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

独孤赏月

首页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夜的命名术 开局诛仙快递系统 一切只和爱有关 暗河长明 猎户出山 重生之归清平 
回到清朝做盐商 独孤赏月 - 回到清朝做盐商全文阅读 - 回到清朝做盐商txt下载 - 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二九五章 井陉县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行山看似山峰高耸林立,实际上内里多有道路联通。

自古以来就有太行八陉的说法。

这八陉是指从北到南,连接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八条通道。

实际上这也只是一种概述的说法。

山中的道路比想象的要多,虽然多是小路,且大多纵横交错。但是这里已经开发了几千年,到处都是人力镌刻的痕迹。

淮海军受董书恒的影响,都是一群修路狂人。过去的一年,太行纵队押着清军的俘虏在山中不断地修缮道路。将分散的据点通过道路连成一片。

成果显着,太行纵队修路有火药和水泥相助,效率高了很多。

带着手下骑马走在山间的道路上。

董书恒能够看到很多新修凿的痕迹。

山间的道路崎岖,虽然走了半天,实际上并没有走多少的距离。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二团的驻地井陉县城。

警卫团的士兵还能继续赶路,但是他们的战马已经有些体力不支。

战马胆小,在船上晃了一路,它们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本就没有休息好,再加上带着士兵们一路狂奔,早就已经疲惫不堪。

董书恒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大黑马的脚步明显有些虚浮。

两边的风景泛善可陈。现在是冬季,北方的山本就缺乏灵动,如果非要描绘一下的话。

那就是山势险要、悬崖峭壁、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在半山腰上开凿出来的,偶尔会有一段路穿过山谷,才让人感到些许的踏实感。

徐岳他们对这里的道路甚为熟悉,他不时说出一些山的名字和典故。

可能是因为董书恒的突然到来,让这个太行山的小将心中激动。

也有可能是因为想在上司面前表现一下。

徐岳一路上讲个不停,董书恒全当是有人在为自己做导游解说了。

“总统,现在我们走的路还是在太行山的外围,所以您看不到什么人。这里除了道路经过了短暂的修缮之外,基本上没有怎么开发。”

“前面再走一会儿应该就能看到井陉县城了。”

“那里是我们二团团部所在地。”徐岳边走边说道。

果不其然,走了一会儿,董书恒就见到一条大河,河水不深,此时已经全部结冰了。

“总统这是冶河,东西走向,基本上和井陉道重合。我们去司令那边需要沿河而上。这条河夏天的时候,河水很深,水流湍急。但是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没什么水了。”

“嗯,井陉依山傍水,是个好地方啊!”

董叔恒知道北方的河流季节性的特点很强。夏天的时候,山中的雨水汇聚起来就会让河水暴涨,甚至有的时候会导致下游洪水。

董书恒的记忆中对这个地方还有印象。

前世的时候,石太铁路就是沿着井陉道进入山西的。

每次火车过了石家庄之后就进入了重重大山,途中会路过有名的娘子关,过了阳泉之后,两边的大山才渐渐变少。

火车行进的大部分路段都是沿着一条河谷的边缘。

所以这条河,董书恒应该是见过很多次了。

沿河再走一段路就到了井陉。

这里是一大片的山间谷底,在太行山区难得见到这么大一片平坦的土地。

跟井陉这个名字一般,这里四周都是高山,中间一片平地就像一口井一般,众人仿佛置身井底。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穆王东巡狩猎时,来到此地,看到“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名“井陉”。

井陉县城不大,但是外墙明显修整过。而且董书恒看了出来,是用水泥修整的,甚至城中的街道都用水泥硬化过。

董书恒看向徐岳,问道:“你们这里的水泥厂产量很大?”

徐岳连忙说道:“是的,总统,您看北边那片大山,那里是井陉的重要矿区,这里盛产石灰、煤炭和大理石还有陶土。”

“所以我们这里建了好几座水泥厂,不过都不大。但是就近取材,成本很低。”

董书恒知道了,这里生产的水泥要是运到江苏,未免太远,而这东西在清军控制区也不是很好卖。所以大部分只能自己消化。

这山间修路用垒土的话,要不了多久就会被雨水冲的坑坑洼洼,用水泥就好多了。

反正这里都是石头山,碎石的取材非常方便。

嗯,不需要远距离运输就能搞出混凝土,不错。

站在县城往四周看去,能够看到连片的麦田。这里也能种冬小麦。

这片田地,也是天地间仅剩的一片绿色。

大队人马到来,让住在城内的百姓,忍不住驻足相望。

董书恒他们下船的时候都换上了太行纵队的黑色军服。

所以百姓们并没有慌乱。

这些人早已经对太行纵队的管辖产生了归属感。

仅仅是税低这一点就能让百姓归心,更不要说太行纵队进驻以后,推出的种种惠民政策。

两千多人进城后,直接开进了城内军营。

驻扎在城内的二团士兵在营门后列队欢迎。

一个穿着便服的中年人小跑着上前。

“欢迎总统大驾光临井陉县,属下井陉县长王宏鸣。”

“王县长,你好。”董书恒打招呼道,跟他握了个手。

王宏鸣这个县长,董书恒自然认识此人以前还有秀才功名,但是家中却贫困潦倒,没钱继续读书科举。

后来被淮海军聘用,算是比较早进入淮海军的军政府。

不过他现在丝毫看不出有书生的样子。他的皮肤黝黑,握手的时候,能够感觉到他的手心布满了老茧。

董书恒被王县长带到县军政府,也就是原来的县衙。那里的条件比军营这边好一些。

徐岳就在军营这边帮着安排警卫团修整。尤其是这些战马,需要喂料休息。

董书恒带着魏玉祥以及内卫跟着王宏鸣一起向边上的县衙走去。

井陉县就两座城门,一条街道贯通东西,站在东门抬头就能看到西门。

确实很小。

街两边有些店铺。其中最多的就是卖陶瓷的。

见到董书恒在张望,王宏鸣赶紧解释道。

“总统,我们井陉县盛产陶土,陶瓷是我们一项重要产业。”

“不过淘窑都在北山矿区。县城这边的店铺相当于展示区。我们这边的陶瓷产品主要还是卖给长城公司,由他们卖到北方各处去。”

这实际上还是走的淮海军产销一条龙的路子。

“你们这里的窑工都是哪来的?”

“哦,此处本就有一座官窑,我们接手这里的时候窑工都还在。”

“窑工的待遇,一定要提上去,这算是技术工种,可不要跟朝廷一般苛待窑工。”董书恒叮嘱道。

“嗯,总统还请放心,都是按照我们的惯例在做。”

董书恒点了点头。

在满清,窑工也属于贱籍。

明明每年出口陶瓷,给清廷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可是朝廷就是不知道对窑工好一点。

没有盼头,人又如何能够发挥出创造力呢?

多少年了,中国的陶瓷工资停滞不前。

“回头你们打个报告给商务部,让他们从景德镇那边派几个大师傅过来交流一下。你们这里也可以派人去景德镇那里参观。”

景德镇可是瓷都,是国内陶瓷领域的带头大哥。

淮海军接管景德镇以后,整合资源,建立了一个陶瓷的研发中心。

形成了以淮海军直属的陶瓷公司为首,多家私营陶瓷公司共同发展,共同竞争的局面。

这是一种良性的状态。现在景德镇已经试制出骨瓷。历史上正是骨瓷的出现,让中国的陶瓷出口大大下滑。

骨瓷晶莹剔透,而且还坚固,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尤其是适合做为餐盘使用。

而华夏国内的市场则更加追捧华丽。

至于西边和北边的牧人,他们还没有那么挑剔。大部分牧民用的还是陶器。

董书恒觉得商品好不好全在于顾客的需要。满足客户需求的才是好东西。

“总统,如果可以这样那就太好了。”王宏鸣听了董书恒的话眼前一亮。

他们井陉产的陶瓷品质一般,走的是低端路线。

客户多是平民百姓,还有北边的蒙古鞑子。

景德镇的陶都名声,谁人不知。要是能够得到指点,那就再好不过了。

最好自己手中的师傅能够学到几手绝活,到时候他们井陉这边的瓷器要是也能扬帆出海就好了。

这年头,最赚钱的还是海贸呀!

“你们太行也是淮海军的体系,况且井陉属于北瓷一脉,跟景德镇交流是一件相互促进的好事儿。”

董书恒是这么想的。不过王宏鸣觉得自己这边是纯粹在占人家景德镇的便宜。

此时众人已经进了县府。这个县府也就是两进而已,前面是县政府的办公地点。房间不多,一间屋子里有五六个人挤在一起办公。

后面的房子是宿舍。很多工作人员是从江苏派过来的,在此处无家,所以大家都是住在宿舍之中。

董书恒在井陉不会呆得太久,午饭过后就会离开。

所以他没有去休息,而是在王宏鸣的办公室坐着,一边喝茶一边听取王宏鸣汇报井陉县的基本情况。

“总统,我们的井陉县现在一共管辖七个乡镇、一个矿区。”

“目前人口一共七万六千四百人。其中有一半集中在西北面的矿区。其中有三万多人是一年来从直隶逃来的流民。”

“全县共有耕地十万六千亩,其中两万三千亩是今年新开垦的土地。粮食方面勉强能够自己自足。”

“全县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开采煤矿和石灰矿,还有烧制瓷器、陶器。”

“太行山中草木稀少,因此我们在全县推广使用蜂窝煤,效果很好。”

“全县每年陶瓷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二十万银元。”

……

从王宏鸣的介绍中,董书恒能够看到军政府进驻之后做出的成绩。

刚开始的时候,董书恒让吕飞燕他们进驻太行山,已经做好了长期补给输血的准备。

因为太行山中可耕种的土地太少,以现在的粮食亩产来说,涌入了这么多人的,再加上吸收的流民。

根本就没办法让这么多人吃饱饭。

不过,这些山里的百姓在过上安稳的生活之后,爆发出的创造能力确实让董书恒吃惊。

他们在军政府官员的带领下将自己的勤劳、智慧完全发挥出来了。

因为有了廉价的水泥,在大山之中一座座小型水库建了起来。

原来太行山中的河,夏季就发大水,到了秋冬就干枯。

现在有了水库之后,就能将水留存一部分,不仅能够缓解汛期下游的水患,还能够够浇灌更多的土地,增加耕地的面积。

据王宏鸣所说,在山中建造水库极为简单,山中有很多季节性的河流,只要调查好了上下游的水文情况,选择一个地方建造一座堤坝就成。

这就是筑坝成湖了。

因为这些河都是处在山谷之中,两岸的大山就是天然的河堤。

这让董书恒想到了后世大山中的很多小水电工程。

奈何淮海军现在的电力研究还没有到达那个程度。否则在这边建造一些小水电工程也是不错的选择。

电力是个好东西啊,电力使用成熟的话,对金属冶炼也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董书恒记得前世去山西的时候,听同学说过,山西南面的临汾、晋城有很多的大型电解铝厂。

不知道太行山区有铝矿吗?

要是有的话,可以利用这边的水电发展电解铝产业。

嗯,不错的主意,不过究竟如何电解铝?不好意思,他不知道。

没有系统,也没带着度娘穿越,董书恒可不懂这些。

现在他还指望着徐寿尽快从欧洲回来呢。他期待徐寿能够推动华夏电力革命的发展。

首先要有成熟耐用的发电机。然后要有电动机、电灯等基础的用电设备。

这样,电力才能够推广。

时间不是很多,董书恒没办法去矿区看看。

只能在县城走走,看看这里的学校、医院,走访了几户居民,去了一趟城外的农场。

中午时分,休整的差不多的队伍,在二团的驻地吃了一顿午饭。

午饭吃的是抿须儿,有点类似于面疙瘩,这种面食得形状像是小鱼,上面浇上荤素搭配的臊子,让人食欲打开。

主要是臊子好,加了点辣椒,让人胃口大开。

董书恒也尝了尝这款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在董书恒心中,大鱼大肉都比不上这个。

PS:月底了,你还在为手中的月票即将过期而烦恼吗?教你一招,投给本书好了^0^~多少都不嫌弃。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武师的自我修养 御女天下 斗罗之金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保护我方族长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艳海风波 乙木修仙录 霸天武魂 开局成为学术泰斗 陛下不可以!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经典收藏御女天下 天官赐福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逍遥人生 赵氏嫡女 魔艳武林后宫传 红尘都市 艳海风波 娱乐:国内大花小花全拿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我在四合院修仙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都市花语 让你带兵演习!你成全军公敌 聊天群:我!群主!不忽悠! 1627崛起南海 窝在山村 神豪:开局亿亿兆资金,我无敌了 重生之海王的快乐 
最近更新末法纷乱录 人在蓝星,潘驴邓小闲 身怀异能闯四方 我与清冷校花的重启人生 官场巅峰王者重振 枫先生的梦 都市之医尊传奇 重生都市之辉煌人生 一个中医,不看医书,看上兵法了 下凡修仙的天帅 航海:我路飞,实力被曝光了! 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蒹葭苍苍,仙帝飞扬 人类灭绝前,十四世界共同抗击! 高武:一枪独尊 都市高武:我灭敌就有奖励 职场之记 人生这几年 官场无痕:平民子弟逆袭世家名门 迷糊先生 
回到清朝做盐商 独孤赏月 - 回到清朝做盐商txt下载 - 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 - 回到清朝做盐商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