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首页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洪武年间小神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回到明朝当王爷 1949我来自未来 民国之文豪崛起 灵剑尊 神话版三国 
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 洪武年间小神医全文阅读 - 洪武年间小神医txt下载 - 洪武年间小神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国安邦之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殿中的嘈杂声彻底消失,陈松回到了之前站着的位置。

赵江跪在地上,不敢发出什么动静。

过了好长时间,朱元璋才摆摆手,“行了,退下吧。”

赵江如释重负,急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朱元璋没有再追究,将这个话题跳过,商议其他的事情。

“像这种清流,以后可要想个办法治一下。朱元璋弄的这个风闻奏事真是很拉胯!”陈松暗暗想道。

接下来的事情,陈松插不上嘴,这些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站了小半天,下朝之后,陈松走出了大殿。

没有几步,庆童小跑着追了上来。

“陈大人,陛下召唤!”庆童喊道。

陈松止住脚步,调转方向,跟着庆童走了过去。

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批阅奏折,而是在看陈松呈上来的那本奏折。

看陈松走进来,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陈松,“今天让你过来,是有些事情想问问你。”

朱元璋的语气非常平缓,平缓到陈松有些不太适应。

“陛下只管询问,臣能回答的,定然知无不言。”陈松回道。

朱元璋朝着陈松招招手,“过来说话,来这里!”

陈松上前几步,来到书桌前。

朱元璋将陈松的奏折平铺在桌子上,指着上面的某处地方,问道:“你在奏折上说,要开设官办工坊,要鼓励商业。俺想问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在奏折中说了原因,可是俺还是有些不大懂,俺想听你亲口解释。”

陈松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陛下,朝廷有官窑,有贡田,有皇庄。可是这些东西,都是服务陛下的。

开办官办工坊说简单点,就是让这些部门面向普通老百姓。

当然了,也不是说必须让这些部门面向民间。

地方上,可以让当地官府创办棉纺厂、水泥厂等等工坊。然后售卖,赚取的利润,留够当地的经费,然后上缴国库。

这些工坊因为是朝廷管辖,所以获得的利润会直接进入国库。而朝廷就可以用这些钱来发展军备,改善百姓生活。”

“这不是让朝廷做生意吗?这样一来,朝廷不就成了商贾了吗?

俺倒是不觉得什么,可是那些官员能干?这些人可都是表面先生,这种低贱的活,只怕他们不愿意干。”朱元璋不以为然。

朱元璋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时代的官员,尤其是文官,说难听点,就是那种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想赚钱,还不想做这种他们认为下贱的事情。

“陛下,此事也不一定非要让地方官员管理。陛下可以重新开设一个部门,将这些事交给这个部门管理,直接绕开这些官员。

臣拿玻璃镜子为例,陛下可以在京城营造玻璃镜子厂,交给专门的人去管理。生产出来的玻璃镜子,让专门的人去售卖。所得收益避开文官,直接归为国库。

玻璃镜子比铜镜好,售卖的前景很好。以臣估计,光是在这应天府中,每年所得就是一个巨量数字,更别说售卖海外了。

如果陛下不想浪费时间,可以采用盐引之法,让商人们从陛下这里取货,然后在规定的地方售卖。”陈松耐心的说着,朱元璋认真的听着。

“接着说下去!”朱元璋说道。

“陛下,臣再以玻璃镜子为例。

如果某天,天下需要大量的玻璃镜子,那玻璃厂就要扩大。玻璃厂扩大,需要的工人势必增加。需要的工人多了,那么那些无地之人就多了一条活路。

臣知道如今天下土地够用,可如今有了土豆和红薯,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人口数量将会暴增,陛下不可不早做打算。

玻璃镜子越热销,工厂的效益就越好。

因为是朝廷开办,所以收益直接归为朝廷。那么朝廷就可以用玻璃镜子赚取的银子安稳地方,安置老弱孤寡,开办学堂,开办惠民药局。

玻璃厂的收益高了,陛下就可以减免天下农税。

当然了,到了那个时候,商人数量也会增加,所以臣之前就说过,三十税一的税率低了,而且必须要对商人进行监管。

……”

陈松只是以玻璃厂为例,用玻璃厂来替代官办工厂,朱元璋也能听明白。

朱元璋眯着眼睛思考着陈松这番话,说实话,这话听起来确实有些惊世骇俗,可仔细想想,却又非常有道理。

人人都说老朱家看不起商人,可是这个说法实在是流于表面。

洪武初年,朱元璋制定三十税一的税率,就是为了鼓励商业。

郑和七下西洋,满朝文武都说朱棣好大喜功,耗费无数。

可是,如果真的耗费无数,朱棣是闲的没事干吗?

朱棣登基时,靖难之役打了那么长的时间,不说当时的财政已经崩溃,朝廷也确实拿不出来多少钱。

如果真的如朝臣所言,朱棣哪来的钱征伐草原?难不成出征的士兵不吃饭,吃西北风吗?

七下西洋如果真的不赚钱,为啥朱棣一边下西洋,一边北伐草原?

永乐年间,朱棣修北平皇宫,北伐草原耗费钱粮无数。

如果只靠国内的税收,想要支撑起这些,不说做梦,也是够呛。

朝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朱棣不带着他们玩,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只能看着那些钱流入朱棣的口袋。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不停的变化,时而沉思、时而忧虑、时而兴奋。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如果被朝臣听了去,肯定会骂你。

对了,你说这个宝钞迟早要垮塌又是怎么回事?现在宝钞还算普遍,并没有什么垮塌迹象。”朱元璋指着奏折上关于宝钞的部分,问道。

陈松道:“陛下,臣在奏折上说,金银本无价值,它是用来衡量货物时才拥有价值。

同样的,宝钞也是。宝钞就是一张纸,如果不是朝廷硬性规定,恐怕百姓不认。”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陈松这话虽然难听,可却很有道理。

宝钞不是明朝的特有,元朝就发行过宝钞。

朱元璋经历过宝钞不如纸的时代,知道宝钞到底是什么。

其实,朱元璋也害怕宝钞崩盘,不然不会命令宝钞只准发行不准回收。

陈松说道:“陛下,想要让宝钞实现金银铜钱的价值,就必须将宝钞和金银挂钩。”

宝钞其实就是纸币的雏形,有了信用货币雏形。

但信用货币不是一开始就行的,刚开始实施时,必须将信用货币和金银挂钩。

等百姓们相信了信用货币,就可以让信用货币慢慢脱离金银。

那个时候,只需要宏观调控,不乱发行货币,不胡来,就可以让信用货币稳定运行。

陈松不觉得大明有这个能力,所以想要宝钞运行下去,就必须和金银挂钩。

“和金银挂钩?那朝廷还发行宝钞干啥?再说了,宝钞就是一张纸,如果和金银挂钩了,那是不是朝廷就要回收?朝廷要是回收了,那不就是亏了吗?”朱元璋摇晃着头。

陈松说道:“陛下,臣是这样认为的。比如说,朝廷有银子一百万两,那么就发行宝钞一百万两。

同时,朝廷发布政令,说宝钞等同白银,朝廷认可,也可作为税收上缴。

如果百姓们不相信,可以让他们用宝钞兑换银子。

起初,兑换银子的百姓肯定会很多,但如果朝廷一直坚持下去,兑换的百姓就会越来越少。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有一百万两银子,就可以发行三百万两宝钞。这样一来,就赚了两百万两白银。

但必须要严格把控发行数量,否则,很容易毁于一旦。”

“这样吧,你回去之后,将这些东西都给俺分开,单独罗列出来,重新整理一遍,尽可能的说的简单一点,说的明白一点。

你在奏折上说的太笼统,对了,同时附上相应的事例。你的这些东西,实在晦涩难懂。”朱元璋皱着眉头说道。

“臣遵旨!”陈松回道。

朱元璋说道:“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先回去吧,明天就要给英儿上课了,好好准备吧。”

陈松行了一礼,走出了御书房。

看着走出去的陈松,朱元璋长叹一口气。

“越来越糊涂了,不叫他过来还好,还能明白一些,叫他过来之后,反而糊涂不少。”

朱元璋摇摇头,收回目光,将手中的奏折和上,开始批阅其他的奏折。

回家之后,陈松一头扎进了书房,开始书写朱元璋说的那些。

后世初高中政治课上,教授过这些,大学也有相应的公共课。

一天的时间肯定写不完,陈松只写了一个大体的框架,然后就着手安排明天的授课了。

朱元璋批阅完奏折后,重新翻开陈松的那本奏折,越看越上瘾。

他斜靠着椅子,一脸认真的看着陈松的奏折。

“这是治国安邦之术啊,这里面的说法,从未见过啊。历史上没见哪朝哪代实行过,可为什么俺总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朱元璋合上奏折,右手杵着桌子,支着下巴,左手不停的敲打着桌子。

朱元璋的大脑全速运转,都在思考着陈松奏折上的那些以及陈松之前的那番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网游之修罗传说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霸天武魂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这个大明太凶猛 神话版三国 扶明 覆汉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 洪武年间小神医txt下载 - 洪武年间小神医最新章节 - 洪武年间小神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