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流觞大大

首页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驿路星辰 特工萌妃 凡人歌 汉乡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流觞大大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全文阅读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txt下载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罪臣之一是孔谦。

这家伙专事聚敛,不管百姓死活,是李存勖根基尽失的根源之一。此人不除,不足以平民愤呐。

那就杀了他呗。

孔谦被杀之后连带着租庸制度也被废除了。

租用制度其实就是唐朝施行的赋税加徭役制度,根源可以追溯到北周和隋朝。

这个制度有个特点,那就是按丁来收费,你有多少人,我就收你多少税,派你多少劳役,其他的一概不论。

这个制度有个基础,那就是唐朝政-府施行的均田制,均田制就是按丁计亩,按照人均一百亩的数量,你有多少人,我就分你多少田。

所以说人跟田挂钩,租庸又与人挂钩,这个制度对于恢复李唐经济,刺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赋增加还是起了很大积极作用的。

然而社会是运动发展的,我们知道生产过剩(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的致命死穴,同理,封建社会也有自己的命门。

那就是土地兼并。

租庸制度的基础是均田制,然而等到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有限的土地都被集中到大地主手中的时候,租庸调的实施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

想想呗,现在一个小老百姓手里已经没田了,你还是按照一百亩的基础来征收赋税,能收得上来吗。

所以说这个制度是祸乱的根源,必须废除。

以孔谦被杀为契机,李嗣源把后唐的租庸制度彻底废除,继续设立三司机(盐铁、度支、户部),由宰相一人专判三司事务。

这,算是把朝廷的财赋制度给改了一通,压在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算是被搬走了。

解决了孔谦还要解决两个人。

一个是后梁灭亡的罪魁祸首,一个是盗墓组织的头头。

段凝和温韬。

想杀这两个人的人是霍彦威。

霍彦威是跟李嗣源搭伙造反的人物,现在权势滔天,这个人早就看段、温两个人不顺眼了,掌权之后就把两个人下狱,然后就要杀人。

安重诲适时地跳了出来,别杀,至少不能现在就杀!

为啥呢?段凝和温韬归根结底是后梁的罪臣,现在天下不稳,杀他们不划算。

划不划算的霍彦威并不在乎,但是安重诲的面子不能不给,结果就留了两个人一命,削职为民,放回田里去了。

然而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霍彦威记性贼好,后来李嗣源登基之后,还是找个由头把段凝、温韬给杀了。

杀得好!

如果说这两个人该杀,那还有一个人更该杀。

这个人就是杀死李存勖的罪魁祸首——郭从谦。

然而这个罪该万死的人却被留了下来,非但没有责罚,反而受到重用。

这里面的问题就有讲究了。

李嗣源口口声声是不称帝的,但你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才重要。

嘴上很会说,行动却很诚实,不杀郭从谦,甚至将其当做功臣来看待,这暴露了李嗣源的野心。

这个暴露也许是有意为之。

李嗣源要通过对郭从谦的处置来向文武百官发送信号:反正我老李嘴上是打死都不称帝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信号接收到了,大臣们也不是傻子,肯定豁出命去劝你称帝啊!

接下来,顺理成章就到了登基称帝的戏码。

称帝是个大事儿,需要提前商量准备,一些大纲性的东西还是要皇帝本人来钦定的。

比如说,要不要改国号。

霍彦威、孔循(当时安重诲高升,他为枢密使)认为,大唐国运已尽,应该重新建国,改国号。

结果这两个人说了一大通,李嗣源问了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

“什么是国号?”

我特么……

我们必须提前说一下,李嗣源出身沙陀,是个实打实的文盲,目不识丁。

他问这句话也没啥其他意思,纯粹是不耻下问,他是真的不知国号是个啥。

别人问这种跌破智商的话肯定已经被乱棒打出了,但现在问话的是预备役皇帝,你还不能不答。

大臣耐着性子解释:“先帝是因为姓氏来自于李唐的赏赐,而且打天下也是为了替李唐复仇,所以建国以后就定国号为唐,表示延续的是大唐的国祚。现在我们统治的地区很多都是梁朝旧人,他们是不愿意殿下您称唐的,所以要改国号。”

奥……原来如此!

李嗣源虽然目不识丁,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判断力。

这位圣明天子力排众议,决心以唐为国号,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老子我十三岁开始跟随献祖(李国昌),他老人家拿我当儿子看待;随后又跟随武皇(李克用)打天下,前后三十年;最后又跟随先帝(李存勖)近二十年。

期间大小战阵经历无数,武皇之基业就是我的基业,先帝的天下就是我的天下,哪有一家人分属两个国家的道理?

做人呐,不能忘本,所以说这国号打死都不能改!

吏部尚书李琪也出来帮场,说殿下您说得都对,既然不改国号,那就要和先帝那一支搭上线,不过这也不是问题,自古以来旁支入继的人海了去了,您可以继子之礼在先帝灵柩前继位。

好嘛,李存勖死的时候才四十二岁,现在李嗣源六十岁,结果要让六十岁的人拜四十二岁的人做爹,这事儿整的。

不过人家李嗣源不在乎,他从小就养在李家,感情太深了,为了能够入宗族,做儿子我也认!

随后李嗣源从兴圣宫到西宫,身穿斩衰(至亲所穿戴的丧服),到李存勖灵柩前办理就职手续。

文武百官全身缟素,参加就职仪式。

手续很简单,发衣服(龙袍)帽子(帝冕)和证书(帝册),然后百官换上吉服,到大殿来称贺。

这套仪式走完了,李嗣源就成了皇帝了,是为后唐明宗。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登基也要颁布一些新制度。

先是大赦、改元,这是常规流程,没啥好说的。

再就是缩减后宫编制,这一条很重要。

这次缩减有点狠,不是说一说就完的。缩减后的后宫只有百人,宦官只留了三十人,教坊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

然后,没有了。

说实话,大户人家的杂役仆从都不只这些。

这绝对不是做作,而是在向朝中百官和各地官僚系统发出一个信号——朕要带头过紧日子,你们自己看着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还是以上率下,威力可知。

随后是组合拳。

命令内外大臣不得进贡鹰犬珍玩之类的东西。

好嘛,玩物丧志之类的教训我们就不说了,毕竟李存勖鲜活的例子就在前面呢。

这个命令也是在向下面人发信号——朕不收礼品,你们都拿政绩说话!

随后恢复了郭崇韬、朱友谦等一干冤死之臣的官职、荣誉,籍没的家产、田地全都发还本族(如果还有的话)。

这类事情虽小,却是必须做的,因为这代表着一样人类始终孜孜以求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好人好报、沉冤得雪之类的故事,是国人最为喜闻乐见的。把这种事情办好了,公平正义的信念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了,国家的根基也就稳了。

这是向善的力量,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

再有一件小事儿,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国人从古至今都有一个习惯——避讳。

儿子要避父亲的讳,晚辈要避长辈的讳,当然了,以此类推,全天下人都要避皇帝的讳。

也就是说李嗣源名字里有个“嗣”字和“源”字,这两个字是他老人家专用的,全天下人都不能用,非但不能用,你连说都不能说。

这倒不是做作,以前都是这么做的,这是对皇帝的尊重,更是对皇权的维护。

传统不好打破,但是避讳这东西确实会对小老百姓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特别是李嗣源这俩字儿,使用频率还蛮高。

子嗣,子嗣,里面要有嗣吧?饮水思源,里面要有源吧?这俩字儿都不让用了,咋搞?

李嗣源下诏,说该避的讳还是要避的,但是避的规矩我们改一改,我的名字里不是有俩字儿吗,你们只要不连用,就没有问题。

不让连用,那就是说可以单个来用,这就把问题解决了嘛。毕竟“嗣”和“源”连起来除了骂皇帝之外也没啥用处,日常生活中主要还是拆开来用得多嘛!

有一句话说得好,莫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一件小事,但反映了大问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的总裁老妈 福艳之都市后宫 穿越1942有空间 都市偷心龙爪手 逍遥人生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一剑独尊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恶魔军官,放我走!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我有一剑 猎艳江湖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起飞,从1973年开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无双镇北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大晋霸主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十三皇子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流觞大大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txt下载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最新章节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