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搬砖呢别闹

首页 >> 我要做明世祖 >>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民国之铁血少帅 夺嫡 回到明朝当王爷 前方高能 将军好凶猛 天下枭雄 至尊特工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我要做明世祖 搬砖呢别闹 - 我要做明世祖全文阅读 - 我要做明世祖txt下载 -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6章 生长痛和飞剪船的问世【二合一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话说起来,即便有着一张大脸,朱见济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在感到那股奇怪的力量之前,朱见济都没想到他作为能穿越的主角,还会遇到那么尴尬的事情……

不是青少年的梦遗!

而是他迎来了生长痛。

得益于前世有个小学毕业就一米八的大侄子,朱见济对于“生长痛”这一现象并不陌生。

此前他一直好吃好喝,除了身体不断的横向发展之外,并没有多余表现,于是也忘了这东西。

谁知道都十四了,竟然搞起了这玩意儿。

这段日子气温也跟着升了上去,朱见济作为肥胖人士,热天晚上睡觉本就难眠,加上生长痛带来的影响,更让他感觉不适。

喝了助安眠的羊奶都入睡困难,早上还要凌晨五点起来上早朝。

偏偏朱见济从六岁起就开启了他的早朝打卡旅程,有轻微强迫症的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记录断掉,强撑几天后人都瘦了一两斤,不得已才向现实低头,希望把起床时间延后一两个小时。

臣子们听完皇帝的请求,虽然不知道让陛下难以启齿的“特殊情况”是什么,但还是决定顺从一番。

毕竟皇帝的确年少。

此前的正统皇帝在他这个年纪,是经常翘班不来,宁可跟着王振到处玩也不愿意见大臣啰嗦政务的。

以前朱见济表现的能力超群,加上横向的大脸,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年纪,现在生理反应一来,就让人回忆过来当今天子不过十四的事情了。

朱仪跟朱永偷偷的对视一眼,眼睛又扫过朱见济下半身的龙袍,神色更加正经了。

“陛下身体有恙,那自无不可!”

反正朱见济只是想推迟一些,又不是直接鸽掉早朝,面对一位掌握实权又愿意跟臣子商量的皇帝,基本没人会拒绝。

因为你拒绝了,可能就完了。

皇帝可以跟他们客气,但有点素质的臣子都应该明白,他们不能跟皇帝客气。

会这样子做的,一般都不是什么好大臣。

“臣近些日子身体也愈发不利于行,陛下仁德,延迟早朝,令臣感激不尽!”

于谦配合的说道。

张凤立马跟上。

作为此时内阁中年纪排名一二的两位,他们在常年的积劳中的确攒下了一身的病。

如果不是朱见济着人替他们分担政务,又时常命太医前去看顾,估计连朝会都来不了,家里也得准备请人吃席了。

不过也因为如此,感觉朝廷稳定,皇帝执政得当的张凤也在申请退休了。

于谦还想为国家奉献最后一点火光,就算兵部主事基本转移到了李贤手里,还在关注着各种大事,倒没有打辞职报告上去。

比如这次商议如何处理西北的鞑靼人。

就算此时的军事控制恢复到了太祖时期,统兵权归于五军都督府,而发兵权位于兵部,朱永跟朱仪还是很乐意给于大爷一个面子。

毕竟于谦的年纪算他们长辈,刚正不阿的作风更是名震宇内,两个老兵油子根本不想被于谦给惦记上。

而跟于谦和张凤处于同一年龄段的臣子,在奉天殿里还有不少。

凌晨早起对老年人来说,基本是一种折磨。

现在朱见济主动提出,对皇帝非常认可的于谦也顺水推舟,给他一个借口。

只说皇帝身体有恙要推迟早朝,总会有嘴巴闲不住的言官瞎比比的,毕竟对方就靠这种过日子。

拿“考虑大臣身体”当理由,指不定还能落一个“体恤老臣”的名声。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徐有贞在旁边震惊——

可恶!

这次竟然被于大爷给装到了!

可惜他才五十来岁,正式风华正茂的年头,不能跟于谦说一样的话。

好在他舔狗的功力日益增进,并没有因为于谦抢了他的活儿而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

“陛下不若将早朝规制更正一番,以为典范?”

徐有贞想得非常好——

人是学好困难,学坏却是很容易的。

皇帝今日说想推迟几天上早朝,来日未必不会继续。

而且说着要“体恤老臣”,那也不能只体恤这么一段时间。

暑日上班因为太阳起的早,还算能够撑住。

寒冬腊月上早朝那才叫“让人折寿”!

大冬天的谁想凌晨起床?!

既然要给人卖好,不如卖个彻底。

以后那些臣子知道是自己劝说皇帝“如此体恤”,指不定还能改善一下名声呢!

“徐珵”的负面影响终究是大,即便朱见济表示自己不追究,但为了未来的前程更加坦途,他还是要给自己的黑脸上刷点白粉的。

朱见济想想,也觉得有些道理。

他现在年轻身体能撑住,以后可怎么办?

老成谋国的臣子也是需要呵护的,要是天天起早贪黑,一个不小心挂了,也是自己的损失。

于是朱见济拍板,决定把以后的早朝时间统一推后一个时辰,利人利己。

当打着“朕给你们发福利”的旗号去做事时,果然没有多大阻力。

显然,在很多大臣心里,太早起床的确是一种酷刑。

能多一些睡眠时间,整个白天的精神都会好很多。

加上之前朱见济为老臣颁布的退休制度,还有职工医疗福利,让臣子们更觉得当今陛下是个好老板了。

要更加努力的为陛下服务,才不能辜负皇帝的体贴!

随后等到七月,生长痛还在持续的朱见济拖着自己疲惫的身子前往了太学。

他之前在太学校区中种下的新稻米熟了。

按照朱见济的安排,他要亲自去收割一把做做秀,让天下人体会到皇帝“重视根本”的思想。

马车之上,马冲还在不停的为朱见济按摩肩膀,以缓解皇帝的肢体酸痛。

而朱见济也不是不想要宫女美人为他按摩,只是因为常年积攒下的肥膘实在厚实,手上没点劲,按摩就不会有太大效果。

试问哪个男人不想要个298的小姐姐来帮他大保健呢?

可惜,只能让太监来了。

他们起码还能算半个男人,手上力道能透过朱见济层层的脂肪,触及到他的肌肉。

等到进入太学,朱见济整理好自己的着装以后,便在万众瞩目之下,来到了太学中的“御稻”田中。

在这片小小的水田里,朱见济会跟着几十个成绩优异的太学生进行收割。

当然,皇帝陛下金尊玉贵,不会真的像老农一样,把稻子都割干净。

他只是象征性的来了几刀,用钐镰进行了无双割草之后,便没了新的动作。

不过这也让太学生们对皇帝刷新了印象。

没想到一副富贵公子模样的朱见济真的会做这种事。

就算弯腰都挤出一肚子肥肉,也没一声抱怨!

这就是以早慧机智闻名的当今天子啊!

有跟随的宦官在旁边骄傲说道,“陛下自幼便深知农事之重,常去皇庄视察,也是动过手的!”

朱见济长的胖那是他生活条件优越,又不是因为他懒。

肥肉减不下去哪里能怪皇帝呢?

“你们应该都知道这稻米的来历吧?”

等到一切结束,朱见济换了身衣服坐在高位,下面围着一堆太学师生。

“知道,是陛下视察农田时发现的嘉禾,培训成材后推广各地的!”有人迫切的举手回答。

皇帝点头承认这份功劳,不过还得提醒那人,“朕只是偶然见到了那稻米,真正把它们培育成嘉禾的,还是皇庄里的老农了。”

“此前令太学耕种于此,除了朝廷本就重视农桑,有帝王亲耕的传统外,还有朕不希望你们读书读到天上去的原因在。”

“《悯农》一诗想来你们都听过了,今日手持刀镰了一把,感觉如何?”

“农民不易!农桑不易!”那些跟着皇帝一块割了稻子的太学生回道,手心里面还有不少收割时弄出来的伤口。

作为高贵的读书人,他们在拿起圣贤书之后,基本上就处于“脱产”状态,坦然接受全家供养,没怎么下过田了。

毕竟书生自有风流,哪里能染上泥巴污秽?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大明的绝大部分读书人都带着“眼高手低”的习惯。

当官了以后也许会改变,但也许会变本加厉。

典型例子就是后世崇祯帝在位时期,竟然会有官员面对流民起义,痛斥他们“为何不坐等饿死”,反而去造反给自己添麻烦的事件。

高高在上久了,做点应当的事便当做是自己的恩德,容易不接地气了。

如今的太学生都是朱见济为大明埋下的读书种子,不能让他们还被风气腐坏掉。

所以他对太学实行了“军事化管理”,还特意跑来搞了这么一出。

“以后这片田还要继续种东西,播种施肥,都要你们自己来!”

指着不远处留了一堆参差不齐的稻茬的水田,皇帝给太学生们下了命令。

“行事不能忘了根本,日后你们去地方为官做吏,也要记住体恤百姓,而不是只在嘴上说说。”

“今天的事,便算朕拿此前讲过的经世致用,给你们上的一课!”

“学生聆听圣训!”太学生们不管心里如何想法,起码都一齐拜倒,口呼万岁。

“陛下何必做这种事呢?”

离开太学去往工科院的路上,还是马冲给腰酸背痛的朱见济进行保健。

“江南前些日子发了洪水,淹没了多地良田,逼的百姓又逃荒去了,江苏那边的新稻种植也不知如何了……朕虽然派人去赈灾安民,但也不好意思发号施令完了便高坐金台……”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自己锻炼一下。

多动动有利于缓解生长痛,还能再给自己的人设增添光彩。

就是这代价的确有点厉害。

朱见济一摸手心,上面被稻叶划出来的小口子就疼得他呲了呲牙。

好在当时他忍了下来,不然这个逼,朱见济就装不下去了。

等到来了工科院,早就接到消息的陈研等人已经在门口迎接了。

比起规模庞大且精致的太学来,赶工修建出的工科院小了不止一星半点,不少地方还堆着这里的师生用于制作器物的材料,显得颇为杂乱。

谁让太学本就资本雄厚,底蕴悠长,改建起来非常方便,而工科院基本只有朱见济支持,属于平地起高楼呢?

能在京城占据一隅之地,并且要做什么实验都能随便拿材料,已然是天下的匠户梦寐以求的待遇了。

朱见济被他们迎入其中,先去视察了一番开学后的校园情况,才去见了这次的主人翁孙长富。

“孙工,听说你对研究新式大船有了突破?”

皇帝踏入那满是木屑的房间,丝毫不在意的对着孙长富惊喜发问。

老孙本来还趴在桌子上画图纸呢,被朱见济的突然下凡给惊了一跳后,迅速的想要行礼。

“你是匠造,无需多礼!”

皇帝关心的只有他手上的新式海船图纸。

在开了海禁之后,虽然有几条旧时航路在手,郑和船队的一切记录也保存了下来,对于大明的航海事业来说算是天胡开局。

但朱见济对此还是有烦恼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时隔多年,昔年的海船大多损毁,偏偏重新修建新的大船,又要花费数年时间。

因为匠人们需要去砍伐合适的木料,把它弄干,然后刷油……越是坚韧的大船,制造的步骤就越是复杂。

其次是郑和宝船造价高昂,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对大明的财政来说是个大负担。

本来开海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怎么一来就这么高的成本?

现在的明朝情况也不同以往。

永乐朝可是没有这么频繁的天灾的,周边的少数民族基本也服服帖帖的不敢乱动。

眼下,小冰河期肆虐,人力无法抗拒只能“享受”老天爷带来的寒冷,努力赈灾。

大明西边的老邻居察合台汗国跟帖木儿帝国也在蠢蠢欲动,战斗是不可能少的。

要花钱的地方多,自然需要能省一点是一点。

所以到了现在,大明的官船基本上仍旧用着几艘改造来的商船。

受限于船体和每次出海必带着的一大串“尾巴”,所以现在的航路,也只能局限在北至日本,南及苏门答腊岛那边。

“巩珍此前入宫跟朕说了,”看了眼图纸发现自己看不明白,朱见济干脆跟孙长富说道,“苏门答腊的旧港宣慰司被满者伯夷之国占据。”

“朕心中焦虑,担忧我朝的领土久被他人占据,以后想要夺回便越来越艰难,这才连日催促孙工你赶制新式大船。”

大明需要夺回位于被后世称为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旧港宣慰司,把控住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如此,以后的下海才能进展顺利。

以朱见济的计划,在大明的航海情况稳定下来后,重启郑和航路是必须的,而且就要在这两三年里进行!

他惦记海的那一边已经很久了,特别是东罗马帝国失落的遗产,更是让朱见济眼热不已。

陆地上有不少国家挡着路,不好通过,可海上还不是随便大明横行?

孙长富听不懂皇帝说的国家大事,毕竟他只是个造船的。

好在苦心研制多年,这两个月来被朱见济一逼,还真逼出来了个灵感。

而且孙长富此时手下还带着几个头脑机灵的学徒,都是从东宫小学堂里出来的,受过一些物理教育。

在他们提出的“流体”跟“阻力”等奇怪知识的辅助下,孙长富做出来了一种新式船只的模型,并且在京城附近的河流上进行了几次模拟实验。

巩珍和王景弘他们都有围观。

以这些人的经验,基本肯定了这种新式船只的好处,但具体如何,还需要造一艘大的出来后才能判断。

实践才能出真知。

就算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他们也需要实事求是。

而新船的消息一被朱见济接受到,便引得皇帝高兴不已。

“把那个模型拿出来给朕看看吧!”

朱见济期待的看着孙长富。

孙老头当然不会拒绝。

带着朱见济来到了一张大桌子前面,而桌面之上,则是用木架固定着一艘外形流畅,整体瘦长的船只模型。

“这种船看上去如同剪子,所以我们便将之命名为飞剪船,还是以风帆驱动……”

“不过比起寻常帆船,这些风帆也有不同之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剑来 倚天神雕 我的总裁老妈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重生之武道复苏 黑铁之堡 退下,让朕来 霸天武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官梯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特种兵重生七零 花都太子 凡人的骄傲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大明风流 蝉动 霸天武魂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梦回西晋娶女帝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汉吏 无双镇北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我要做明世祖 搬砖呢别闹 - 我要做明世祖txt下载 -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 - 我要做明世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