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首页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特工萌妃 抗日之英雄传奇 至尊特工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唐人的餐桌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5章 礼仪之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熙元六年春,刘志下诏表彰北匈奴战争中的功臣。

奋威将军段颎,加封为镇西将军,加食邑三百户,伏波将军皇甫规,加封为镇北将军,张奂为镇东将军。

羽林军中郎将全旭没有升官,但却封了宜亭乡侯,食邑三百户。

其余将领皆论功行赏,不一而足,这一仗也算是全了刘志的心愿,将北匈奴这个帝国顽疾给彻底解决了。

要知道,自从战国末年开始,几百年间匈奴都是大汉的头号敌人,使得西北边境长期不安,严重拖累了国家经济。

不过,也正是因为强敌在测虎视眈眈,所以大汉一直以来都枕戈待旦,不敢稍有松懈。

即便后来国家羸弱不堪,在军队战斗力上,却一直都十分强悍。

后世说“汉独以强亡”,虽然夸张了些,不尽不实,但也自有其道理。

如今刘志励精图治,整顿军威,战斗力更是成倍增加,所以说北匈奴败得不冤。

随着春季来临,刘志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疫情反复,毕竟春天本就是传染病的高发期,而泗水郡瘟疫又没有彻底阻断。

幸而九江郡那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张宾坐镇就够了,窦云立刻赶赴泗水郡,亲自出马调控。

等到春天过去,最担心的事情终究没有发生,刘志这才松了口气。

随着夏季来临,疫情终于被完全扑灭,等窦云带队回到京师,刘志为他主持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并下诏为所有参与抗疫的医师请功,窦云被封侯,这也让医师的地位瞬间水涨船高。

刘志趁势在京师举办了医学院,专门培养医学人才,并在城郭修建了大汉第一所国立医院。

经过了这一轮抗疫,大汉人对于医学有了很大的信心,相信只要努力,许多从前望而生畏的疑难杂症都能被战胜。

此时的窦云声望如日中天,赢得了举国尊重。

这日他突然来到中德殿求见刘志,“陛下,臣年纪大了,不适合再担任太医令,希望陛下能批准。”

刘志吃了一惊,这才注意到,仅仅一年的时间,窦云便已经老了很多,须发花白,就连背脊都已经微微佝偻。

“这些年确实辛苦你了,退下来也好,不过这医学院院长之职,却不能辞。”

窦云笑了,“这是自然,臣也正是因为精力有限,想专心着书育人,所以才辞职的。”

“那就好,窦院长,朕还有一事要与你相商。”

见窦云并不是打算当甩手掌柜,刘志总算是放了心。

“此次瘟疫虽然暂时消失了,但若是源头不灭,恐怕过不了几年又会卷土重来。

你呈上来的调查报告朕也看了,瘟疫主要是通过水源传播,所以朕想颁布条例,解决这个问题,防止瘟疫死灰复燃。”

窦云听了双眼一亮,“大善,陛下此举真是造福万民,臣这就回去召开会议,讨论下该如何防范于未然。”

“那就辛苦你了,还有太医令的接任人选,也请你费心推荐一位。”

这窦云是个急性子,只要有了想法,一刻也不能等,匆匆拱手道:“继任者臣早就想好了,就是张宾,无论是威望和医术,还有医者仁心,他都是不二之选。”

张宾本是扬州名医,此次抗疫和窦云同心协力,两人相互交流医术,互相都很敬重。

且张宾的年龄要比他小了十几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出任太医令确实合适。

这边窦云急匆匆而去,他做事雷厉风行,三日后便将商议好的条例呈了上来。

刘志将之拿到朝堂上讨论了一下,众人都是一致赞成,于是便以公文形式发布天下。

条例规定,任何人不得污染饮水源,举凡死猪瘟鸡等等动物尸体,必须挖坑深埋。

洗澡洗衣等等用水,最好与饮水源分开使用,提倡有条件的家庭都饮用烧开的熟水。

民间尽量扑灭老鼠,防止其传染病菌,不得随地大小便等一系列卫生措施。

其中如发现有人恶意污染水源,将进行严惩,最高刑罚可判流放之罪。

天下苦瘟疫久矣,听说此乃窦云亲自制定的,都深信不疑,大部分人都是严格遵守。

当然,烧开水这一条,普通百姓有许多无法做到,古时候主要靠打柴烧火,即便刘志发明了沼气,也只在相对富裕的地方传播。

在一些偏僻边远之地,家中缺乏劳力的,根本无力办到,只能尽量饮用山泉或者井水。

条例是发布下去了,但大汉人民的卫生习惯与观念,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成效的。

窦云在医学院牵头,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瘟疫研究机构,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攻克这道世纪难关。

朝廷内部,刘志重新加强了民族融合政策,但对于北匈奴,仅仅是安抚恐怕还远远不够。

毕竟这个民族彪悍不羁,战斗力强大,又与大汉有着绵延数百年的仇恨,要想像羌族那样短期内融入大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刘志令素来刚柔并济的皇甫规,带兵驻守漠北,由于那边地域辽阔,又强制迁移了许多军户过去,协助守卫边疆。

北匈奴虽然是打下来了,可对于他的治理却任重而道远,恐怕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够完成的。

数百年的血海深仇,一二十年的时间,怎么可能就被遗忘了。

所以,在安抚的同时,凡是背地里有异动的行为,都严惩不贷,一个字“杀”。

而康居国的形势却完全不同,虽然有着文化上的隔阂与差异,但两国并无上代的仇恨在。

刘志采取了怀柔政策,任命一名亲汉的康居皇族为都护府都督,原先的贵族大臣们,只要没逃走的,几乎都能在都护府任职。

当然,刘志也委派了一批有志向的年轻臣子过去,其优惠政策与其他都护府相同。

丝绸之路也重新打开了,并且还派人开始探索北部路线,从那里去罗马的话,路程更近一些,要少走很多冤枉路。

这一年大汉最主要的任务是休养生息,去年的战争和瘟疫,严重拉跨了国家经济。

虽然向天竺和身毒购买了一批粮食,但国库支出太大,但即使这样,刘志也顶着强大的压力,没有恢复收税。

只是这样一来,他之前计划开挖运河的打算,又得无限期地推迟了。

是年刘志在西域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军民齐心修建坎儿井,从雪山上引水灌溉。

那边虽然不适合种植水稻,但旱地作物和瓜果类却产量丰富,只要开发好了,将来荒山变绿洲,也不是梦幻了。

而且,他加大了对辽东的投入,经过数年的逐渐移民,加上本地居民也开始接受农耕文化,稻谷和大豆的产量成直线上升。

如此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就能成为大汉的重要粮仓。

荆、扬、豫、徐等传统粮食产区,也逐渐恢复了生产力,目前为止,没有受到影响的地方,只有交州一带。

虽然目前国家粮食存仓告急,但刘志却一点儿也不担心,以大汉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只要政策稳定了,粮食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这年秋天,身在海外的邓演,派了一名长史回京师,带来了许多南洋特产,并向刘志汇报情况。

随同他一同前来的,是南洋各国的使臣,他们清一色地表达了依附归顺之意。

代表其国主像刘志递交了国书,表达了称臣纳贡的诚意。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志一直觉得有个现象非常奇葩,历朝历代在对待各个属国的时候,都习惯充大方。

接受一点象征性的礼物,然后真金白银地打赏,搞得那些小国家每一次来京师朝贡,都好像是来打秋风一般。

在颇好面子的隋唐盛世,藩国众多,皇帝号称天可汗,每年都会接受属国朝贡。

一来二去的,赏赐居然成了国家的一笔庞大开支。尤其是隋炀帝,规定藩国使臣可以免费住宿和吃饭,以至于民间怨声载道。

刘志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们归顺自己的目的,就是因为我足够强大,能够在武力上保护你。

这种情况下,凭什么我出了力还要出钱,天汉之国的面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在这一点上,从前的大汉也不例外,之前乌桓和辽东、辽西的部落来朝贡,哪一次不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现在,刘志改变了策略,与他们签订盟约,里面正式规定,会在必要时出兵帮助他们御敌。

也会在大的灾难时期伸出援手,在两国贸易上,会放宽条件进行互市。

作为报答,藩国将会贡纳一定数量的钱财,但具体数额并没有强行规定,按照当年该国的情况而定。

而刘志也会有些礼貌性的赏赐,不会太多,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关于这一点,最开始提出来时,还受到了许多朝臣的反对,认为此乃祖宗旧例,而且我大汉地大物博,应该让尔等小国见识礼仪之邦的恢宏气度。

刘志对此嗤之以鼻,作为东主国,我没强行奴役尔等,就已经是仁义之君了。

如果还要我倒贴的话,只能说是内心不够自信的表现。

当初西汉初年,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特殊的现象,还是因为当时的国家刚刚建立不够强大。

只能用这种方式给些小恩小惠,算是半贿赂半收买的意思,结果到后来竟然形成了惯例,一直保留下来了。

如今大汉武力值超群,周围的小国家心生仰慕,或者说震慑于他的强大,这才起了归附之心。

朝堂上一番唇枪舌剑之后,由于刘志本人态度坚决明朗,最后大部分朝臣都妥协了。

于是刘志打铁趁热,将这一决议以朝廷对外制度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样等到了他的子孙后代,也一样成了祖宗旧例,朝廷制度。邓演上书一封,向他讲述了海外发展情况。

黄金半岛已经被他蚕食鲸吞,正式纳入了大汉版图,一边整顿地方政务,一边开始疏通象牙海湾。

在海峡的前后两头,各选了一处合适的地方,正在日以继夜地修建港口。

不过这两处港口也略有区别,前面的港口面向茫茫大海,主要作用是商贸,因此多是商船。

而后面的港口在内海之中,里面停靠的主要都是战舰,随时准备出击。

与此同时,从内地派去的大量工匠,正在当地伐木造船,这也带动了当地的冶铁工艺。

邓演请求刘志再派一批官员前往海外任职,统治和发展当地的经济,而他自己准备在情况稳定之后,扬帆起航,去大海中探索更加广阔无垠的天地。

对于他的工作能力,刘志一向都十分信任,此次除了选派官员之外,还将邓演的妻子杨宜和年幼的儿子,一并送了过去。

这些年来,他为了国家东奔西走,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到现在为止,邓演都只有一个儿子。

这让刘志深感愧疚,想到他不久又要启航,便将杨宜秘密送了过去,也算是给他一个惊喜。

也希望他们夫妻两个,能够再多生几个孩子,让本就人丁单薄的邓家,开枝散叶。

邓演的小弟邓远,如今也已经长大成人,从小他就跟着兄长学习经商,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他对远洋探索也同样兴趣高涨,自请护送嫂嫂去南洋,希望能够加入远洋船队,去更远的海外看一看。

刘志很欣赏他的志向,但却有些犹豫了,毕竟邓家总共就这么两个儿子,总不能都派去探险吧。

海上风云变幻莫测,时时刻刻都有倾覆的危险,刘志顾虑到宣夫人的想法,让皇后邓猛回家询问了她的意图。

结果出乎他的预料,向来宠爱小儿子的宣夫人,却十分赞成,并转头向皇帝求情,希望他能够成全儿子的志向。

邓猛回话,“母亲说了,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初先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遨游四海。

可惜天不假年,如今他的儿子正好继承父亲遗志,也算是了结了她多年的一个心愿。”

刘志十分叹服,宣夫人为人大气,心胸开阔,是个难得的女中豪杰。

也只有那样豁达通透的母亲,才能养育出如此优秀的儿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御女天下 赵氏嫡女 保护我方族长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猎妖高校 艳海风波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我克星,你残废,咱俩正好凑一对 肥水不流外人田 黑铁之堡 超维术士 恶魔军官,放我走!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卦师门主只想摆摊 全球高考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锦衣镇山河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极品五世子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重生美好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废柴趣妻 无双镇北王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狂魔战神杨再兴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