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首页 >> 三国之谋伐 >>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夺嫡 混在洪武当咸鱼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神话版三国 暴君闺女五岁半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 - 三国之谋伐txt下载 - 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六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出了张让府邸,与王钧走在街头。

王钧皱着眉头说道:“真要与那些党人做交易?”

“唉,只能这样了。”

陈暮叹了口气,装作无能为力的样子。

“没有别的办法吗?”

“如果东西没在他们手里还好说,现在投鼠忌器,什么法子都不灵了。”

“可惜,这件事情本来能妥善处理好。都怪张河张奉立功心切。”

“无妨,如果能和他们聊下去就有回旋的余地,再看看吧。”

陈暮一边和王钧聊着,一边在心里冷笑。

侯栩与荀和都很聪明,但古人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们依旧玩不过陈暮这个现代人。

如果真想人和东西一起要,陈暮也不是没有办法。

但他却不能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

当一个人有求于你的时候,就是他最软弱的时候。这个时候索要报酬和利益,就是很轻易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原本以刘备四兄弟的军功,四个人想要身居高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孙坚南征北战多年,打黄巾,平凉州,战长沙,从184年一直打到187年,花了三年时间,才最终得了个长沙太守,而且还是荆州南部偏远地区的地方长官,就可以看出想要一步登天,有多艰难。

因此陈暮要想攫取更多的利益,首先就得让张让明白,陈暮不可取代,也不可失去,一定要花大力气笼络,给予高官厚禄,要什么就给什么才行。

这就是明末边关将领的玩法,俗称养寇自重。

乱世有兵的人才是王,孙坚在讨董卓的时候带了几万人北上,一路上可以随便找理由杀刺史和沿途的太守,就可以知道到那个时候,秩序已经崩溃,没有兵马,就是待宰的羔羊。

可兵的来源是什么?

是地盘,是粮草,是金钱。

没有地盘粮草和钱,哪怕你位比三公都没有任何意义。

董卓进京之后,杀的朝廷高官不知多少,难道是因为他长得胖才能杀?还不是因为他有兵。

刘备的起点太低,想升官,自然得另辟蹊径。

原本陈暮是不考虑走宦官路线,毕竟这路子是双刃剑,有点剑走偏锋的意思,容易伤敌也容易伤己。

但这世间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却会被人推入同一条河流。

既然走不掉,那就只好全都算计一把,也不枉来洛阳走这一遭。

......

陈暮与王钧去释放了党人。

放了人,就是在向他们传达善意。

包括吴伉在内,除了白马寺的大和尚自杀了以外,党人什么力量都没有损失。

当这些人回去将陈暮希望谈判的消息传达给荀和的时候,荀和已经将那一批关键证据转移,自己在家里等待着张让的爪牙上门。

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荀和还比较惊讶,他觉得以宦官的秉性,当知道幕后是他们的时候,一定会暴跳如雷。

荀和甚至已经做好了被抓走然后被拷问致死的准备,多年逃亡生涯,早就不惧生死。

反正东西已经到手,也就无所谓了,大不了与宦官们鱼死网破。

然而他没想到,宦官集团居然没有对他出手,而是告诉他,张让的爪牙,最近声名鹊起的陈暮陈子归,即将亲自拜访他的府邸,与他有事相商。

荀和与赵恭坐在自家厅堂里,两人对饮一杯,赵恭放下杯子,疑惑不解道:“张让这是在玩哪一出?”

这个消息还是赵恭给荀和带过来的,荀和摇摇头:“不知道他们想做什么。”

赵恭脸色凝重:“那陈子归,怕是来者不善。”

“兵来将挡就是。”

荀和冷笑一声,那陈子归早听说过,是张让一手提拔出来,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千石官吏,而且调去了鸿都门学进修,虽然武将转文职还得迈几个坎,但无疑说明张让的看重。

未来这个陈暮怕是要走入汉庭的权力中心,站在世界的顶点。

可那又怎么样。

父辈们和宦官派系做了一辈子斗争,他荀和也不是什么孬种,要是怕死的话,岂不是愧对了自己父亲八俊的名声?

二人闲谈了许久,天色渐晚,一直到傍晚时分,门口守着的贼曹进来向赵恭禀报:“部尉,人来了。”

当陈暮出现在巷口的时候,他就知道这里有着无数双眼睛在盯着。

宦官与党人的争端,早在王允上奏折,很多人跟着他一起弹劾张让赵忠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端倪。

朝堂上的诸公,有些人看出了眉目,有些人甚至自己就是幕后推手,大部分人虽庸庸碌碌,但也隐隐察觉到了风云变色,猜测到朝堂出了大事。

陈暮的一举一动,都在很多有心人的眼里。

马车缓缓地驶入巷子里,停在了荀和家门口,陈暮下了马车,完全不怕两侧巷子会不会冒出无数弓箭手。

荀和敢杀张河,是因为埋伏地点是在和安里的深巷,和安里本来就是人迹罕至,深巷里更加不可能存在别人。就算张让知道是他干的,没有实际证据,也抓不到把柄。

当然。

张让也从不需要实质证据,冒着天下大不韪干的坏事又不是一件两件,真不讲道理,大不了再发动一次党锢之祸。

但张让现在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当口,汉灵帝对他起了疑心,就意味着地位不稳。再加上荀和把东西拿到,张让自己反倒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如此一来,自然投鼠忌器,也只能吃了张河一死的哑巴亏。

而现在陈暮是在闹市街头,在洛阳城内行凶无异于造反,荀和要是敢动手,立即就能震惊朝野。不仅是朝堂上,连民间都会知道这事,荀和怎么可能会做这么自掘坟墓的事情。

“这里就是荀和住的地方,党人大赦之后,他将家人送回了颍川,独自一人来洛阳,在这里租了一套房子。”

王钧扫了眼四周,徐彬的人已经包围了这里,保护他们的安全,但联想到张河的下场,王钧依旧有些心中戚戚,摇摇头道:“党人们还真是胆大包天,也不知道这里藏了多少杀手。”

“光天化日,他们不敢行凶的。”

陈暮瞥了他一眼,王钧这小子是被迫害妄想症了吧,埋伏左右刀斧手摔杯为号那得是撕破脸皮才会做的事情,连项羽都没有干,荀和怎么会这么蠢?

“就怕万一嘛。”

王钧想了想,问道:“就这么上门吗?”

陈暮走到门前,敲了敲门,奇怪地看向王钧:“不然你以为呢?”

“我以为......请他们去洛阳监狱再谈会比较合适。”

王钧对于党人这个天然敌对集团充满了恶意。

嘎吱一声,门开了。

站在陈暮眼前的是一个中年儒生,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故事,似乎总是压抑着一股愁意,见到陈暮,微微点头,露了个笑容,也不说话,只是把门打开示意他们进去。

陈暮向他也轻点颔首,毫不慌张地迈过门槛进入到院内,浑然无视不远处一名脸色凶悍男子投射过来杀人般的目光。

小院并不大,堂屋前有棵硕大的柏树,沿着青石板十多米外就是厅堂。有点像是后世某岛国的房子,木质围墙夯土地面,落叶挤满了庭院,厅堂的屋檐下就是光滑的木地板,下雨天坐在上面看身前雨滴落下的时候,一定浸入心脾,非常舒服。

荀和把门关上,转身对陈暮说道:“久闻大名,今日有幸相见。”

陈暮也说道:“伯修公之名望,我亦万分钦佩。今能见到先生,如见伯修公当年之风范,暮也是三生有幸。”

“呵呵。”

荀和笑了笑,伸出右手指向厅堂:“请。”

赵恭目光凶厉,冷漠地看着他们。

四人进入屋里,相对坐下。

荀和咳嗽了一声,缓缓开口:“陈先生忽然造访,不知有何事请教?”

“不敢说请教。”

陈暮看了眼王钧与赵恭,说道:“荀先生之妙计,暮实属佩服,只是在洛阳城内动武,如同造反,荀先生有些过了吧。”

赵恭脸色微变,凶相毕露。

荀和却轻笑道:“陈先生在说些什么,和怎么听不明白?”

“也是,四个人在场,的确有些话不方便说。”

陈暮对王钧拱手说道:“王兄不如先回避,如此有些话才好明白来说。”

这就是要创造私密谈话空间了。

王钧自然也懂,宫里的龌龊事无数,没人会在人多的时候说些不该说的话。

私下两人说,就算有什么涉及到大逆不道的言论,出来之后没有第三个人作证,一个死不认账就行。

所以王钧也明白这一点,知道单人对峙比较好,点点头:“那我出去了。”

荀和想了想,对赵恭也说道:“子谦,你也去吧。”

“公舒?”

“无妨,你去吧。”

“哼。”

赵恭冷哼一声,看着陈暮道:“若你敢对公舒不利,我必杀汝。”

说罢起身快步出门。

陈暮也只是笑了笑,没有生气。

等院中清静下来,屋内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世界仿佛安静了。

这时已是傍晚,屋外天色暗淡,火烧云染红了半边天空。接近九月的秋风抚动,吹得庭院的树叶哗哗作响。

王钧和赵恭出去,屋里就只剩下陈暮和荀和两个人。

荀和微笑着说道:“他们都出去了,有什么话,请说。”

陈暮点点头:“我是来与先生商量大事的。”

“何事?”

“请先生归还了张让的那批礼单。”

“呵呵,我若是不还呢?”

“张让与党人素无仇怨,先生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他蛊惑天子,祸乱朝政,我辈正义之士自当挺身而出,悍然抨击!”

荀和冷笑起来。

他付出了这么大代价拿这批东西,就是为了扳倒张让,凭什么要还出去?

陈暮认真道:“荀先生,我也是士人,是站在你这一边的。”

“哦?”

荀和故作不解道:“我怎么没看出来?”

陈暮一脸苦笑道:“我还不是被皇甫嵩和王允给坑了,本来是战场立了功,卢植卢先生将我推荐入太学,结果张让想拉拢我,将我弄去鸿都门学,我本来可以拒绝,但没想到皇甫嵩和王允不问青红皂白,陷害于我,我才不得已奋起反抗。”

“还有这等事?”

荀和狐疑。

“千真万确,我什么都没干,还帮着皇甫嵩灭了豫州黄巾,结果转眼皇甫嵩和王允就陷害我,在王允上的奏折里加了我宗族名录,连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当真令人心寒。”

陈暮摇摇头,这事皇甫嵩和王允做的真不地道,你们就算听说了自己是张让的人,好歹也过来问问,中门对狙当场对峙都行,何必玩阴的呢?

听了他的话,荀和脸色微微动容,拍着额头道:“这皇甫义真跟王子师还真是......”

真是坑爹。

平白无故给党人树了一个这么厉害的强敌,差点让他的计划翻车,这不是猪队友是什么?

不过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荀和摇摇头道:“都回不了头了吧。”

陈暮却摇摇头笑道:“非也非也,正是时候。”

“此话怎讲?”

荀和诧异问道。

陈暮严肃说道:“暮想问先生,你觉得这大汉天下如何?”

荀和想起这么多年流浪生涯,遍历人间辛酸苦辣,若不是背后有大家族伸出援手,怕是早就遭遇不测,不由发自肺腑感叹道:“哀民生艰呐。”

陈暮点点头:“不错,此番黄巾之事,便是明证。天下已经大乱,百姓水生火热,生灵有倒悬之急。这一切的缘由,都是因为天子昏庸不堪,张让这厮虽然可恶,但罪魁祸首还是天子。天子敛财成性,不顾万民生死,卖官鬻爵,流放了正直的官员,让一些卑劣之徒窃取了高位。这些人不思报效国家,反而四处压榨百姓,巧取豪夺,致使国困民疲,民生凋零,酿造了今年的黄巾之事。朝野上下很多人都说,这一切都是宦官们的错,可宦官的权力来自何处?还不是来自皇权?背后是天子在撑腰。所以今日就算除掉张让,明日还会有王让李让宋让继续替天子为非作歹,荀先生岂不闻楚王好细腰,宫中多有饿死者?所以除掉张让,治标不治本也。”

东汉灭亡其实有很多原因,比如天灾人祸,外战不断,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聚集到一起,全让汉灵帝一个人背锅肯定有失公允。别的不说单说他的前任汉恒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卖官鬻爵就是从汉恒帝开始,严重打击了朝廷的公信力以及官员的权威。

但不可否认的是,汉灵帝依旧是个昏君。如果他励精图治,好好治理这破乱不堪的江山,东汉再延续百年寿命也不是不行,可惜的是这厮比他的前任汉恒帝还过分,为了敛财什么事都能做,完全不顾百姓死活。

所以即便是把张让弄死,事情的根源汉灵帝只要还在,那么问题就依旧得不到解决。万一张让的下一个继承者比张让还要过分,最终损害的,仍然是这个国家和万民。

“这......”

荀和皱起了眉头,这个道理他自己也知道,奈何身为士人,忠君爱国是本份,对朝廷再如何不满,他也不敢于皇权做斗争。

“所以荀先生应该明白,你今日扳倒了张让,其实对你,对党人,对这个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

陈暮继续劝道:“还不如与张让修好,帮他渡过这次危机。如此张让必然感恩戴德,大肆提拔党人,党人复出之后,便可以赶走那些压榨百姓的贪官污吏,好生治理天下,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荀和皱起眉头,不满道:“你是让我投靠阉宦?”

“当然不是。”

陈暮笑了起来:“我是想告诉先生,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为了复仇,甘愿俯身做夫差的奴仆,日夜服侍,甚至尝粪以表忠心,才感动吴王被放归越国,从此卧薪尝胆,秣马厉兵,最后灭了吴国报仇雪恨。如今天子虽昏聩,但长子辩已年方八岁,聪颖有加,智慧过人。若有朝一日天子遭遇不测,皇子辩继位为帝,则新帝自有新气象。此时若是像先生这样的士人已经崛起,占据了朝堂官位,那么可以正如勾践服侍吴王一样,带着天下仁人志士,进宫诛灭宦官,辅佐少帝治理天下,教授少帝为君之道,自此国安民乐,万世太平,岂不美哉?”

荀和摇摇头:“天子正当壮年,怎会遭遇不测?”

陈暮反问道:“荀先生可知我在长社是如何击败的黄巾?”

荀和想了想,说道:“听说是借来了东风?”

“不错。”

陈暮点点头:“我祖上传下图谶秘术,这是皇甫嵩知道的事情,我今年多次观察紫微帝星,推算天命,天子即将命不久矣,五年之内,必龙驭归天而去。此时先生假装与张让友好,虚与委蛇,壮大自己,待当今天子离去,皇子辩继位,则万事可平矣。”

荀和蹭地一下站起来,愕然说道:“你说的是真的?”

“此乃天命,怎会有假?”

陈暮装作不悦。

荀和背负着手在厅堂走了个来回,蓦然回首问道:“我怎知你说的是真假,若听你一番胡说,我就将东西交出去,张让明日就拿我等士人开刀,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先生不信?”

“不信!”

陈暮自信一笑:“我有三策,可让先生信服。”

“你说。”

“第一,我最近夜观天象,发现西北破军星高悬,这说明再过一两个月,西北便有刀兵起,边疆会有大事发生。”

陈暮仔细在脑中回忆着以前看过的《后汉书》记载,慢条斯理地说道:“第二,去岁我观天象,看到有黄色光芒的大星落下,这说明有德高望重之士要死。我推测之后,发现只有伯献公符合条件,明年伯献怕是......”

“伯献公......”

荀和脸色动容,伯献公就是杨赐,作为如今朝堂上硕果仅存的正义之士,杨赐在士人里的威望极高,很多名士都是他的弟子,庇护了不少党人,他如果死了的话,对于士人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巨大的地震。

“第三策呢?”

荀和又问。

陈暮答道:“第三策便是大将军何进,何进新立为大将军,威望和权势都不够,在朝堂的话语权也不足。但有皇后撑腰,地位还算稳固。此时若先生依附何进,让何进去与张让说和,我再去游说张让,让他的儿子张奉娶了何进的妹妹为妻,如此他们成了一家人,张让也会看在何进的面子上不为难先生与党人。”

事实上何进之所以对宦官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清,甚至到最后也只是想杀一个蹇硕,而没有考虑把宦官集团全部诛灭,就是因为他本身与宦官集团就有很深的交集。

比如何进有两个妹妹,一个是何皇后,一个是后来嫁给了张让的儿子张奉。

另外何皇后前两年毒杀了汉献帝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汉灵帝震怒,差点把何皇后废掉,还是张让等人劝解,又集资了一千万钱给了汉灵帝,这才让汉灵帝消了怒,没有废掉何皇后。所以张让对何进有恩,这也是为什么何进只想杀蹇硕,而对于杀张让等人总是犹豫不决的原因。

现在何皇后地位比较稳固,外有何进,内则与张让等宦官极为交好,如果荀和等士人把威胁张让的东西交出来,并且全都倒向何进,那么看在何进的面子上,再加上陈暮的游说,张让大抵不会秋后算账,再拿党人开刀。

“何进的话......”

荀和在脑中细细思索,何进虽为大将军,但毕竟是屠户出身,在士人眼里地位极低,党禁解除后,何进倒是想征辟一些人去他的中朝,可惜都没有人应辟,投靠他的话,还颇有些掉身价的意味。

不过对于荀和来说,其实投靠何进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相比于臭名昭着的宦官一党,何进至少还没有什么太大劣迹,与他为伍,总好过与宦官为伍强得多。

想了许久,荀和还是摇摇头:“你说的这些还是过于虚幻,鬼神天象之说,我虽敬畏,但却避而远之,说些实际点的吧。”

陈暮笑道:“那就说点实际的,最近朝中多人弹劾张让,恐怕也是你们在试探天子底线吧。”

荀和先是颦眉,又舒展开来,眼前的人太聪明了,似乎什么都瞒不过他,便索性大方承认道:“不错,的确是在试探。若天子有松动迹象,那些张角赠与张让的礼单,便是压垮张让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试探出了什么?”

陈暮一摊手:“连皇甫嵩都亲自下场,前两天弹劾张让的宅邸逾矩,天子依旧没有有所表示。这说明天子还在犹豫,我若是张让,只需要继续帮天子敛财,淡化此事的影响,再过一段时间,天子就会把这事忘记,你把东西交上去,最终也只是落得个张钧的下场而已。”

荀和沉默不语,这的确是他最担心的地方。连日来他推动朝中与党人还有密切联系的官员,上奏弹劾张让。奏折如雪片一样飞到了明光殿,可天子却把所有奏折压下不表,这里面的意思,恐怕有点耐人寻味。

陈暮继续说道:“所以还是那句话,你拿到东西,只是代表了一种扳倒张让的可能性。扳倒了张让,于事无补,还有赵忠,还有郭胜,还有其他宦官,只要天子不死,张让多的是人可以取代。如果没有扳倒他,那就是将张让彻底得罪,恐怕又是一场腥风雪雨,张让的报复,也许就不止是几千颗人头那么简单,到时候斩草除根,党人没一个能活下去。因此我奉劝先生,做人不能太耿直,有的时候该隐忍的时候,还是得隐忍一番,当年韩信若是忍不了胯下之辱,与人决斗,又怎么会有今天这大汉数百年国祚。听我一句劝,将东西交出来,与何进张让结好,让他们帮助党人复出,一步步让党人走向朝堂,占据高位。”

“如此静待时机,等到天子归天而去,少帝登基之时,先生依附于何进乘风而起,那便是党人真正复起之日。到时先生治国之才则尽可施展,将来青史留名,那便是无异于昭宣中兴的功绩。而且还可以为党锢翻案,为伯修公等人讨回一个公道。”

陈暮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

荀和下意识去幻想那个场景,不由欣然向往,但理智还是告诉他要冷静,沉思说道:“你说的对,一切根源还是在于当今天子的问题。但张让把持着洛阳大部分兵马,就算天子离去,少帝登基,我又如何诛杀宦官?”

陈暮笑了起来:“荀先生忘了,皇甫嵩卢植和朱儁可还在呢,而且我兄长刘备为汉室宗亲,常思报效国家,等待天变之日,荀先生可以向何进进言,召集他们的兵马同入洛阳,有这么多忠君爱国之士,带着人马,难道还不怕诛灭不了宦官?先生可以怀疑我,莫非皇甫嵩卢植等人的忠心也怀疑?”

“这......”

荀和瞪大了眼睛,这么一说好像也有道理,皇甫嵩在大汉军中威望极高,又是党人亲密伙伴,如果真的如当年窦武等人一样准备兵谏的话,有皇甫嵩在,这成功率似乎极高。

这么一看,陈暮说的似乎没错,如果天子真的会早死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复制窦武的办法,劝何进召集兵马来洛阳。

毕竟当年窦武他们之所以失败,是运气不好刚好碰上张奂回京,张奂被宦官蒙蔽,才造成那次兵谏失败。而这次做好准备,有皇甫嵩的数万大军做外援,再加上卢植朱儁和刘备等人的兵马,那就必然万无一失了。

想到这里,荀和也有些心动。

因为陈暮说得很明白。

第一,你扳倒张让,其实依旧无法达成党人求政治清明的结果,只要汉灵帝还在,那么政治就一定会黑暗。

第二,如果没有扳倒张让,那他们这些人的谋划就会付诸东流,党人将再次堕入深不见底的地狱。

这两个问题摆在荀和面前,十分的严峻。

而陈暮不仅提出了问题,还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那就是先与宦官集团虚与委蛇,壮大自己,等到汉灵帝死的时候,就召集人马,诛杀宦官。

方案的可行性极高,毕竟窦武试过,虽然没有成功,但只是窦武的运气太差了而已,并不是说办法不可行。

荀和沉思良久,才开口说道:“你说劝何进召集兵马来洛阳,可之前又说游说张让的儿子娶何进的妹妹,如此他们是一家人,何进会同意?”

陈暮摇摇头:“荀先生,我以为你应该是明白的。如果皇子辩登基为敌,那么何进就是天子的亲舅舅,你说作为亲舅舅,他会忍着让自己的外甥被宦官操纵权术,而眼睁睁地看着皇权落在宦官手里吗?大汉数百年来那么多例子,不用我一一来列举吧。”

就跟党人与宦官天然敌对一样,外戚和宦官同样如此。纵观东汉二百年历史,外戚和宦官的权力斗争就没有停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皇权的争夺而已,谁能战胜对方,谁就能夺得皇权,粱翼如此,窦武也是如此。

所以别看何进与张让他们交集很深,在诛杀宦官这事上犹犹豫豫,但犹豫完之后,还是得下定决定这么做。因为他不这么做的话,刘辩的权力就还是在张让他们手里,何进怎么可能会忍得住?

“嗯,我知道了。”

过了片刻,荀和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长舒了一口气,问道:“我想知道,陈先生做的这一切,到底是为的什么?”

如果说陈暮是为了大汉天下,为了黎民百姓苍生,这话他是半句都不会信。

陈暮认真回答道:“荀先生,我之前说过,我也是士人。皇甫嵩和王允虽然陷害我,败我的名声。但我心中依旧怀着的是对士人身份的认同,我做这些,便是为了将来不得一个宦官党羽的名声,为了青史留名,为了流芳百世,不知先生信不信与否?”

“我信!”

荀和点点头,世上的人无数,有些人为了权,有些人为了钱,而对于他们这些士人来说,真正喜欢的是名。

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足够让任何士人为之心动,为之狂热。

“荀先生是同意了?”

陈暮问。

荀和摇头道:“我再想想,容我再想想。”

“嗯。”

陈暮看了眼外面,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聊了快一个时辰,便说道:“那请荀先生好好考虑考虑吧,暮便不打扰了,告辞。”

“不送。”

荀和坐在原地,倒不是他不想送,外面那么多人盯着,他送陈暮出门,会对外界产生令人误会的信息。

陈暮走出厅堂,来到了庭院。

天色暗淡,银白色的月光洒落下来,将院中的柏树投射出一个巨大的阴影。

陈暮站在这阴影下,身上满是斑驳的月光,回头看了眼荀和。

荀和依旧坐在厅堂,脸色变幻,苦思冥想。

呵。

陈暮轻笑一声,转身出门。

等解决了这事后,他就会建议张让向汉灵帝进谗言,向天下每亩收取10钱的修宫钱,再加剧一下汉朝的灭亡速度。

到时候汉灵帝一死,天下大乱,就是刘备进京的时候,也是与董胖子扳手腕的时候。

当然。

刘备那点实力肯定打不过董卓,所以到时候陈暮会谋划一番,替刘备捞取足够的声望和政治积累,等董卓正式掌权,祸乱宫廷的时候,就是宣檄文发矫诏,号召天下义军共讨董卓的时候。

到那个时候,刘备的声望必然能到达天下的顶点,将来争霸,对他的好处就是无限大。

翻手为云覆手雨。

这腐朽的大汉天下陈暮要灭,刘备他要扶持,名声和权力,他全都要!

在他眼中,这天下,不过是棋盘。众生,不过是棋子。

只是这天下,不知谁有资格与自己对弈呢?

月光下,陈暮的背影越拉越长。

站在阴影里,低着头,出门看到王钧站在马车前等他,陈暮露出了人畜无害的微笑,宛如春风一般和熙。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剑来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挑肥拣瘦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混沌神王 特种兵重生七零 一剑独尊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拿稳深情人设后,我悔婚了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宋终:一拳镇关西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镇国世子爷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 三国之谋伐txt下载 - 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