原因多与吐谷浑有生意往来,他利用职权之便,多年来一直把洮州官仓、军仓之储粮倒卖给了吐谷浑,以国家之粮获得私利。

其实以前若是倒卖给吐谷浑也算多大的事儿,毕竟这么干的人多了去,不过就是趁着粮价高的时候倒腾出去,到了收成时节,粮价会因为新粮上市大跌,这时候再如数购回补充,从中赚取差价。而朝廷对这种事,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对方将储粮如数补回,朝廷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因为这些不法之徒,使储粮得以翻新。

但是张峻却没有及时补上,在关键时刻被逮了一个正着,他也知道军事对峙,少不了军粮,为了尽快补足这个巨大窟窿,动用了一切手段来收粮,弄得洮州怨声载道、鸡飞狗跳,罪上加罪。

“父亲!”杨广向杨坚躬身一礼,沉声道:“张峻之罪在于起藐视法制,他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损害了大隋官员、将军在民间的形象,其罪,不可恕。可是在坐每的一人,其实都知道天下官仓、义仓都存在严重的倒卖情况,固然他们于事后补上新粮,但是朝廷对于他们的犯罪事实,却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这种默许、纵容的态度,也使更多官员倒卖粮食,故而朝廷也有责任。”

说到这里,杨广看了杨坚一眼,又继续说道:“律法相当于一个人、一名官员的道德底线、道德防线,它的存在可以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好的律法、公正的司法官员,可以让恶人变成好人。但是在倒卖粮食这起恶劣事件之上,朝廷和律法、司法官员都向地方官员妥协了,从而使这条道德防线开了一个口子。当朝廷因为见到这种行为能够使官仓之粮永远是新粮,向第一个人妥协之时,周边的人都误以为只要及时补上新粮,就不是犯罪,于是也开始倒卖了;久而久之,会使律法成为一纸空文。而面对这样律法,就算是清官良吏,看到周围的人犯罪却不受律法严惩时,自然而然也会一步步走向罪恶深渊。”

“而张峻卖空洮州官粮、军粮,也是因为我大隋处于主动一方,若咄咄逼人的是吐谷浑,而我军将士却无粮可食,后果可想而知。”

万春殿再次沉寂下来,只有杨坚闭目凝思时,下意识的将手指在书案的桌面上轻敲声音传出,过了一会儿,他向杨素问道:“左仆射以为太子之言如何?”

“回圣人!”杨素行了一礼,缓缓的说道:“张峻虽然立过大功,可功是功、过是过,他倒卖官粮、军粮之举影响恶劣,臣赞同太子的意见,应由由大理专卖店审问,按律法严办,不过因为他以前的战功,便忽视其过。至于普遍存在的倒卖储粮之事,涉及到地方、地方官员极多,而此时的地方官本就天因为土地兼并之事形同惊弓之鸟,若是又查储粮,恐怕有人会铤而走险,导致一些地方大乱,臣以为给他们一次赎罪机会。”

杨坚皱眉问道:“怎么给机会?”

杨素迅速作答:“朝廷借张峻之案,放出彻查天下储粮的风声,等明年春粮上市再去查。若数目对得上,且粮食年份与储存时间完全吻合,加以褒奖;年份不合者虽不作出严惩,却要加以训斥,有升迁机会时,不考虑这一类人;而遇到数目不足者,自然是依法严惩,这样赏罚分明、三管齐下,定能达到以正视听、杀鸡儆猴的作用。”

“那就这么安排吧!”沉吟一下,杨坚又问道:“洮州处于战略要冲,关系到大隋与吐谷浑的军备竞赛之大计的同时,还有安置移民、开垦良田、以工代赈等等事情要做,如今之洮州上到刺史、行军总管,下到吏胥都要受到严惩,诸位可以合适人选推荐?”

苏威建议道:“圣人,微臣十分欣赏卫王提出的军备竞赛之策,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弄垮吐谷浑,确实是十分高明!但正因为这个天才般的构想不仅事关当下时局,也能为其他地方、其他时间提供借鉴的经验,是以微臣认为应当派遣一个老成持重者,前往主持洮州任职,更能稳妥一些。”

杨坚沉吟不语。

军备竞赛这个无耻的阳谋是杨集提出来,期间的关键窍要之处没有太多史书可鉴,只有他自己明白个中玄机,甚至什么时候打、怎么打,也由他一言下定论,这种十分灵活自由的风格,向来是“老成持重者”所不喜之处。而洮州这个相当关键的环节,若是派去的人处处与他唱反调,是否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呢?

杨坚目光看向杨广和杨素,问道:“太子、左仆射意下如何?”

“正如父亲方才所言!当下的洮州显得尤为重要,但除了父亲所说诸多事项之外,还有反反复复的党项羌要安抚、监督,我以为单凭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兼顾纷纷扰扰的军、政、吏、民等事。”

杨广的心思与杨坚一致,他是全力支持军备竞赛的人,也怕有人坏了事,于是建议道:“最好的办法还是军政分离。派老成持重者担任洮州刺史、长史等职我没意见,但是需要另外派一名锐意进取的大将去担任州司马、行军总管之职。这样军政并行不悖、互不干扰,也影响不到军备竞赛。”

“臣复议!”

“臣复议!”

“……”

杨素、萧玚、段文振这个三代表大隋军方的人纷纷表态,支持杨广这个建议。

杨坚略做沉思,便说道:“既如此,便令房恭懿为洮州刺史。”

“圣人英明。”房恭懿字慎言,河南洛阳人。父亲房谟是北齐的吏部尚书。个性沉深,有局量,达于从政。开皇年间得到时为吏部尚书的苏威推举为新丰县令,政绩为三辅之最,杨坚赏赐了四百匹绢帛,房恭懿把所得的赏赐都分给贫困的人。不久,又赏赐了三百石米,恭懿再次用它来赈济穷人,自己甘守贫困。杨坚每月初一,召集雍州所属县令入宫问政,每次见到房恭懿时,都向他征询治理百姓的方略。

后来苏威又一次举荐,他被破格提拔为泽州司马,有卓越的政绩,又被赏赐百匹绢帛、一匹宝马。然而正当他冉冉上升之际,卷入了苏威和何妥之争。何妥说房恭懿是尉迟迥的余党,不该在朝为官,而苏威和卢恺二人相互勾结、故意隐瞒这一点。

房恭懿于是成了苏、何之争的牺牲品。

但是谁都知道他是冤枉的,如今见到杨坚又起用这名惨遭罢免多年的良吏,尽皆大表支持。

“至于洮州行军总管?”杨坚皱眉想了一会儿,笑着说道:“令独孤盛担任,这是卫王的亲舅,想必是支持他外甥的政策的。”

众人皆以为善。

皇帝定了调子,自然没人反驳。

众人虽然都是朝中大臣,但在订制制法方面也只有建议权而已,如何处置还是在于杨坚乾纲独断。

解决完张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杨坚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观看,神色也变得愉悦了起来,扬着手中的奏疏,笑着说道:“若是只看这本奏疏,卫王这小子有宰相之才。”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一直以来,杨坚虽然愿意重用年轻臣子,但是他始终秉持谨慎态度,在重用的同时亦不断敲打,唯恐年轻臣子太过顺风顺水,养成骄狂之心。便是在皇族这方面的任命之上,也会安排老诚稳定臣子去当佐官。

在大家心目中,杨集固然在军事上取得令人惊艳之功,可那也不过是能征善战的马上将军而已,这样的人在大隋王朝多的是,这类人之中,大多数人都是好玩好动不好学的人,对于政务向来不太上心,让他们听政治无疑是对牛弹琴;而治国比起治军,复杂了无数倍,也困难无数倍。

大隋王朝之中,虽然名将、名臣辈出,但上马治军、下马治国的宰辅之才却也极为稀少,善于用人的杨坚如此称赞一个未及弱冠少年,简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众人顿时都把目光盯在杨坚手里的这本奏疏,除了死要钱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内容?

也不怪大家这么想。

这些大人物在这些日子,烦透了入京述职的凉州朝集使团,别人恨不得把自己管辖的州吹嘘得花团锦簇,彰显自己之功,然而以虞世南为首的凉州使团恰恰相反,一个二个都把凉州各州说得十分贫穷落后,尽情的渲染出一副凄惨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凉州不是人呆的地方。

然后,话锋一转。

请朝廷减免税赋、请朝廷援助钱粮、请朝廷加派武器装备……更过分的是连铁钎、铁铲、铁锤、镰刀、犁头、耙钉、柴刀、菜刀都要。

但是朝廷还真没办法拒绝这帮“穷鬼”,只因凉州刚刚接纳二十多万户移民,这些人短时间内是没有产出的,一切都要官府供给,就算是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修直道、筑城池、开荒田…从而节省了人力开支,但是近百万人每天的消耗,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你不给凉州钱粮,难道让这些人饿得造反不成?

肯定不成啊。

怎么办?

给钱粮呗!

满意了基本的生活物资,接下来就是工具,既然是以工代赈,那么官府就得提供工具给他们,如果没有工具,怎么做工?

这个要求也合理,可是朝廷又没有工具、农具,那只能出钱,让凉州自己买,这又是一大笔钱。

折腾完这些,又开始要武器装备和军粮了,毕竟凉州只有十一个州,其中有八个就与异族接壤,没有好的武器怎么打仗?

好不容易将虞世南代表的凉州总管府打发走了,各个州的朝集使又来了。

“父亲,年青人做事虽然要予以鼓励,以培养其信心,却也不能给予太多赞誉,免得他们浮夸骄傲!”杨广心说:金刚奴和关陇三大派结了解不开的死结,本来就惹人妒恨,您越夸奖就越有人嫉恨。

杨坚愣了一下,也明白了杨广的弦外之音,暗道自己确实得意忘形了,自己这么一夸,岂不是把咱家金刚奴放在火上烤?

简直是相当于捧杀啊

唉,都怪那小子太争气了。

他轻咳一声,将手中奏疏递给了杨素:“大家传阅一下,看看咱们这位喜欢惹事生非的卫王,又给大隋想出了什么馊主意。”

“……”杨广闻言苦笑,您这么假,还不如不说呢。

杨素上前,从杨坚手中接过奏疏细细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将奏疏传过了苏威,自己细细思索奏疏上的内容。

万春殿内再次陷入寂静。

苏威看完,又将奏章递给杨达……

等到大家一一看完,回过神来的杨素轻轻一叹,不胜唏嘘的说道:“以前总认为年青人见识短、性子急,遇事不能冷静考虑全局,最终还需要我们这些老骨头把稳船舵,使其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现在看了卫王这份奏章,才知道老夫真的老了,如此奇思妙想,足以令大隋四境安稳、国强民富,减少许多兵灾之祸!”

大理寺卿薛胄心里吃了一惊,十分诧异的看了杨素一眼,他承认杨集对付西域各国、薛延陀、契苾部、大湖区各部等异族的办法十分高明,可怎地就能让心高气傲的杨素说出这番话?

这可是天大的赞誉啊!

但是当他略一深思,不禁悚然动容!

杨集自军备竞赛之后,又在这份奏疏之上提出了经济战的概念,一方面把大隋的产品往西域倾销,以西域的钱来养活大隋王朝的工匠、手艺人;另一方面又鼓励商人进入西域,大量收购西域玉石、葡萄酒、皮毛等特产。

最终的目的让西域对大隋产生依赖,离不开大隋。

虽然不知杨集要如何去具体操作,但这件事若是做成了,便可以掐死西域各国的命脉,将其控制在手!

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战术,对四周异族都适用。

此策能成,大隋不出三十年便能不费一兵一卒的把四围异族吃得死死的!

此之以外,还建议大隋王朝把淘汰下来的武器卖给异族,理由很简单、却很有道理、有说服力。

杨集认为突厥等异族如果无法从境外得到武器,那他们自己会想办法发展采矿业、冶炼业,那里反而使其更加强大,要是大隋给他们开个口子,让他们有了获取武器的途径,反而可以绝了他们自立之心,始终对大隋怀有依赖之心。

这种奇思妙想,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真不知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辣妈攻略 诡秘之主 春满香夏 魔艳武林后宫传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背剑之人 军工科技 盲人按摩师 苏倩 天下枭雄 护花野蛮人 卦师门主只想摆摊 镇妖博物馆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神医小娇妻,龙少宠不停 挑肥拣瘦 无神论的神学观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崛起美洲1620 
最近更新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家父吕奉先 正德皇帝朱厚照 秦末苍穹之变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红楼:玩主天下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穿越白虎之洪荒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